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35:15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三课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教学目标:了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进人生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教学难点: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读摘选的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篇章感受道德,结合洪战辉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恪守道德规范 加强道德修养

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材料:丁丁现象

在人车如流的街头,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位名叫丁丁的年轻人将老人扶起,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老太太的亲属。谁知当老太太的亲属听了事情的经过后,竟然一口咬定老人就是丁丁撞的。

此事引导媒体广泛讨论,对丁丁表达赞扬与支持,对老太太及亲属进行批评与谴责,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善与恶的标尺,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肇事逃逸的年轻人受到震撼,给报社写信承认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的行为。 提问:①: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们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价社会生活行为的?

②: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同学思考讨论,老师总结: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它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三从四德”反例证明: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工)。三从四德对妇女有重要意义。来维系,因时代不同而变化。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总结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

爱国守法:爱国守法,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

一、尊严和荣誉,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做力所能及的贡献;要求我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材料:通过岳飞、林则徐、神七宇航员、袁隆平和钱学森的事迹来说明

明礼诚信:明礼诚信,要求我们在家庭生活、职业领域和公共场所,能够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行为得体;讲诚实、守信用,诚心待人,诚信处事。

团结友善:团结友善,要求我们与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与人为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汶川地震的事来加以说明) 勤俭自强:

材料:

杨怀保,1985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上大学时,揣着打工赚来的1200元钱走进了大学,放心不下家人,把父母、弟弟接到了湘潭。为了维持家用,他有一段时间打了七份工。虽然他生活压力非常大,但他很乐观,专业成绩优秀,并自学了管理学、心理学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通过了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获得一次国家助学金和两次学校奖学

金; 2007年考上了湘潭大学公费研究生。2007年4月荣获“湖南省大学生品学奖” 。

敬业奉献:敬业奉献,要求我们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要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克己奉公,造福社会。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辩一辩

辩题①:讲爱国是唱高调,与我无关,我只想做好本职工作。

辩题②:礼仪过多太古板、不实在,现代人要自由、随便一点。

辩题③:我靠自己能力做事,团结与否无所谓;办事得靠关系,自强没用。 辩题④:多劳多得,凭本事吃饭,奉献观念已过时。

2.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材料一:2007的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在妻子去世后,担起了照顾瘫痪的岳父,病弱的岳母和痴呆的妻弟的责任,无微不至,精心照料,33年如一日,用一颗赤子之心演绎了一段家庭美德佳话,被评为“中华孝老敬老之星”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材料二:罗映珍的丈夫是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察,因公负伤昏迷不醒。在守候丈夫的600多个日日夜夜里,罗映珍用爱和信念书写了一曲呼唤生命的动人旋律。在罗映珍的感召和呼唤下,她丈夫终于站了起来。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提问:①:在谢延信、罗映珍身上体现出哪些家庭美德?

②:说一说家庭美德还包含什么内容?

同学思考讨论,老师总结:家庭美德的内容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中职生应该养成勤劳节俭的好品德、好习惯。首先,要认同这一美德,俗话说:笑脏笑破不笑补,笑懒笑馋不笑苦。勤俭光荣,懒惰奢侈可耻。其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从小事中培养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再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的习惯一经养成,就要保持下去,要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3.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漫画展示,让学生探究问题:结合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它包括: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

材料:“我只要你一个承诺”

有一位商人在河边救起一位落水的姑娘。姑娘非常感激,问商人需要什么?商人说:“我就要你一个承诺——当你看到别人陷入困境时,你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施以援手。”姑娘答应了…若干年后,商人又经过这个地方,他的钱包失而复得,他要感谢送还钱包的人,那人说:“我只要你一个承诺…”当助人成为一种快乐时,做人该有多么幸福!当助人成为一种风气时,社会该是多么美好!

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既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个人的自尊与修养。

遵守公德,人人有责。

4.成长路上的个人品德

材料:某市深入持久地开展以“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为主题、以“市民形象提升行动、人际关系和谐行动、干事创业回馈行动”为主要形式的个人品德建设活动,收到了良好

效果。

各行各业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各级各类学校把个人品德修养引入课堂,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精神境界。

探究问题:为什么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材料解读:加强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实现都要归结到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富润屋,德润身”。道德高尚的人,襟怀坦荡,心底无私,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德者,才之帅也”。道德修养有利于启迪智慧,开发智力,正确运用知识。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做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磨炼自己的意志,改造自己的思想,扬善去恶,从而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切实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塑造健康人格,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名人名言启示: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美国思想家,诗人。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阿利盖利·但丁。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他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培根(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伊曼努尔·康德,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二、引领人生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讨论雷锋、老子和王进喜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马福元,男,20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家在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3天母亲就离家出走,12岁时父亲病逝,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他和7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 17岁的马福元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杂费、食宿费全免的\"宏志班\",80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伤,从此卧病在床。马福元背起爷爷去上学,用微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木棚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由于房间很潮湿,爷爷风湿病一受寒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元都要为爷爷暖被窝。一次,邻居阿姨给他几个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鸡蛋蒸成鸡蛋羹悄悄地埋在爷爷饭里给爷爷吃,自己却一棵白菜吃上两三天。读书期间,为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饭堂打工。

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耽误学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6年3月,还在读高三的马福元,获得了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在200多名候选人中得票最高。其实马福元对这些都不那么在意,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网络对他的报道。他说:\"作为学生,我希望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中,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特别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爱的人。这既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爷爷对我的期盼。\"

探究问题①:在案例中,马福元具有哪些良好道德品质?

探究问题②:这些良好道德对他的人生发展有什么影响?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名人名言启示: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帮。有良好品德的人经常关心和帮助力他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得到他人的同情、帮助和支持。相反,品德不好的人,往往会为人们所厌弃,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帮,成为孤家寡人,什么事都难以做成。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在大庆这片黑土地上,活跃着一群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工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工人,他们战天斗地,钻井找油。“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精神”体现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在铁人精神的激励下,中国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强大支柱;在铁人精神的感召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建设成今天美好的家园。

提问:结合“铁人精神”,谈谈高尚道德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李春燕,24岁的时候, 成为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李春燕,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

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于是李春燕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推荐第2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人格魅力 1.正确认识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六、教学反思 1.思想的转变必须是一个主动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2.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过程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 案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教案作者:韩艳蓉

职 称:中学政治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 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3.运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1)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要学生明白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清楚个人礼仪规范与自身修养、社会和谐和整个国家以及全民族的文明程度的关系。从小处讲,提升个人礼仪,可以表现自己的良好形象,搞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大处讲,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因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是本课教学重点。通过礼仪教育,让中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 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2.教学难点 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中华民族虽然有几千年文明史,但由于多种原因,文明礼仪的传承好像受到“阻碍”,中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一定的了解,但能按一定礼仪规范去做的更是不多见。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呢?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要联系学生实际,找到影响学生把个人礼仪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障碍,并想办法加以克服;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礼仪教育的成效,如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礼仪习惯差等。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五: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3.拍摄制作好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案例1 曾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能够坐上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第一公民,与他的仪态表现分不开。在1988年的总统选举中,布什的对手杜卡基斯,猛烈抨击布什是里根的影子,没有独立的政见。而布什在选民中的形象也的确不佳,在民意测验中一度落后于杜十个百分点,不料两个月后,布什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扭转了劣势,反而领先十多个百分点。原来布什有个毛病,他的演讲不太好,声音又尖又细,手势及手臂动作总显出死板,身体动作不美。后来布什接受了专家的指导,纠正了自己的动作,有效地改变了人们对他的评价。案例2 小金是某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参加了很多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简历。学习成绩很优异的她接到了很多面试通知,可是几乎没有成功。她大为不解,请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指点,老师很快发现了她的问题:说话声音小,底气不足,面容苍白,头发蓬乱。案例3 教材第12页(两个镜头)。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几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案例1中老布什在竞选中为什么能反败为胜?案例

2、3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尽管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但仪容仪表,个人形象等礼仪问题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那么,什么是礼仪呢?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教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提问: 谈谈个人礼仪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要求,才能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2.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饰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学生活动:一分钟专业演讲比赛。 课前请两个同学准备好演讲稿,不穿校服,自备职业服饰(最好能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台下各组派一名评委打分,参照书上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对演讲者进行评价。(仪容仪表20分肢体动作20分语言表达20分服饰20分整体感觉20分) 学生活动:观看演讲的学生对演讲者进行评价,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进行点评和小结。 教师总结过渡: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现在要创建和谐社会,不遵循礼仪规范是不行的。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心理学家说过,在沟通前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见面后的20秒,而这20秒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你个人相貌、仪表、服饰、表情、姿态、谈吐等外在因素的感受决定的。这也说明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

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意义 镜头:一家企业的招聘现场,一个男生挤到招聘席前,高举着简历,大声叫嚷“喂,收一下我的应聘材料!”但招聘人员盯了他一眼,继续和其他应聘者交谈。事后,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没礼貌的人,谁也不敢要!否则,哪天公司形象受损都不知道。” 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的理解。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就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1.个人礼仪修养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 镜头:午饭时间,某职业技术学校饭堂内人头攒动,大多数同学自觉排队打饭,李想打完饭经过长长的队伍时,因为空间比较窄,加上走路太急,不小心碰到了正排队打饭的张强,张强很大声地责备说:“他X的,走路没张眼睛啊”,李想一听也没好气地说:“谁叫你不排好队的”,“你跟我说对不起!”“凭什么?你也不对!”两人遂吵起来,后来看有老师走过来制止.张强指着李想鼻子说:“你小子等着瞧!”,李想毫不示弱:“谁怕谁啊!”后来双方各约一大帮人晚上聚集在学校比较隐蔽的地方解决问题,结果几句话不合,双方动起手来,引发一起恶性校园打架事件,几个主要肇事者被学校开除,其他参与打架者被处以校内留校察看处分。 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情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可能结果会完全不同,如果你是张强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李想,你会怎么处理?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讲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会用文明幽默的语言化解纠纷。中学生中的许多纠纷多由口角引起,而口角的发生大多与恶语伤人有关。俗语说“祸从口出”,即说话不当可能引来祸端。当由于你的不小心,伤害了别人的利益,要真心实意地向人说一句“对不起”。反过来由于别人不小心伤害了自己利益时,要尽可能大度一些,说—声“没关系”,这样纠纷就会自然化解。 礼仪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2.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公交车站、校园、旅游景点等地)存在的违背礼仪要求的行为,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师:如果生活中到处都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是这样的人和事,这个社会还有和谐可言吗?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加以点拨并小结,导入下一个问题。 老师总结过渡: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道德、懂礼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走向社会,进行交往的必备条件。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现在的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在部分学生中出现了“不尊重教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家长”、”自私自利、出言不逊”等不良习气。我们该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呢?

三、个人礼仪重在养成材料一: 一名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学业成绩很优秀,动手能力也很强,拿到博士学位后,自认为可以轻易地留在德国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可他在求职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他四处求职,拜访过许多著名的大公司,均遭到拒绝,对方也没有对他说出任何拒聘的理由。直到他在一家很小的计算机公司去求职,仍然遭到了公司很有礼貌的拒绝。后才得知遭到拒绝的原委:这一切都因为自己乘坐公交车时曾经有过3次逃票的记录。这使得他更加气愤——就因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区区小事,就小题大做,把一个博士生拒之门外。乘车逃票是区区小事吗?人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是如何形成的?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我们应如何自觉践行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1.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学生活动:课前安排4人一组,小组到校园内外拍摄不合文明礼仪的现象,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用投影展示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与笔,在纸上写下你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有多少写多少,写好了放在桌上面,请同学起来念一下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每个人都有或多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或少的缺点的。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教师总结: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懂得自尊自爱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 (场景一) 当你想向同学借东西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呢? (场景二) 如果课间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你该怎么办? (场景三) 当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招待他?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3.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适适度的含义是指在应用礼仪时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要尽量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点评:(结合学生的讨论)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一是要注意适体性,修饰要与容貌、体型、个人气质相适宜;要与自己的身份和职业协调统一,合乎和体现自己的身份特点和表现内在的素意。恰二是要注意整体性,各部位的修饰要与整体协调一致。。三是要把握适度性,无论在修饰程度,还是饰品的数量和修饰技巧上,都要把握分寸,自然适度,追求雕而无痕的效果。 教师点拨:许多人在生活中时往往因为没有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就与人产生矛盾;面试的时候仅仅因为挠头抓耳、抖腿,着装不当,进退场没有注意打招呼,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可见,讲礼仪必须从日常行为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教师总结归纳:“礼仪”给社会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音符。他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大家互助、互敬,也使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礼仪的含义: 2.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

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1.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 2.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的发展

三、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1.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2.要懂得自尊自爱 3.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适

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筛选案例时尽量用学生身边和周围所发生的人和事来进行设计,但必须要以课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不能离题万丈,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表演和学生自己收集素材等方式,把要学的东西和学生的实际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2.在课堂教学中,设法用生动深刻的案例使学生入情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尽管使学生入情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动情。教师强烈的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 3.运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从理论角度看,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最终要落实到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上,这是学生学习和践行的重点内容。从实践角度看,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有重要的亲和作用,可以在交往中表达尊敬、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理解。从现实生活看,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中职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实习单位人员等的日常交往中需要自觉践行相关的交往礼仪规范。 2.教学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目前,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学了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本道德的水平。这是与交往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交往礼仪的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交往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材从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从而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身心变化大,情感情绪表现出丰富多变、矛盾的特点,学生中的一部分曾经在学习上受挫而生活上又远离父母,内心容易苦闷、孤独和烦恼。一方面,多数同学由于受生活阅历、交往经验和自身品德修养的限制,缺乏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偏差,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迫切的交往愿望,乐于与人沟通,渴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交往礼仪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提高交往中的品德修养,培养和增进接纳别人的意识,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顺利就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发现法等。

五、教学过程【创境激趣】 马克思把交往比喻为“人们日常生活、日常接触中的必然伴侣”。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我们与他人可以因共同做一件事而喜悦,可以一起体味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在今天的课上,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展示: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1.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 2.我不喜欢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 3.我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4.同学们不喜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欢与我一起学习和活动。 5.同学们不喜欢在我面前讨论各种问题。 6.父母总是对我管束严厉,动辄训斥。 7.放学后我不愿意回家而喜欢在外面玩。 8.我对爸爸妈妈的谈话十分反感。 9.我对爸妈的斗嘴、吵架感到无所谓。 10.爸妈从不过问我的任何事。 11.老师对我特别挑剔,专爱跟我过不去。 12.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从来没有看过我一眼。 13.在路上看到老师,我总是设法躲避。 14.老师家访时经常向爸妈讲我的坏话。 15.我觉得老师对我太不公平了。 a.是 b.不一定 c.否积分规则: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得分说明:40分以上,说明你乐于与人交往,人际互动良好。 20~40分,说明你与人交往意愿与能力不是很突出。 20分以下,说明你的人际交往意愿与能力偏弱。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些了解。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交往的能力,更好的与人和谐相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交往礼仪。【引思明理】师:课前我们已经分组布置了预习任务,下面请各组同学的代表将本组准备的内容进行展示。 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组学生代表:我们组的任务是展示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个概念——个人礼仪(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哪位同学能讲讲什么是交往礼仪吗?生: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师: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集体主义为指导,体现的是相互服务、竞争合作、团结和谐的关系。一组学生代表:在了解了交往礼仪的概念后,让我们着重来学习一下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请大家看一组我们搜集的材料。 镜头一:风总要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风说: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看,地下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将他的大衣脱掉。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将他的大衣牢牢抓住。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停下来时,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老者投去微笑。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太阳对风亲切地说:“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问)上述这段寓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课本的探究性活动材料) 生:镜头一的寓言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愤怒和暴力只能使问题更加的复杂化,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礼貌”叩开他人的心扉,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真心,这样他才能心悦诚服地与你交往。 师:这位同学对寓言蕴含的道理归纳得非常好。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找我来说:„让我们坐下好好商量,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出在哪里,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离不是十分远。我们的意见不同之处少,相同之处多,并且只要彼此有诚意、耐性和愿望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人们都希望获得尊重,如果站在别人面前,一番强词夺理的争论,一些放荡不羁、趾高气扬的行为举止,会远远不及一番谨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细致的考虑和措词有理、文质彬彬的劝导有用。 镜头二: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曾经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问)镜头二的事例体现了交往礼仪的什么基本要求?请举例说明交往礼仪还有哪些基本要求?生:周婷婷和王铮的事例体现了团结友爱、互利互助等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还有平等互尊、诚实守信。(举例略) 师:感谢一组同学介绍的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但是由于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同类型的交往礼仪也有不同的要求。(展示幻灯片,不同类型的交往礼仪的图片)我们同学要侧重了解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具体内容在课本17~18页。 2.交往礼仪重亲和了解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之后,为什么要遵守交往礼仪呢?我们请二组同学来谈谈他们的看法。二组学生代表:我们首先给大家带来一个flash短片,请大家看短片,讲讲乘坐出租车的礼仪有哪些。 生:乘客应当坐在后排。一女二男时,女的坐边上,不坐中间。应照顾长辈和女士先上车。下车一般是男士或晚辈先下,然后照顾长辈或女士后下。注意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垃圾、废弃物品留在车上。 二组学生代表:乘坐轿车或出租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国际惯例,乘坐轿车的座次安排的常规是:右高左低,后高前低,交往礼仪中的乘车位次背后隐含着怎样的道德意义?生:交往礼仪中的乘车位次体现着一种尊重和友好吧,再比如国际上一般将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侧,以示敬意。 师:关于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我们首先应该注意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交往礼仪以尊重为核心,是要求人们尊重他人,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尊重,在此基础上达到互尊互敬的目标。从个人角度看,交往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优良品德的外在表现;从社会角度看,交往礼仪反映社会风貌和公民文明程度。遵守交往礼仪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听听三组同学的看法。三组学生代表:我们通过预习认为遵守交往礼仪对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对个人,二是对整个社会,三是对国际交往。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梅兰芳与齐白石的故事:1913年,19岁的梅兰芳首次去上海丹桂第一舞台演出,一举成名。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些知名画家,也包括齐白石。有一次,齐白石应邀到一户人家做客,这天所到宾客多是达官显贵,衣饰锦绣,光彩耀人,只有齐白石布衣粗履,显得十分寒酸,在客厅坐下后被冷落一旁。不一会儿,主人满面喜色领着梅兰芳走进客厅,满座宾客见了都一下子站起来欢迎,争先恐后地与之握手。梅兰芳突然瞥见齐白石孤单单地坐在一旁,立即挤出人群向齐白石走去,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老师!”然后便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这场景使在座者大为惊讶。齐白石深为感动,事后特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赠与梅兰芳。这说明交往礼仪具有重要的亲和作用,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拉近与交往对象的距离,取得对方的理解,以利于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于社会来说,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倡文明的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如,在拥挤的公交车常常会遇到一位乘客不慎踩了另一位乘客的脚,如果这位乘客马上诚恳地说一声“对不起”,尽管被踩的乘客脚上疼痛未消,也会表示谅解,回一句“没关系”。如果踩人者若无其事、无动于衷,被踩者必然心里不舒服,争吵不可避免。同一件事,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和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种有礼,化解了矛盾;后一种无礼,激化了矛盾。 北京奥运会期间,许多城市志愿者出现在北京街头;“您好!”“您需要什么帮助?”这是奥运志愿者亲切的声音,他们都佩戴五色的“微笑圈”:红色代表乐于助人,黄色代表文明礼仪,黑色代表诚实守信,绿色代表保护环境,蓝色代表学习进取。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热情和微笑为来自全世界的人们热情服务,也用真诚的微笑、出色的服务和友善的行为,唤起每一位公众的心灵共鸣。一位赛会志愿者表示,“除了赛场上竞技的运动员,我们每个人都是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优质服务和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最好的名片。”这说明了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展示我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热情大方、自尊自强的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增进国际交往。师:三组同学从三个角度分析了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思路非常清晰,列举的事例贴近实际,是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对他们表示感谢。 了解了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了为什么要遵守交往礼仪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怎样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呢?下面请大家结合事例或自己的体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3.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师:好,谁来讲讲讨论的收获? 生1:课本介绍了握手礼,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和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对握手对象的不同礼遇和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我接触的手有的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你会感到很温暖。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体现着这么多礼仪方面的意义。所以,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师:这让我想到了老子的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还有哪位同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我想讲讲将相和的故事: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顿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追求和谐。生3: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在艰难的长征路上,在遭受饥饿严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重威胁的日子里,不管谁找到一点吃的,都会和大家分着吃。在寻找野菜时,不管哪支队伍哪个人发现有大片野菜,都会马上通知其他战友来一起挖着吃。常常是一把炒面几人吃,一碗野菜几人分。行军途中,有人负伤了、病倒了,大家就争着去背、去抬、去搀扶,不让一个战友掉队。红军中的高层干部都非常关心战士,他们经常是把马匹让给伤员骑,自己步行;粮食短缺时,就同战士一起吃草根、野菜。过草地时,彭德怀军团长把自己心爱的坐骑杀了给大家充饥,补充体力……这也体现了交往中顾全大局。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都告诉我们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要顾全大局,求得和谐。前些天我在报纸上看了这样一篇文章《阿明的苦恼》,阿明和阿勇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初中毕业后又一起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他们相约到大城市闯荡,靠做苦力、拾破烂维持生活,日子虽然辛苦,但两人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精神上彼此安慰,友谊更加深厚了。 几年后阿明应聘进了一家公司做职员,阿勇则开了一个小店。又过了几年,虽然两人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他们还是像兄弟一样经常走动。后来,阿明因为工作努力职位不断提升,而阿勇的小店却一日不如一日。阿明多次建议阿勇关掉小店加入他的公司,阿勇总是笑笑说,不要紧,我能把店做大做强。这段时间,阿明感觉阿勇变了一些,在交往上变得越来越被动了。 又过了若干年,阿勇的小店因为一次上当受骗而破产关门,这时阿明已经是总经理了,他再次建议阿勇加入他的公司,并承诺让其担任副总,但阿勇说:“有家公司请我去帮忙。”其实,他每天都去做又苦又累的搬运工以维持生活。阿明还像兄弟一样到阿勇家聊天并试图在物质上帮助他,但阿勇的话却明显减少了,也拒绝阿明的任何帮助。随着时间的流逝,阿明觉得阿勇与他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为了缩小这种心理距离,阿明做了许多努力,例如他每次到阿勇家都不开小车而坐公交车,而且穿戴很朴素,总是寻找阿勇感兴趣的话题,但无济于事,阿明觉得非常苦恼。(问)同学们,学习了交往礼仪的知识,我们可以帮阿明出出主意吗? 生:前面我们学习了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我认为遵守交往礼仪就要尊重他人,平等相处。不管阿勇是什么身份地位、什么性别年龄,阿明都要平等相待,尊重对方。 师:后来有人给了阿明一个“锦囊妙计”。一天,阿明依计痛苦地对阿勇说:“现在公司有几个人联合起来反对我,我总经理的位置摇摇欲坠,你能来公司帮帮我吗?”阿勇痛快地答应了,担任公司的副总,极力扶助阿明。两人并肩作战,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慢慢地,两人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种无话不谈的兄弟时代。其实,那几个反对阿明的人以及一个又一个危机都是阿明有意安排的。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要平等相待,尊重他人。平等,不仅仅指经济、社会地位的平等,更是双方人格的平等。阿勇因为经济、社会地位远远不如阿明而感到自卑和人格上的不平等,主动退出交往。后来阿明假装求助于阿勇,让他重新找回自信,恢复双方在人格上的平等,从而化解了两人的交往危机。 由此我们也可以思考,尽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我们周围有些同学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的贵,看谁的鞋是不是名牌,而当班里有的同学家庭条件不好,从来都不买零食吃,也很少穿新衣服,我们会怎么看待他呢?还有哪位同学有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还应该学会自制,拒绝诱惑。我喜欢玩网络游戏,常常是边玩边安慰自己:只玩半小时,玩完就写作业。可是过了第一关还有第二关,过了第二关就想看看通关是什么效果。往往每次一玩就超过了两个小时。 师:这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告诉我们,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需要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老子说:“胜人者力,胜己者强。”意思是说,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就像刚才同学提到的网络,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网络神奇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依靠网络收发邮件、浏览资料、制作网页、交友、购物……。但是,人们在享受网络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困扰。网络中的黑客、网络游戏中的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给人类的安全设置了一个陷阱。我们应该做网络的主人,利用网络的优点为自己乃至社会服务,同时也要避免网络给我们的带来伤害。 材料:2006年3月9日,李青峰偶然发现了网上一篇求助帖,一名5岁女童小雪玲患白血病无钱医治。李青峰当日便到西南医院看望雪玲,随后又在另一网站上发动捐款,一天便收到了1600元的善款。20余天,雪玲共收到来自全国甚至海外的21万元捐款。雪玲实施了手术,却因意外感染离开了人世。 2006年9月,李青峰在网上看到了另一个帖子——合川11岁女孩阙琳琳患了脊椎骨结核,极易导致瘫痪或死亡,治疗需10万元,但家庭贫困。李青峰再次发动捐款……12月初,琳琳凑够了手术费,成功治疗后出院了!一年中,李青峰共在网上募捐到34万余元,又帮助了患细胞缺失症的9岁女孩江敏,算上间接帮助的孩子,一共有9名。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让我们遵守网络礼仪,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共同倡导和建设网络文明新风。以上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大家自己进行总结和梳理,展示自己构建的知识结构图。(图略)【体验导行】 1.对照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反思自己在交往中有没有失礼之处,如果存在,该如何改进。 2.“问候短信”创作:(1)内容:根据交往礼仪的内容,以父母长辈、老师同学、亲戚朋友等为问候对象,进行优秀问候短信创作。 (2)作品要求:每条问候短信不超过50个汉字(含标点符号),语言生动、文字精炼、富有创意,体现传统美德和礼仪知识,朗朗上口,并由本人原创。 板书设计

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1)交往礼仪的内涵(2)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3)校园礼仪的基本要求(4)家庭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范文,教案范文。5)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要求 2.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1)交往礼仪的核心(2)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3)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 3.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3)顾全大局,求得和谐(4)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六、教学反思 1.以学生身边事例为内容,力求教育无痕。德育课最忌讳说教。要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应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展开讨论,隐化教育痕迹。 2.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每个小组完成一定的工作,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课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推荐第3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一、职业礼仪塑形象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

3.运用

养成遵守职业礼仪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从现实生活中看,一个知礼懂礼的人,是值得交往、能够赢得尊重,拓展个人发展空间的人;相反,则很容易遭到职场的淘汰。提高个人修养、强化职业礼仪,是中职学生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思想认识上看,只有理解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才能重视职业礼仪知识的学习。

2.教学难点

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

从学生接触的礼仪知识看,介绍性、规范性、操作性的内容较多,而只有深入一步理解了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才能从思想上重视职业礼仪要求的学习,从行动上更长久地践行职业礼仪。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职业礼仪塑形象”。教材从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进而理解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一方面,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零乱,能力水平不高,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学中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要激 2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知识。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基本特征有: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教师要避免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创新。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发现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展示材料:

1.一天,某商场男装裤子区来了一位老大爷,营业员小夏热情地接待了他。当得知大爷想看一看裤子的时候,小夏便拿来了凳子,先让大爷坐下,然后又将适合大爷的裤子一一拿到大爷面前,让大爷挑选,并帮助大爷一一试穿。刚开始,大爷只是笑着试穿,并没有表示要购买,但是小夏自始至终都保持微笑,耐心、详细地回答大爷的每一个问题。在试过十几条裤子后,大爷问:“姑娘,我穿的这么破旧,身上又很脏,你却还是这么热情地对我,你就不怕我买不起吗?”小夏听后,笑着对大爷说:“我不怕,只要是来商场的顾客,我都会一样地对待,因为,让顾客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您买不买都没关系的!”大爷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并起身指着两条刚刚试过的200多元的裤子说:“姑娘,这两条裤子我买了,帮我开票吧!我去过很多地方,但只有你们的服务最让我满意,你非但没有因为我的穿着破旧而瞧不起我,还对我像对家人一样,让我心里很温暖,以后,我买东西一定还来这里,一定还找你!”

2.某市的一家银行,一天上午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先生推门而入。老先生带来了一麻袋破破烂烂的纸币和硬币,要求存款。接待这位老先生的是一位新来的银行员工,他不但没有很好地接待这位老先生,反而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里很忙,你就别给我们添乱了„„”老先生立即掉头离去。事后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准备来本市投资的,他想找一家信得过的银行来开展自己的金融业务,但是„„

看了这两组镜头,大家有什么感受?在前面几节课上,我们学习了有关个人 3

礼仪和交往礼仪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始一起学习和我们将来工作密切相关的职业礼仪。我们请去年刚从一所中职学校毕业的小琪和我们一起学习,她给我们的学习送来了四封信,让我们一起看看信中写了什么。 【引思明理】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小琪的第一封信 同学们:大家好!

