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追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随笔

发布时间:2020-03-02 10:3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追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随笔 上传: 张红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课堂已远离浮华,逐步追求课堂回归本真,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已越来越成为众多课改实践者的共识!

“有效课堂”的提出,是对当下教育中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有效的教学,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种探究、合作、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更是一种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时下,创设教学情境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成为连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激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现实课堂中,有些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画面花花绿绿,眼花潦乱,学生看半天,都没能发现主题。

例:有位教师上《平移与旋转》一课,设计的情境是游乐园众多的游乐项目。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小世界、恐怖城、狮子山、冒险岛、旋转木马等等

师:你最喜欢什么项目?这个项目是怎样玩的?

生:我喜欢„„它是„„

„„

时间过去了5分多钟,学生始终没有发现平移和旋转。

其实,本课例只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如:青蛙跳、高空弹射、缆车等(平移);旋转木马、大风车等(旋转)。而象恐怖城、童话世界都不必呈现。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活动,正确、恰当、及时地把学生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行课也比较自然流畅,其有效性就显而易见了。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1、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关键在预设。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指导;学习的空间与时间的安排。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

例: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教学《第几》,在拓展部分。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4根火柴和1支铅笔,请他们把这些材料摆一摆,使铅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

结果,等到交流反馈时,学生不仅仅摆出了老师预想中的情况:把它们排成一排,从左、右分别数过去, 铅笔处在第二的位置上;还有一位学生把这些材料摆成了两排,火柴为一排,铅笔在第二排。这是多么灵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啊!

2、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关键在调控。

关注:探究、合作、对话的学习方式,不排斥接受学习,而是看是否适合。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 “不能单纯”并不表示完全不要。换句话说.适度的模 仿与记忆仍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我们应该承认,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科学,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如: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规定,四则运算顺序的规定,等等。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但是现实课堂中,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形式频繁出现,动不动就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的较多。引领组内“潮流”、“唱主角”的往往总是那么几个学生,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常常是旁听者,来凑凑热闹。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予以肯定、鼓励或指正的一种手段。教学评价通常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有效的教学评价,不光能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高昂的情绪参与学习活动,还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

四、关注有效的学习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生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当然,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非返古教学。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实施课堂教学行为当中,多问自己一句“这样的活动有效吗?”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形成探究、合作、对话的数学课堂教学文化。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提高觉悟的活动。如何精心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呢?

一、备好课教学成功的基础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备课时,教师既要深入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并深入钻研教材应把握的新知识生长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的深度、广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都要认真研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洞察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心理特点等,对学生进行分层,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协调,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二、选好模式教学成功的根本

要贯彻新课标,教师选取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低起点、诱动机、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特点。

低起点是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法,把教学要求的起点放在“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水平上。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的概括性和包容性的大小顺序以及学生的学习可能性,设计成若干个活动层次,层次之间的跨度大小适于学生接受能力。

诱动机是指教师除了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外,还要特别注意情感因素的作用,要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激起学习的热情。

小步子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能达到的实际目标,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要求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程度。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时时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感到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进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强化学习动机。

多活动即针对小学生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改变教师大段讲解的倾向,师生活动交替进行,让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的能力发展通过逐步积累而得以实现,因此,教师要少讲多“动”,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快反馈就是在每层次的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乐于接受下一个任务,同时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乃至调节教学的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注意策略教学成功的关键

新课标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因此,教师要扮好引导者和配合者的角色,注意策略,师生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总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这种差异,多设小台阶,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先观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当学生提的问题不正确时,不批评他们,而是诱导、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留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然后再组织他们讨论。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或达到答案的“边缘”,如果学生一提出问题或教师出示思考题后,就立即组织学生讨论,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而绝大部分反应慢的学生还未来得及深思,脑中就灌满了别人的意见。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思索,养成懒惰的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注意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如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需由学生填写内容的空格,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自己去思考填写;有的例题旁附有虚实色线框,要让学生明白线框的意图;有的例题有“想”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思考过程;有的法则、概念、结语等用颜色作出标识,要让学生清楚这是重点内容;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突破难点安排的,要让学生懂得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推想,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

教师在课堂内应该善于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亲自参与到教学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尽可能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追求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随笔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之浅见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追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随笔
《追求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