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指南录后序》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5: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后序》预习题

(一)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分析:是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已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来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

(二)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

分析: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已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

(三)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分析: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按:吕师孟叔侄先后投降元军,文天祥曾上书要求宋朝杀掉他们的亲属,因此和吕师孟结下了仇恨。“构”,造成、结成;“恶”,怨恨、仇恨。“构恶”,即“结仇”。贾余庆在德祐二年二月元军使者入临安城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出使元军,与元军合谋扣留文天祥。“献谄”,向敌人献媚,指合谋扣留文天祥。这两个分句也可译为:吕师孟以前和我有仇,贾余庆在背后(卖国)媚敌出卖我。)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四)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

分析:“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全句可译为:是打算借此机会有所作为啊!这句话出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五)第3段讲了几个层次,用了哪些动词以增强表现力?

分析:本段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得脱后的喜悦;第二层,受误会后的困境;第三层,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要求学生注意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表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自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出”“渡”“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六)第4段如何划分层次?

分析: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接近死亡的危险,真不知有多少次了啊!“之”,结构助词。“者”,指示代词,代及于死的情况。“其”,语气词,表测度。)用“呜呼”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

第二层:承接上文,连用了“„„当死”“几„„死”“„„死”等17个排比句,最后用一“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大大提高了表达效果。

第三层:“呜呼!死生,昼夜事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苦过去了再回想痛苦,那是多么的痛苦啊!“痛何如”即“如何痛”;为强调“痛”,故将“痛”提前)三句,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

(七)诗集的由来是怎样的?

分析: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来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

- 12付之度外:度,所考虑的、所打算的。 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 无聊:无所依托。 迥:远。 靡:无。

莫知计所出:莫,在句中用作不定代词,充当主语,相当于“没有人”;所,在句中用作助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全句译为:谁都想不出办法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所字结构,后面有名词“舍”(或名词性结构),则此“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为巡船所物色:“为”和“所”相呼应,表示被动。 为巡徼所陵迫死:同上。

当国者:者,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译为“„„的人”。 以上字词的释义或正音,不必在“指导预习”一栏中全部列出。为便于归纳,像一词多义的“使”“度”,还有“数”“分”“间”等字词可放在讲读有关句段时详细解释。

四、文本研读。

按段落顺序进行,先作补充注释,然后朗读,并归纳段落大意。 1.第1段。 ①萃——集。

②会使辙交驰——在元军逼近首都临安的情况下,南宋朝廷为苟延残喘,曾多次派人前往元营求和。••在文天祥之前,••先后出使元营的有陆秀夫、•刘岊(jié)、杨应奎等人。

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猜想元军统帅也还可以用言辞来打动的。意,猜想、揣度。

④觇(chān)——偷偷地察看。

本段大意:叙述出使元营的背景和意图。 2.第2段。

①予自度不得脱„„叔侄为逆——伯颜尝引天祥与吴坚等同坐。天祥面斥贾余庆卖国,且责伯颜失信。吕文焕从旁谕解之,天祥并斥文焕及其侄师孟:“父子兄弟受国厚恩,不能以死报国,乃合族为逆,尚何言?”文焕等惭恚。伯颜遂拘天祥,随祈请使北行。

②“将以有为也”——语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南霁云);巡(张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张巡、南霁云皆唐代名将,守睢阳,杀安禄山叛军十余万人,终因兵尽粮绝,城被叛军攻破,不屈而死。

本段大意:叙述被元营拘留的原因。 3.第3段。

①得间奔真州——天祥与其客杜浒等12人趁夜逃到真州。真州安抚使苗再城曾出迎,并共同商定以两淮兵为主力进攻元军的计划,所以下文说“中兴机会,庶几在此”。这计划后来未能实现。

②维扬帅下逐客之令——指李庭芝下令通缉文天祥一事。按:苗再成曾派20名士兵护送文天祥,抵扬州城时,夜方四鼓,听守门人说:“制置司(指李庭芝)下令捕文丞相甚急。”天祥不得不变姓名逃亡。

本段大意:叙述从京口脱险,展转逃亡,达于永嘉的经历。

- 456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三)有关文天祥的祠联。 浙江温州文信国①祠联;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②,忠胆若铁石;敢问何为浩然正气③,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④。花外予规⑤燕市⑥冷;柳边精卫⑦浙江潮。

北京文天祥祠联:

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

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传万世;明禋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 海丰县方饭享联:

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注释:

①文信国: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

②龟鉴:龟,龟卜;鉴,镜子。龟鉴,借鉴。

③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⑤子规:鸟名。又名杜鹃,鸣声悲切,从夜鸣叫到天明,声似“不如归去”。有“杜鹃啼血”之说。李白《蜀道难》:“又见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⑥燕市:元大都,今北京。

⑦精卫:神话中的鸟。“精卫填海”,常指按照已定目标,奋斗不止。 ⑧禋:祭祀。

(四)补充注释。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二月”应是“一月”之误。根据:

1.“序自吴门被命入卫,„„乃王正(正月)二日„„十九日,太皇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自序》)

2.“德祐二年春正月„„乙酉(十九日),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丙戌(二十日),命天祥同吴坚使大元军。”(《宋史》卷47《瀛国公本纪》)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陈)宜中乃白太皇太后,泰表求封为小国,太后从之。”“以贾余庆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刘岊(ji8)同签枢密院事,与吴坚、谢堂、家铉翁并充祈请使,诣元大都。”《续资治通鉴》卷182)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将以有为也”是唐朝名将南霁云的话。南霁云与张巡俱系唐朝抗安禄山叛乱的名将。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城陷,贼以刃胁降云;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五)文中涉及的一些史料。

1.吕师孟构恶于前:吕师孟是汉奸吕文焕(本是宋朝守襄阳的主将,后投降元朝)的侄子,他是宋朝兵部侍郎,曾在德祐元年十二月出使元军,求称侄纳市,以成和议,元人不许。“构恶”系指他所做的坏事。后面的斥骂吕师孟“叔侄为逆”与此处相呼应。

2.贾余庆献谄于后:贾余庆官同签书枢密院事,知临安府,文天祥辞相印后作右丞相。德祐二年二月元使者入临安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使元。《指南录?纪事》诗序说:“及予既絷维,贾余庆以逢迎继之,而国事遂不可收拾。”又《则堂》诗序说:

- 89 -

指南录后序 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

《指南录后序》教学教案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2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3

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教案4

《指南录后序》优秀教案

《指南录后序》 学生

高三语文《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