我去年从学校毕业,现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在从学生到员工这一角色的转变,学校和公司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进入公司,我们学习的第一课就是职业礼仪。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个让我感动的真实故事。

2008年1月,持续的冻雨把美丽的雪花演变成了一场惊天大灾。担负长沙1/4供电任务的华沙线,覆冰超过了承载极限的两倍。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所在的302队的18名抢修队员,奉命前往望城县抢险。他们三人一组,负责43号铁塔的除冰任务。此时,塔上覆冰已超过50毫米。这厚厚的冰层在示警:铁塔随时可能垮塌。三个男子汉,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谁也没有迟疑一丁点,坚定地冲了上去。

下午1点,灾难突然降临。“快下来,周景华,罗长明,快下来呀,罗海文!”眼看着死神在向自己的兄弟逼近,大家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喊,一边疯了似的朝43号铁塔奔去,但一切的努力都没能阻止灾难的降临。43号铁塔顷刻间被电线拉垮、折断。锋利的角铁截断了系在周景华身上的保险绳和安全带,他从高空重重地摔下,当场牺牲。还在塔上敲冰的罗海文、罗长明受到铁塔的猛烈撞击,身体悬在寒风凛冽的半空中,不停摇摆……由于路途太远,伤势太重,罗海文、罗长明因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师:小琪在第一封信中给我们介绍了三名抢险队员的事迹,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是三名普通的抢险队员,他们身上却体现着一种让我们感动的精神,就是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

师:在那场雨雪冰冻灾害中,通常只能承载30毫米冰层的高压电线,一夜之间都冻成了近百毫米粗的冰柱。只有除冰,只有人工除冰,只有靠电力工人爬上严重覆冰的高压铁塔,用木棒、用锤子、用血肉之躯敲掉不断加厚的冰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职业礼仪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生:仪容端正、语言文明。课本上的两个镜头中,同为商场服务员,她们的不同态度说明语言文明是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之一。

生:讲诚信也是职业礼仪的要求。比如,厂家不能昧着良心生产,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让我想到了“三鹿”婴幼儿问题奶粉事件,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伤害,也使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受到了损害。

师:刚才这位同学结合时政新闻分析得很好,是个注意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我们每位同学不管是在校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要以诚守信、以信立身。小琪的第二封信也给我们讲了一个诚信的小故事:

一位彩票销售点的姑娘接受一位顾客电话订购彩票,而顾客没有及时去取彩票,无巧不成书,而恰恰这张彩票中了500万大奖。

(问):你觉得事情会怎样发展? 学生续编:(略)

师:这其实是一则新闻,结果这位姑娘在巨额金钱面前毫不动心,主动将彩票送还了这位顾客。如果说刚刚你是思想斗争激烈,那么此刻,你有何感想?

材料:2002年8月30日,广东省茂名市10060体彩销售点开出一注500万大奖,中奖彩民是电话投注的,未付款也不来取票,面对足以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500万元,业主林海燕没有丝毫贪念,及时通知中奖彩民取票兑奖。

林海燕的诚信事迹在全国掀起一股“诚信”旋风。林海燕也因此多次受到表彰:2002年11月,林海燕经营的10060投注站成为全国第一个“诚信销售模范网点”,“林海燕”三个字已经成为诚信的代名词。

师:孔子说“见利不亏其义”,培根说“知识给与人内在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通过学习树立坚定的目标,为将来达到职业礼仪的要求打好基础。

好,刚才几位同学谈了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概括说就是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可能有同学说,我只要专业技术过硬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学习职业礼仪的知识呢?接下来的学习会解答这部分同学的疑惑。

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 让我们继续读小琪的第三封信:

有位商人有一批订单,先后去几家规模不等的公司考察。这几家公司的产品在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不相上下。最后商人选择了其中规模较小的一家公司。有人问他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商人回答:“是接待人员。”原来其余几家公司的接待人员不是忙乱中出了差错,就是事先未仔细复核飞机到达时间,未去机场迎接。还有的接待人员衣着邋遢,接待时频频失礼。只有这家小公司的接待人员准时到达机场,穿着干净挺括,在整个接待过程中始终彬彬有礼。商人说:“通过这位训练有素的接待人员可以看出,这个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一定非常高,管理也一定非常好,工作效率一定会令我满意的。”

师:看了这封信的内容,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1)商人选择下订单的公司的标准是什么? (2)请指出其他公司的接待人员的失礼之处。

(3)商人通过接待人员的工作,得出这家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高、管理好和工作效率令人满意的结论说明了什么道理?

„„

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大家读得认真,也动脑思考了,下面我们着重思考和讨论(2)(3)两个问题,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

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我们先讨论到这里,下面请大家谈谈讨论的结果。

生: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接待人员忙乱中出了差错,是准备不充分的表现;事先未仔细复核飞机到达时间,未去机场迎接,则是对对方不够尊重和重视,还显得不守时;另外,接待人员应该衣着大方整洁。

师:这位同学把第二个问题概括的非常完整,说明他对前面的内容掌握得很好。下一个问题,我们也期望大家踊跃发言。

生:这家小公司的接待人员准时到达机场,穿着干净挺括,在整个接待过程中始终彬彬有礼。说明公司对员工的接待工作有周全的安排,员工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做好接待工作能赢得对方的信任,也能反映出这家公司经营管理规范,工作效率高。

师:公司的形象是通过员工来表现出来的,接待礼仪是职业礼仪中商务活动礼仪常见的内容,员工个人遵守职业礼仪,看似是个人的外在表现,却有着重要的道德意义。一方面,职业礼仪的准则和规范,属于职业道德的内容。课本第24页辅助文中介绍了工商行业和服务行业的礼仪规范,其中提到的诚恳、守时、谦虚、尊重等都是职业道德的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在第四课还会具体学习。

另一方面,职业礼仪是一个职业人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体现职业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在刚才的事例中,接待人员的衣着、言行等符合职业礼仪要求,也反映了他守时、敬业等道德素质和对自己、对客户、对工作负责人的态度。

在职业礼仪蕴含的两方面道德意义中,我们特别要注意这样几句话:敬业作为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敬业奉献是职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课本第25页的辅助文介绍了怎样增强职场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全国劳动模范张炳贵的事迹,大家可以用几分钟时间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向大家介绍一个本专业中的敬业奉献模范。

学生回答(略) 3.职业礼仪的作用

理解了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后,让我们再看看小琪的第四封信,她要给我们讲的是她的求职故事和工作心得。

我的求职故事:

面试接近尾声,一位副总经理走进面试的房间,他打量着我和同来应聘的同 7

学小孙、小邓,说:“我在你们学校召开的供需见面会上好像见过你们,你们担任服务、引导工作吧?”小孙赶紧把握机会和这位副总经理套近乎,我和小邓对视了一眼,我们都表示他似乎认错人了。而后来上班时,人事总监告诉我们那次供需见面会公司没有派人参加。

(问):如果你是这位副总经理,你会录用谁?说出你的原因。

生:我会录用小琪和小邓,诚实是一个人重要的道德修养,也是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之一。

我的工作心得:

销售是个竞争性很强的工作,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指标要完成,我有压力,也担心自己落在其他同事后面。师傅看出了我的担忧,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甲乙两位办事员被派出去办事,他们各自带着一包行李出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将二人的行走速度减缓了,他们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其中一人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件行李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件行李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许多,这样两个人一人挑一段路,既互相增进了感情,又加快了行走的速度。

(问):这个故事给我们将来与同事相处有什么启示?

生:我们与同事相处要注意合作,互相帮助,请求同事帮忙时要有礼貌地提出,同事请求帮助时要努力相助。

师:同事之间长时间相处,彼此关系是否融洽、和谐,不仅对工作环境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工作效率也有很大影响。与同事相处的礼仪有:注意称呼,尊重同事,与同事亲密合作,公平竞争等。

小琪的信我们就读到这里,经过一年的工作,小琪对拜访客户也有了一些经验。在拜访客户前,小琪总是以打电话的方式先和客户约定拜访的时间。打完电话,她拿出卡片,上面记载着客户的姓名、职业、地址、电话号码等资料以及资料的来源。在拜访客户前,小琪一定要先弄清客户的姓名。例如,想拜访某公司的副总,但不知道他的姓名,小琪会打电话到该公司,向总机人员或公关人员询问副总的姓名。知道了姓名后,小琪才进行下一步的推销活动„„

(问)请大家结合小琪的第

三、四封信和她拜访客户的做法,概括出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生:首先,讲究职业礼仪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用人单位除了重视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潜力,还非常注重个人礼仪修养和道德品质,有时一些小的礼仪细节甚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琪的求职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生:其次,讲究职业礼仪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比如小琪的第三封信中提到的以接待人员的言行判断是否下订单,就说明讲究职业礼仪有利于塑造和维护工作单位的形象。

师:我打断一下,良好的礼仪修养的确可以帮助员工以得体、有礼的形象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企业的优势。有人说,形象是一种服务。个人形象、企业形象被塑造好了,不仅使顾客受到应有的尊重,而且还会使之在享受服务时感到赏心悦目,轻松畅快。服务是一种宣传。个人形象、企业形象被塑造好了,就会使广大消费者有口皆碑,广为宣传,进而为自己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形象是一种品牌。在任何一个单位,个人形象、企业形象真正为社会所认同,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形象品牌”。形象是一种效益。就形象塑造而言,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

生:讲究职业礼仪,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益的提高。小琪的工作心得和拜访顾客的做法都证明了这一点。

师:以上三位同学从个人求职、塑造和维护组织形象、个人工作开展和个人职业形象塑造三个方面总结了讲究职业礼仪的作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以上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大家自己进行总结和梳理,展示自己构建的知识结构图。(图略) 【体验导行】

1.运用所学知识,分小组自编、自演、自导招聘求职礼仪情景,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握手、递接名片、走姿、站姿、坐姿、服饰打扮、语言等。出场后先由同学介绍剧情和人物。

2.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写一封求职信。要求:书写规范、谦恭有礼、情真意切、言简意赅。

3.利用课余时间,到工作岗位上调查所学专业目前的文明服务情况,针对这些现象写一篇简短的评论。

板书设计

一、职业礼仪塑形象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2)敬业与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 (1)职业礼仪的内涵

(2)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1)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2)塑造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

(3)能有效地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 (4)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维护所在组织的形象

六、教学反思

一切学问由问题产生。有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诱发人们去探究,才能激发人们去发现和创造,并通过老师的诱导、启发和学生自觉的参与作为最终解决问题的途径。这节课教学设计中问题的设置、教学的方法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更多的是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到了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了自身的价值。

推荐第4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

3.运用 把学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自尊自信(重点) 什么是自尊和自信?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很多学生的理解存在着失误和偏差,对自尊与自信理解方面的不足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够自尊、不够自信的行为。而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必须先从认识上解决问题。

2)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重点也是难点) 在日常德育课教学中,知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好解决的,但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只是解决了知的问题,而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自觉珍惜自尊自信,加强修养,努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对于这节课来说,不仅是重点,也存在着实实在在的难度。

2.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材从认识自己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尊自信的内容及重要性,然后再进入践行的层面,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了解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自觉加强修养,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自尊自信的人。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渴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另一方面,多数同学对于自尊和自信理解得并不全面,存在着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卑

情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更主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一些树立自尊与自信的方法,帮助他们更自信地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五、教学过程【创境激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除了小小的忘忧草,其它的花草树木都枯死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觉得自己没有松树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甜美的果子,也自惭死了;葡萄羞愧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像桃树能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叹息自己没有茉莉花那样的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分别觉得自己缺陷太多,比不了别人而无精打采,而顶细小的忘忧草却并不觉得自己卑微,独自欣赏着自己,茂盛地生长。

【引思明理】 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你认为人认识自己重要吗?请结合你对上面故事的理解谈谈你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理解。

高大的橡树、挺拔的松树、深受人们喜爱的葡萄树都觉得自己无法活下去了, 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它们真的很差劲,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吗?忘忧草为什么能 愉快地活着?

师生一起讨论。

老师总结:这些原本优秀的植物纷纷自愿放弃生存的机会,不是因为它们自 身的缺陷,而是自信心和自尊心出了问题,而自信的丧失来源于它们自我认识的 偏差。那么,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呢?

1.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第 8 页中 “相关链接”的内容结合自己的 体会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各小组总结出的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 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选择。

案例:小明上课时很怕站起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他知道答案,但又怕自己 回答不好,因而不敢举手,有时候老师指定他来回答,他会显得犹豫、畏缩。要

“看来我真的不行” 是回答得不够准确,他会灰心、自责,暗暗地想: 。即使答对 了,他心里也会不踏实,觉得自己是侥幸,愧于接受老师的好评。小明觉得自己 的自尊心太强了,使自己不敢表现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明的这些行为和想法是自尊心强的表现吗?

自尊心强应 该有哪些表现?平时同学们的哪些行为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回答,老师参与讨论并进行点拨和补充:环境因素 (来自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等)、个人的身心特征、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个人对成败的归因方式等等。

看看下面的同学,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出了什么问题?

A 同学:我,一个男孩子,个子还不到 165cm,站在人群中总是觉得比别人矮一截,唉!

B 同学:我口才不好,专业技能在班里也不是最好的,学历又不高,我注定 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

C 同学:虽然我十分努力,在文体活动中表现也很突出,动手能力也不错,老师都夸我有礼貌,同学也喜欢和我交往,但文化课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因此,我一直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老师点拨:A 同学和 C 同学分别把自尊和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了?

学生讨论,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之后,老师提供下列故事: 故事 1.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常遭到班主任菲利普太太的责骂:“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到 26 岁时还大字不识几个。有一次,一个朋友念了一篇《思考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彼得深受震动,从此发愤图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后来,他事业有成,买下了他当年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了一本书名叫《菲利普太太,你错了》。 “反应迟钝,

故事 2.爱因斯坦 4 岁才会说话,7 岁才会认字,老师的评价是: ”爱因斯坦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死后,还有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他的大脑和常人的不同之处。

故事 3.罗丹的父亲曾抱怨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也是个前途

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罗丹后来成了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

故事 4.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身高 156cm;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深受前苏联人民爱戴的列宁身高 156cm;雷锋身高 156cm,并未影响他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楷模;曾横扫全欧洲,被无数人崇拜的拿破伦身高 162cm ,男人气十足的俄罗斯前任总统、现任总理普京身高 170cm,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 163cm。

老师提出问题:

1) 听完上面的故事和数字,你认为还有必要为自己过去和眼前的分数而丧失 信心吗?还认为身高和未来的前途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吗?

2) 对于一个青年学生来说,决定未来前途的最关键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 ( 学生回答,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老师:我们今天已经讨论了许多关于自尊和自信方面的问题,现在,同学们能否归纳一下:

自尊和自信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哪些作用呢?自尊与自信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

它与集体和国家有没有联系?

请学习小组派代表按自己的理解归纳自尊与自信的重要作用,老师适当加以补充并导入下一个问题: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老师:看来,我们都认识到自尊与自信对于个人的发展、祖国的强大都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呢?学习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书上第 11 页中的内容,归纳出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途径。

【体验导行】

1.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2.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不够自尊的表现,并以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板书设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1.正确认识自己:

3.做自尊自信的人

4.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六。教学反思

1.思想的转变必须是一个主动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2.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过程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 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3.运用 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要学生明白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清楚个人礼仪规范与自身修养、社会和谐和整个国家以及全民族的文明程度的关系。从小处讲,提升个人礼仪,可以表现自己的良好形象,搞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大处讲,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因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是本课教学重点。通过礼仪教育,让中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 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2.教学难点 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中华民族虽然有几千年文明史,但由于多种原因,文明礼仪的传承好像受到“阻碍”,中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一定的了解,但能按一定礼仪规范去做的更是不多见。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呢?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要联系学生实际,找到影响学生把个人礼仪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障碍,并想办法加以克服;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礼仪教育的成效,如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礼仪习惯差等。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

五: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3.拍摄制作好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 1 曾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能够坐上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quot第一公民quot,与他的仪态表现分不开。在 1988 年的总统选举中,布什的对手杜卡基斯,猛烈抨击布什是里根的影子,没有独立的政见。而布什在选民中的形象也的确不佳,在民意测验中一度落后于杜十个百分点,不料两个月后,布什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扭转了劣势,反而领先十多个百分点。原来布什有个毛病,他的演讲不太好,声音又尖又细,手势及手臂动作总显出死板,身体动作不美。后来布什接受了专家的指导,纠正了自己的动作,有效地改变了人们对他的评价。

案例 2 小金是某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参加了很多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简历。学习成绩很优异的她接到了很多面试通知,可是几乎没有成功。她大为不解,请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指点,老师很快发现了她的问题:说话声音小,底气不足,面容苍白,头发蓬乱。

案例 3 教材第 12 页(两个镜头)。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几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 案例 1 中老布什在竞选中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案例

2、3 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尽管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但仪容仪表,个人形象等礼仪问题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那么,什么是礼仪呢?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教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提问: 谈谈个人礼仪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要求,才能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2.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饰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学生活动:一分钟专业演讲比赛。 课前请两个同学准备好演讲稿,不穿校服,自备职业服饰(最好能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台下各组派一名评委打分,参照书上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对演讲者进行评价。(仪容仪表 20 分 肢体动作 20 分语言表达 20 分服饰 20 分整体感觉20 分)

学生活动:观看演讲的学生对演讲者进行评价,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进行点评和小结。

教师总结过渡: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部分。孔子说: ,我们现在要创建和谐社会,不遵循礼仪规范是不行的。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心理学家说过,在沟通前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见面后的 20 秒,而这 20 秒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你个人相貌、仪表、服饰、表情、姿态、谈吐等外在因素的感受决定的。这也说明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

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镜头:一家企业的招聘现场,一个男生挤到招聘席前,高举着简历,大声叫嚷“喂,收一下我的应聘材料!”但招聘人员盯了他一眼,继续和其他应聘者交谈。事后,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没礼貌的人,谁也不敢要!否则,哪天公司形象受损都不知道。”

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就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1. 个人礼仪修养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遵守个人 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

镜头:午饭时间,某职业技术学校饭堂内人头攒动,大多数同学自觉排队打饭,李想打完饭经过长长的队伍时,因为空间比较窄,加上走路太急,不小心碰到了正排队打饭的张强,张强很大声地责备说:“他 X 的,走路没张眼睛啊”,李想一听也没好气地说:“谁叫你不排好队的”,“你跟我说对不起!”“凭什么?你也不对!”两人遂吵起来后来看有老师走过来制止.张强指着李想鼻子说:“你小子等着瞧!”,李想毫不示弱:“谁怕谁啊!”后来双方各约一大帮人晚上聚集在学校比较隐蔽的地方解决问题,结果几句话不合,双方动起手来,引发一起恶性校园打架事件,几个主要肇事者被学校开除,其他参与打架者被处以校内留校察看处分。

引导学生思考:

这件事情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可能结果会完全不同,如果你是张强你会怎么做?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讲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会用文明幽默的语言化解纠纷。中学生中的许多纠纷多由口角引起,而口角的发生大多与恶语伤人有关。

俗语说“祸从口出”,即说话不当可能引来祸端。

当由于你的不小心,伤害了别人的利益,要真心实意地向人说一句 。

“对不起” 反过来由于别人不小心伤害了自己利益时,要尽可能大度一些,说—声“没关系”,这样纠纷就会自然化解。

礼仪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

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2.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公交车站、校园、旅游景点等地)存在的违背礼仪要求的行为,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老师:如果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和事,这个社会还有和谐可言吗?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加以点拨并小结,导入下一个问题。

老师总结过渡: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道德、懂礼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走向社会进行交往的必备条件。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现在的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在部分学生中出现了“不尊重教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家长”、”自私自利、出言不逊”等不良习气。我们该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呢?

三、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材料一: 一名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学业成绩很优秀,动手能力也很强,拿到博士学位后,自认为可以轻易地留在德国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可他在求职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他四处求职,拜访过许多著名的大公司,均遭到拒绝,对方也没有对他说出任何拒聘的理由。直到他在一家很小的计算机公司去求职,仍然遭到了公司 很有礼貌的拒绝。后才得知遭到拒绝的原委:这一切都因为自己乘坐公交车时曾经有过 3 次逃票的记录。这使得他更加气愤——就因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区区小事,就小题大做,把一个博士生拒之门外。

乘车逃票是区区小事吗?

人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是如何形成的?

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我们应如何自觉践行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1.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学生活动:课前安排 4 人一组,小组到校园内外拍摄不合文明礼仪的现象,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用投影展示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与笔,在纸上写下你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有多少写多少,写好了放在桌上面,请同学起来念一下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的。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

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教师总结: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懂得自尊自爱 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 场景一 当你想向同学借东西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呢?

场景二 如果课间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你该怎么办

场景三 当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招待他?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3.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适 适度的含义是指在应用礼仪时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要尽量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点评:(结合学生的讨论)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

一是要注意适体性,修饰要与容貌、体型、个人气质相适宜;要与自己的身份和职业协调统一,合乎和体现自己的身份特点和表现内在的素意。

二是要注意整体性,各部位的修饰要与整体协调一致。

三是要把握适度性,无论在修饰程度,还是饰品的数量和修饰技巧上,都要把握分寸,自然适度,追求雕而无痕的效果。

教师点拨:许多人在生活中时往往因为没有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就与人产生矛盾;面试的时候仅仅因为挠头抓耳、抖腿,着装不当,进退场没有注意打招呼,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可见,讲礼仪必须从日常行为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教师总结归纳:“礼仪”给社会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音符。他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大家互助、互敬,也使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推荐第5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

3.运用

把学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自尊自信(重点)

什么是自尊和自信?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很多学生的理解存在着失误和偏差,对自尊与自信理解方面的不足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够自尊、不够自信的行为。而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必须先从认识上解决问题。

2)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重点也是难点)

在日常德育课教学中,知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好解决的,但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只是解决了知的问题,而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自觉珍惜自尊自信,加强修养,努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对于这节课来说,不仅是重点,也存在着实实在在的难度。 2.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材从认识自己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尊自信的内容及重要性,然后再进入践行的层面,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了解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自觉加强修养,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自尊自信的人。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渴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另一方面,多数同学对于自尊和自信理解得并不全面,存在着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卑情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更主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一些树立自尊与自信的方法,帮助他们更自信地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除了小小的忘忧草,其它的花草树木都枯死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觉得自己没有松树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甜美的果子,也自惭死了;葡萄羞愧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像桃树能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叹息自己没有茉莉花那样的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分别觉得自己缺陷太多,比不了别人而无精打采,而顶细小的忘忧草却并不觉得自己卑微,独自欣赏着自己,茂盛地生长。 【引思明理】 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你认为人认识自己重要吗?请结合你对上面故事的理解谈谈你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理解。

高大的橡树、挺拔的松树、深受人们喜爱的葡萄树都觉得自己无法活下去了,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它们真的很差劲,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吗?忘忧草为什么能愉快地活着?

师生一起讨论。

老师总结:这些原本优秀的植物纷纷自愿放弃生存的机会,不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缺陷,而是自信心和自尊心出了问题,而自信的丧失来源于它们自我认识的偏差。那么,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呢?

1.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第8页中 “相关链接”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各小组总结出的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选择。

案例:小明上课时很怕站起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他知道答案,但又怕自己回答不好,因而不敢举手,有时候老师指定他来回答,他会显得犹豫、畏缩。要是回答得不够准确,他会灰心、自责,暗暗地想:“看来我真的不行”。即使答对了,他心里也会不踏实,觉得自己是侥幸,愧于接受老师的好评。小明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太强了,使自己不敢表现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明的这些行为和想法是自尊心强的表现吗?自尊心强应该有哪些表现?平时同学们的哪些行为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回答,老师参与讨论并进行点拨和补充:环境因素(来自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等)、个人的身心特征、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个人对成败的归因方式等等。

看看下面的同学,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出了什么问题?

A同学:我,一个男孩子,个子还不到165cm,站在人群中总是觉得比别人矮一截,唉!

B同学:我口才不好,专业技能在班里也不是最好的,学历又不高,我注定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

C同学:虽然我十分努力,在文体活动中表现也很突出,动手能力也不错,老师都夸我有礼貌,同学也喜欢和我交往,但文化课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因此,我一直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老师点拨:A同学和C同学分别把自尊和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了? 学生讨论,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之后,老师提供下列故事:

故事1.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常遭到班主任菲利普太太的责骂:“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到26岁时还大字不识几个。有一次,一个朋友念了一篇《思考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彼得深受震动,从此发愤图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后来,他事业有成,买下了他当年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了一本书,名叫《菲利普太太,你错了》。

故事2.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的评价是:“反应迟钝,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爱因斯坦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死后,还有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他的大脑和常人的不同之处。

故事3.罗丹的父亲曾抱怨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也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罗丹后来成了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

故事4.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身高156cm;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深受前苏联人民爱戴的列宁身高156cm;雷锋身高156cm,并未影响他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楷模;曾横扫全欧洲,被无数人崇拜的拿破伦身高162cm ,男人气十足的俄罗斯前任总统、现任总理普京身高170cm,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163cm。 老师提出问题: 1)

听完上面的故事和数字,你认为还有必要为自己过去和眼前的分数而丧失信心吗?还认为身高和未来的前途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吗? 2)

对于一个青年学生来说,决定未来前途的最关键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 ( 学生回答,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老师:我们今天已经讨论了许多关于自尊和自信方面的问题,现在,同学们能否归纳一下:自尊和自信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哪些作用呢?自尊与自信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它与集体和国家有没有联系?

请学习小组派代表按自己的理解归纳自尊与自信的重要作用,老师适当加以补充并导入下一个问题: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老师:看来,我们都认识到自尊与自信对于个人的发展、祖国的强大都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呢? 学习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书上第11页中的内容,归纳出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途径。 【体验导行】

1.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2.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不够自尊的表现,并以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板书设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1.正确认识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六、教学反思

1.思想的转变必须是一个主动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2.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过程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 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3.运用

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要学生明白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清楚个人礼仪规范与自身修养、社会和谐和整个国家以及全民族的文明程度的关系。从小处讲,提升个人礼仪,可以表现自己的良好形象,搞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大处讲,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因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是本课教学重点。通过礼仪教育,让中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

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2.教学难点

个人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中华民族虽然有几千年文明史,但由于多种原因,文明礼仪的传承好像受到“阻碍”,中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一定的了解,但能按一定礼仪规范去做的更是不多见。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种不容忽视的现象呢?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要联系学生实际,找到影响学生把个人礼仪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障碍,并想办法加以克服;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礼仪教育的成效,如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礼仪习惯差等。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

五: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3.拍摄制作好图片资料。

六、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 曾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能够坐上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第一公民\",与他的仪态表现分不开。在1988年的总统选举中,布什的对手杜卡基斯,猛烈抨击布什是里根的影子,没有独立的政见。而布什在选民中的形象也的确不佳,在民意测验中一度落后于杜十个百分点,不料两个月后,布什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扭转了劣势,反而领先十多个百分点。原来布什有个毛病,他的演讲不太好,声音又尖又细,手势及手臂动作总显出死板,身体动作不美。后来布什接受了专家的指导,纠正了自己的动作,有效地改变了人们对他的评价。

案例2 小金是某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参加了很多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简历。学习成绩很优异的她接到了很多面试通知,可是几乎没有成功。她大为不解,请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指点,老师很快发现了她的问题:说话声音小,底气不足,面容苍白,头发蓬乱。

案例3 教材第12页(两个镜头)。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几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案例1中老布什在竞选中为什么能反败为胜?案例

2、3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尽管我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但仪容仪表,个人形象等礼仪问题在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那么,什么是礼仪呢?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礼仪的含义:礼仪是一种教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提问: 谈谈个人礼仪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要求,才能彰显自己的个人魅力?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2.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饰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学生活动:一分钟专业演讲比赛。

课前请两个同学准备好演讲稿,不穿校服,自备职业服饰(最好能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台下各组派一名评委打分,参照书上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对演讲者进行评价。(仪容仪表20分 肢体动作20分语言表达20分服饰20分整体感觉20分)

学生活动:观看演讲的学生对演讲者进行评价,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教师根据学生具体表现进行点评和小结。

教师总结过渡: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现在要创建和谐社会,不遵循礼仪规范是不行的。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心理学家说过,在沟通前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见面后的20秒,而这20秒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你个人相貌、仪表、服饰、表情、姿态、谈吐等外在因素的感受决定的。这也说明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

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镜头:一家企业的招聘现场,一个男生挤到招聘席前,高举着简历,大声叫嚷“喂,收一下我的应聘材料!”但招聘人员盯了他一眼,继续和其他应聘者交谈。事后,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没礼貌的人,谁也不敢要!否则,哪天公司形象受损都不知道。”

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专家孔子就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礼仪是普通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的基础,是一个领导者治理好国家、管理好公司或企业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1.

