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业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9: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业

课程名称: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任课老师:李锋老师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号:129012004023姓名:张彩利年级:0

4(一)假新闻的背后是什么

假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不符合事实的报道,它可以分为捕风捉影的疑式新闻,凭空捏造的虚假报道,文题不符的假新闻,夸大事实的报道和违反常识的报道。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事业与生俱来的特点,作为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新闻必须真实主要有三层含义,即准确,有据,全面。所谓准确就是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环境,条件,结果等基本事实,乃至有关人士的年龄等微小的细节,都应该准确无误。有据就是新闻报道必须清楚地表明消息来源,以免遭到无端怀疑。全面就是新闻报道力求全面地看问题,既写成绩,又写缺点,本质地把握事物的真实性,把具体事实与整体面貌统一起来,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向人们呈现一幅现实生活的真实景象。而假新闻正是违背了这些原则,现在的新闻造假日趋社会化,造假的手段和技术也越来越先进,造成的后果更是越来越严重。假新闻之所以如此猖狂,最根本的原因是贯彻马克思新闻观不彻底,而最关键的因素是一线记者的要求不到位,作风漂浮,知识更新滞后,很多记者因为名利丧失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其次是媒介的商业化倾向给虚假新闻提供市场,让很多报道倾向于娱乐化,片面化,趣味化,很多媒体把新闻当创收机器,为了迎合广告商大量炒作新闻。媒体竞争环境和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也给了假新闻有了可趁之机,网络的盛行和自由撰稿人的兴起让假新闻有了更大的产生和传播渠道。再加上内部管理不严格和外部的约束力不够让假新闻越来越猖狂。

假新闻固然可恶,可其背后却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识破了这层墙纸,假新闻自然无机可乘。从传言的产生到传播过程看,普通大众虽然没有受过新闻专业的培训,但大众的确是编“新闻”的能手。传言能够产生并传播,本身就说明了一种社会现象成为流行,人们相信这种现象存在。这是传言能够流传开的基础。在接受环节,人们将传言是当作新闻接收的,他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这样的事会发生,他还会根据自己的常识对传言的部分进行编辑修改,就像记者加工新闻素材一样。最后,他将经过自己加工好的传言当作“新闻”一样再传播出去。比如宝马车的传言,从社会心理上说,人们是普遍相信富人有钱以后是能够为所欲为的,很多社会新闻也支持这一论点。但飞扬跋扈的大款遇到狗胆包天的大款会发生什么,普通人是很少见到并非常想知道的,这则传言就有了流行的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传言想不流行都难。传言变假新闻,编造者看重的就是传言背后和社会心理基础,也就是轰动效应。虽说是假新闻,但它背后的因素不可忽视。砸宝马的传言与“仇富心理”无关,而只与富人获得财富的方式的富裕之后的作为有关,与整个社会的执法环境有关,与某些地方政府与富人们的亲密关系有关。前几年每到春节、高考的时候,都会有传言说一个母亲(或父亲)去菜市场偷肉被小老板抓住,最后小老板了解了实情,如家里实在包不起过年饺子,孩子面临高考几个月没见腥荤等等,小老板就慷慨地放人赠肉,(正直的)羞愧的父母在回家之后行了极端之事,引得众人一番唏嘘。在这类传言里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部分民众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感受。最后的一餐来源于小老板的施舍,

是对一些政策未能考虑最基层民众生存需要的另类评说。可惜的是一些食肉者没听到或是不屑听草根阶层的这类传言,没能分析一下传言背后的民意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于是,传言变成了真的新闻,父母、新生被高昂的学费逼上绝路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制止假新闻容易,调整传言与新闻之间的关系难,改变传言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则更难。纸包子事件,反映的是公众对食品安全严重丧失信心的社会心理。后母虐女假新闻也是符合了千百年社会心理中的后母形象,而北大毕业生裸奔假新闻也符合公众对大学生的评价程度。这是这几个假新闻能够流传并受到关注的社会心理基础。传言会流行,折射了部分大众对媒体消息的不信任,“大道”消息缺失,“小道”消息必然会流行。而许多小道消息最终被证明为大道消息,强化了小道消息的流行。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新闻会被普通人当成传言看,而传言则让人们深信不疑,这就是信任危机的代价,这种代价是任何政府也负不起的。官方注意搜集并分析传言产生的背景,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诗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产生的。对待传言,官方应该重视分析背后所透露出的社会心理基础,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导致这种心理因素产生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只有这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得到解决,传言才失去了传播的条件,自然会销声匿迹。

