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我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1: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我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

楚玉兵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湘潭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主产县,是传统的双季水稻栽培区,粮食生产在全县种植业中居绝对优势地位。全县有耕地面积101.4万亩,其中水田94.8万亩,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70万亩,年产稻谷85万吨以上。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公布施行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政府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力度加大,广大农民购置使用水稻生产机械的积极性高涨,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机械化栽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各种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迅速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水稻生产耕整地、育秧与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均有明显提高。但从三大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总体水平来看,小麦生产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已基本解决,玉米生产机械化除了机收外,其他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作业基本解决,而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最低,就我县来说水稻在机耕和机收两个方面均已达到了90%,但是栽植环节机械化成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我县目前仍然以人工插栽和抛秧为主。随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收,农民持续增收等等,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首先我们先谈谈机械化育秧插秧相比传统的育插秧方式有哪些优势: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一项集农机、农艺于一体的的综合性、系统性技术,既克服了人工插秧的缺点,又兼备了直播的优点,具有每亩基本苗数稳定,比手工插秧分株快、有效穗多、宽行密株、通风透光、便于施肥打药、减轻病虫害抗倒伏、稳产高产等优点。

1、省工节本

机插秧与手工插秧相比,在省工方面,一般人工手插水稻1天只能插1亩左右,抛秧1个人每天可以抛2亩多,手扶式插秧机两个人1天可以插16亩,而每台高速插秧机2个人1天能插60余亩,可见使用插秧机具有明显的省工优势;在节本方面,机插秧和抛秧都是使用塑料软盘育秧,两种软盘面积相等,机插秧每亩只需软盘30个,抛秧则需软盘80个,按每个0·8元计算,可以省40元。另外使用插秧机育秧软盘还可以享受国家50%的补贴。有效地促进农户增收。

2、节省秧田

和常规露地育秧方法不同,机械化育秧采用毯状秧苗,具有密度高、秧龄短等特性,秧田及肥水利用率高。机插秧可大幅节约耕地,一般手工栽植秧本比为1:10(即1亩秧田能栽植10亩水稻),而机插秧本比仅为1:80-100,秧田仅为人工栽插的10%,且秧龄只需15-18天,节约耕地的效益十分明显。

3、避灾增效

水稻机械化育秧用塑料盘育秧,薄膜覆盖,秧苗损失较少(成秧

率高),且机插秧田便于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鸟害、鼠害等,大大减轻了灾害损失。而且,机插水稻抗逆性好,机械化育插秧具有抗倒伏、抗病虫害优点,抗风险、抗倒伏效果明显。

4、稳产高产

机插水稻实现了宽行、浅栽、定穴、定苗栽插,栽后发根力、抗逆性强,采光性好,能够早扎根立苗,早活早发;机插秧具有明显的高产稳产优势,产量超过了人工手插,平均增幅为5%。采用机械化插秧作业,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且适应性广,克服了直播稻生育期短、种植区域受限制及抛秧稻无序性种植、群体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容易获得高产稳产。大大的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

5、节约水肥

机插育秧在育秧苗期易于集中管理,可大大提高肥、水、药的使用效果,减少施用量。适当调节用肥比例和用肥时机,可大大的提高肥料的使用和增产效果。实践证明,机插水稻节水、节肥、节药效果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稻米的质量安全水平。

既然机械化育插秧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在我县还难以推广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农民受传统意识支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农民传统水稻种植意识难转变,大部分农民相信手插秧抛秧靠得住,机插秧不过关、不可靠、不高产,他们难以快速地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使用新机具。

2、农村现在水稻种植仍然是农户分散为主的种植形式,每户2—

5亩,对这些农民来说产量多少无所谓,能自给自足就行了,不需使用机插秧技术。

3、农机与农艺难协调。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不是单纯的农机具推广工作,机插种植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与协调。目前,机插秧最薄弱的环节是配合农艺育秧,包括选种搭配、育秧软盘泥土的厚度、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均匀播种、秧苗管理、适当掌握好水稻种播插期等科学方法,这些必须掌握好,运用得当。今年我县就有几个乡镇育秧不是很成功,导致无法用插秧机插和不好插,这也给插秧机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4、技术推广力量不足,特别是基层一线既掌握农机又懂农机技术的人员较少,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需要

如何才能解决机械化育插秧推广难的问题呢?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耐心与农户沟通,积极引导,搞好技术服务,用心为农民解决问题,通过演示推广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使他们摆脱传统的观念,接受新技术,新机具。

二是以农机作业合作社为载体,创新水稻插秧机械化推广机制。引导有能力的种粮大户进行推广示范,逐步建立起农机作业合作社为主体、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机械插秧经营新机制。

三是提高技术素质开展技术培训。培训对象以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主,同时加强县、乡(镇)和村级农业、农机技术人员的重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机插秧操作技术、田间管理要点和插秧机的使用维护知识等,重点应放在

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和插秧机的使用维护知识培训,培训出一批亟需的育秧能手和插秧机维修能手。我县今年就组织了几次培训学习,加强了与农艺的配合。

四是在插秧机的投资形式上。主要是靠国家购置补贴、少量的财政追加补贴及部门奖补来启动,激发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以农民个人购买为主体来促进机插秧推广。

有差距就有潜力,有目标就有方向。今年我县已推广插秧机52台,我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县的机械化育插秧水平一定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2011年5月20日

浅谈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汇报

孝昌县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方案

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难题分析

定远县水稻工厂化育插秧技术方案

姚处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班上的讲话(.4)

赴三省四地学习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经验的考察报告

水稻配套机械插秧的育秧技术

加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浅谈我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
《浅谈我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