个人礼仪修养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

镜头:午饭时间,某职业技术学校饭堂内人头攒动,大多数同学自觉排队打饭,李想打完饭经过长长的队伍时,因为空间比较窄,加上走路太急,不小心碰到了正排队打饭的张强,张强很大声地责备说:“他X的,走路没张眼睛啊”,李想一听也没好气地说:“谁叫你不排好队的”,“你跟我说对不起!”“凭什么?你也不对!”两人遂吵起来,后来看有老师走过来制止.张强指着李想鼻子说:“你小子等着瞧!”,李想毫不示弱:“谁怕谁啊!”后来双方各约一大帮人晚上聚集在学校比较隐蔽的地方解决问题,结果几句话不合,双方动起手来,引发一起恶性校园打架事件,几个主要肇事者被学校开除,其他参与打架者被处以校内留校察看处分。

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情如果换一种处理方式,可能结果会完全不同,如果你是张强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李想,你会怎么处理?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讲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会用文明幽默的语言化解纠纷。中学生中的许多纠纷多由口角引起,而口角的发生大多与恶语伤人有关。俗语说“祸从口出”,即说话不当可能引来祸端。当由于你的不小心,伤害了别人的利益,要真心实意地向人说一句“对不起”。反过来由于别人不小心伤害了自己利益时,要尽可能大度一些,说—声“没关系”,这样纠纷就会自然化解。

礼仪具有很强的凝聚情感的作用。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在平静中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自觉主动地遵守礼仪规范,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际间感情得以沟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2.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家和全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公交车站、校园、旅游景点等地)存在的违背礼仪要求的行为,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老师:如果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和事,这个社会还有和谐可言吗?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加以点拨并小结,导入下一个问题。

老师总结过渡: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道德、懂礼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走向社会,进行交往的必备条件。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现在的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在部分学生中出现了“不尊重教师”、“不尊重同学”、“不尊重家长”、”自私自利、出言不逊”等不良习气。我们该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呢?

三、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材料一: 一名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学业成绩很优秀,动手能力也很强,拿到博士学位后,自认为可以轻易地留在德国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可他在求职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他四处求职,拜访过许多著名的大公司,均遭到拒绝,对方也没有对他说出任何拒聘的理由。直到他在一家很小的计算机公司去求职,仍然遭到了公司 很有礼貌的拒绝。后才得知遭到拒绝的原委:这一切都因为自己乘坐公交车时曾经有过3次逃票的记录。这使得他更加气愤——就因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区区小事,就小题大做,把一个博士生拒之门外。

乘车逃票是区区小事吗?人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是如何形成的?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我们应如何自觉践行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1.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学生活动:课前安排4人一组,小组到校园内外拍摄不合文明礼仪的现象,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用投影展示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与笔,在纸上写下你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有多少写多少,写好了放在桌上面,请同学起来念一下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的。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教师总结: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懂得自尊自爱 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

(场景一) 当你想向同学借东西时,你该怎么说,怎样做呢?

(场景二) 如果课间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你该怎么办?

(场景三) 当家里来了客人,你怎样招待他?

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3.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适

适度的含义是指在应用礼仪时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要尽量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点评:(结合学生的讨论)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一是要注意适体性,修饰要与容貌、体型、个人气质相适宜;要与自己的身份和职业协调统一,合乎和体现自己的身份特点和表现内在的素意。恰二是要注意整体性,各部位的修饰要与整体协调一致。。三是要把握适度性,无论在修饰程度,还是饰品的数量和修饰技巧上,都要把握分寸,自然适度,追求雕而无痕的效果。

教师点拨:许多人在生活中时往往因为没有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就与人产生矛盾;面试的时候仅仅因为挠头抓耳、抖腿,着装不当,进退场没有注意打招呼,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可见,讲礼仪必须从日常行为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教师总结归纳:“礼仪”给社会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音符。他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大家互助、互敬,也使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礼仪的含义: 2.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1.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 2.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社会的发展

三、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1.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2.要懂得自尊自爱 3.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适

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筛选案例时尽量用学生身边和周围所发生的人和事来进行设计,但必须要以课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不能离题万丈,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表演和学生自己收集素材等方式,把要学的东西和学生的实际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2.在课堂教学中,设法用生动深刻的案例使学生入情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尽管使学生入情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动情。教师强烈的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

3.运用

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从理论角度看,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最终要落实到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上,这是学生学习和践行的重点内容。从实践角度看,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有重要的亲和作用,可以在交往中表达尊敬、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理解。从现实生活看,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中职学生在与老师、同学、实习单位人员等的日常交往中需要自觉践行相关的交往礼仪规范。

2.教学难点

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目前,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学了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本道德的水平。这是与交往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交往礼仪的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交往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材从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从而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身心变化大,情感情绪表现出丰富多变、矛盾的特点,学生中的一部分曾经在学习上受挫而生活上又远离父母,内心容易苦闷、孤独和烦恼。一方面,多数同学由于受生活阅历、交往经验和自身品德修养的限制,缺乏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偏差,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迫切的交往愿望,乐于与人沟通,渴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习交往礼仪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提高交往中的品德修养,培养和增进接纳别人的意识,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顺利就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发现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马克思把交往比喻为“人们日常生活、日常接触中的必然伴侣”。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我们与他人可以因共同做一件事而喜悦,可以一起体味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在今天的课上,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

展示: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

1.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2.我不喜欢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 3.我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4.同学们不喜欢与我一起学习和活动。 5.同学们不喜欢在我面前讨论各种问题。 6.父母总是对我管束严厉,动辄训斥。 7.放学后我不愿意回家而喜欢在外面玩。 8.我对爸爸妈妈的谈话十分反感。 9.我对爸妈的斗嘴、吵架感到无所谓。 10.爸妈从不过问我的任何事。

11.老师对我特别挑剔,专爱跟我过不去。12.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从来没有看过我一眼。 13.在路上看到老师,我总是设法躲避。 14.老师家访时经常向爸妈讲我的坏话。 15.我觉得老师对我太不公平了。 a.是

b.不一定

c.否

积分规则: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说明:40分以上,说明你乐于与人交往,人际互动良好。

20~40分,说明你与人交往意愿与能力不是很突出。 20分以下,说明你的人际交往意愿与能力偏弱。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些了解。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交往的能力,更好的与人和谐相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金钥匙——交往礼仪。 【引思明理】

师:课前我们已经分组布置了预习任务,下面请各组同学的代表将本组准备的内容进行展示。

1.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一组学生代表:我们组的任务是展示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个概念——个人礼仪(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哪位同学能讲讲什么是交往礼仪吗?

生: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师: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集体主义为指导,体现的是相互服务、竞争合作、团结和谐的关系。

一组学生代表:在了解了交往礼仪的概念后,让我们着重来学习一下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请大家看一组我们搜集的材料。

镜头一:风总要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风说: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看,地下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将他的大衣脱掉。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将他的大衣牢牢抓住。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停下来时,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老者投去微笑。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太阳对风亲切地说:“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问)上述这段寓言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课本的探究性活动材料)

推荐第6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第一课 塑造良好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教学过程: 【导入】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活动一:礼仪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板书:

一、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著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板书:

二、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归纳:(结合学生活动)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仪表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过渡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除了要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姿态。

板书:

三、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活动三:讲究形体姿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形体姿态表演。

第一步,让学生把形体姿态表演的内容分成坐、立、行、交谈四大项,并根据自己表演的内容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在各种礼仪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礼仪要求,从中得到教育,学到礼仪知识。

第二步,学生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以及观看表演的感想等几个方面来谈,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

教师点评:

站姿: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双肩展平,双腿并拢,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可示范正确姿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规范!(可演示不规范站姿。)

走姿:行走时应双肩平稳,双目平视前方,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度为宜。步履要自然且富于节奏感,表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坐姿:入座时动作要轻稳、从容不迫、优雅大方。女士坐姿:女士如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衣裙向前稍拢一下,双肩平稳放松,立腰挺胸,双膝双脚并拢,两手自然搭握放在两腿之间,双脚??(可示范各种坐姿。)男士坐姿:男士就坐时,双膝可略为分开,双手放于膝上或者交叉放于两腿中间。腰背挺直,给人以沉着、稳重之感。男士坐姿形式还有??(可示范各种坐姿。)(做不规范坐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够美。

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美好得当的表情是我们优雅风度的组成部分。 过渡语: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还要特别注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板书:

四、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活动四:讲究语言文明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文明语言”的魅力。 情景一:不小心把墨水溅到同桌的衣服上。 情景二:同桌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钢笔。 情景三:公交车上你不小心踩到一乘客的脚。 情景四:找同桌借一本英语字典。

根据学生的表演,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教师总结:

见面语表达:早上好、下午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感谢语表达: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多亏您的帮助?? 致歉语表达: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 告别语表达: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祝您晚安?? 文明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有时,我们的本意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和负责,但因为说话方式不当,态度不对,好意就会变成伤害。

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9页的三个镜头,他们这样的说话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表现得更有礼貌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教师总结: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不文明的语言习惯,提醒我们要注意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做到以下四点要求。

板书: 1.强化文明意识。 2.训练语态形象。 3.塑造文明话语形象。 4.关注声音形象。 【小结和反思】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后结束本节课。 礼仪的原则——看看自己的礼仪名片上是否还有瑕疵? ◎你穿衣服是否很得体,是否在任何公共场合都能够整洁大方? ◎在陌生人面前,你能经常面带微笑吗?

◎在和他人交谈中,你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吗? ◎与他人交谈时,你是不是一直很注意对方的表情? ◎在和人交谈时,你是否总是打断别人?

◎若是在大街上或其他场合碰巧遇到你认识的人,你是否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当你乘坐公共汽车时,是否有空座你就会去抢?当看到老幼病残孕乘客,你是否会主动给他们让座?

◎在商店、饭店、咖啡店里,你对待服务员是否跟对待朋友一样有礼貌? ◎对你来说,时间是宝贵的。那么在商店排队买东西时,你是否总想去插队? ◎你是否在收到别人的来信后不论多忙也能及时复信?如果当时不能,是否过后也会打个电话过去?

◎在下雨天,你的雨伞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你是否会趁人没看见拿别人的伞顶替,觉得反正自己也没占便宜?

◎有陌生人遇到危险,你能毫不犹豫地挺身相救吗?

◎领导让你分发娱乐节目的入场券,你是否会把好的位臵留给自己和要好的朋友? ◎当你做了一件好事可别人却误解你时,你是生气地再也不做了,还是默默地继续坚持到底?

◎看到别人滑倒等尴尬难堪的时候,你是否幸灾乐祸,觉得很有趣? ◎你是怎样看待绰号的?你爱喊别人的绰号吗?对于那些没有绰号的人,你是否正在琢磨给他起一个绰号?

◎你是否很容易生气?

◎你是不是认为礼貌对一个准备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无足轻重?

至于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相信不用说每个人心里都会知道。上面这些只是涉及一些不可不知的礼仪当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将这些问题全部解答好。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自己的礼仪名片变得洁白无暇。

信息反馈: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纸上。

教学附注材料 附件一:

不同情境和场合的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附件二:

中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则

1.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2.着装得体,佩戴学生证和团徽(团员)。

3.仪表整洁,不化妆,不烫发,不染发,不佩戴首饰,不涂指甲油,不纹身。4.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坐立正直,行走靠右,不与师长争道。 5.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弱小。

6.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7.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起立等。 8.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礼,课堂上发言先举手。

9.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应喊“报告”或轻微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10.得到别人的帮助或借用别人的东西应说“谢谢”。 11.弄坏别人的东西要道歉和赔偿。

12.对长辈使用尊称,看见长辈应先打招呼。

13.诚实待人,对客人主动问候,微笑致意;对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

14.接受或递交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15.不拆看他人信件,不偷看他人日记。

16.参加集会守纪肃立,会上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应道谢;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打扰,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第二课 展示职业风采

教学准备

1.拍摄制作好视频资料。 2.根据班级的人数分成若干组,推选组长一名。

3.各组推举代表模拟表演求职面试,准备面试时的着装、道具。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教师提问:为什么客人全被这位请客的主人气走了呢? 学生活动:学生议论、发言。

教师点拨:这个人由于在社交场合言语失仪,气走了所有的客人。可见,礼仪细节关系到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关系到能否和周围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职业活动中,礼仪甚至有可能关系到你能否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关系到你的事业能否取得成功。所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职业礼仪,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它有助于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促使从业人员熟练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展示沟通艺术,有利于完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进职业竞争能力。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第二课“展示职业风采”的第一框“遵从职业礼仪”。

【教学过程】

(用PPT课件演示各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采,如周恩来总理、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医学专家钟南

山院士等。)

他们美好的礼仪风范,展示了良好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交往中打破僵局,增进交流,赢得尊重;令他们在职业活动中树立了美好的职业形象,获得了成功的从业感受和愉快的生活体验,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内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活动一:职业礼仪有讲究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职业礼仪的含义。

教师点拨: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范围内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在理解这个概念时要注意把握两点:第一,职业礼仪呈现出职业特色,不同行业的礼仪规范各不相同;第二,职业礼仪之“仪”,是内在之德的外在体现,因此,职业礼仪表现出来的是善良的人性、高尚的人格、规范的人伦、奉献的精神,是人的内在品格的外在表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家长和银行的检查人员是小题大做吗?大家认为穿衣打扮是个人的私事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点评:幼儿园老师、银行职员均因着装失仪而使各自的工作受到影响。在社交场合,特别是职场中,穿衣打扮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礼仪,通过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可以透露出这个人的修养、品味。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调查发现,人的第一印象55%取决于外表,包括服装、面貌、体形、发色等。穿衣打扮还会影响到你的公众评价,在职场上,它还会影响到你的事业发展。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礼仪规范,作为一位现代职业人员,不知礼,则必失礼;不守礼,则必被视为无礼。职业人员若缺少相关从业礼仪知识和能力,必定会经常感到失落、困惑、尴尬与难堪,进而会无缘携手成功。

职业礼仪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提高认识、见诸行动、养成习惯上下功夫。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自觉进行养成训练。

活动二:求职礼仪 学生活动:求职表演。 活动准备

(1)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策划。派一位代表出场表演面试过程,代表的着装、应携带的道具,及出场时如何表现,由小组成员讨论决定。 (2)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假设招聘的职位。课前公布招聘的职位和条件。

活动步骤

(1)求职者依次展示从进门到就坐的礼仪。

(2)求职者与考官(可以由教师扮演)的交流。考官可以根据情况通过与求职者握手、让求职者出示其准备的资料、为求职者倒水、夸奖求职者漂亮或帅气、故意将桌子上的东西弄掉在地上、递名片、让求职者作自我介绍等活动,来观察求职者的礼仪规范。

(3)面试结束,求职者离开。

(4)台下观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将表演者有失礼仪的地方记录下来。 (5)每组代表表演完毕,各组组长代表本组点评其他组求职者的表现。 (6)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后自制一份求职面试礼仪自我检视清单,包括面试前、面试过程中和面试结束时的礼仪清单。除了教材提供的注意事项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加以补充。

教师归纳:面试是求职应聘的“临门一脚”,也是我们找到理想工作的“敲砖石”,可以说,我们在学校积累的实力就要通过这几分钟的面试展现出来。俗话说:“好马还要配好鞍。”如果我们在学校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能,我们就可以称得上是匹“好马”,如果我们又学会了规范的职业礼仪,那我们就内外兼具,在求职场上就会如虎添翼,胜人一筹。

活动三:职场礼仪

学生活动:数数班里喜欢的人。

请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本班同学的名字。写完之后数一下有多少人,占整个班级人数的百分比。 教师点拨:根据这个百分比,你大概就可以知道自己在班里受欢迎的程度。一般来说,你在班里喜欢的人多,表明喜欢你的人也会相应的多。你们觉得班里谁最受欢迎?为什么他(她)会受大家喜欢?对照之后找找自己的差距,写在小纸条上。

观看视频(或小品表演):小殷和小冷的得与失(视频要在课前找一些学生协助拍摄制作好;若没有制作条件的,也可以由学生以小品的方式现场表演)。内容如下。

视频旁白:小殷与小冷是职校同学,毕业后到同一家企业工作。在校期间她俩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都很出色。两年后,小殷升为主管,而小冷却离开公司另谋出路。为什么呢?请看视频。

小殷穿着得体的职业装上班,见到同事面带笑容、主动问候“早上好”。进入办公室马上去打开水,整理好桌上的报纸。接待客户时,彬彬有礼,端茶递水,双手交换名片。天气热时看见客人满头是汗,会细心地递上纸巾。送客户时,她麻利地为客人开门。在门口看到一位同事抱着一个大纸箱,她马上走过去帮忙。

小冷早上穿着一双邋遢的皮鞋,穿有洞的丝袜来上班。见到同事面无表情,直到别人主动打招呼她才不自然地点点头。进入办公室只给自己的杯子冲满水。有位同事想请她帮忙复印一份资料,她冷冷地说自己现在没空。等同事离开她却拿起电话和朋友聊天。下班时对桌上堆满的乱七八糟的文件不收拾,也不和同事道别就急急离开。 教师点拨:观看了这段视频大家应该明白小殷和小冷为什么以相同的起点进入同一家公司,但两年后的结果却不相同了。现在请同学们来评点一下小殷“得”在哪?小冷“失”在哪?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发言,我们可以总结出小殷的“得”是在于得体的着装、优雅的仪态、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小冷恰恰丢弃了这三个方面而造成了她的“失”。概括地说小殷的制胜取决于其塑造的良好的职业形象,小冷的失败也缘于没有重视自己的职业形象的塑造。

职业形象的构成:

简单的修饰——简洁大方,庄重淡雅,适度而不过分,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职业环境。 得体的着装——要规范、得体、整洁,显得精神焕发;要体现出职业性与专业性,清晰地传递具有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可以信赖的专业人士的信息。

优雅的仪态——注意干净、美观、协调、雅致,透露出自信与稳重;要坐有姿,站有相,走有神,眼含真情,脸带笑容,展示出饱满的精神状态。说话要言语规范,清晰流畅,简洁明了,有礼有力,可亲可敬。

【小结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下: 结束语:英国哲学家洛克说:“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如果一个人在具备了精湛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又拥有了丰富的职业礼仪知识,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灵活而合乎规范地加以应用,往往会令其事业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职业礼仪是一种养成教育,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自觉地通过训练,持之以恒,逐步形成知礼、懂礼、行礼的好习惯。

〔第三课 感受道德之美〕 做人以德为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道德的含义和分类,了解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并通过道德学习自觉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实践。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实事例。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3.课前告知学生,本次课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游戏比赛等活动也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展示图片:孔子画像。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给学生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他却说不希望学生专注于技能。为什么呢?为什么老师不希望学生注重掌握技术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教师导入正题:孔子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的人才,是以德为先,所以技艺的掌握反而是次要的。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近道德

展示图片:曹操、刘关张的画像。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一般会喜爱刘备、关羽、张飞,却讨厌曹操?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这是因为大家不自觉中运用了道德评判。凡是善的,人们会喜爱和赞扬;凡是恶的,人们会反感和厌恶。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展示和讲解课前各自收集的资料(课前指导其制作PPT课件),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对于历史上和生活中的这些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事例,人们总是会有一个评判的尺度与标准,这就是道德。道德蕴含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中。

活动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 爱国守法

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世界各地传递的过程中,海内外华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思考: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反映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

人的爱国热情是否因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而有所下降?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参与讨论。鼓励曾参加迎接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学生畅谈当时场上的情形、气氛和个人感受。

教师小结: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不仅没有降温,还随着国家进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上升。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犯罪的增加也是不容乐观的,尤其是青少年犯罪。试探讨其中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从所在地区的治安形势和校园内外看到的违法犯罪现象谈起,重点探求违法犯罪的思想根源。小组讨论后,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言。

教师小结:犯罪现象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人缺乏法制意识,道德修养水平较低,导致犯罪。

活动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二——明礼诚信

学生活动: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案例,制作成PPT课件,每个小组选两个代表上台展示和讲解,其余学生听讲并进行讨论。

展示新闻图片:2007年陕西周正龙拍华南虎照片事件。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会有不少官员和专家积极参加这起造假事件?其根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引导学生联系其他不讲诚信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教师小结:这是道德失范的表现之一,一些人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不惜造假,完全抛弃了诚信。

活动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三——团结友善

学生活动:学生选派代表参与折筷子游戏。即每组选派3名代表参加,每轮每组1人参与,第一轮要求折断扎在一起的两根筷子,第二轮是三根,第三轮是四根??以折断扎在一起根数最多的小组为优胜。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根据古老民间故事设计的游戏,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008年有哪些事件是很好的证明?

引导学生讨论:2008年特大地震发生后,你为灾区作了什么贡献?不是至亲的人遇到困难时,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引导学生联系2008年抗震救灾进行思考和发言。

教师小结:从近几年发生自然灾害后人们的表现看,中国人正在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风气。这不仅是血浓于水的原因,也是缘于大家学会了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

活动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四——勤俭自强

引导学生讨论:不少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都向往轻松的、待遇好和工资高的工作,大多不愿从事辛苦的工种。这是否抛弃了中国人勤劳的传统?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随机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勤劳和懒散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思考勤劳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部分年轻人(尤其是部分城市的青年人)比较注重享受,却不大愿意为此付出较多的劳动,明显不如祖辈和父辈勤快和吃苦耐劳。此所谓未富先娇。

活动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五——敬业奉献 课堂讨论:当你购买家用电器或汽车时(若不考虑个人经济能力),你希望购买的是欧美产品、中外合资产品还是国产货?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准备发言。随机提问学生,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中外产品产生差距的人力方面的原因。

教师小结:以上产品很多时候已不是技术上的差距了,而是管理经营水平和工人素质的差距。尤其是员工的敬业精神方面。这导致采用相同的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产品质量却不同。敬业的劳动者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中国已经成为生产制造业大国,但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否则无法保持现有的地位。而敬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展示新闻图片:2008年5月12日特大地震后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投入救灾的场面。 课堂讨论:为什么多次大灾害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教师小结:奉献精神最能让人感动,国家和民族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人们。这是国家和民族的中坚和希望。

(注:以上从活动二至活动六,可以重点选讲其中两三个,其他略讲,不一定面面俱到。)

活动七:社会公德探讨 展示图片:日本东京的街道。 课堂探究活动:为什么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卫生状况反差那么大?(以学生居住地为例)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教师小结: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差异的结果。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如大陆游客常州人赵根大在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岩石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留念,被网络暴光,受到广泛批评;部分中国人出国旅游不注意讲文明、守公德,当地人只好制作了一些用中文写的提醒标语,而用其他语言文字写的类似提醒是没有的。

案例探讨:河南省的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竹某,移民加拿大后,八年不与父母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教师小结:尊敬父母和赡养年老父母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 活动八:家庭美德讨论

课堂讨论:成语“举案齐眉”的由来和现实指导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简短讨论。

教师小结:封建社会的这对夫妻尚且知道夫妻互相尊重,现代的夫妻更应该做到互爱互敬。

【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以下内容。理解什么是道德,明白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理解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意义。了解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即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同时,青年人应该学会观察身边事物,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判断、分析、评价社会现象。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复杂多变。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人就无法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青年学生应该重视道德学习,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

〔第四课 恪守职业道德〕 我诚信,我公道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理解诚信和公道的意义,培养诚实、守信、公道的品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或查阅报刊,收集有关诚信、公道的案例资料。每个小组写一个关于诚信的调查报告,制作成PPT课件。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展示新闻图片:三鹿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教训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教师点明事件所反映的问题,引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毒奶粉事件反映出企业诚信的缺失;该事件中,只有三鹿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田文华等高管人员和一些奶贩受到刑罚的惩罚。而其他有相同行为的企业,其负责人则安然无恙。这样的结局似乎欠缺公平。

诚信和公道应该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我国的传统道德向来重视诚信和公道。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面临诚信危机,不公平现象也存在着。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诚信问题探讨

学生活动:每个小组选派2人为代表,以课前制作好的PPT课件展示相关事实案例,分析危害并探讨其根源。其他学生听讲,并在展示讲解后提出疑问,由讲解的学生解答。各组展示完毕后,全班共同探讨不讲诚信对社会的危害。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不讲诚信,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2.不讲诚信,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令社会活动无法正常进行。3.不讲诚信,令经济活动成本加重。

4.不讲诚信,使得伪劣产品泛滥,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引导学生思考:不讲诚信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可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让1个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变得唯利是图,最易抛弃诚信。2.法制不完善,使得监管不严,失控的市场容易不讲诚信。 3.道德修养不高,容易受利益诱惑,导致见利忘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治理不讲诚信?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可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1个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国家大力倡导诚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个人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3.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让讲诚信的人得到奖励,让不讲诚信的受到惩罚。活动二:办事公道问题探讨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这样一个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会迅速变成一个公众事件?政府部门为什么受到怀疑和批评?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开展小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公平、公正、公道是人类的追求,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尤其是对政府的行为。该事件中,杭州交警部门没有经过科学鉴定,就匆匆公布调查结果。而这个结果与人们所看到的事实相距甚远,再加上肇事者的“富二代”身份,很容易使人产生许多猜测,怀疑政府部门能否公正地处理该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列举类似的办事不公的案例。办事不公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展开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办事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 2.办事不公,严重影响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的形象。 3.办事不公,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怎样解决办事不公?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整理学生发言,形成板书。 1.加强法制建设,运用制度约束行为者。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国民。

3.个人加强品德修养,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为高尚的人(结合教材内容)。【小结与反思】

中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法治和制度不够完善,国民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违反诚信、损害公平公正的行为,已经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阻碍,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青年学生应该学会正确认识这类社会现象。而国家应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广泛地进行宣传和思想教育,使社会形成讲诚信、办事公道的风气。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青年学生应该从自身做起,培养诚信和公道的思想,并将其运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布置课后作业:选取最近发生的关于诚信或办事公道的现实事例,写600字左右的小论文。请学生课后完成。

〔第五课 提升道德境界〕 在职业实践中锤炼 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竞赛活动,让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涵养职业道德品质。

教学准备

由于本节课要利用课堂竞赛活动来实施课堂教学,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 1.竞赛活动安排的准备(由学生、教师协商共同进行)。

(1)介绍竞赛方案:向全体学生介绍竞赛活动方案,包括哪些竞赛项目,简介竞赛规则、评分标准、注意事项等(见附件

一、附件

二、附件三)。

(2)抽签和分组:从全班挑选三名平时表现较好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让三名组长随机抽签,把全班学生分为红、绿、黄三个组,并确定比赛顺序。

(3)布置场地、准备媒体设备及竞赛物品:布置竞赛活动场地,安置好多媒体计算机,放置好计时器、记分牌、答题纸板、笔、工作制服、工作胸卡等。

(4)邀请若干老师作为课堂竞赛的评判。 2.学生的准备(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1)收集、整理和制作竞赛资料:各组学生从课本、学习指导、报纸、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等途径广泛收集竞赛活动所需资料,每人向组长提交至少一条有关比赛项目的资料,制作竞赛所用的PPT课件。

(2)确定人选:组长召集本组成员商议,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共同推选出参加各比赛项目的组员,每个项目的参赛者不能重复,以保证有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课堂竞赛活动。

3.教师的准备。

(1)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从学生提交的资料中选取部分资料,再加上教师自己准备的资料(见附件四),最后确定竞赛活动的三个项目。 (2)结合学生的准备情况,设想竞赛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及情形,以便更好地掌握和控制整个活动过程,并做好各环节简评和总评准备。

4.参加竞赛的心理准备。

(1)学生: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全情投入。 (2)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既有亲和力又要有一定的权威性。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吸引注意力,调动情绪,让学生进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准备参与竞赛。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寻找榜样竞赛

学生活动:由每组预先选定的一个学生,使用PPT课件,在规定时间内(5分钟),代表本组展示、介绍其寻找到的职业道德榜样及其选择的原因。其余学生观看、引发思考。

教师评判:按事先规定的评分标准,为各组评分。 教师小结:在各组学生讲解、全班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不同工作领域中的职业道德榜样,产生对榜样的认同感;总结归纳职业道德养成的第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活动二:从小处着手

学生活动:各小组成员讨论、思考,在规定时间(1分钟)内,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填空题(见附注一)。