假新闻的社会公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真正能把它当社会问题来思考的却很少。从深层次讲,一个官员、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要是因为一则传言就被击倒的话,那只能证明有倒下的社会基础,传言只是起到了波将金号铁甲舰事变中那一碗汤的作用。重视传言,认真分析捕捉传言背后的多方面因素,切实研究传言变假新闻背后的社会心理基础,尽快恢复大众对媒体的信心,尽快解决传言背后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应该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请撕下虚伪的面具美国是新闻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联社(AP)是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每天世界上就有一百多个国家约二十亿人看到它的电讯。它的一万家订户有半数在美国,其中包括1,262家报纸,约3,500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该社每天播发3百 万字,每年要花费1亿美元。1973年是美国日报最多的年份,达1,774份,日发行量达6310 万份。1998年,美国日报数为1,489份,日发行量略为降低,为5620万份。在60和70年 代,平均每天读报人数占总人口的80%。新闻媒体在美国社会和文化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每晚,有9千8百万美国人,几乎等于美国人口的一半,观看电视。电视成为他们获取新闻、信息和娱乐的主要形式。在1988年,总统候选人杜加基斯和布什在电视上辩论,有 160万美国人观看。新闻媒体能吸如此众多的美国观众,这使它成为一支在政治上强大的力量。新闻媒体成为美国政治习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媒体为美国人提供政治和文化形象,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媒体不仅是美国人对世界形成看法的主要源泉,而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在整个社会中传播。新闻自由是人民通过新闻工具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民主权利。新闻自由是民主制度的鲜明的标志,这一自由作为一项政治权利,在近代民主制度中得到了普遍的确认。具体说来新闻自由一般是指搜集、发布、传送和接受新闻的自由,是创办新闻传播工具的自由,是公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发表自己对社

会各种问题的看法以及在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中的创造成果的自由。美国一直标榜自己的“新闻自由”,并以此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到处炫耀,并打压一些他们看不顺眼的国家。美国高喊自由的言论给世人以错觉,让人们以为美国是新闻自由的乐园,殊不知,这只不过是美国人蒙骗世人的伎俩,事实上,与世界各国一样,美国新闻不可能完全自由,有时甚至毫无自由。美国从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起,就十分重视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在随后的200余年中,这个控制舆论的政策从未改变过,只是随着白宫主人的变迁因人而异罢了。尼克松总统就曾经坦言,“现代总统必须学好驾驭舆论的艺术”。中国人都清楚地记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999年5月8日悍然用五枚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使馆,造成包括中国3位记者在内的重大人员伤亡。当时,对这一根本置人权与主权于不顾的极具新闻价值的重大事件,美国各大新闻媒体装聋作哑,竭尽隐瞒、掩盖之能事,使得大多数美国受众得不到这一新闻的知情权,而美国媒体对中国人民的抗议、声讨等活动则不遗余力地大报特报,并肆意歪曲,声称这是“**在煽动反美情绪”。这种言行不

一、黑白颠倒的宣传行径就是美国政府“驾驭舆论艺术”的真实写照。

美国人鼓吹自己的新闻是自由的,并对其它他们认为没有新闻自由的国家指指点点,仿佛肩负推动全球新闻自由的重任。但偏偏正是他们,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到处打压别国的新闻自由,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甚至使用武力,视新闻工作者的生命为草芥。1999年4月,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南斯拉夫官方电视台反复播放美国的F-117隐形战斗机被击落、南斯拉夫军队俘获3名美国军人以及北约袭击阿族难民车队的画面,这些画面被境外各家电视机构广为转播,收到强烈的效果。美国无法容忍南联盟新闻自由,于4月23日凌晨炸毁了正在播出节目的塞尔维亚电视台。这个标榜“言论自由”的国家毫不避讳地声称,这是为了不让南联盟有新闻自由。

美国不给别人自由,也不给自家人自由。“9•11”事件之后,美国之音不顾美国政府的警告,播出了访问阿富汗塔利班精神领袖奥马尔的报道,美国政府毫不手软地给予惩罚:美国之音电台台长惠特沃恩和主管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的国际广播局局长康尼夫被撤职,美国之音在欧洲的一个发射台的经费预算200多万美元也被勾销。不难看出,美国对新闻自由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凡是不符合其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的,便挥舞“新闻自由”的棍棒大加讨伐;但到了要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时,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美国为标榜其新闻自由,的确不会赤裸裸地颁布一些法令强迫新闻界接受检查或是霸道地决定什么新闻可以发、什么不可以发,但他们会采取一种更加隐蔽、更加巧妙的控制手法,“主动”向媒介提供相关信息,当然,这些信息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信息都会被不动声色地加以扣压,有时甚至故意提供一些无法证实的虚假信息。很显然,这种被过滤过的新闻自由带有明显的虚假性,甚至是虚伪性。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美国的所作所为,对他们历来标榜的新闻自由,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前记者阿内特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报道了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情况,就被解职。阿内特是“因言获罪”而被解雇的。而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的记者里维拉差不多与阿内特同时受到了处分,他被“调离了工作岗位”,处分他的真正原因是他被编入的部队的指挥官对他发出的报道“不满意”。

美国媒体经常炫耀自己如何与官方保持“距离”,以此来标榜其新闻自由,但事实证明,这仅是一面招摇的旗帜,是为了更好地为政府服务所采取的一种手段。

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作业

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共享

财会法规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考试内容

法规与职业道德

财会法规与职业道德平时作业一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期末复习

新闻职业道德之论文作业

媒体法规与职业道德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业
《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