教师评判:按每题5分计算,为各组评分。

教师小结:解释各句话的涵义,使学生理解每一个所谓的大事业都是由许多小事业构成的,每一个大事业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由此阐明从小处着手的重要性,引出职业道德养成的第二个途径和方法: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职业事。并讲解从小处着手的具体要求,首先要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其次还应该恪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抱着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

活动三:身体力行竞赛

学生活动:由每组预先选定两个学生,代表本组参加比赛,在规定时间(如5分钟)内,合作完成指定工作任务(穿工作制服,戴工作胸卡,两人一起把桌子搬到指定地点)。其他组员监督比赛,并为本组组员加油。

教师评判:按完成时间最少者为胜,得分。最后,宣布竞赛活动的小组名次。 教师点评:祝贺获胜小组,鼓励全体同学。总结竞赛活动情况,再次阐明竞赛活动目的,说明这是一种养成教育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使学生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体验和感受职业道德规范。

学生活动:全体学生一起共勉,齐读授课班今后所从事的相关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内容要求。

教师小结: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职业规范,同时还要在事上磨炼,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归纳出职业道德养成的第三个途径和方法:身体力行,在职业实践中养成。

【小结与反思】

布置作业: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你是如何注意训练和培养职业道德行为的。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在课后完成此项作业。

附件一 竞赛活动项目

1.寻找榜样。各组预先选定一名成员参赛,使用PPT课件,在规定时间内,介绍一位具有优秀职业道德的工作者。由评委老师按评分标准评分。满分为50分。

2.小处着手。各组预选选定三名成员参赛,比赛时发给各组一块写有题目的纸板,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合作完成填空题。每空5分,满分为50分。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者是老子)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的遗训) (5)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3.身体力行。各组预先选定两名成员参赛,把工作制服穿好,将工作胸卡佩戴在指定位臵,两人一起合作把一张桌子搬到指定地点。按完成任务所使用的时间最少者为胜,获得50分。

附件二 竞赛活动注意事项

1.三个比赛项目都必须参加,每个项目的参赛者不能重复。2.配合、服从主持人的安排,服从比赛结果。

3.在比赛过程中,非参赛者需保持安静,不要影响参赛选手比赛。4.本次竞赛活动按各组总分数计算,设团体奖第

一、第

二、第三名。附件三 竞赛活动评分卡

附件四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十佳单位”:天津市困难职工救助中心、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中心、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大连商品交易所、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供电公司、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江西东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十佳标兵”:北京佑安医院护士长朱伟平、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麻城市支行储蓄员金红英、青藏公路管理分局那曲公路段三十一工区工区长小多吉、河南省濮阳市公用事业局“老李热线”负责人李全芳、哈尔滨圣泰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翔、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世臻、甘肃新路交通工程公司总经理徐广辉、安徽省合肥市国税局第二分局个体税收征管科科长刘占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系主任李国平、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邓建军。

第九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十佳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处理厂、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吉林省白河林业局、重庆市长寿供电局、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晋中太谷县支行、黑龙江电视台新闻部、宁夏煤业集团磁窑堡煤矿、中核集团公司四O四厂、

湖南省电信有限公司娄底分公司。

十佳标兵:中脉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王尤山、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曲振尧、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城管局清扫班班长王菊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云南昆钢第三炼钢厂炉长肖国昆、福州市电业局带电班班长冯振波、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维修班班长田忠民、浙江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胡道林、广西柳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邓红英、辽宁本溪市邮政局发投分局投递员吴俊刚。

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 “十佳单位”: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昆明铁路局昆明站、浙江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公司王庄煤矿、南通第三人民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长春市绿园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

“十佳标兵”:天津港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孔祥瑞、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队长赵传利、恩施州巴东县邮政局绿葱坡支局投递员陈见方、贵阳市社会福利院颐寿园护理员王琼、青藏铁路公司西宁客运段北京车队党总支书记王晓云、银监会江西监管局南昌办事处主任朱其建、民航华东空管局区管技术支持室主任陈文秀、重庆市北碚区市政工程处疏浚工任维超、大连重工起重集团高级工人技师王亮、山东青岛供电公司总经理刘建旬、乌鲁木齐市邮政速递局工人艾克拜尔。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增强规则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教学准备

1.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2.一把直尺和一个圆规。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播放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听过这首歌吗?有没有留意歌词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作出各种回答。

教师小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曾经是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军保持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它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密切军民关系,增强官兵团结,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后被谱写为歌曲,广

为传唱。军队有严明的纪律,那家庭、国家呢?是否也有自己的规则和纪律呢?

【教学过程】

板书: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增强规则意识 活动一:画一画

学生活动:两位学生到黑板前,一位徒手、另一位借助尺子和圆规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第一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借助了尺子和圆规。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教师点拨:无规矩不成方圆。 板书:1.规则与秩序

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仔细观察教材第64页的镜头

一、镜头二及漫画,并讨论:

(1)缰绳在驭马中起什么作用?(2)课堂纪律在保证教学效果上起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发言,提出各种意见。

教师小结:镜头一的缰绳可以帮助骑手控制千里马的奔跑方向,让他顺利到达终点;镜头二的课堂纪律是维持课堂秩序,是保证老师正常“教”与学生正常“学”的重要保证,从而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这两个镜头说明要做好某件事情,要完成某项任务,要达到某个目的,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与秩序。驭马需要缰绳,教学需要课堂纪律,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板书:(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与秩序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与秩序。

人们正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人们的权利,需要规则来保护;人们要做成事,需要规则作保证,由此形成了各种规则。

板书:(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与秩序 活动二:想一想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可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与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每个公民都要遵守宪法。

学生2:在学校遵守校纪班规,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3:排队上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学生4: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学生5: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一团糟,混乱不堪„„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规则与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团体有章程,宗教有戒律,单位有纪律,社会有道德,这些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活动三:分一分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回答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各种意见。 学生1: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道德要求。

学生2:遵守校纪班规、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 学生3:遵守宪法、遵守交通法规是法律要求。 板书:2.纪律与法律

引导学生思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65页中的案例,并讨论:(1)本案中,港务处依据什么对王某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2)法院依据什么裁决这一劳动纠纷?(3)纪律与法律有什么异同?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提出各种意见。

教师点拨:港务处可依据本单位的职工劳动纪律,对王某的违纪行为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法院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裁决此劳动纠纷;纪律按单位或团体的需要,制定出在本单位或团体适用的准则,而法律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

板书:(1)纪律的内涵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请阅读教材第66页的“链接”后思考问题,什么是纪律?纪律有哪些重要作用?

教师点拨:所谓纪律,是指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纪律的作用有三。第一,有用性。纪律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动、纠正人们的违纪行为,达到群体活动的目的,保障人们的正当权益。第二,惩罚性。违反纪律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处罚。第三,自律性。纪律本是一种他律,当我们认识其作用而自觉遵守时,就变成了我们的内在约束力。

引导学生思考:军纪是最严明的纪律,你能举出历史上治军严明的典故吗?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热烈发言。如诸葛亮、岳飞等。 教师点拨:法律也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 板书:(2)法律的内涵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请阅读课本后思考,什么是法律?

教师点拨:法律是一种概括、严谨、普遍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引导学生思考:请阅读案例(见附件三),并讨论:(1)法院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医院的侵权行为?(2)假如没有法律,张女士的生活会怎么样?(3)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提出各种意见。

学生1:法院是依照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阻止了医院的侵权行为。 学生2: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张女士的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保护,生活可能因此而扰乱,精神痛苦将无法解除,甚至出现更大的伤害。

学生3: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点拨: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页“链接”的“法律的规范作用”内容。)

教师小结:纪律与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违反纪律和法律都会造成一定后果,都要受到相应的惩处,这是它们的共性;纪律与法律二者又存在差别。

板书:(3)纪律和法律的关系 活动四:填一填

教师点拨:在社会生活中,纪律和法律是必不可少的,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中职学生,我们更应该增强自己的遵纪守法的意识。

板书:3.做遵纪守法的人

引导学生思考:请阅读教材第67页中的镜头

一、镜头二,并讨论: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避免?体会违反规则的危害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点拨:王某和小刘的死亡,都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己或他人的违规操作而导致的,只有充分重视规则,自觉遵守规则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板书:(1)违反规则的危害性 引导学生思考:在职业活动中,不遵守劳动纪律、相关法规,轻则影响生产进度和效率,造成残次品;重则伤害生命,导致重大损失;违规者会受到相应的惩处甚至法律的严厉制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出现违规行为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

板书:(2)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

教师小结:人们可能图一时的利益、一时的自由而置规则于脑后,但造成的危害令人后悔莫及。人生是单程线,事故发生再后悔当初已无济于事。所以我们在行事之前一定要有按规则办事的意识,一定要有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注意克服侥幸、贪婪、忌妒、叛逆等诸多不良心理,其次,就要涵养自己的道德,理性对待规则,让规则常驻心中。

活动五:读一读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八荣八耻”(见附件四),相互共勉。 【小结与反思】

中职学生由于生活圈子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班规,遵守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家长、教师、学校要求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秩序和规则,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附件一:板书设计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增强规则意识 1.规则与秩序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与秩序 (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与秩序 2.纪律与法律

(1)纪律的内涵和作用 (2)法律的内涵和作用 (3)纪律与法律的关系 3.做遵纪守法的人 (1)违反规则的危害性

(2)增强规则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人 附件二: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词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附件三:案例

广东省佛山市某医院为张女士进行减肥整形美容,获得圆满成功,为扩大宣传,该医院将张女士的裸体照片展于医院橱窗中,给张女士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张女士向人民法院起诉。经法院审理,认定该医院侵犯了张女士的肖像权和隐私权。判决医院停止侵害,撤下照片,向张女士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等费用5 000元。

附件四: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目标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案例及材料;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相干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看材料。

【教学过程】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导读:1.材料一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1.材料一中的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更严格,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对比表,教师点拨:“孙志刚事件”说明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教师归纳:显然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宪法比普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 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材料二 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

中国青年报消息:(2004年3月)对照6天前提交大会审议的草案,今天经十届全国人大

二次会议最后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涉及对土地和私有财产征收、征

用及补偿问题的条文,删除了一个小小的逗号。为了删改这个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

交了长达450余字的解释和说明。 材料三 教材第75页:链接“孙志刚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

1.材料一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 2.阅读材料二后,同学们有何感悟呢? 3.“孙志刚事件”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

1.材料一中的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 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宪法修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

普通法律更严格。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展示材料:

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对比表

教师点拨:“孙志刚事件”说明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

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教师归纳: 显然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从内容上看,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地位和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

安邦的总章程。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种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都必须以

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板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师讲解:

宪法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宪

法的作用,必须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宪法作

为根本大法的权威作用尊重不够的消极想象,如有人认为宪法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

那是极其错误的。

引导学生思考: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

和我们毫不相干?

探究活动:理解宪法和普通公民的关系。 展示材料: 材料一

宪法之条款 普通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义务教育法》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儿童 《未成年人保护法》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兵役法》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民法》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刑法》 材料二 中国宪法自由权第一案

农民工王登辉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公司以王登辉违反“禁止员工擅自在外住宿”的

规定为由拒绝支付医药费。王登辉申请劳动仲裁,劳动部门认定其为工伤,反被公司推上被

告席。2008年,法院大胆援用宪法中公民享有人身自由、居住自由的规定,裁定公司禁止员

工外宿违背宪法精神。

材料三 三鹿毒奶粉事件被评为2008年十大宪法事例第一案

三鹿毒奶粉事件成为2008年中秋假期中最大的社会事件,引起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 三鹿奶粉导致上千名婴幼儿健康状况堪忧,使中国奶制品一时间在国际社会处于风口浪尖。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熊文钊教授分析说,社会大众对生命健康权的关注,是本案最重要

的关注点,三鹿毒奶粉事件可视为中国乳业的“9·11”,孩子的生命健康问题在09年将继

续受到关注,对孩子的担忧是此案被评为08年十大宪法事例第一案的关键。 引导学生思考:

请认真思考上面的材料,说说宪法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师点拨: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就要将宪法的规定化为生活中实实在

在的现实。如材料一,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使社会生活

的各方面都有法可依。(教材第76页第二小段观点)。同学们可以看教材第76页链接。

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体现人民意愿的国家根本大法,越来越成为维护和实 现百姓权益最根本的保护神。我们可以看到,宪法并不是高高在上,离我们太遥远,原来宪

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展示材料:

2000年,山东姑娘齐某初中毕业考上了济宁商校,却被同村同学陈某盗用姓名就读直至

毕业,毕业后陈某继续冒用齐某的名字参加工作。在得知真相后,齐某以姓名权、受教育权

受到侵犯为由将陈某等人推上了被告席。这起特殊的案件着实让法官感到为难,陈某等人侵

犯了齐某受教育的权利,应该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却苦于找不到具体的法律规定,所以决定

向最高法院请示。

2001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2001〕25号批复,明确指出以侵犯姓名

权的手段侵犯他人依据宪法规定享有的受教育权,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最高法院的批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这场冒名顶替上学案作出了终审判决:判 令陈某停止对齐某姓名权的侵犯,并赔偿齐某因受教育权被侵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5万余元。

教师讲解:

齐某受教育权案让我们认识到,实施宪法,就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作用。

(教材第76页第三小段观点)。尽管宪法是根本大法,但是离老百姓并不是那么遥远,如果

通过其他途径公民的权利都无法得到救济,宪法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公民权利救济的屏障。

板书:实施宪法,人人有责 引导学生思考:

既然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宪法?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第76页链接,分析教材第76-77页案例。鼓励学生大胆判案。

教师点拨:

实施宪法,就要在生活中使用宪法、以宪法作为我们行为的根本准则,自觉维护宪法的 权威。(教材第76页第四小段观点)。因此,在教材第76-77页案例中,依据宪法规定李某享

有受教育权,法院应该支持李某的诉求。 板书: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保障宪法的实施 教师讲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最根本的

目的在于为每个公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因此,实施宪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希望大

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主动学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课外作业:

案例一: 杨某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行动不便。2008年杨某高中毕业

报考该市中职学校,填报的第一志愿是该市某财贸学校,该校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杨某考

试成绩为487分,超过录取分数线,已具备录取条件。但该校以本校的计算机房在四楼,杨

推荐第7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四课

第四课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教学目标: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情感。 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培养诚信、守信、公道的品质,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理解职业活动中各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增强廉洁意识, 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作用,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职业道德特点,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方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案例: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治病救人是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这个职业也让很多人向往。古代的老中医在弟子满师时总要赠送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油灯,意思是训诫弟子为患者治病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一心赴救。 但近年来,有的患者看病时,带着录音笔、摄像机,将医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以便随时“对簿公堂”。这说明,有的患者把医生当成了潜在的起诉对象。而医生不是“杀手”更不是“强盗”,恰恰相反,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医生的职责包括:救死扶伤,爱护病人,为病人着想,为患者治病要不分昼夜,一心赴救。所有的医生都应该遵守这些职责。 【教学过程】

一、恪守道德规范 加强道德修养 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特点。

职业道德具有行业性。漫画展示对比:服务行业要对顾客做到有问必答,在顾客有需要的时候提供优质的服务,但当涉及到国家安全机密的要严格保密。 讨论:对于职业道德,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职业道德是大道理,我是小人物,因此职业道德对我没用。

观点二:职业道德是一纸空文,社会上很多违背职业道德的人生意很火,所以谁遵守谁吃亏。

观点三:违背职业道德而获得的利益只是短暂的,遵守职业道德而获得的利益才是长期的、永久的。

问题:对于职业道德的看法还有哪些?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的责任和义务,是职业成功的保证。

材料一: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危急时刻用双臂将学生紧紧护在身下,四名学生后来成功获救,而他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摘下我的翅膀,让他助你飞翔”的道德理想,诠释了一名伟大教师的无私大爱! 材料二:范跑跑事件

2008年5月22日9:10,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亚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提到:“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这番言论引起了网民的铺天盖地的批评与漫骂。同时,“五岳散人”在博客上发表《自由与道德——从“范跑跑”事件说起》,“范跑跑”一词就这样出现了。

职业道德的意义:

1.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以及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并激励和鼓舞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是调节功能。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制造产品的工人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对顾客负责;医生对病人负责;教师对学生负责。

2.职业道德有助于塑造企业和行业形象,提高企业和行业信誉,促进企业和行业发展。材料一:同修仁德 济世养生

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是一家老字号药店。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坚守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求、一视同仁的道德准则,确保同仁堂金字塔招牌的长盛不衰。 材料二: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接收了一名来自甘肃岷县的特殊患者,病人是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病症,这是该院自2008年6月28日以来收治的第14名患有相同疾病的不满周岁的婴儿,这14名婴儿有着许多相同点:都来自甘肃农村,均不满周岁,都食用过三鹿奶粉。对改奶粉进行检验后发现里面三聚氰胺含量很高,而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可引起泌尿系统疾患。

3.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海南天价宰客事件

海南三亚天价菜单7道菜竟花费9746元

2013年2月1日,微博“黑人光辉”贴出了一张7种海鲜10道菜、原价9746元、七折收费的菜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记者从微博照片看到,这张菜单日期是2012年1月27日,“台号”是亚龙湾,就餐人数是8位。总共点了7种海鲜,10道菜。总额9746元。

其中墨鱼点了8斤,单价298元,共2380元;白灼虾2斤,共76元;山龟炖汤3.2斤,共832元;一份6.5斤的清蒸锯缘青(兰)蚧,2340元;辣炒鸡腿螺5.5斤,522元;包子螺5.2斤,936元;以及9.5斤的军曹鱼(分红烧和头尾包豆腐2种做法),单价280元,共2660元。

2、行有行规,业有业德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防病治病,救死扶伤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诲人不倦,教书育人 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要求:客观公正,廉洁自律 商业服务员职业道德:顾客至上,公平交易 导游员职业道德要求:热情服务,不卑不亢

同时,生活中也存在不讲职业道德的现象:漫画展示“处方大”“死不起”“电老虎.水老虎”“豆腐渣工程”几个现象。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和意义:

行业道德规范把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与特定行业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变成了可操作的具体行为准则,便于理解和执行,更便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

行业道德规范可以有效调节行业内部关系,维护行业秩序,避免同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可以更好地维护行业整体形象,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3、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并说出与其他相关道德规范要求的不同点。

如何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要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充分理解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意义,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要理解职业的意义,端正职业目的,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要学习和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履行岗位职责,践行职业道德做准备。

二、爱岗敬业 立足岗位成才

创境激趣:抗震救灾中坚守岗位的蒋敏和暴雨中指挥交通的民警 思考:1.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职业道德?

2.你还知道哪些爱岗敬业的事例? 1.爱岗敬业的意义

(一)爱岗敬业促使个人做好本职工作

(二)爱岗敬业促进行业发展

(三)爱岗敬业推动社会进步 2.乐业 勤业 精业

乐业要求我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培养起浓厚的职业兴趣,激发出强烈的崇敬感和自豪感,树立起神圣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

勤业要求我们有忠于职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刻苦勤奋的工作精神。

精业是爱岗敬业的高层次展现,要做到精业,必须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争取一流。

3.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阅读书上p49的案例,思考:

问题一:有人瞧不起修脚工作,认为是低贱的,陆琴怎样看待这项工作? 问题二:除了对修脚的热爱,还有什么使陆琴成为修脚大师?

问题三: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如果有人瞧不起你将来的工作,你会怎么办?

三、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1、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漫画展示虚假减肥药广告)。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公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材料: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和包青天的故事

2、诚信和公道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既是我们为人处事的起码准则,也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失去诚信、办事不公道会损害自身形象,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材料一:曾子杀猪取信

一次,曾森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孩子吵着要去。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 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在家里等着,才说把猪杀了,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材料二: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主持变法。当时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为了树立威信,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材料三:烽火戏诸侯

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报警。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业之本

办事公道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诚信和公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3、培养诚信、公道的品质

(1)以诚实守信为美,以办事公道为荣。

(2)最重要的是落实在行为上,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并持之以恒。

四、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1、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感动中国人物——王友顺

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服务群众,就是要求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高高质量的服务。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

在职业活动中提倡服务群众,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 每一个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都自觉地遵循服务群众的要求,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对象的和谐状态。

2、在服务和奉献中提升道德境界

材料:邓红英,中共党员,广西柳州市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驾驶员。21年来,邓红英在公交驾驶员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她视岗位为生命,把真诚献给乘客,始终如一践行“一言一语暖乘客心坎,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一举一动对乘客负责,一点一滴解乘客所难”的服务格言,甘当“老人的儿女,小孩的阿姨,盲人的拐杖,外地人的活地图”。她在车上设置了时钟、意见簿、小药箱、雨伞、卫生筐、报纸、指路卡等便民设施,竭尽全力地为乘客提供一切便利和服务。她待乘客如亲人,用微笑传递真情,以十米车厢作为传播文明、构建和谐的阵地和平台,打造了“微笑待客”的服务金牌,被广大乘客誉为“微笑天使”。她视安全行车为公交人的第一天职,把安全带给乘客。她始终坚持文明驾驶,注重行车安全,主动掌握控制公交车辆的路面行驶情况,确保广大乘客的安全,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服务和奉献的过程,既是职业历练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经验阅历会不断丰富,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会得到反复强化,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会得到不断磨练,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会得到提升。

3、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

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要深刻理解职业意义,认同“服务不低贱,风险不吃亏”的观念。

要学好知识,练好技能,立足岗位,提高服务和奉献的本领。 材料:“有困难找社工”如何在香港家喻户晓

在香港,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做好事、做善事的代名词,“有困难找社工”家喻户晓,“做义工奉献社会”已经成为包括演艺界明星在内的广大市民提升地位、净化心灵和奉献社会的首选。

经过近60年的发展,香港的社会工作向全体市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服务,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儿童福利服务、安老服务、康复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服务、医务服务和犯罪辅导等领域。

4、抵制职业腐败,倡导廉洁从政 职业腐败的危害:

1、损害了行业的形象和声誉,降低行业的威信和地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2、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

3、践踏了职业道德规范,破坏了市场秩序,侵蚀了从业者的工作激情和服务热情,败坏了社会风气;腐败产生的原因

1、权力失去监督。

2、价值失范、道德沦丧。

3、不良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外来影响。

如何做到廉洁从职:

1、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在服务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2、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鉴别能力,明是非,辨美丑;

3、道德修养,提高免疫能力,远离各种不良诱惑;

4、要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远离违法和犯罪,勇于和善于同各种腐败现象做斗争;

推荐第8篇: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教学目标: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把学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 教学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由书中的三幅图引出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1、阿波罗神殿。驰名古希腊的戴尔波伊神托所,是一组石造建筑物,它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三千多年前。在这个神托所的入口,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可见,早在古希腊,就用神圣的方式向世人阐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孙武。孙武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末期齐国人,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出于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3、老子。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能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的,能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教学过程】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 正确认识自己

互动:猜猜我是谁

在白纸上准确描述自己的个性特征,如:

1、我喜欢什么?

2、我擅长什么?

3、我是一个------的人?

老师随机抽取一张,读出上面描述的内容,让大家猜猜这是谁,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 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1、比较法

2、自评法

3、他评法

4、心理测验法

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 做自尊自信的人 自尊:

分析书中第8页的场景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

第一个故事,小丽的表现是自尊心过强的表现,这种心态是不好的,往往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甚至影响自己学习、工作的发展。

第二个故事,“耻辱戒指”告诉我们要知耻而后勇,树立正确的自尊心会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上的动力。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所以中职生要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式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

1、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在接受自己、相信自己的基础上尊重自己的独特存在及尊重自己价值的一种积极心态。

2、自尊的表现:自己尊重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

3、自尊的意义:自尊的人有着较强的荣辱观,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不做有损于自己的尊严、荣誉、形象的事,并能够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自信:

故事一: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的评价是:“反应迟钝,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爱因斯坦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死后,还有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他的大脑和常人的不同之处。 故事二:罗丹的故事

罗丹的父亲曾抱怨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也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罗丹后来成了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

自信:自信是自尊的基础,是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三)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

观看ppt的两幅漫画,让同学讨论人格是否重要,再引入人格的有关知识点。

1、人格的含义: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2、健康人格的的基本特征

3、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从小事做起,优化自己的人格;注重社会实践,坚持知行统一;强化自我教育意识,加强自我意志磨练;积极融入集体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一)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什么是个人礼仪?

答: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这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内在品质、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 哪些因素能影响“第一印象”的产生?

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主要来自于对其相貌、仪表、服饰、表情、姿态、态度、谈吐、举止等外在因素的感受。

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仪容仪表整洁端庄; 2言谈举止真挚大方; 3服装饰物搭配得体; 4表情自然舒展。 仪容美

仪容修饰的基本要求 1)干净整洁

坚持洗澡、洗头、洗脸 去除分泌物

注意修饰体表毛发

保持手部卫生 注意口腔卫生

用“犀利哥”的照片和事例来加以证明 2)化妆适度

1、化妆的原则:自然原则;协调原则;回避他人。

2、化妆禁忌:①勿当众化妆 ②勿在异性面前化妆 ③勿使化妆妨碍他人 ④勿使妆面出现残缺 ⑤勿借用他人化妆品 ⑥勿评论他人的化妆 通过图片展示来加以说明 3)头发修饰

1、干净:保持发部整洁

2、长短适度:男性: “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 通过图片展示来加以说明 4)服饰(第二肌肤) 由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女配洪福子剧中的朴素形象和现实中超模的形象作对比,说明服饰的重要性。

(二)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材料一:一家企业的招聘现场,一个男生挤到招聘席前,高举着简历,大声叫嚷“喂,收一下我的应聘材料!”但招聘人员盯了他一眼,继续和其他应聘者交谈。事后,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没礼貌的人,谁也不敢要!否则,哪天公司形象受损都不知道。”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的理解。

材料二:“你完了,上次考四十多分,这次考五十多分,怎么总也不及格, 你究竟长脑子没有?”。

“虽然成绩还不够理想,但是比起上一次你也是有进步的。我相信通过努力,你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让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是你,面对两种不同的话,你的感受是怎样?

由两个材料的讨论提出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个人礼仪修养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遵守个人礼仪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

(三)个人礼仪重在养成

由书上15页的例子提出问题:仅仅是一口痰吗?

同学讨论,老师总结,提出如何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

1、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2、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懂得自尊自爱。

3、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主意言行适度得体。

用PPT图片和讲解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站姿、坐姿、走姿”来加以说明。

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交往礼仪的概念: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一)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结合生活实际讲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

(二)交往礼仪重亲和

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从个人角度看,交往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优良品德的外在表现;从社会角度看,交往礼仪反映社会风貌和公民文明程度。

交往礼仪的作用:

1、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拉近与交往对象的距离,取得对方的理解,以利于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结合齐白石和梅兰芳的故事)

2、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倡文明的社会风气,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公交车给老人让座事件)

3、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展示我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热情大方、自尊自强的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增进国际交往。

(三)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1) 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从介绍“握手”的有关知识来加以说明) 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3) 顾全大局,求得和谐

4) 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推荐第9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一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一课 塑造良好形象,增添我们的魅力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教学过程】

活动一:礼仪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板书:

一、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活动二:讲究仪容仪表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著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板书:

二、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小王为什么会落选?材料二中的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归纳:(结合学生活动)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仪表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过渡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除了要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姿态。

板书:

三、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活动三:讲究形体姿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形体姿态表演。

第一步,让学生把形体姿态表演的内容分成坐、立、行、交谈四大项,并根据自己表演的内容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在各种礼仪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礼仪要求,从中得到教育,学到礼仪知识。

第二步,学生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以及观看表演的感想等几个方面来谈,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 教师点评:

站姿: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双肩展平,双腿并拢,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可示范正确姿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规范!

(可演示不规范站姿。) 走姿:行走时应双肩平稳,双目平视前方,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度为宜。步履要自然且富于节奏感,表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坐姿:入座时动作要轻稳、从容不迫、优雅大方。女士坐姿:女士如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衣裙向前稍拢一下,双肩平稳放松,立腰挺胸,双膝双脚并拢,两手自然搭握放在两腿之间,双脚„„(可示范各种坐姿。)男士坐姿:男士就坐时,双膝可略为分开,双手放于膝上或者交叉放于两腿中间。腰背挺直,给人以沉着、稳重之感。男士坐姿形式还有„„(可示范各种坐姿。)(做不规范坐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够美。

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美好得当的表情是我们优雅风度的组成部分。

过渡语: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还要特别注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板书:

四、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活动四:讲究语言文明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文明语言”的魅力。

情景一:不小心把墨水溅到同桌的衣服上。

情景二:同桌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钢笔。

情景三:公交车上你不小心踩到一乘客的脚。

情景四:找同桌借一本英语字典。

根据学生的表演,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教师总结:

见面语表达:早上好、下午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感谢语表达: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多亏您的帮助„„

致歉语表达: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

告别语表达: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祝您晚安„„

文明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有时,我们的本意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和负责,但因为说话方式不当,态度不对,好意就会变成伤害。

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9页的三个镜头,他们这样的说话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表现得更有礼貌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教师总结: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不文明的语言习惯,提醒我们要注意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做到以下四点要求。

板书:

1.强化文明意识。

2.训练语态形象。

3.塑造文明话语形象。

4.关注声音形象。

【小结和反思】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后结束本节课。

礼仪的原则──看看自己的礼仪名片上是否还有瑕疵?

◎你穿衣服是否很得体,是否在任何公共场合都能够整洁大方?

◎在陌生人面前,你能经常面带微笑吗?

◎在和他人交谈中,你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吗?

◎与他人交谈时,你是不是一直很注意对方的表情?

◎在和人交谈时,你是否总是打断别人?

◎若是在大街上或其他场合碰巧遇到你认识的人,你是否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当你乘坐公共汽车时,是否有空座你就会去抢?当看到老幼病残孕乘客,你是否会主动给他们让座?

◎在商店、饭店、咖啡店里,你对待服务员是否跟对待朋友一样有礼貌?

◎对你来说,时间是宝贵的。那么在商店排队买东西时,你是否总想去插队?

◎你是否在收到别人的来信后不论多忙也能及时复信?如果当时不能,是否过后也会打个电话过去?

◎在下雨天,你的雨伞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你是否会趁人没看见拿别人的伞顶替,觉得反正自己也没占便宜?

◎有陌生人遇到危险,你能毫不犹豫地挺身相救吗?

◎领导让你分发娱乐节目的入场券,你是否会把好的位置留给自己和要好的朋友?

◎当你做了一件好事可别人却误解你时,你是生气地再也不做了,还是默默地继续坚持到底?

◎看到别人滑倒等尴尬难堪的时候,你是否幸灾乐祸,觉得很有趣?

◎你是怎样看待绰号的?你爱喊别人的绰号吗?对于那些没有绰号的人,你是否正在琢磨给他起一个绰号?

◎你是否很容易生气?

◎你是不是认为礼貌对一个准备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无足轻重?

至于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相信不用说每个人心里都会知道。上面这些只是涉及一些不可不知的礼仪当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将这些问题全部解答好。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自己的礼仪名片变得洁白无暇。

信息反馈: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纸上。

教学附注材料

附件一:

不同情境和场合的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附件二:

中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则

1.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着装得体,佩戴学生证和团徽(团员)。

3.仪表整洁,不化妆,不烫发,不染发,不佩戴首饰,不涂指甲油,不纹身。

4.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坐立正直,行走靠右,不与师长争道。

5.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弱小。

6.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7.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起立等。 8.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礼,课堂上发言先举手。

9.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应喊“报告”或轻微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

10.得到别人的帮助或借用别人的东西应说“谢谢”。

11.弄坏别人的东西要道歉和赔偿。

12.对长辈使用尊称,看见长辈应先打招呼。

13.诚实待人,对客人主动问候,微笑致意;对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

14.接受或递交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15.不拆看他人信件,不偷看他人日记。

16.参加集会守纪肃立,会上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应道谢;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打扰,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推荐第10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七课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教学目标: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

教学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增强公民意识

教学方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的认识。我们要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

【教学过程】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事例:课本第78页《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通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结合上述材料规定和事实,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二、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律保障。

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统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制宪权和修宪权。

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特殊修改程序。

第一,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

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代表联名,都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修改宪法,可以保证宪法修改的严肃性,保证宪法修改的提议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和我国的实际。 第二,通过的人数不同。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三,公布的机关不同。

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实践中,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事例:课本第79页

查一查:该市税务局的做法违反了宪法的哪些规定? 综合上述事例谈谈:“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的理解.为什么说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1.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原则体系和制度体系的总称,包含丰富的内容、

2.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坐宪法禁止的坐的事情,页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坐的事。

3.宪法一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那个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法制宣传日

12月4日

九年来“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各是什么? 2.如何维护宪法尊严

81页

作为学生,如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提高宪法意识,凡是宪法所提倡和肯定的,要积极用户并努力去做,凡是宪法所要求的,自觉履行,凡是宪法坐禁止或否东的,不但自己不去做,而且还要用该的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以实际行动为宪法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讨论:互动连线,看图第82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公民权利义务方面,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除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还有哪些?(平等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获得救济的权利)

1、增强公民意识

名言分析: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胡锦涛 1.什么是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 材料一:“主子意识”和“奴才意识”

看泛滥荧屏的清宫戏,听到最多的两个词是“主子”和“奴才”,看到最多的场面是“主子”唯我独尊,“奴才”弯腰弓背。可以说清宫戏把封建社会皇帝与臣民、主子与奴才的关系演绎得异常生动形象。“主子意识”和“奴才意识”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产物。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主子意识”和“奴才意识”根深蒂固。尽管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民主和法制进程不断加快,但这种意识仍然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起着作用。 “主子意识”导致独断专行、作风粗暴;“奴才意识”导致不要正义、不讲真理。二者互立互生、臭味相投、相互作用,最终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受到损害。 材料二:“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

什么叫“老百姓”?在封建帝王时代,相对于统治阶级以外的人民,被称为百姓或者老百姓。与“老百姓”这个封建概念相对应的,是现代“公民”概念。公民是个法律概念,公民就是国家的主人。

中国人到底是老百姓还是公民?当然是公民!法律上,把我们的自由和权利规定得清清楚楚。老百姓是骂人的话。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 材料三:让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留在春天里

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由于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旭日阳刚的经纪人黎冬透露,他收到了《春天里》原唱者汪峰方面打来的电话,被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有人说汪峰小气,自己的歌自己没有唱红,别人唱红后要求别人不能再唱,又有人说,旭日阳刚为汪峰扬名,汪峰该感谢他们才对。很多支持旭日阳刚的网友说,汪峰是在旭日阳刚唱红了《春天里》之后眼红,所以不让人唱了。对此汪峰在博客上回应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当初压根就不会带他们上自己的“怒放”演唱会。

作为著作权人,现在他有权利要求对方不要在演出中再演唱其作品了。

其实拒绝旭日阳刚继续将歌曲用于商演是汪峰的权利。 看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世道人情如何诡谲,而是应该根据这在社会规则内到底是怎么回事来作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公民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公民意识应比人情世故先出现在脑海

牛群在担任副县长的时候,为蒙城引进了近五亿元资金。而“裸捐”也屡屡让人认为他在“炒作。”很多人怀疑其借机敛财,经过组织调查审计,最后没有发现问题。听完组织的公正评价后,牛群当场放声大哭。如果怀疑他有问题,有地方讲道理,可以诉诸法律;但是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就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别人的作为,所以中国便少了很多愿意做实事的人。

中国社会流行“黑幕说”,一碰到事,人们习惯性的就要问:有路子没有?这种社会不信任的普遍存在,无疑会加大社会运行的成本,伤害国家的发展。 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缺乏公信力,另一方面就是来自公民意识的不足。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追本寻源一探究竟,以法律为依据真相,而不是靠揣度这种不靠谱的方式来伤害规则。 思考材料: 全国各地频频出现小偷被打死的事情。在很多人叫好的时候,有网友说:“国家十三亿人,什么人都有。如果开了口子,假如某一天,你的仇家突然大叫你是小偷,然后对你一顿痛打,周围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是听说你是„小偷‟,然后将你打死或打残废,你的家人,你自己将如何面对?” 小偷虽可恨,但罪不至死

7月23日晚,在浙江温州双屿下岙路段,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这次事故已经造成数十人死亡。 霎时天崩地裂,人们都沉浸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余悸之中。然而,我们在悲痛之中,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普通公民,用自己的朴素行动,诠释着一个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总结:对于一个个人来说,一种习惯的建立需要一段时间。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判断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角度,但是在此之外对于一些涉及原则的问题则应该有明确的认知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每个个体意识到了这一点,社会的法制才能更进一步的推动,在自觉的基础上建立公民社会才成为可能。

2.宪法规定的公民的首要的、根本、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权利,是普通法律确认的其他公民权利的基础。3.公民的基本义务

一、政治性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

二、依法纳税义务

第三、其他义务,包括有劳动,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

2、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事例:课本第84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1.简要说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1)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和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2)人权的内容:

人身人格权利(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想自由权等)

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参政权、议政权、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 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如工作权、最低生活保障权、婚姻自由权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人权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权利;人权是一个权力体系,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社会,文化权利;人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等等。

这些人权理念在人权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3、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讨论:课本第86页,互动连线两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坚持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名言分析:“没有无义务的权利,页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课本第86页,相关链接内容的学习和解释 (2)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讨论:互动连线:课本第87页, 根据以上事例和宪法规定,我们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上述事例中的企业职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怎样才能既维护自己法定的权利,有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包括的内容:所有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上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权利。

第11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五课

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增强“慎独”的意识。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树立自己的职业道德榜样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实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慎独的意义;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是本框的教学难点;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首先,提出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王和小李是同乡好友,同一所中职学校毕业,又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做同样的工作。小王在学校时就严格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工作后,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日益纯熟,很快成为业务骨干,三年后被提升为车间副主任。小李在校时就对各种道德规范很排斥,认为规矩太多,约束了自己的自由。参加工作后总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经常出一些小差错,有一次还差点酿成事故,同事对他有意见,领导多次批评无效,只好将他辞退。 探究问题:

①小王和小李在公司的表现不同,结果也很不一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在校时,小王和小李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二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却有如此大的不同?

③从小王和小李的经历,谈谈职业道德养成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

案例分析提示:对此案例,可以采取“倒推法”,即从二人的不同结果往前推,一步一步推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结论。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教学过程】

(一)、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

1、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进一步探究: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何在? 职业道德养成有助于提高职业人的全面素质,对于谋职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助于职业人以更好的心态、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利用教材提供的互动栏目:有人说:等到了工作岗位上,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不用刻意培养训练。 也有人说:我们还没有工作,现在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为时尚早。

再进一步发动学生探讨,通过讨论,形成一个共识:良好职业道德不会自己形成,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养成训练,而且需要从现在开始。

案例2:病房里,卫校实习生丁茹准备给病人打点滴。刚要注射时,一不小心,手碰到了一次性注射针头上。尽管患者没有看到,当时病房里也没有别人,而且丁茹的手也刚刚消过毒,但她还是决定更换一只新的注射器。

案例3:锅炉工大赵值夜班,因为晚上喝了酒而睡着了,被车间主任发现,罚款100元,并做出书面检讨。事后,大赵非但不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被抓是倒霉,还埋怨车间主任不近人情。

提出探究的问题:①道德修养靠自律,还是靠他律?②哪个更重要?

通过争论,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既要靠自律,又离不开他律;而自律更重要。在此基础上,介绍“慎独”的内涵。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即使独自一人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就是高度重视自律的作用。

2、慎独

(1)慎独的内涵

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即使独自一人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既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慎独,是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词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时时处处也不能离开的。“君子”在别人看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总是十分警惕。“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名人名言: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现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

探究问题1:从个人层面看,我能做到慎独吗?有没有慎独的经历(说一说当时的情形,谈一谈当时的感受)?慎独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探究提示:部分中职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当着老师的面一个样子,离开老师的视线又是另一个样子,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探究问题2:为什么我们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而一个人的时候却```` 探究提示:慎独是建立在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案例4:某中职学校拟在期末考试时推出“新政”——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消息传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案例5:某公司拟在车间和办公室安装监控器,引起了员工的议论,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

探究问题1:慎独的意义? 探究提示:

1.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方法,可以促使从业者以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地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高低的重要尺度。

3.慎独有利于弘扬诚信风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探究问题2: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 探究提示: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材料:火柴棒的威力

一根火柴棒价值不到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元,但是一根火柴棒却可以摧毁一栋房子,可见微不足道的潜在破坏力,一旦发作起来,其攻坚灭顶的力量,无物能御。

探究问题:我们生活中的火柴棒是什么呢?

探究提示:无法自我控制的情绪;不经理智判断的决策;懒散随意的习惯;自私狭隘的心胸。

材料:你看过这样的现象吗? 某同学经常迟到

某同学把早餐带到教室,边上课,边吃早餐

某同学无故不去做操留在教室, 也有某同学在做操时废话连篇 某同学在上课时去上厕所或装水

某同学上课玩手机,听音乐,讲闲话、爱睡觉

某同学发型不符合学校要求,对老师的话阳奉阴违 某同学不养成良好习惯,随手丢弃垃圾杂物

要叠一百万张骨牌,需费时一个月,但倒骨牌却只消十几秒钟。要累积成功的实业,需耗时数十载,但要倒闭,却只需一个错误决策。要养成被尊敬的人格,需经过长时间的被信任,但要人格破产却只需要做错一件事。

3、内省:让品格日臻完美

材料:某公司每天晚上下班后要求员工思考四个问题,并交流心得: (1)今天我对自己最满意的表现是什么? (2)今天我的工作有失误吗?

(3)我的失误给公司、顾客及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 (4)明天我会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探究问题:

①什么是内省?

②内省对于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内省,即通过内心省察,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内省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回顾我们的一天:

早晨:6点30分起床,早操,吃饭或者睡回笼觉

7点50分,进教室—早读

8点-12点,上课;课堂上呢?听课或者睡觉、玩手机、聊天。。。 中午:12点-14点,吃饭,睡觉,打游戏。。。

下午:14点-16点,上课;课堂上呢?重复上午的活动

16点-19点,逛校园、聊天、社团活动、吃饭、少部分人看书。。。 晚上:19点-21点,晚自习,重复上午下午的活动

21点-22点,玩,吃宵夜

22点—次日6点,睡觉,通宵。。。 第二天:重复昨天的故事 探究问题:内心的意义

探究提示:内省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对于加强道德修养十分重要。 名人名言: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高尔基 内省的方法:

1.有效地运用内省的方法,首先要确立道德评价标准

2.有效地运用内省的方法,还要做到严于解剖自己,全面客观看待自己,并善于激发和培育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

3.有效地运用内省的方法,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实践和岗位实践,着力于坚持不懈。

二、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1、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

材料一:邓建军是江苏省常州市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做知识型职工、与时代同行”的职业追求和“立足岗位学技术、运用知识去攻关”的职业精神,成为中职学生“热捧”的明星,在他的母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掀起了“学习邓建军,树立新目标”的热潮。

树立职业道德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导和感召作用,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

学习职业道德榜样,首先要善于发现榜样,正确选择榜样。

学习职业道德榜样,还要与岗位工作结合,把学习榜样的愿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 材料二:

一个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的共产党员———王顺友。

“修脚大师”陆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敬业态度和精业成绩

勇于科技创新,不断冲击世界纺织难题,是邓建军身上最夺目的闪光点。

2、积善成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 一切美德都蕴含在平凡小事中 材料1:道德楷模雷锋

材料2: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叫苏格拉底,许多人都慕名来向他

学习,都希望能成为像他一样的大哲学家。有一次,学生问:“老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大哲学家呢?”苏格拉底说:“很简单,只要每天甩手300下就可以了。”有的学生说:“老师,这太简单了,别说是甩手300下了,就是3000下、30000下也可以啊!”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有说话。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问:“有多少同学每天坚持甩手300下啊?”很多学生都骄傲地举起了手,大概有90%的人坚持着。又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多少同学在坚持啊?”这回只有80%的人举起了手。就这样一个月一个月的过去了,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同学在坚持每天甩手300下吗?”同学都你看我我看你,只有一个同学举起了手,他的名字叫柏拉图,他后来也成为了像苏格拉底一样的大哲学家。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柏拉图微笑着说:“甩手而且甩得足够久......”

3、躬行践履: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职业行为习惯,得出这些都是小事,但能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 实践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既离不开在校时的专业训练,更离不开工作后在实际岗位上的正规强化训练。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要高标准,严要求,勤反思,戒反复,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在道德榜样的感召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坚持实践训练,逐步培养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我们中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第12篇:高一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 案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

3.运用

把学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自尊自信(重点)

什么是自尊和自信?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很多学生的理解存在着失误和偏差,对自尊与自信理解方面的不足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一些不够自尊、不够自信的行为。而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信,必须先从认识上解决问题。

2)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重点也是难点)

在日常德育课教学中,知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好解决的,但要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只是解决了知的问题,而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自觉珍惜自尊自信,加强修养,努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对于这节课来说,不仅是重点,也存在着实实在在的难度。

2.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材从认识自己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尊自信的内容及重要性,然后再进入践行的层面,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和了解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自觉加强修养,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自尊自信的人。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正处在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渴望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另一方面,多数同学对于自尊和自信理解得并不全面,存在着一些认识和行为上的偏差。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卑情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更主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一些树立自尊与自信的方法,帮助他们更自信地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除了小小的忘忧草,其它的花草树木都枯死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觉得自己没有松树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甜美的果子,也自惭死了;葡萄羞愧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像桃树能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叹息自己没有茉莉花那样的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分别觉得自己缺陷太多,比不了别人而无精打采,而顶细小的忘忧草却并不觉得自己卑微,独自欣赏着自己,茂盛地生长。 【引思明理】

师: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吗?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你认为人认识自己重要吗?请结合你对上面故事的理解谈谈你对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的理解。

高大的橡树、挺拔的松树、深受人们喜爱的葡萄树都觉得自己无法活下去了,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它们真的很差劲,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吗?忘忧草为什么能 2

愉快地活着?

师生一起讨论。

老师总结:这些原本优秀的植物纷纷自愿放弃生存的机会,不是因为它们自身的缺陷,而是自信心和自尊心出了问题,而自信的丧失来源于它们自我认识的偏差。那么,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呢?

1.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第8页中 “相关链接”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各小组总结出的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认识自我是人生的起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人生选择。

案例:小明上课时很怕站起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他知道答案,但又怕自己回答不好,因而不敢举手,有时候老师指定他来回答,他会显得犹豫、畏缩。要是回答得不够准确,他会灰心、自责,暗暗地想:“看来我真的不行”。即使答对了,他心里也会不踏实,觉得自己是侥幸,愧于接受老师的好评。小明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太强了,使自己不敢表现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小组讨论:你认为小明的这些行为和想法是自尊心强的表现吗?自尊心强应该有哪些表现?平时同学们的哪些行为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回答,老师参与讨论并进行点拨和补充:环境因素(来自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家庭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等)、个人的身心特征、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个人对成败的归因方式等等。

看看下面的同学,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出了什么问题?

A同学:我,一个男孩子,个子还不到165cm,站在人群中总是觉得比别人矮一截,唉!

B同学:我口才不好,专业技能在班里也不是最好的,学历又不高,我注定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

C同学:虽然我十分努力,在文体活动中表现也很突出,动手能力也不错, 3

老师都夸我有礼貌,同学也喜欢和我交往,但文化课的成绩就是上不去,因此,我一直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老师点拨:A同学和C同学分别把自尊和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了? 学生讨论,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之后,老师提供下列故事:

故事1.彼得.丹尼尔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常遭到班主任菲利普太太的责骂:“你功课不好,脑袋不行,将来别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到26岁时还大字不识几个。有一次,一个朋友念了一篇《思考能致富》的文章给他听,彼得深受震动,从此发愤图强,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后来,他事业有成,买下了他当年打架闹事的街道,并且出了一本书,名叫《菲利普太太,你错了》。

故事2.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的评价是:“反应迟钝,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爱因斯坦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死后,还有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他的大脑和常人的不同之处。

故事3.罗丹的父亲曾抱怨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也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罗丹后来成了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

故事4.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身高156cm;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深受前苏联人民爱戴的列宁身高156cm;雷锋身高156cm,并未影响他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的楷模;曾横扫全欧洲,被无数人崇拜的拿破伦身高162cm ,男人气十足的俄罗斯前任总统、现任总理普京身高170cm,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163cm。 老师提出问题: 1) 听完上面的故事和数字,你认为还有必要为自己过去和眼前的分数而丧失信心吗?还认为身高和未来的前途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吗? 2) 对于一个青年学生来说,决定未来前途的最关键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 ( 学生回答,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老师:我们今天已经讨论了许多关于自尊和自信方面的问题,现在,同学们能否归纳一下:自尊和自信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有哪些作用呢?自尊与自信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它与集体和国家有没有联系?

请学习小组派代表按自己的理解归纳自尊与自信的重要作用,老师适当加以补充并导入下一个问题: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老师:看来,我们都认识到自尊与自信对于个人的发展、祖国的强大都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呢? 学习小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习书上第11页中的内容,归纳出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途径。 【体验导行】

1.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

2.以小组为单位,找找生活中不够自尊的表现,并以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板书设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1.正确认识自己: 2.做自尊自信的人

3.珍惜人格尊严,努力塑造健康人格

六、教学反思

1.思想的转变必须是一个主动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才能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2.以学生活动为落脚点,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学习过程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第13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六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教 案

巩留县职业教育中心

阿布都艾尼

一、教学目标 认知

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观点,增强“慎独”的意识。

运用

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慎独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也是道德修养的高级境界,是方法与境界的统一。从现实来看,加强道德修养必须理解慎独的意义,而学生在慎独方面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必须引导学生投入积极自觉的道德实践,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因此,我们把理解慎独的意义作为本框的重点。

理解慎独的意义,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慎独”的含义。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以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方法切实可行。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还要从社会层面上理解慎独的意义。最后,还要从学生现实的角度考虑,学习和理解慎独的意义,必须落实到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制”能力上。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内省之难,难在道德评价标准的正确选择上,难在对自我的严格解剖上,难在天天坚持上。因此,我们把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作为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并认同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其次,要引导学生克服自我认知障碍,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自尊、自爱的健康情感,学会自我奖赏与自我惩戒。 最后,要帮助学生把内省的一般方法与自己的职业实际相结合,开发一套符合职业要求和岗位特点的内省方法;培养克服惰性、战胜自我的坚强道德意志,帮助学生养成天天内省的好习惯。

结构线索

从整个第二单元的角度看:从职业道德一般(特点和作用)到职业道德规范(二十个字)再到职业道德养成(慎独、内省、学习榜样、小事做起、躬行践履),第四模块是整个第二单元的逻辑终点,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落脚点。

从第四课看:职业道德养成,内省和慎独侧重于内心的道德修养;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从小事做起,侧重于外在道德行动;无论是内心的道德修养,还是外在的道德行动,都以实践为基础,实践是职业道德养成的根本途径。从本框来看,内省是方法,慎独既是方法又是境界,通过内省的方法达到慎独的境界。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问题上,还知之不多,做得也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内省的意识和习惯,更缺乏坚持天天内省的毅力;二是践行道德规范方面缺少自觉性,在有监督的场合和无监督的场合表现不一样。

四、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中间穿插使用引导性沉思、辩论等方法。

从整个第二单元的逻辑顺序上看,第三课主要讲职业道德规范,第四课主要讲职业道德的养成。本课的主题是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共包括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主要讲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内省和慎独两种方法;第二个大问题主要讲职业道德实践,要求学生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和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品质。相对而言,整个第四课都是讲“做”的,“在做中学”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总方法、总要求。多设计一些活动,多组织学生去“动”、去“做”、去“体验”、去“感悟”。如学习和理解慎独的意义,就引导学生讲一些自己过去曾经“独处守法度”的经历, 并从这些经历中去体验当时的感受,激发愉悦的情感;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当堂做一次内省,帮助学生开发一套内省的标准,然后督促学生天天内省,养成习惯;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就要引导学生发现榜样,与学生一起发掘榜样身上的闪光点,一起学习,一起感动,一起成长;学习从小事中涵养职业道德,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小事小节的表现如何,就要培养学生用心于细节、执著于小事的品格;学习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行为习惯,就要安排一些活动,与学生一起去经历。运用做中学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亲历亲为,可以深化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理解,可以促进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首先,提出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1:小王和小李是一个村长大的好朋友,毕业于同一所中职学校,又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做同样的工作,但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训练不同。小王在学校时就严格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工作后,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身体力行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扎扎实实,业务日益纯熟,业绩连年创优,很快就成为业务骨干,3年后被提升为车间副主任。小李在学校时就对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很排斥,认为规矩太多,扼杀了自己的个性,约束了自己的自由。参加工作后又总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经常出一些小差错,有一次还差点酿成事故,同事们对他意见很大,公司领导多次批评无效,只好将他辞退。

【引思明理】

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①小王和小李在公司的表现不同,结果也很不一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在校时,小王和小李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二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却有如此大的不同?

③从小王和小李的经历,谈谈职业道德养成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

案例分析提示:对此案例,可以采取“倒推法”,即从二人的不同结果往前推,一步一步推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结论。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板书:

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 1.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进一步探究: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何在? 职业道德养成有助于提高职业人的全面素质,对于谋职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助于职业人以更好的心态、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利用教材提供的互动栏目:

有人说:等到了工作岗位上,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不用刻意培养训练。 也有人说:我们还没有工作,现在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为时尚早。再进一步发动学生探讨,通过讨论,形成一个共识:良好职业道德不会自己形成,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养成训练,而且需要从现在开始。

案例2:病房里,卫校实习生丁茹准备给病人打点滴。刚要注射时,一不小心,手碰到了一次性注射针头上。尽管患者没有看到,当时病房里也没有别人,而且丁茹的手也刚刚消过毒,但她还是决定更换一只新的注射器。

案例3:锅炉工大赵值夜班,因为晚上喝了酒而睡着了,被车间主任发现,罚款100元,并做出书面检讨。事后,大赵非但不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被抓是倒霉,还埋怨车间主任不近人情。

提出探究的问题:①道德修养靠自律,还是靠他律?②哪个更重要?

通过争论,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既要靠自律,又离不开他律;而自律更重要。在此基础上,介绍“慎独”的内涵。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即使独自一人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就是高度重视自律的作用。

板书: 2.慎独

( 1)慎独的内涵

案例4:某中职学校拟在期末考试时推出“新政”——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消息传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案例5:某公司拟在车间和办公室安装监控器,引起了员工的议论,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

探究问题①: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什么是“隐微”之处?为什么要这样强调? 探究提示: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地方最能显示人的灵魂。要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必须在隐蔽和微小之处下功夫,在别人看不见、听不着、管不到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探究问题②:慎独的人“暗室不欺心,独处守法度”,这靠的是什么? 探究提示:“暗室不欺心,独处守法度”,靠的是坚定的道德信念。坚定的道德信念是慎独的灵魂。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才能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扼杀来自内心的诸种杂念,不让坏的、恶的、邪的等念头自由发展而成气候,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才能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抵制不正当名、利、情等私欲之诱惑,达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才能把职业道德规范由“必然之则”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当然之则”,自觉、自愿、自由地遵守之,而不是消极地将其视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而强制自己遵循,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探究问题③:为什么说“慎独”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

探究提示:如上所述,慎独能使人们排除杂念,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拒绝诱惑,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能够化“尽然之则”为“当然之则”,变他律为自律,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坚持做到“慎独”的人,就会不断地激发内驱力,不断升华个人的道德品质,逐步达到道德上的至善境界。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能够做到慎独的人,其自律能力、道德修为和人格素养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是受尊重、值得信赖和受欢迎的人。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工商企业,在选人用人上,都十分注重考察员工的慎独功夫如何。

探究问题④:从社会层面上看,慎独有什么重要意义?

探究提示:慎独要求人们言行一致,真实无伪,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当慎独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都奉行的道德准则,当大家的道德境界都达到一定程度,整体社会诚信风尚就能得到张扬,道德水平就能得到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探究问题⑤:从个人层面看,我能做到慎独吗?有没有慎独的经历(说一说当时的情形,谈一谈当时的感受)?慎独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探究提示:部分中职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当着老师的面一个样子,离开老师的视线又是另一个样子,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板书: (2)慎独的意义

探究小结: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以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方法切实可行。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慎独有助于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慎独有助于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案例:20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

童杰从走进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牢牢记住老师的那句话:“每天多做一点点,便是成功的开始;每天改进一点点,便是卓越的开始。”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1)今天我多做了什么?2)今天我改进了什么?3)明天还有什么可改进的?十几年后,他成了公司研发部首席工程师。当人们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轻松一笑:“每天20分钟的冷静反思,胜过一堆豪言壮语。”

案例:富兰克林的《美德分类表》

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培养自己节制、恬淡、守秩序、果断、俭约、勤勉、真诚、公平、稳健、整洁、宁静、坚贞、谦虚的美德,特为自己制定了一张《美德分类表》,并且每星期预备一本册子,把这十三种美德记录在册,随后画出七行空格。每到晚上,都要做一番自省,如果日间犯了某一过失,就在相应的空格子里记上一个黑点。过了一个星期,再换一本册子。他希望通过常年累月的自我反省,能够消灭这些代表缺点的黑点。

案例6:某公司每天晚上下班后要求员工思考四个问题,并交流心得: (1)今天我对自己最满意的表现是什么? (2)今天我的工作有失误吗?

(3)我的失误给公司、顾客以及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 (4)明天我会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

探究问题:①什么是内省?②内省对于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作用? 所谓内省,就是通过内心省察,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内省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书: 3.内省

(1)内省的内涵 (2)内省的意义

内省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通过内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可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得与失,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真切的认识。内省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内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动的,只有通过自觉的内省,才能真诚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促进自己不断地进步。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知道了自己存在什么毛病,知道了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犯什么错误,就可以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避免犯大错误。

互动在线(引导性沉思):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排除杂念,认真地进行一次内省:

首先,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稍候„„)

想一想,因为自己的错误给哪些人带来了伤害?带来怎样的伤害?

现在,你有没有勇气向那些受你伤害的人说一声“对不起”?(若是同学,当面说出来;若是家人,可打电话致歉。)

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你会提出哪些改进意见?

内省结束,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内省过程中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感受,目的在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

运用内省的方法,首先需要选择和确立道德评价标准。 板书:

(3)内省的方法

①运用内省的方法,首先需要确立道德评价标准。 探究问题:作为中职学生,你的道德评价标准有哪些?

探究提示:对中职学生而言,既要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去做,又要把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言行得失的评价标准。离开这些标准和依据,内省就会失去方向和原则。

追问:为什么要按照这些标准去做?违背了这些标准,会带来什么后果?

可以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经历,有无遵守或违背这些标准的事例,分别带来什么结果或后果,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道德情感,只有引导情感的共鸣,才能促使学生真正认同这些标准。

运用内省的方法,还要做到严于解剖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板书:

②运用内省的方法,还要做到严于解剖自己,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互动在线:《为我画像》 六至八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找出一个同学,小组内其他人都要为这个同学找出优点,同时由衷地赞美他,还要诚恳地指出他存在的缺点,并激励他改正缺点。(课下再对其他同学“画像”)

活动结束,请被“画像”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老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互动,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特别培养自尊、自爱的情感,真正激发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自我完善的力量。

运用内省的方法,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实践和岗位实践,着力于天天坚持。 板书:

③运用内省的方法,必须立足于日常生活实践和岗位实践,着力于坚持不懈。内省不是纯粹的个人心理活动,内省必须和岗位实践相结合,内省的道德评价标准必须依据职业道德规范,内省活动必须指向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实践活动,内省中发现的问题也必须在未来的岗位实践中加以解决。内省不是一时即兴所为,它是一个长期的、经年累月不断积累的过程,必须天天坚持,时日既久,方见实效。内省必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互动在线:《每天我们该反省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开发一套内省问题列表。这些问题或者指向自己目前在校学习生活,或者涵盖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可以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活、设立旨在培养职业素质的问题。 小组之间可以交流。

活动结束,各组谈一谈如何把这种内省常规化、制度化、习惯化。 【体验导行】 (1)课堂评价

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句式:

今天我学习了第„„课第„„框,通过学习,我学习了„„知识,明白了„„道理;认同和接受了„„观点,澄清过去在„„问题上错误认识;我为自己的„„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为„„而感到内疚和不安;学会了„„方法,今后,我会如何去做。然后,同学们对各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分A、B、C、D四个等级,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合作精神等方面。最后,老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同学提出表扬。

(2)学以致用

某药店奉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坚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经营。 ①“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体现了职业道德修养中的什么观点?

②有一次,营销经理意外发现一盒“天王补心丹”中混装了一丸“地榆槐角丸”,马上告诉了老总。如果你是药店老总,你会怎么做?

③老总得知情况后,立即下令将已经发售出去的4万盒“天王补心丹”全部追回。请你从职业道德养成的角度评价一下老总的做法?

④有人认为,老总此举小题大做,有作秀之嫌。请你驳斥这种观点。

⑤如果你是老总,为了避免类似事故重演,你将如何指导员工中运用内省的方法,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二、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 案例:邮递员王顺友事迹

积善成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

案例:习惯

198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

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楞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本课总结

设置情境,比如:某某同学在定岗实习仅两个月,便因------原因被企业辞退。经过老师教育,他决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请你为他提出一些建议。

由学生提出建议。建议可涵盖整个第四课,可以包括内省、慎独、榜样、小事、实践等各项内容。通过这个活动,对全课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对大纲、教材的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课堂结构清晰。 1.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落实情感、态度、信念目标。知、信、行三维目标的确立是对以往知识、运用二维目标的突破,是新大纲、新教材的特色和亮点。但情感目标如何实现?过去没有做过,本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如,理解慎独的意义,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真正认同、接受。本案在明确了理论意义之后,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⑤: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慎独的经历,并谈一谈当时的感受。这样,学生从切身经历出发,体验由于做到了慎独而得到的尊严和自豪,体验到道德成长的愉悦,从而实现了情感目标。再如,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先引入了一个引导性沉思,老师通过语言、音乐等多种手段创设一个宁静、郑重的氛围,把学生带进体验、感悟和思考的情境之中,通过设身处地地体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从而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震撼,通过道歉等互动,把学生的情感引向高潮。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实际上已经完整地进行了一次内省,后面再讲内省的方法也就是理论上的概括了。在引导学生认同道德评价标准时,也从“违背了这些标准,会带来什么后果”的角度让学生去感悟,并把情感的体验置于其中。在讲严于解剖自己的时候,引入《为我画像》的互动,在这里,不仅仅是找出优缺点,而且通过赞美、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情绪体验。

2.切实转变老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老师只是一个导演。本案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得到的,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突破和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和保护。老师的作用只有三个,一是设计剧情,通过案例及设问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架子;二是控制课堂进程和节奏,确保教学重点突出,课堂结构合理,确保完成教学任务;三是点拨释疑,概括提升,确保德育课堂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落实基本的知识观点。

3.采用分组教学法。分组教学在倡导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同时,鼓励小组合作,生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团队精神,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本案采取分组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有利于成员合作,组内互动,组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评价,有利于培养成员的团队精神。

4.把教学评价引入课堂。教学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也不只是知识方面的单方面评价。本案在新授完成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既有知识方面的,也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然后,对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合作精神等各个方面,当然,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引入其中。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活动日常化是新大纲、新教材所倡导的新理念。

第14篇: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周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教学时间:第3周 教学课次:第二次

教学单元:第一课第二节、第三节 适用班级:全校开此课班级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内容和作用;自觉践行礼仪规范,了解自身礼仪方面的不足。

二、授课重点和难点

个人礼仪的意义和个人礼仪的习惯养成

三、教学过程

(一) 课前三分钟(3~5’)

(二) 导入新课(10’) 阅读课本12页两个镜头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与某位第一次见面的朋友接触时,首先会注意他/她的哪一方面?例如:衣着、相貌、谈吐、举止、身材等等?(男同学、女同学各找一位做代表。)

教师:不同的人在看到别人的时候第一印象的点可能会有很大不同,这取决于本人对于个人礼仪的认识,更取决于他自身的个人礼仪是否得当。

导出:个人礼仪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第一印象主要包括什么?

(三) 仪容仪表(15’)

先让学生阅读P12相关链接,某营销公司的“仪容仪表要求”。

课外补充:中学生仪容仪表细则(见附件一)

要求:学生边听老师讲解边对照自己,并记笔记。

课堂实践:请两位同学(一男一女)分别到讲台上展示坐、立、行,其他同学不能随意发表不恰当评论,容易使展示同学自尊心受伤。有什么优点、不足都写在一张小纸条上。

(四)个人礼仪的道德意义(5’)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

(五)个人礼仪重在养成(5’)

“一口痰”失去一个项目;

自尊自爱、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扬长避短。

(六)交往礼仪(15’)

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

1.校园礼仪(小组讨论) 2.家庭礼仪(小组讨论)

3. 公共场合礼仪(小组讨论)

以上方面的礼仪由学生分小组讨论,任务是:列举你所了解的这些方面礼仪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举例说明。教师任务为引导学生试着总结、比较、思考,使学生在讨论中了解自己的不足。

(七)交往礼仪规范学习(20’) 1.握手礼

见面礼:美国多为握手、拥抱;日本为鞠躬,两手放在膝上,并且频频弯腰。波兰、法国等欧洲国家多为握手、拥抱、吻手礼等等。

此外,握手顺序也有讲究。男女、长幼、上下级、宾主等等。

2.自我介绍礼仪(见附件二)

四、教师总结(5’)

作为中学生,提升个人礼仪,既可以表现自己的良好形象,搞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又能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五、布置作业(2’)

预习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并上网或实地考察,了解自己专业或职业中的职业礼仪规范,提前写在作业本上。

六、课后一分钟(3’)

整理好自己的书桌、捡捡自己周围的垃圾。起立老师与学生到“再见”。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礼仪。

附件一 : 中学生仪容仪表细则

1、男同学不得留长发,不得剃光头,不得染发、烫发,不理碎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发型。

2、女同学要求理运动短发或扎马尾辫,前额流海不过眉,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不得涂指甲油,不得披头散发、烫发、染发,不理碎发,不梳怪发型。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穿拖鞋,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不得在校服上乱涂乱画。女生不得穿露背装、露脐上装、超短裤、超短裙和半透明柔装,不穿过分暴露衣着。

4、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男女生均不得戴护身符。不染、不装饰指甲,不留长指甲。

5、不得穿拖鞋进入校园,女生不得穿高跟鞋。A:仪表包括容貌、穿戴、姿态、风度。

1、容貌即相貌、长相、面容、身材。

2、穿戴即衣、帽、鞋、袜、头巾、围巾,还包括佩戴物等各种饰物。

3、姿态即姿势和体态。

4、风度即由人的内在气质与举止姿态形成的作风和气度。注重仪表就是注重和重视自己的仪表,应做到仪表优美、大方。 B: 注重仪表的基本要求:

(一)要整洁。

从头到脚要保持干净,尤其是面部、口腔、脖颈、手、头保持干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每天洗脸、洗脚,经常洗澡、洗头,头发梳理整齐,坚持漱口、刷牙。

(二)要端庄。

坐、立、行走姿势合乎健美要求,服装、发型合乎自己身份,朴素大方。

1、中学生服饰应反映出学生健康活泼、朝气向上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育,方便中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同时要讲究科学。中学生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穿着打扮上不宜一味模仿成年人,如:紧身服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会限制身体的正常发育。

2、中学生的穿戴要求应是合体、适时、整洁,符合身份,朴素大方。

合体。即穿戴规格要符合自己身体高矮胖瘦。过大过小、过长过短、过肥过瘦都会不协调、不方便、不舒服。

适时。即穿戴合乎时宜,随季节、天气变化、场合换衣服。 整洁。穿着要规整干净,衣领翻好,扣子扣齐,腰带、鞋带系好。

符合身份。即符合中学生身份,符合中学生特点。反对花哨、奇异、独特,也反对颓废、邋里邋遢。

朴素大方。指不追求艳丽,不追求时髦,自然纯朴。

(三)不穿高跟鞋。

即鞋跟不得超过3厘米,以防“为美防身”。

1、高跟鞋易引起“高跟鞋脚病综合症”。

2、高跟鞋限制人的运动量,不利于学生自由、健康发展。

(四)发型要符合中学生身份。

中学生发型应该是自然、简便、整齐,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1、男生不得留长发。

头的两侧和后部发长不得超过发界。留长发是颓废的表现,“土不土,洋不洋,不男不女”,不是中学生的发型,更有损于中学生形象。

2、女生不得烫发,不提倡留长发。

烫发不仅损伤头发,且不符合学生身份。因为烫发曾经是结婚的标志。 留长发和马尾辫也有诸多弊端:

(1)花大量时间去梳理头发,对正在紧张学习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无意义的浪费和负担。 (2)长发、马尾辫由于捆扎时拉扯周围发根,这种刺激易导致毛囊炎、脱发和后脑疼痛。 (3)由于捆绑,后脑部汗水不易蒸发,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条件。 (4)由于长发吸收了大量营养,有碍于智力充分发挥。

(五)不佩戴首饰,不化妆。

1、不佩戴首饰。

首饰泛指头饰、手饰、项饰、胸饰。如耳环、发插、耳钳、手镯、臂镯、戒指、项链、项坠、项圈、胸针、领针、别针等。 (1)佩戴首饰是成年人的事。

例如:戒指是青年男女订婚、结婚时的赠物,而且它代表着特殊的信号和标志。 (2)高档的首饰是贵重的,中学生承负不起,而质量低劣的首饰,易引起多种疾病。同时也不卫生。例如“铝制”、“铜制、“塑制”耳环极易导致耳孔发炎;而劣质手镯锈迹不断,极不卫生。

附件二:

在社交场合,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在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

自我介绍:在社交活动中,如欲结识某些人或某个人,而又无人引见,如有可能,即可向对方自报家门,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的。

自我介绍的时机:应当何时进行自我介绍?这是最关键而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在下面场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

1、应聘求职时。

2、应试求学时。

3、在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相处时。

4、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时。

5、在社交场合,有不相识者要求自己作自我介绍时。

6、在公共聚会上,与身边的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

7、在公共聚会上,打算介入陌生人组成的交际圈时。

8、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或担心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时。

9、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

10、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挡驾,或是对方不在,而需要请不相识者代为转告时。

11、前往陌生单位,进行业务联系时。

12、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

13、因业务需要,在公共场合进行业务推广时。

14、初次利用大众传媒向社会公众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

自我介绍时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等。自我介绍的具体形式:

1、应酬式: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这种自我介绍最为简洁,往往只包括姓名一项即可。

“你好,我叫张强。” “你好,我是李波。”

2、工作式:适用于工作场合,它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其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

“你好,我叫张强,是金洪恩电脑公司的销售经理。” “我叫李波,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外国文学。”

3、交流式:适用于社交活动中,希望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它大体应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

“你好,我叫张强,我在金洪恩电脑公司上班。我是李波的老乡,都是北京人。” “我叫王朝,是李波的同事,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我教中国古代汉语。”

4、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包括姓名、单位、职务等,同时还应加入一些适当的谦辞、敬辞。

“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张强,我是金洪恩电脑公司的销售经理。我代表本公司热烈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展览会,希望大家„„。”

5、问答式: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问答式的自我介绍,应该是有问必答,问什么就答什么。

“先生,你好!请问您怎么称呼?(请问您贵姓?)”

“先生您好!我叫张强。” 主考官问:“请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

应聘者:“各位好!我叫李波,现年26岁,河北石家庄市人,汉族,„„。” 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

1、注意时间: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对方有空闲,而且情绪较好,又有兴趣时,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自我介绍时还要简洁,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为了节省时间,作自我介绍时,还可利用名片、介绍信加以辅助。

2、讲究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委委懦懦,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语气要自然增长率,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

3、真实诚恳:进行自我介绍要实事求是,真实可信,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辞。

第15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一课

【教学过程】 【导入】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教学过程】

活动一:礼仪的重要性

材料一 2008年8月14日在北京奥运会男子古典式摔跤84公斤级决赛中,意大利选手安德烈亚〃明古齐最终夺冠,而来自瑞典的运动员阿布拉哈米安冲金失败。在颁奖仪式现场,阿布拉哈米安因不满比赛结果而怒摔铜牌。16日,国际奥委会公布三项决定:阿布拉哈米安比赛成绩无效,他将被逐出奥运村,他的奥运选手身份也同时作废。国际奥委会同时剥夺了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

材料二 教材第5页(注:本产品教材所注页码均以彩色版教材为准,与黑白版教材页码略有不同)三个镜头。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板书:

一、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活动二:讲究仪容仪表

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人,他从洛阳到杭州。因为迷失方向,就向路旁的一位老者问路,他开口直呼:“老头儿,到杭州怎么走?还有多少里?”老者见此人很无礼,心中不悦,顺口答道:“到杭州走中间那条路,里程大约七八千丈。”这人感到很奇怪,大惑不解地问:“老头儿,你们这里真奇怪,路程讲‘丈’而不讲‘里’?”老人冷冷地回答:“我们这地方一向讲礼(里),因为来了一个不讲礼(里)的人之后,就再也不讲礼(里) 1

了。”这人听了之后,十分羞愧,无言以对。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著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板书:

二、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材料一 小王是某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在学校参加了某大型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简历。一星期后,她幸运地接到了这家企业的面试通知,小王非常高兴。为了给应聘单位留下好印象,她特意买了一套新潮的时装,并做了一个新潮发型,兴冲冲前往面试。见面时,小王发现主考官用异常的眼光看自己,感觉很不自在,结果小王意外落选了。

一位人事总监说:“我认为你不可能仅仅由于戴了一条领带而取得一个职位,但是我可以肯定你戴错了领带就会使你失去一个职位。”

材料二

教材第6页谢娜的事例。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小王为什么会落选?材料二中的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归纳:(结合学生活动)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仪表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2

过渡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除了要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姿态。

板书:

三、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活动三:讲究形体姿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形体姿态表演。

第一步,让学生把形体姿态表演的内容分成坐、立、行、交谈四大项,并根据自己表演的内容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在各种礼仪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礼仪要求,从中得到教育,学到礼仪知识。

第二步,学生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以及观看表演的感想等几个方面来谈,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

教师点评:

站姿: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双肩展平,双腿并拢,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可示范正确姿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规范!(可演示不规范站姿。)

走姿:行走时应双肩平稳,双目平视前方,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度为宜。步履要自然且富于节奏感,表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坐姿:入座时动作要轻稳、从容不迫、优雅大方。女士坐姿:女士如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衣裙向前稍拢一下,双肩平稳放松,立腰挺胸,双膝双脚并拢,两手自然搭握放在两腿之间,双脚„„(可示范各种坐姿。)男士坐姿:男士就坐时,双膝可略为分开,双手放于膝上或者交叉放于两腿中间。腰背挺直,给人以沉着、稳重之感。男士坐姿形式还有„„(可示范各种坐姿。)(做不规范坐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够美。

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美好得当的表情是我们优雅风度的组成部分。

过渡语: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还要特别注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板书:

四、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活动四:讲究语言文明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文明语言”的魅力。

情景一:不小心把墨水溅到同桌的衣服上。

情景二:同桌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钢笔。

情景三:公交车上你不小心踩到一乘客的脚。

3

情景四:找同桌借一本英语字典。

根据学生的表演,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教师总结:

见面语表达:早上好、下午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感谢语表达: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多亏您的帮助„„

致歉语表达: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 告别语表达: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祝您晚安„„ 文明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有时,我们的本意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和负责,但因为说话方式不当,态度不对,好意就会变成伤害。

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9页的三个镜头,他们这样的说话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表现得更有礼貌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教师总结: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不文明的语言习惯,提醒我们要注意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做到以下四点要求。

板书:

1.强化文明意识。 2.训练语态形象。

3.塑造文明话语形象。4.关注声音形象。

【小结和反思】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后结束本节课。

礼仪的原则——看看自己的礼仪名片上是否还有瑕疵?

◎你穿衣服是否很得体,是否在任何公共场合都能够整洁大方? ◎在陌生人面前,你能经常面带微笑吗? ◎在和他人交谈中,你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吗?

4

◎与他人交谈时,你是不是一直很注意对方的表情? ◎在和人交谈时,你是否总是打断别人?

◎若是在大街上或其他场合碰巧遇到你认识的人,你是否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当你乘坐公共汽车时,是否有空座你就会去抢?当看到老幼病残孕乘客,你是否会主动给他们让座?

◎在商店、饭店、咖啡店里,你对待服务员是否跟对待朋友一样有礼貌? ◎对你来说,时间是宝贵的。那么在商店排队买东西时,你是否总想去插队?

◎你是否在收到别人的来信后不论多忙也能及时复信?如果当时不能,是否过后也会打个电话过去?

◎在下雨天,你的雨伞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你是否会趁人没看见拿别人的伞顶替,觉得反正自己也没占便宜?

◎有陌生人遇到危险,你能毫不犹豫地挺身相救吗?

◎领导让你分发娱乐节目的入场券,你是否会把好的位置留给自己和要好的朋友?

◎当你做了一件好事可别人却误解你时,你是生气地再也不做了,还是默默地继续坚持到底?

◎看到别人滑倒等尴尬难堪的时候,你是否幸灾乐祸,觉得很有趣? ◎你是怎样看待绰号的?你爱喊别人的绰号吗?对于那些没有绰号的人,你是否正在琢磨给他起一个绰号? ◎你是否很容易生气?

◎你是不是认为礼貌对一个准备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无足轻重?

至于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相信不用说每个人心里都会知道。上面这些只是涉及一些不可不知的礼仪当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将这些问题全部解答好。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自己的礼仪名片变得洁白无暇。 信息反馈: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纸上。

教学附注材料

附件一:

不同情境和场合的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 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

5

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 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

附件二:

中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则

1.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着装得体,佩戴学生证和团徽(团员)。

3.仪表整洁,不化妆,不烫发,不染发,不佩戴首饰,不涂指甲油,不纹身。

4.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坐立正直,行走靠右,不与师长争道。5.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弱小。

6.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7.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起立等。 8.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礼,课堂上发言先举手。

9.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应喊“报告”或轻微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10.得到别人的帮助或借用别人的东西应说“谢谢”。 11.弄坏别人的东西要道歉和赔偿。

12.对长辈使用尊称,看见长辈应先打招呼。

13.诚实待人,对客人主动问候,微笑致意;对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

14.接受或递交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15.不拆看他人信件,不偷看他人日记。

16.参加集会守纪肃立,会上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应道谢;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打扰,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6

第16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导言

职业道德与法律——导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和重要性。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

教学重点:什么是道德与法律

教学难点:道德、法律和纪律的概念 教学方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俗话来引入课题。规﹑矩,是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这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教学过程】

一、法律、道德和纪律

材料1:有个富学生开宝马车水射路人取乐!→缺德

材料2:有对男女19岁就想结婚!→他俩眼睛很美不盲,却是法盲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 学德、学法非常重要!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之中,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法律的重要性:

用“深圳臭豆腐工人称用粪水腌制臭豆腐”、“水果打蜡济南在上演 市民不敢买”这两个食品安全问题实践和 “3.01事件”事件来证明:如果没有法律的社会,将是一个混乱、无序、犯罪率高、没有安全感、社会停滞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的社会。

法律的概念:

由“法”古写作“灋”的会意来引出法和法的概念,即: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不懂得法律的悲哀: 由“‘讨钱’-不认为抢劫是犯罪”、“互不相干-辱骂-打成轻伤”和某学校门口马路次序凌乱的图片来说明。

道德:

材料1:老锁匠一生修锁,技艺高超,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所以他对两个徒弟进行了考核。如果考核通过,就能成为老锁匠的正式接班人。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箱子,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箱子,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箱子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出了亮光: “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金银珠宝。” 老锁匠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箱子里有什么?”

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

道理很明显。修锁的人如果不诚信,贪婪钱财,就会害人害己。人不管干什么,都要讲究信誉,要以诚信为本,二徒弟因为诚信而击败了大徒弟,这是品格的胜利。品格,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高尚的品格可以帮助人获得成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高尚的品格。

材料2: 2月10日下午3时许,在洛阳一家商店门前,一名老人正在买菜时,突然跌倒。离老人不远的超市员工刘永银发现后,赶忙上前扶起老人。

当他上前搀扶时,刚伸出手,就听到老人说出一句让他心寒的话“你害我干啥”。短暂犹豫后,他还是和一位路人一起将老人扶起,但老人却一口咬定是刘永银把她“推倒的”。老人一边说,一边拉着刘永银不放,坐在超市门前讨要说法。无奈之下,刘永银拨打了110,报警求助。最后在调出超市监控视频后还回清白。

通过两段材料引出道德和当今社会的一些道德现象,说明道德的概念,即:道德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节各种矛盾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纪律:

解释纪律的概念,即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播放交通事故现场的图片,说明遵守纪律规则的重要性。

复习归纳讲过的法律、道德和纪律的概念。即: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没有强制性)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具有强制性)

纪律:是建立在道德和法律基础上的一种行为规范,是政党、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规章、条文,它要求所属成员在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的职责。(具有强制性)-------------三者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职业道德部分:

要求:做讲文明的人,做有道德的人

第一单元:习礼仪

讲文明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第二单元:知荣辱

有道德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第四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第五课: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二)法律部分:

要求:做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制国家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第十课:避免误入歧途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二课:依法生产经营

三、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一)成长成才的需要

1、学会做人才能更好的做事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心理、习惯、性格)

2、提高道德修养做个受欢迎的人 (人际关系,团队精神)

3、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综合素质、法律素质、纪律观念)

(二)求职和事业成功的需要

1、企业用人观念----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材料:一企业招聘王、刘两名业务员,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小王初露头角,以出色的才华给公司带来了不少利润,得到了同事的羡慕和老板的赏识。老板多次在会上表扬,并把她作为业务骨干予以培养。为了尽快实现个人的私欲,她一味地讨好老板,看老板的脸色行事,并精心揣摩老板的心理,曲意奉承,博取老板欢心,没过多久就坐上了业务部经理的位子。此时,她的本来面目渐渐露出水面,高傲自大,无事生非,使各部门之间产生严重隔阂,矛盾重重,把一个好端端的公司弄得乱七八糟,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但是,与小王相比,小刘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善待本职工作,敬岗敬业,为人诚实,从不争名利,乐于助人,尽管没有得到重用,但依然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最终不仅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也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和善于做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使自己的企业在客户与在业界都赢得了好评。

2、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职业道德素质

材料: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曰本东京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盆子时要刷6遍。一开始他还能按照要求去做,刷着刷着,发现少刷一遍也挺干净,于是说只刷5遍;后来,发现再少刷一遍还是挺干净,于是说又减少了一遍,只刷4遍并暗中留意另一个打工的曰本人,发现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刷6遍,速度自然要比自己慢许多,便出于“好心”,悄悄地告诉那个曰本人说,可以少刷一遍,看不出来的。谁知那个曰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刷6遍,说该刷6遍,怎么能少刷一遍呢?”

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用哪种心态的员工? 国外一家调查显示:学历资格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大多数雇主认为,正确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雇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毫无疑问,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遴选人才时的重要标准。

(三)追求幸福人生的需要

(交友、恋爱、婚姻、家庭、事业、心态)

(四)社会和谐的需要

(人人自觉做个讲文明,有礼仪,知荣辱,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公民,社会将更加和谐。)

四、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知、信、行相统一 (一)知:

1、知道,认知,掌握知识;

2、重视,认识,认真学习;

3、提高认知、判断能力,增强意识。

(二)信:

1、相信、信念;

2、认同、自觉、坚定;

(三)行:

1、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2、规范言行,养成习惯;

3、不断反省,持之以恒。

五、讨论

请你列出在校园内看到的不道德行为?

第17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封面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教案参考资料

职业道德

与 法律

Profeional ethics and law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周学时: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

开课时间:

使用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09版 授课教师姓名: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教案参考资料

目录

导言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 第一课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三、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体验践行

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

一、职业礼仪塑形象

二、职业礼仪展风采 体验践行

第二单元 知荣辱,有道德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一、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

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体验践行

第四课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二、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

三、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四、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体验践行

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一、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

二、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体验践行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体验践行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体验践行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一、崇尚程序正义

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体验践行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已,避免违法犯罪 第九课 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一、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二、杜绝不良行为 体验践行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体验践行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三、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四、正确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

五、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 体验践行

第十二课 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一、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依法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

三、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体验践行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教案参考资料

第18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2

《职业道德与法律》

平邑电大职专技校

卓立宾

2013年3月

第 1 课时:前言

走进《职业道德与法律》

一、教学目标

1、明白为什么学习本门课程,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及逻辑线索,掌握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对自己人生的珍惜,引导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

3、帮助学生了解本门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即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 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 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 树立法治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 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二、教学时数:1 课时

三、重点难点:

1、然学生有兴趣、有动力、有决心学好本门课程;

2、新课程改革理念

四、学情分析: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但学生对道德和法律这两个名词应该 有一定的认知, 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后,能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律素质。

五、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研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六、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由王顺友的马班邮路的故事导入本门课教学内容(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

【教学过程】

板书

(一)、怎样看待这门课程即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1、为什么要学习本门课 :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陶冶道德情操、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

2、本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 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增强社会主义法治 意识。

3、主要内容结构 (1)、道德的主要内容 (2)、法律的主要内容

(二)、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1、学好这门课程,需要懂得它的意义;

2、学好这门课程,需要联系自己的实际;

3、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加强实践环节;

4、学好这门课程,需要我们积极参与评价;

5、学好这门课程,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七、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其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学好这门课。

八、作业: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如何学习这门课?

九、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筛选案例时尽量用学生身边和周围所发生的人和事来进行设计,但必须要以 课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不能离题万丈,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设法用生动深刻的案例使学生入情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尽管使学生入 情的方式因人而异,因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要动情。教师强烈的感 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

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 第1课时:增添我们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明确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 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珍惜人格,尊重自己,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

运用: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自觉遵守并践行个人礼仪规范,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5~10;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准备表演所需道具;为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将 学生分成四大组。

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 做好表演的准备。

七、板书设计:

一、增添我们的魅力

1、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3、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2、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4、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导语,设问导入本课要学的知识。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童成为国航的实习生。提出问题:小童凭什么成为国航贵宾休息室一 名实习生? 导入本节课内容:怎样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从哪些方面塑造?

(2)用 PPT 出示单元和第一课知识结构图。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1.教学内容 :(1)个人礼仪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可让学生先看书后起来回答。

(2)讲究个人礼仪的意义。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三种形象、三种结果。用 PPT 逐一出示问题:三个镜头展示三种什么形 象?显示三种什么结果?直接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见教材第3页

(2)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导出个人礼仪的内涵,点明个人礼仪展示的是个人的形象和魅力, 因而它是我们的一张名片(PPT 出示: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强调我们要讲究个人礼仪。

第二目: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1、教学内容

(1)仪容仪表的内涵。

仪容,通常指人的容貌外观;仪表,指人的综合外表,包括形体、服饰、风度等。

(2)个人仪容仪表修饰的要求。

仪容的修饰要求:要扬长避短,要整洁、卫生、美观。

仪表修饰要“适合身体”、要“适应场合”、要“整体协调”、要“适度”。

(3)讲究仪容仪表的意义。

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和成功。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三:谢娜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用 PPT 逐一出示问题: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 位优先录用?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PPT 出示: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根据自 身容貌等进行外表修饰时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见教材第6页。

(2)探究活动四:观察与讨论。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热烈探讨。 围绕仪容、仪表具体要求(PPT 出示) ,点评学生列出的优点和不足,归纳仪容仪表的基本 要求。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比观察两张合唱照片,说说哪一合唱队更易成功?成功原 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列举校园中某些仪容仪表的(反面)现象,引发学 生讨论。 对学生的讨论作适当点评、引导,根据学生对象,补充列举仪容仪表失误的例子,同时注 意细节。

第三目: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1.教学内容:

(1)形体姿态的内涵和特点。 (2)形体姿态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3)面部表情的主要构成因素与要求。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五:欣赏名言、表演与评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第 7 页活动框中的三句名言,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明确 “行为心表” 重视 , 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用 PPT 出示要点: “行为心表” ,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2)探究活动六:请每组学生代表表演动作(站、坐、行、手、面部微笑表情) ,用 PPT 出示规范动作图片,引导学生对照教材要求,进行评价。 对学生表演进行赏析性点评,结合学生讨论结果,归纳形体姿态要求。

请学生列举损坏形象的常见错误并作简要评价,适当点评后用 PPT 出示 60 周年阅兵及“世 界上最真最美最感人的队礼”图片,接着讲述“队礼”故事,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进一步理 解查斯特菲尔德名言“当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表情与动作便是最佳的语言”的深刻含意,懂 得形体姿态礼仪的重要性,加强形体姿态养成训练。

第四目: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1、教学内容 : (1)语言的功效。

语言可以全面传达一个人的观念、意图乃至一个人的品格、能力等;不同的语言,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功效。

(2)注重语言修养的意义。

(3)养成文明礼貌语言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可让学生先看教材后起来回答。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七:职校生“体贴的语言提示” 。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8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感受并体会其情景。 PPT 出示要点: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 ,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2)引导学生指出教材第 9 页三个镜头中的不文明语言和动作,并组织学生以文明语言、得体动作演示(PPT 出示) 。观察哪一组反应最快,请该小组回答并表演。之后请学生列举 常用礼貌用语,教师补充介绍。

(3)请学生谈谈语言粗俗的危害,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在讨论基础上, 导出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四个方面,用 PPT 出示强化文明意识,训练语态形象, 塑造文明话语形象,关注声音形象。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个人礼仪的组成部分及其要求。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个人礼仪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第一课 第2课时: 让别人悦纳我们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善于与他人友好交往、相 处;增强主体意识和交往规则意识。

运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遵从并践行交往礼仪规范,让别人悦纳我们。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时数:1 课时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启发式相结合

六、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0~16; ;PPT 课件,人教网本课程的有关资料、图片。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图片等资料;课前印发材料“交谈礼仪七字口诀”、“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做客进餐举止”。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交往礼仪有关的资料;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

1、问:个人礼仪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接着用 PPT 出示辨析题: 掌握了个人礼仪的要求就能塑 造出良好的自我形象。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评、纠偏(用 PPT 出示判断:此观点不全面) ,明确塑造良好形象还 须学习交往礼仪等方面内容。

设问导入:什么是交往礼仪?交往礼仪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二)研习新课

一目: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



1、教学内容

(1)对朋友要以礼相待。 (2)交往礼仪的内涵及其作用。

内涵: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 作用:能提升我们交往的品质,使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3)遵守交往礼仪的要求和意义。

要求:要善于与他人交谈、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学会做客待客之道。

意义:遵守交往礼仪,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生成功的重要条件。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王与小葛成了朋友。 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根据情景逐一设问讨论、归纳、板书。 用 PPT 出示问题:①小王交了新朋友,小刘疏远了小田,这是为什么?②遵守交往礼仪, 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③同学之间是否应该讲究交往礼仪?如何讲究? 对学生的表演及讨论赏析性点评、归纳,导出交往礼仪的内涵,强调我们待人要尊重、友 好, 明确遵守交往礼仪是让别人悦纳我们的通行证 (PPT 出示: 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从而使我们朋友遍天下。

第二目:善于与他人交谈。

1、教学内容:

(1)遵守交谈礼仪的作用。

交谈,能传递信息和感情,增进了解和友谊。遵守交谈礼仪,能展示我们的尊严和美好心灵,并在他人心中形成我们的良好形象。

(2)交谈礼仪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倾听、说话、提问。要求:可让学生先看教材后教师提问总结。 2.教师活动 :

(1)探究活动二:善言与不善言。

组织学生模拟情景,提醒学生注意人物身份、用词、语气、表情、速度、动作等。 表扬四位同学,进行赏析性点评。 用 PPT 出示问题:经理高明在何处?顾教授为什么不高兴?归纳说明善言能传递信息和情 感,增进了解和友谊,但这也是在真诚、尊重、坦诚、礼让等基础上的交谈,只有这样方能展示良好形象。 用 PPT 出示:女秘书为何愉快地接受批评并改进了工作?女研究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引导 学生阅读教材第 12 页 “链接” 内

容, 对比分析后思考回答问题, 指出要善于与他人交谈 (PPT 出示:善于与他人交谈) ,时刻记得交谈基础,注意场合、对象、交往性质等具体情况,从 “听、说、问”等方面学习并践行交谈礼仪,提升自身交往品质。

第三目: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 1.教学内容 :

(1)讲究电话礼仪的重要性。

可以让我们成功交往、心情愉快,展示出我们的内在美德和综合素质,让别人悦纳我们。

(2)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要求。

语言:热情礼貌;声音:清晰柔和;语气:亲切温馨;词句:准确简洁;语速:快慢适中;音量:高低适当。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三:电话形象。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 观察哪四位学生反应最快,组织学生表演,提出注意点: 语气、速度等, 第一种情形模拟结束由扮演拨打电话者回答问题, 第二种情形模拟结束后由扮演接听电话者 回答问题。用 PPT 出示:给你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什么感受到对方的形象?接打电话时注 意什么礼仪? 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点评、引导,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前印发的“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 ,强 调作为最常见、最常用的交往方式——电话,要注意从多方面加强修养与训练,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礼仪,打造自身良好的电话形象。 (PPT 出示: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

第四目: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 1.教学内容 :

(1)网络礼仪的重要性。

由网络中的现象,说明网络礼仪的重要性。 (2)网络礼仪的内涵和要求。

内涵:指人们在互联网上交往所需要遵循的礼节。

要求:必须尊重他人,遵守道德规范,强化文明意识,按照网络礼仪要求去做。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塑造网络形象。 组织学生仔细围绕四个话题(PPT 出示要点)逐一展开讨论,并归纳。

①召开这个主题班 会的意义。

②发电子邮件时须掌握的礼仪(补充王文宁看法) 。 ③参与网络论坛时须掌握的礼 仪(补充杨海彩说法)。

④指出彭祥真行为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点评、补充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确网络世界也是我们与人交往的重要渠道,懂得遵守网 络礼仪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 15 页“链接网络礼仪举隅” (可适当渗透法律知识、树立合法 上网意识) ;更好地掌握网络礼仪,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PPT 出示) ,做文明上网之人。

第五目:.以礼做客、以礼待客。 1.教学内容 :

(1)讲究做客待客礼仪的意义。

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深受欢迎的人和热情待客的人。

(2)做客的礼仪。 最重要的是尊重主人,做到客随主便。 (3)待客的礼仪。最重要的是尊重客人,主随客便,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五:章飞做客。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 15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 PPT 出示问题: 用章飞做客的哪些行 为不合乎礼仪?在学生说出不礼貌行为时用 PPT 出示细节,接着出示问题:会给石翔家人 留下什么印象?在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要学会“以礼做客,以礼待客” (PPT 出示) 。

(2)请学生找出章飞做客中合乎礼仪的地方, “邀” (用 PPT 出示)设问:如果你是章飞, 你会如何做客?如果你是石翔家人,你会如何待客?有何感受?

(3)归纳做客礼仪、待客礼仪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做客进餐举止”和教 材第 16 页“链接会客失礼举要” ,作为知识拓展,更好地掌握相关礼仪,展示自身良好形 象,使自己成为一个深受欢迎的人和热情待客的人。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让别人悦纳我们的方法: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善于与他人交谈,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以礼做客,以礼待客。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怎样让别人悦纳我们?

第2课 第1课时 遵从职业礼仪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感受职业礼仪之美,体会职业礼仪对职业的助推作用,提高遵守职业礼仪的 自觉性,以遵守职业礼仪为荣。

运用:养成遵守职业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职业礼仪规范,展示职业风采。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践行职业礼仪。 难点: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时数:1 课时

四、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等。

五、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7~24;PPT 课件;人教网本课程的有关资料、图片。

六、教学准备

教师: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搜集相关案例等资料; 选定学生分别根据材料准备道具、排练、说话、表演等,并做相应布置、审阅、指导工作。

学生:搜集不同职业成功人士遵守职业礼仪的事例;预习课文,思考能够展示中职生风采的 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的故事导入,感召、吸引、调动、激发学生。同时回顾学 过的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知识,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 使学生明确在加强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基础上,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 素养,引出学习本课目的:讲究职业礼仪,践行职业礼仪,然后简单设问导入新课。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职业礼仪有讲究。 1.教学内容 :

(1)职业礼仪的内涵。

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范围内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2)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职业礼仪表现出来的是善良的人性、高尚的人格、规范的人伦、奉献的精神。

(3)遵守职业礼仪的意义。 2.教师活动 :

(1)探究活动一:带来温馨和信心的白衣天使。 在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 17 页活动框中文字的基础上,用 PPT 逐一出示问题要点:小赵 为什么能获得众多患者的赞誉?体现在哪些方面?缘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导出职业礼仪的内涵。强调要讲究职业礼仪,涵养内在修养。点明遵守 职业礼仪的作用和意义。

(2)强化认识:组织学生列举事例后,教师以 PPT 出示人物图片:周恩来、徐虎、李素丽, 在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8 页“链接” ,强化职业礼仪中蕴含的道德意义,明确 要成为优秀职业人,就得提高认识,加强训练与实践,在养成良好习惯上下功夫,并见诸行动。

第二目:求职礼仪——最好的介绍信。 1.教学内容 :

(1)求职成败的关键在于面试。

(2)求职面试的要求。 可让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3)美好的第一印象是平时用礼仪描绘的。 可让学生先读教材后教师提问总结。 2.教师活动 :

(1)探究活动二:求职面试礼仪。 组织学生模拟教材第 19 页求职面试情景,用 PPT 依次出示问题和归纳要点:评析三 位应聘者的礼仪表现,谈谈感受;求职面试时不同衣着、言谈和举止,为什么会带来不同的 求职结果?谈谈你所知道的求职时应注意的礼仪。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作归纳,引导学生阅 读教材第 20 页正文和“链接求职面试礼仪自我检视清单” ,可结合生活中现象适当对照补 充说明面试前、面试过程中、面试结束时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等细节。 请学生对照“求职面试礼仪自我检视清单”检视自我,要求学生将检视情况列在作业 本上。引入“他失败于那一条‘骷髅头’项链”“面试装六大禁忌”等素材,使学生懂得给、面试考官留下美好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2)知识运用: 用 PPT 出示图片,指定一名学生就图片(招聘场景)介绍情节,教师设 问(PPT 出示问题) :要重视哪方面的礼仪要求?什么

启示?点明要点:整洁得体的仪表修 饰;美好的第一印象像一把钥匙;职场成功,要重礼仪,讲文明;强调平时要养成重礼仪、讲文明的习惯。

第三目:职场礼仪──职业成功的助力。 1.教学内容 :

(1)了解和遵守职场基本礼仪的必要性。

能让你与同事、领导建立良好的、真诚合作的关系;能赢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能让你自如地、妥善的应对职业交往。

(2)打造职业形象的要求及其作用、意义。 可让学生先读教材后教师提问总结。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三:职场五大失礼表现。 介绍案例“大家都希望她早点儿调离,请学生思考小李不受欢迎的原因,在阅读教材 第 21 页“链接牵着职场幸福走──职业礼仪若干招”后回答,要求学生掌握职场工作礼 仪及具体要求, 同时结合现在学生普遍持有手机现象, 提醒学生把握好接打电话的时间和场合等问题,懂得职业成功需要职场礼仪助推。用 PPT 出示:职业礼仪──职业成功的助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1 页活动框文字材料,弄清“最不礼貌的工作习惯”有哪些,然后请 举手最快的一组学生以正确有礼、得体的动作上台演示,纠正职场五大失礼表现,其他学生 谈观后感受。 介绍“祝你职场成功的十句名言” ,组织学生讨论所学专业的基本礼仪要求,谈谈给人 的感受,指出只有现在努力做一名受同学欢迎的人,将来才能成为受同事欢迎的一名员工。

(2)探究活动四:相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轨迹。 组织学生表演、观看情境剧《 “成”与“失”,思考小殷的“成”和小冷的“失”各在何处? 》 对我们有何启示?你准备怎样打造自己的职业形象?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3 页两个“链接” ,归纳出职业形象的内涵,明 确打造职业形象,展示良好内在品德,有助于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这一切,需要从现在 做起,践行职业礼仪。用 PPT 出示──职场礼仪从现在做起。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职业礼仪的含义、道德意义、遵从的意义;面试礼仪;职场礼仪等。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为什么要了解和遵守职场基本礼仪?

第二课 第2课时:礼仪为职业添彩

一、教学目标 认知:明确职业礼仪的重要性,理解职业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感受职业礼仪之美,体会职业礼仪对职业的助推作用,获得涵养内在品德 的动力。明确只有严守职业礼仪,才能立足社会,立足行业,发展企业,成就自我。

运用:养成遵守职业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职业礼仪规范,展示职业风采。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遵守职业礼仪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践行职业礼仪。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等。

五、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24~28;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能够展示职业风采的职业礼仪规范。

七、板书设计:

一、促进企业和谐——增强凝聚力。

二、树立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图片引入,情景模拟,温故并运用知识,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1)用 PPT 出示图片,设问:哪一类职业经常会同时需要图中所示物件?

(2)探究活动一:护士的职业礼节。组织学生按照课前准备的护士礼仪情景模拟,模拟时 要求学生将已学的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贯穿其中;让学生思考是什么 使护士的职业锦上添花。

(3)用第

一、第二课学过的知识,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赏析性点评、纠偏,并在学生讨论的 基础上归纳引出“礼仪为职业添彩,也可以说礼仪既能为个人职业生涯‘添花’ ,也能为企 业‘添彩’。”

(4)板书:礼仪为职业添彩。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促进企业和谐──增强凝聚力。 1.教学内容 :

(1)讲究职业礼仪的作用。

职业礼仪能够协调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有助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自觉遵守职业礼仪的意义。

自觉主动地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容易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使企业上下一心,和衷共济,拧成一股绳,促进企业和谐,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公司高管列队,躬身笑迎员工上班。 出示三个观点的要点及问题: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促进企业和谐——增强凝聚力。

第二目:树立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 1.教学内容 :

(1)树立企业形象的作用。

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间的合作、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员工的良好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也是打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3)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 2.教师活动 :

(1)探究活动三:中方公司成功接盘。 思考:中方公司凭借什么以低价成功接盘?给我们什么启示?讨论过程中引入荀子的名言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在讨论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市场 竞争中良好企业形象的作用。用 PPT 出示:树立企业形象能提升竞争力。

(2)探究活动四:员工职业形象与企业形象。 组织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 26 页“链接”和印发的“松下幸之助的职业形象与松下电器产品 质量”的材料,用 PPT 出示:不同的形象、不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 明确员工职业形象与企业形象的关系。指明员工的良好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3)探究活动五:他们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用户。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 27 页的活动框文字和“链接” ,用 PPT 逐一出示问题:他们为什 么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用户?说说职业礼仪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 示?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说明员工良好形象会给企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 进企业发展。着重强调要求学生注重个人仪容仪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遵守职场礼 仪,以立足社会和行业、成就自我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职业礼仪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职业礼仪的作用有哪些?

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

第一课时: 第一框:做人以德为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了解道德的含义、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 的必修课。

3.运用 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

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学生由于年龄较轻、阅历较浅,无法深刻把握 这些道德规范所蕴涵的意义, 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要做到这些 道德要求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家庭美德确定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要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并突出重点;理 解家庭美德在维系家庭关系、增进骨肉亲情、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要联系学生实际,找到影响把家庭道德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障碍,并想办法加以克服;要 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 避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 如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 响, 学生的道德意识薄弱等。 因此, 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 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 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 1: “丁丁现象” 某报就一次救人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进行过一场“丁丁现象”的讨论。事情的起因 是这样的: 在人车如流的街头,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位名叫丁丁的年轻人 拨开围观的人群,将老人扶起,询问伤情,和母亲一起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 了老太太的亲属。谁知当老太太的亲属听了事情的经过后,竟然一口咬定老人就是丁丁撞 的。他们的理由是:现在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人,把人救了送到医院不说,还自愿领着病 人检查,连住院的押金都给垫上。老太太摄于其家人的压力,竟然也坚持说就是丁丁撞 的。 报纸针对丁丁的遭遇,就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了一场大讨论,通过丁丁与 老太太的家人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对丁丁行为的赞扬与激励,对老太太及亲 属的批评与谴责,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善与恶的标尺,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就连当初撞 倒老太太后逃之夭夭的那个年轻人也给报社写了信,承认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的行为。

【引思明理】

探究问题① 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生活现象的?

案例分析提示: “丁丁现象”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善恶为 判断标准的;肇事逃逸者因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个人良心的谴责而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 这说明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来维系的。

探究问题② 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由“丁丁现象”拓展开来,由学生列举,然后,分类归纳,概括为五大方面: (幻灯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就是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1、道德的涵义和特点:

涵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特点:道德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主要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其内容因时代不同会有所变化。

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探究问题:上述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理解并掌握教材关于诸规范的基本要求。 结合学生存在的突出的思想现实,设置以下几个辩题:

辩题① 讲爱国是唱高调,与我无关,我只想做好本职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

辩题②:礼仪过多太古板、不实在,现代人要自由、随便一点。 辩题③ 我靠自己能力做事,团结与否无所谓;办事得靠关系,自强没用。

辩题④:多劳多得,凭本事吃饭,奉献观念已过时。

这些问题多数要在后面解决,所以在这儿,只需议一议,明白道理即可, 不要过度展开。通过辩论,解决以下问题,达到以下共识: 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学会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认同“无论古 代还是现在, 做人都要明礼, 做事都要合礼” 这一基本要求, 养成依礼而行的良好道德习惯; 认同“团结”和“自强”的道德要求,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培养自强 意识和团队精神;明确“多劳多得”与“敬业奉献”并不矛盾,培养敬业奉献的道德信念。

案例 2:谢延信与罗映珍:

2007 年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在妻子去世后,担起了照顾瘫痪的岳父、病弱的岳母和痴 呆的妻弟的责任,无微不至,精心照料,33 年如一日,用一颗赤子之心演绎了一段家庭美 德佳话,被评为“中华孝老敬老之星”,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罗映珍的丈夫是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察,因公负伤昏迷不醒。在守候丈夫的 600 多个日 日夜夜里,罗映珍用爱和信念书写了一曲呼唤生命的动人旋律。在罗映珍的感召和呼唤 下,她丈夫终于站了起来。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 忠贞,被评为 2007 年感动中国人物。

探究问题①:在谢延信、罗映珍身上体现出哪些家庭美德?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二人身上体现出的家庭道德。 探究问题② 说一说家庭美德还包含什么内容?

探究问题学生讨论,列举。最后,教师在学生列举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归纳概括出五条:尊老 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板书:

3、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探究问题: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可以从教材上找到。 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尊敬老人、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作为重点。 为此,设置三个活动: 首先,互动在线:讲一讲《我的敬老故事》 。 交流问题:如何与老人沟通? 通过此活动,从情感到理性,认同和接受“尊敬老人”的道德观念,学会与老人交流沟通,强化亲情。互动过程中,为增强情感渲染效果,可以使用手机与家长即时沟通。 然后,组织一次辩论: 正方:勤俭持家应提倡;反方:勤俭持家已过时。 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懂得“勤俭持家”与追求幸福生活并不矛盾,认同“勤俭持家”的 道德要求。 最后,互动在线:小组合作,总结一个《和睦邻里十宜十忌》 。

谈体会:处理邻里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找到其中蕴涵的“尊重、友善、关心、谅解、互助„„”等道德要求。

案例 3:四幅漫画

探究问题:结合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学生讨论。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 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②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③ 当前, 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还不尽如人意。

最后,总结: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3.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首先,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社会公德诸规范的基本要求。 同理,要界定其中几个概念的外延。如,社会公德基本规范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有一些 提法从字面上很相近,如“文明礼貌”与“明礼”“遵纪守法”与“守法”等,但所指不同,、前者仅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文明礼貌与纪律、法律;社会公德中的“保护环境”是指在公 共场所保护环境整洁、卫生,也包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等内容, 但与完整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是有区别的。

互动在线: 《校园公德状况扫瞄》探究问题①:谈一谈我的公德表现。 探究问题② 议一议公德意识与人品。通过扫瞄,发现问题;通过谈一谈,反思自己的公德表现及公德意识;通过议一议,把 公德意识与人品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案例 4:某市深入持久地开展以“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为主题、以“市民形象提升行 动、人际关系和谐行动、干事创业回馈行动”为主要形式的个人品德建设活动,收到了良 好效果。 各行各业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把“做人”与“做 事”结合起来。各级各类学校把个人品德修养引入课堂,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加强品 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精神境界。

探究问题:为什么说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4、成长路上的个人品德:学生思考、讨论。

探究问题提示:各行各业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把“做 人”与“做事” 结合起来。 各级各类学校把个人品德修养引入课堂, 指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精神境界。

通过辅助举例,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 其一,从个人品德建设在“四德”建设中的地位来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都要诉诸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其二,从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来看,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②加强个人品德修 养,有助于明辨是非善恶荣辱,避免走弯路,入歧途,从而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③加 强个人品德修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职业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有利于促进事 业的成功,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其三,从个人品德建设的现实状况来看,当前,个人品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 意的地方,在中职学生身上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更具现实意义。

最后,要使学生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这一观念,从而增强加强个 人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互动在线:搜集各大企业用人标准,看看他们在“人品”方面有什么要求?比较这些要 求有无共同点?思考:企业用人重视“人品”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 “人品”

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人格等因素。企业对劳动者个人品德十分 重视, “德才兼备”才是合格的劳动者。个人品德好,既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 的发展。

【体验导行】

1、学以致用

(1)餐厅里,大家有秩序地排队打饭。这时,一个男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径直挤到售饭窗口。队伍一下子骚乱起来,后面的往前挤,队伍乱了套。 ①请你评论一下夹塞儿的男生的行为。 ②结合此事,说明在公共场所和公共生活中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2)周恩来的七条修身要则:①加紧学习;②努力工作;③习作合一;④要与自己和 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⑤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 正自己的短处;⑥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⑦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①说一说同伴在个人品德方面有哪些让你赞赏的亮点。 ②找一找自己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③小组合作,开发一份《个人品德修养计划》。

2、课堂小结

用“盘点收获”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①可以从知识方面进行盘点,如: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 有„„”

②也可以从情感方面进行盘点,如: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自己以前的某件事表示懊悔”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对妈妈 , 说„„”。

③还可以从行动方面进行盘点, “在学校里, 如: 我打算„„” , “在家庭里, 我打算„„”, “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我打算„„”。

3.推荐作业

(1)你认为自己在家中做的哪件事情最能体现家庭美德,写下来。 (2)为教室、餐厅、公寓、广场、操场、公厕等场所设计几条社会公德警语。

六、教学反思

(1)德育目标明确,德育效果好。德育目标明确,德育效果好。 这节课扫除了学生观念中的一些盲区,对道德的内涵、各种道德规范有了全面的认识, 使学生从感情上认可道德,拉近了学生和道德认识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行动的自觉性,思想 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比如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德问题, 教师自身如果没有研究思 考,没有深刻理解,没有把追求崇高道德作为自己的价值观,那只能是照本宣科,只会引起 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首先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坚定自己的信仰,学生 才可能“信其师,信其道”。

(2)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德育教育水到渠成。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德育教育水到渠成。 这一节的设计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接受。这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和讲解、案例 分析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手段,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整节课就像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在 不经意间开始,又一步步走向高潮,环环相扣,使人不能放弃,最后又似春风化雨般结束, 可谓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以人为本,使学生爱上德育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升德育的实效。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升德育的实效。 这节课的开始通过设疑吊起了学生的胃口, 他们急于知道道德是什么, 有哪些内容?但 教师没有简单地把教材的内容告诉学生, 利用案例分析、问题探究, 更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变抽象为具体,深刻领会道德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发言,自己提出疑问,教师在此基础引导 分析,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的研究过程中掌握道德 规范并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4)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实际,找到德育的切入点。 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实际,找到德育的切入点。 这节课所提供的材料都是学生很熟悉的话题, 而问题设计更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紧密联 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所以能吸引学生,师生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这就 要求教师注意材料积累,必须善于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读报、上网积累材料,增强教学的新颖 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三课 感受道德之美

第二课时 :第二框:有德幸福常伴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进人生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认同良好道德的重要作用,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对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

运用 :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推动个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 良好道德的作用表现为几个方面: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 人的全面发展, 也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 能够促进人生的发展是道德最重要的 作用,也是离学生的自身需求最近的作用,理解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它几个方面。 因此理解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 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从 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但学生由于年龄较轻、阅历较浅,无法深刻理解各 种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掌握高尚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把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确定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识形态, 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社会的不利影 响。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干巴巴的 理论说教。

3、结构线索: 按照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的线索,从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谈起,过渡到 高尚道德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先进生产力、其他意识形态、人际关系的影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 如社会一些不良的意识 形态的影响, 学生的判断能力弱, 道德意识薄弱等。 因此, 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 必须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从实际入手,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 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用投影仪投影道德模范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投影:孔子、雷锋、王进喜的图片

讨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他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这说明良好道德对他们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 么,良好道德是怎样促进人生的发展的呢?

一、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教师讲述案例:

案例 1: “马福元事迹” 马福元,男,20 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家在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 3 天母亲就离家出走,12 岁时父亲病逝,一贫如洗的 家里只剩下他和 78 岁的爷爷相依为命。 17 岁的马福元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杂费、食宿费全 免的"宏志班",80 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伤,从此卧病在床。马福元背起爷爷去上学,用微 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木棚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由于房间很潮湿,爷爷风 湿病一受寒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元都要为爷爷暖被窝。一次,邻居阿姨给他几个 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鸡蛋蒸成鸡蛋羹悄悄地埋在爷爷饭里给爷爷吃,自己却一棵白 菜吃上两三天。读书期间,为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饭堂打工。 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耽误学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6 年 3 月,还在读高 三的马福元,获得了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在 200 多名 候选人中得票最高。 其实马福元对这些都不那么在意, 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网络对他的报道。 他说:“作为学生,我希望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中,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 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特别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爱的人。这既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爷 爷对我的期盼。”

【引思明理】 探究问题①:在案例中,马福元具有哪些良好道德品质?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案例分析提示:在这个案例里,马福元刻苦勤奋,勤俭节约,孝顺长辈等。

探究问题②:这些良好道德对他的人生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教师提问。

分析提示: 正是这些良好道德促使他不断完善和推动自我的发展。 案例中他无论条件多么艰苦, 都 把爷爷照顾好,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受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他对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念念 不忘,立志将来回报社会。对长辈的孝顺之情和对社会感恩的心将不断鞭策着他走向成功。 总结: 所以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板 书:

1、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2、良 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选择班里某个宿舍的 10 学生,要求他们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出他们宿舍 最受欢迎的人的名字,然后上交给老师。 老师公布这位“最受欢迎的人” ,再提问其中某个学生: “为什么他会最受欢迎?”

教师总结:具有良好道德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经常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在人 群中,一般比较受欢迎。相反,如果有一个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自私自利,那么久而久之, 便会成为孤家寡人了。所以,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 有利外部环境。

良好道德可以促进人生发展:

1、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 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2、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3、良好道德有助 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二、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38- 页材料,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铁人精神?

2、还有哪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迹?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铁人精神体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

教师讲述事例: 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

事例:李春燕,24 岁的时候, 成为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 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 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 2500 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

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 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李春燕,没有编制,不享受国 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 欠。 2004 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 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 递给李春燕: “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 ”于是李春燕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教师总结:王进喜的铁人精神, 李春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思考:良好道德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 鼓舞我们全身心投入到社会的经济建设上,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李春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我们要敬业、乐业,以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将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良好道德,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良好道德推 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过渡)良好道德怎样推动社会发展? 每个社会都有不用的意识形态,有些意识形态有利社会发展,如: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有些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有不良影响,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

教师总结: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意识形态能引导、促进社会的 发展壮大。相反,错误的消极的意识形态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以高尚道德作为 重要的价值取向,引领、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高尚的道德不仅可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还能够推动社会和谐。

学生阅读教材第 39-40页的事例

思考:高尚道德为什么能够推动社会和谐?

学生发言,教师分析: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之后,足以为一家表率,这样,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在家齐的基础上,国治与天下平也就不是难事了。这便

是古人幻想的治国道路。同样的 道理,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就能以德服人,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创建和谐社 会需要良好道德,良好道德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高尚道德有利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 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

三、课堂小结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良好道德 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造自身和事业 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而 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

四、推荐作业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部分社会公德警示语,或公益广告画,并制作成宣传栏,放 在校园里合适的位置上。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例子对于教学有关键性的作用。好的例子对学生有强有力的吸引力,老 师和学生都好容易进入了角色,能改变了以往老师个人讲,学生全体听的状况。课堂活跃, 气氛热烈, 能充分调动了中下各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好的例子促进学生们对教材 内容深入理解,对基本原理理解透彻,对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分析问题、推理能力增强。可 以改变了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课堂学习方法,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学生的 素质全面发展能起重要作用。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尽可能发掘好的适合教学的例子。

第四课第一课时:

第一框 我爱岗,我敬业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职业道德的特点、内容;

理解:为什么要在职业活动中遵守职业道德;掌握乐业、勤业、敬业的具体要求。

情感态度观念: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意识。 运用: 辨析社会生活中关于职业道德的不同思潮; 自觉增强践行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要求,增强践行爱岗敬业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

难点:增强践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

三、教学时数1 课时

四、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40~44; ;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身边的职业道德规范,搜集身边遵守职业道德的事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图片引入,初步理解职业道德是职业的灵魂。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找寻职业的灵魂。

(1)用 PPT 出示图片,组织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 40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和印发的材料 “ ‘先救游客! ’——美丽导游文花枝”“、‘范跑跑’与 512 汶川大地震” ,并播放“范跑跑 之歌” ,接着用 PPT 出示问题: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刻,

文花枝为什么要将生的希望留给游 客?人们给范美忠冠以“范跑跑”之名,并谱写出了“范跑跑之歌”原因何在?

(2)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进行引导和点评,归纳引出“职业道德——职业的灵魂” 。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职业道德——职业的灵魂。 1.教学内容 :

(1)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特点:具有行业特征、时代性、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明确的规范性。

(2)遵守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社 会和谐。

2.教师活动

(1)找找并说说我们身边的职业道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0 页的正文,出示 PPT,请学生列举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讲述 所经历的或所搜集到的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的故事,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 点。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点。

(2)探究活动二:关于职业道德的讨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1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和正文,用 PPT 出示人们对于职业道德的三 种不同看法,提出问题:对于职业道德的看法还有哪些?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要求学生结 合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谈谈对职业道德的看法。并归纳总结:观点

一、二是错误的,观点 三是正确的,应对职业道德的作用有正确的看法,同时用 PPT 出示: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的 责任和义务,是职业成功的保证。

(3)探究活动三:护士的故事。 结合教材第 41 页倒数第二行起至第 42 页第六行正文, 思考职业道德的作用。 对学生的发言 进行深化小结:职业道德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与社 会和谐。介绍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二目:职业道德的基础──爱岗敬业。 1.教学内容 :

(1)如何看待职业。 职业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2)爱岗敬业的内涵。

(3)爱岗敬业的具体的要求:乐业、勤业、敬业。 2.教师活动 :

(1)探究活动四:天堂和地狱比邻。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 42 页活动框中的镜头二的文字──小李的想法和做法,然后用 PPT 出示 问题:你赞同洛克菲勒的“天堂”和“地狱”之说吗?为什么?小李的想法和做法会导致什 么后果?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职业的作用、爱岗敬业的意义,并用 PPT 出示:爱 岗敬业──职业道德的基础。

(2)探究活动五:乐业,勤业,敬业的表现。 阅读教材第 43 页的正文第一小节,分小组讨论、填写教材第 43 页的表格。教师帮助学生进 行总结归纳填表。

(三)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职业道德的含义、特点和作用;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爱岗敬业等。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什么是职业道德?其基本规范有哪些?



第四课 第二课时:第二框; 我诚信,我公道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内涵,掌握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 情感态度观念: 懂得遵守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重要意义, 培养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品质, 树立“讲诚信、重公道”的作风。 运用:辨析社会生活中关于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不同思潮,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做到诚实守 信、办事公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内容、要求以及如何践行。 难点:辨析社会生活中关于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不同思潮,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调查研究法、讨论法、游戏法等。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44~48;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进行有关案例资料的搜集;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身边诚实守信和公道的有关案例。

七、板书设计

22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教师活动 用 PPT 出示问题: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我国大力提倡的职业道德具体内容有 哪些?爱岗敬业有哪些具体表现?引入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我诚实守信,我公道。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恪守职业道德的重点──我诚实守信。 1.教学内容 (1)诚实守信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2)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的表现。 (3)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食品安全警报的启示。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 44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和正文,问题:这三幅图上是什么食品?吃 了这样的食品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一次次的食品安全警报说明了什么?接着进一步提问 你在生活中还遇到或听说过哪些不诚实守信的事例?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 诚实 守信的含义 (2)探究活动二: “三鹿”奶粉事件。 回顾“三鹿”事件,思考四个问题:①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由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女 企业家到被判无期并处罚金 2000 多万,成为全国公众唾弃的对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② 三鹿集团由原来的“中国食品百强企业”“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到后来的轰、然倒塌、破产倒闭说明了什么?③22 家奶粉企业巨头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国内奶业损失 达几百亿说明了什么? ④从“三鹿奶粉”及其他一系列类似事件的频繁曝光中,老百姓消 费信心大受打击, “这样的信任”危机给了我们哪些深刻的反省? 总结出讲究诚实守信对于个人、企业、行业、社会的重要意义──个人受欢迎,企业有 发展,国家展形象。进一步感悟、理解诚实守信对个人成长、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探究活动三:小崔的选择。 阅读教材第 45 页第一个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和活动框下面的正文,思考

:小崔所作的决定

23

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给故事续尾。 )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有哪些基 本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作业绩与诚实守信的关系, 进一步懂得诚实守信对于个人发展 的重要意义,在职业活动中恪守诚实守信规范五个方面的表现。 (4)探究活动四: 踢开诚实守信的“绊脚石” 。 请三位学生分别朗读教材第 45 页 “踢开诚实守信的 ‘绊脚石’、” 活动框中三种不同的观点, 组织学生阅读、运用教材第 46 页的正文、名言和“链接”内容逐个进行辨析,引导学生明 确诚实守信的要求: 诚实守信是自身内心的法则, 不应以其他为参照; 诚实守信要遵纪守法, 且不能违背社会道德。 第二目:恪守职业道德的较高要求──我公道 1.教学内容 (1)办事公道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2)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五:对“办事公道”的探讨。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47 页正文第

一、第二小节,结合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说对两种 观点的看法,允许大家各抒己见,必要时可以展开辩论。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引导,在学 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又一准则;及办事公道的含义。 (3)探 究活动六:刘姝威成名的故事。 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第 47 页的“链接”内容──刘姝威因为坚持讲真话而一举成名,问题: 坚持办事公道对个人、企业和国家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在职业活动中要做到办事公道需要提 高哪些方面的修养?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回答。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办事公道对从业人员、对企业、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及 办事公道的三方面要求。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我奉献, 第四课第三框 我奉献,我快乐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内涵,掌握其基本要求,认识职业腐败的社会危害性。 情感态度观念: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体会“我奉献,我快乐”的真谛。 运用:正确辨析社会生活中关于服务、奉献的不同思潮,对职业生活中各种腐败现象有正确 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与践行。 难点:辨析社会生活中关于服务与奉献的不同思潮,生活中能服务他人与奉献社会。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48~53;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进行有关案例资料的搜集;印发材料“徐虎──把奉献社会当成习

惯”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身边服务和奉献的相关事例;搜集有关职业腐败的案例,思考其危害 性。

24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四课第三框 “我奉献, 我快乐” 。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恪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服务。 1.教学内容 (1)服务群众的内涵与道德要求。 (2)如何高质量地服务群众。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服务群众的道德要求。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 48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回答 PPT 上出示的问题:你接受过上述公 司的服务吗?你对他们的服务满意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回忆生活中与这些服务 性行业打交道的经历,结合前两节课所学的内容,畅谈感受。 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9 页正文第

一、第二小节,由此引出对服务质量的讨论,使学生 体会、了解服务群众的含义,回答“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要求应该有哪些”等问题,掌握器 要求, 懂得服务群众是不仅是服务性行业同时也是所有职业应有之义, 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内 容和更高要求。 (2)探究活动二: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结合第 49 页活动框中三位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思考:你如何评价黄师傅、小郭、小吕的 做法, 如果是你面对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要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我们应该做 哪些努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要有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 要热情、周到、耐心;要增强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技能。 第二目:恪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我奉献。 1.教学内容 (1)奉献社会的内涵。 (2)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3)奉献社会的重要意义。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三:奉献社会的不同理解。

25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 50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正文和点评,回答问题:对两位学生关于 奉献社会的不同观点,你怎么看?引导学生对上述两种观点展开讨论,进行辨析,使学生懂 得,奉献社会可以从平时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体现,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奉献社会 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敬业奉献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奉献社会的涵义,认识奉献社会的 真谛。 (2)探究活动四: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51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和正文第一小节,组织学生对工人们和小慧 的做法进行讨论、交流。 你如何看待上述工人和小慧的做法?这些做法与奉献社会的道德要 求相容吗? 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有哪些?归纳总结: 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好本 职工作。 (3)探究活动五:谭老师展开的双臂。 结合第 51 页“链接”的内容,思考:谭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品格?奉献社会对个人 和社会有哪些意义?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应该怎样奉献社会?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谭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热爱学生、保护学生、不惜牺牲自我的崇高职业道德;奉献 社会,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有助于营造互助友爱、安定和谐的社会风气;充满爱心,践行 道德,平日里积极参与志愿者、希望工程、扶危济困等活动。 第三目:践行职业道德,反对职业腐败。 1.教学内容 (1)职业腐败的表现及其危害性。 (2)反对职业腐败。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六:职业腐败大追踪。 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请每个小组按照教材第 52 页活动框中的要求、参看第 52 页正文, 推选一名学生上台讲述搜集到的职业腐败的事例, 并阐明自己对职业腐败危害性的认识。 根 据学生的发言,对职业腐败的现象及其危害性进行归纳。 (2)探究活动七:反对职业腐败。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 53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思考“小金的做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接着再问 “对 ‘腐败就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有权力的人才搞腐败’这句话你怎么看?” 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第 53 页的正文进行讨论、回答。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了解反腐败的内容,懂得反腐倡廉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五课第一框 让职业道德永驻我心

一、教学目标 认知: 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和要求; 了解慎独和省察克治的含义及其在职业道德养成中 的意义和要求。 情感态度观念:认同职业道德养成的要求和意义;以注重职业道德养成为荣;认同职业道 德养成的方法。 运用:在职业道德养成的实践中,自觉运用慎独的方法;自觉通过省察克治,勇于改过和善 于改过。

26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职业道德养成的方法──慎独和省察克治。 难点:职业道德养成的方法──慎独和省察克治。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54~58; 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讨论“

小王同学的想法对吗” ,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王同学的想法对吗? 通过组织血色很那个讨论小王同学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小王将来职业生活的两种可能性: 一是无法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接受教训,重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明白,在 学校学习就要注重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职业道德需要养成。 1.教学内容 (1)职业道德是后天养成的。 (2)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 (3)职业道德养成的要求。 (4)注重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刘德故事的启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54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结合阅读教材第

54、55 页的正文以 及“链接” ,回答:假如你是一名职业工作者,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自觉遵 守职业道德规范?

27

引导学生懂得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养成的; 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 含义;理解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从现在开始,需要假以时日,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对照职业 道德规范改变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第二目:入暗室而不欺──慎独。 1.教学内容 (1)慎独的含义及特点。 (2)慎独的意义。 (3)做到慎独的要求。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三:推销员小耿事例大讨论。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第 56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 思考并回答: 假如你是小耿, 你会怎么做? 我们如何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坚守职业道德?引导学生了解慎独的含义、特点。 板书:入暗室而不欺──慎独,自己独处无人监督,按照道德准则行事;自主性,主动性。 (2)探究活动四:杨震拒金。 看 “杨震拒金” 的故事, 要求其他同学边看边思考: 这个故事在什么地方显示了 “独” ? 杨震为什么能做到慎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杨震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 质与慎独是什么关系?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①什么是“独”?②为什么要“慎”?③杨震坚持了什 么样的信念?④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慎独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能做到慎 独;做到慎独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慎独的意义,掌握慎独的 要求。 (3)探究活动五:在“隐”与“微”上下功夫大讨论。 学生阅读教材第 57 页的“链接” ,思考:造成“隐”与“微”的原因有哪些?说说我们 身边的“隐”与“微”现象。如果小夏将电脑其据为己有,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 是你,你会怎么处理?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在学生讨论

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在“隐”与“微”处的不同选择是对自己道德境界高低的 试金石:做到慎独,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不能做到慎独,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堕落的 起点。 最后作归纳, 强调说明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的重要性──有了坚定的职业道德信 念,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3)探究活动五:在“隐”与“微”上下功夫大讨论。 阅读教材第 57 页的 “链接” ,分小组讨论,积极思考,交流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每组推 荐代表发言,回答问题。 第三目: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省察克治。 1.教学内容 (1)省察克治的含义。 (2)省察克治的意义。 (3)做到省察克治的要求。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六:富兰克林的习惯。 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第 57 页的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其他学生听并思考并回答问题:富兰 克林的做法, 对我们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58 页第

2、节正 3 文,理解省察克治的含义、意义,并用 PPT 出示:对照规范,反省检查,找出不足;克服 与修正不足,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与习惯;提高道德境界。 (2)探究活动七:我们应当怎样省察克治?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 58 页的“链接”和名言,围绕“我们应当怎样省察克治”这个问 题,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展开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掌握省察克治的方法。用 PPT 出示:学会省察,按照规范反省自身,勇于改过,善于改过。

28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五课第二框 在职业实践中锤炼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职业道德榜样的内涵及意义;知道涵养职业道德要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锤炼。 情感态度观念:懂得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在实践中锤炼的道理;崇尚职业道德榜样,见贤思 齐;懂得从小处着手,在职业生活中自觉修炼。 运用:自觉以行动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自觉践行,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职业实践中,自觉遵从职业道德的要求,身体力行,纠正自己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 要求的不良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见贤思齐,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 难点:自觉践行,从小事做起;自觉遵从,身体力行。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59~62; 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温故知新,案例导入,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王顺友的马班邮路给我们的启示。 简要介绍王顺友事迹, 引导学生探讨: 王顺友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是怎么来的?他的职业道 德修养的途径有哪些? 在学生交流、探讨的基础上,点评、归纳,其中突出五个关键词:养成、职业实践、锤炼、责任感、身体力行,进而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职业实践中养成。 (2)引导学生翻阅教材,了解在职业实践中锤炼良好职业道德的三个主要途径:在职业实 践中锤炼;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二)研习新课

29

第一目: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1.教学内容 (1)学习职业道德榜样的重要意义。 (2)怎样学习职业道德榜样。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秦冬琦的故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59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及名言,问题:秦冬琦是如何很快成为一名优秀 服务员的?秦冬琦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学生探讨、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职业道德榜样对人的激励作用,理解人人都可 以像秦冬琦一样,通过自觉地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2)探究活动三:怎样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59 页的 “链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道德榜样的事迹, , 并推荐代表回答 PPT 出示的问题:你向道德榜样学习过吗?结果如何?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 60 页第

一、二节正文和“点评” ,归 纳学习职业道德榜样的要求, 激发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道德榜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职业道德榜样, 抓住职业道德榜样的精神实质, 将学习职业道德榜样落实到自己 的职业活动中。 第二目: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职业事。 1.教学内容 (1)从小处着手的重要性。 (2)如何做到从小处着手。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从小处着手。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 60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从小处 着手的名言或故事。 思考: 为什么要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手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什么 样的关系?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从小处着手与培养良好职业 道德之间的关系。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职业事。 (2)探究活动五: “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辩论。 组织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 61 页“链接”和教材关于两节“从小处着手”的正文,对“成大 事者,应不拘小节”观点进行辩论。在学生辩论基础上,引导

学生正确对待“小节” ,辩证 地看待“大事”与“小节”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从小处着手”的道理以及如何做到从 小处着手。指出:克服眼高手低,从每件小事做起;恪守规范,以负责态度做好每件小事。 第三目:身体力行,在职业实践中养成。 1.教学内容 (1)身体力行对于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如何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六:珍妮与露丝的故事。 请两位学生上台讲珍妮与露丝的故事,其他学生边听边阅读教材第 61 页活动框中的文 字材料。思考:从职业道德养成的角度看,珍妮与露丝的事例我们什么启示?为了培养自己 的职业道德,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理解: 实现理想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养成与提高都离不开行动, 都体现在自己的 道德行为上。 (2)探究活动七:邓建军的故事。 请一位学生介绍邓建军的事迹,结合教材第 62 页的第

二、第三两节正文和名言,引导

30

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邓建军的成功与他的职业道德有什么关系?邓建军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是怎么得来的? 引导学生理解邓建军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养成的,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又与他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在事上磨炼是息息相关的。 进而引导学 生深刻理解“在职业实践中身体力行”“在事上磨炼”的含义与重要性,理解“身体力行”、与“磨炼”贵在坚持。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六课第一框 增强规则意识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规则的作用,了解纪律与法律的主要异同点,正确认识和理解纪律,认清职业活 动中违背规则的危害,知道遵守规则要克服不良心态、涵养高尚道德。 情感态度观念:理解严守规矩的意义,增强规则意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涵养道德,让规则常驻心中。 运用:现实生活中,在可能违规时调控自己的不良心理,做遵纪守法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做遵纪守法的人。 难点:纪律与法律的主要异同点。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64~68; 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布置学生预习新课,查找名字和古代军纪的 出处及解释;印发材料: “骑手的故事”“纪律与法律的异同”、(表格) 。 学生:预习并思考教材中问题;做好上课相关准备。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导语和第六课导语,了解本单元知识结构

,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31

设问“我们学法、提高法律素质的意义何在?”过渡至本单元知识结构。简单讲解本单元 的逻辑结构,最后强调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问导入本节课教学内容:对 于我们中职生来说,学法、守法首先要从遵守什么开始?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规则与秩序。 1.教学内容 (1)人类的活动是受制约的。 (2)规则的重要作用。 (3)人们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多方面的。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马的缰绳和课堂纪律。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64 页镜头

一、二中的文字材 料,用 PPT 逐一出示问题:缰绳在驭马时起什么作用?课堂纪律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时有 什么作用? (2)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归纳导出:复杂世界是有秩序的,人类活动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 则的制约。明确规则的制约保障秩序的稳定。点明制约人们活动的就是人的行为准则,这些 准则是多方面的。说明各种社会组织都会有其相应的规则,有规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点。 第二目:纪律与法律。 1.教学内容 (1)纪律的含义及作用。 (2)法律的含义及规范作用。 (3)纪律与法律的共性与区别。 2.教师活动 (1)通过漫画“马的缰绳” ,设问过渡:缰绳寓意什么?引出纪律的概念。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66 页材料“古代军纪” ,以此强化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 在学生讨论回答基础上归纳纪律的作用, 明白纪律带给人的不仅是限制和约束, 更多的是自 由和空间。引导学生明确规则意识,主动将他律变为自律,成为有更高道德境界的公民。 (3)探究活动三:王某维权事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65 页案例,思考:港务处依据什么对王某做出停职检查的处理?法院 依据什么裁决这一劳动纠纷?什么是法律?纪律与法律有什么异同?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 论,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赏析性点评,同时纠偏,进一步使学生明确违反纪律有危害,感到不 光要依法维权,还须时刻遵纪守法。点明法律的含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66 页“链接法律的规范作用” ,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接着以表格形 式归纳纪律与法律的异同,指导学生完成表格。并明确纪律和法律都是规则,都应当遵守, 我们应该做遵纪守法的人,着重强调法律是人们行为的首要准则,明确法律的权威性。 第三目:做遵纪守法的人。 1.教学内容 (1)职业活动中不遵守规则的危害。 (2)要克服违纪违法的不良心理。 (3)讲道德,避免违纪违法。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王某、徐某两起事故。引导学生阅读第 67 页镜头

一、二中的文字材料, 思考: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避免? 通过讨论得出:由于自己或他人的违规操作而导致的。只有充分重视规则,自觉遵守规 则,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2)探究活动五:三种违规的心理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67 页镜头

一、二中的文字材

32

料,结合教材第 68 页“链接青少年常见的违规心理” ,讨论、回答问题:上述三种现象违 反了什么规则?在我们身边的学生身上有没有发生过上述行为?要避免上述恶果需要克服 什么不良心理?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强调要求学生克服不良心理,自觉涵养道德,理性对待规则,让 规则常驻心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六课第二框 建设法治国家

一、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懂得法治与德治要结合起来,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 念的内涵。 情感态度观念: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增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平等观念,拥护国家的依法治国方略。 运用:崇尚法律的权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努 力做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刚正磊落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依法治国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难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职业道德与法律》 (人教版)P68~73;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思考。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分析山杠爷案例,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33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山杠爷案例。 看山杠爷的例子,思考:山杠爷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好,事情就一定办 得好吗?治理村庄应该依据什么?山杠爷违法侵权表现在哪些方面?山杠爷的教训给我们 什么启发? 在讨论的基础上,强调指出:德治要与法治结合,必须依法治村、依法治国,法治是治理国 家最合理的模式。设问过渡: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依法治国的内涵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看图片,谈观后感。用 PPT 逐一出示“建国 60 周年大阅兵时‘依法治 国’方阵” 图片,谈谈观图片后的感受。 党的十五大郑重指出: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发展民主, ; 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 年 3 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用 PPT 出示: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 。 (2)点明“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接着从依法治国的领导者、主体、依据、客体、目的角 度引导学生理解内涵。点明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并引入“依 法治国的基本要求”问题。 (3)探究活动三:房地产开发商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涉及依法治国的 哪些要求?开发商不执行法院判决,该怎么办?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明确指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 求,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要学会依法维权,加强法治建设,同时说明我国 加强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4)文献探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PPT 出示江泽民讲话,请学生谈谈对讲话的理解。归 纳: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用 PPT 出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 成员的行为,令人不敢破坏规则;德治,以其感召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不 愿破坏规则;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第二目: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1.教学内容 (1)要崇尚法律的权威。 (2)政府要依法行政。 (3)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邱某害夫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70~71 页案例,思考:邱某毒死丈夫 的原因是什么?她可以结束“治愈无望、濒死状态”丈夫的生命吗?对邱某的处理,是按照 民意还是依照法律?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相结合,强调在法治国家,情、理、法,法为先,引入案例“法重于情” ,感召 学生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2)文献探究:政府依法行政。通过温家宝讲话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指出:政府依法行政 对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的重要意义,政府依法行政。(3)探究活动五:佘某案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 71 页案例,回答:对佘某的错判失

34

误在什么地方?佘某被迫承认莫须有的罪行,服刑 11 年,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 司法为民, 司法必须公正, 司法改革任重道远, 我们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4)结合教材第 72 页第一个“点评” ,强调抓四个环节,并板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主导地位、以法律为准绳;政府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树立社会 主义法治理念。 第三目: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及对公民的要求。 2.教师活动 (1)引入“死刑复审”图片,简单介绍死刑复核程序。过渡至知识讲授:思考社会主义法 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哪些方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72 页的第二个 “点评” 明确社会主义 , 法治理念及其不同组成部分的各自作用。 (2)引入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的讲话,强调为了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我 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72 页“链接” ,深 化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3)介绍今年两会期间的“选举法”修改情况,思考:修改选举法的意义何在?讨论归纳 明确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 (4)探究活动六:公正切分蛋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 73 页活动框文字材料,调动学 生思维,讨论问题:能否公平分蛋糕?有别的好主意吗?有何启示? 归纳:条件不具体,判断是否公平的角度不同,但只要制度正义就有利于保证公平,强调我 们要树立公平正义观念,培养公正意识,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做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关心他人、刚正磊落的人(用 PPT 出示) 。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七课第一框 维护宪法权威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确宪法的法律效力和修改程序,掌握实施宪法的具体 要求。 情感态度观念:崇尚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理解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 运用: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能初步分析判断日常生活 中的违反宪法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难点:实施宪法的具体要求。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74~77;PPT 课件。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布置学生预习新课,辅导学生熟悉模拟法庭

35

的程序,准备发言稿。 学生:预习并思考教材中问题;利用网络搜集、查找相关法律法规。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伴奏和图片,在探讨问题中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2.教学活动 (1)探究活动一:乐队章程。 请学生欣赏歌曲伴奏和图片, 引导他们弄清乐队为什么需要乐谱?组织学生热烈讨论: 一个 国家需要一个怎样的章程,以便更好地管理这个国家?引出维护宪法权威。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根本大法,效力最高 1.教学内容 宪法权威的含义: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的法律效力;宪法的修改程序。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宪法制定修改程序。 用 PPT 出示宪法封面图和知识要点: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宪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 和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宪法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 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国家制度、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社会经济制度、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职责权限、工作原则和制度等内容。说明我 们依法治国,核心是依宪治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74 第二个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设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 什么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让学生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与修改程序的不同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明确之所以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要规定如此严格的程序, 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他法律、法规制定的基础。 (2)探究活动三:宪法重要性。 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 75 页知识链接和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有 人认为宪法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试分析此说法的危害性。讨论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宪 法意义。讨论后形成共识:宪法不是可有可无的,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都 是由它派生出来的,都不能与它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如果一个国家的宪法没 有权威,那么这个国家的其他法律也就会失去公信力,国家就会乱成一团,人民就要遭殃。

36

并说明维护宪法的意义极为重大,作为国家的母法,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切实维护 宪法的权威,人人有责。 第二目:实施宪法 人人有责 1.教学内容 实施宪法的具体要求。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宪法博物馆。 问题:建立宪法博物馆与实施宪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明确: “宪法博物馆”的建立 有利于我国公民宪法观念的培养, 从而有利于宪法的实施; 宪法的实施关键是每个公民的宪 法意识和观点的建立。 通过我国法律体系建构图和文字材料, 思考实施宪法的具体要求有哪 些方面?一个要求:按照两个“根据” ,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使生活有法可依。请学生结 合教材第 76 页第二个“链接” ,明确实施宪法的第二个要

求: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利和 自由的作用。 (3)探究活动五:学校限制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高考。 通过该活动明确实施宪法的第三个要求:生活中使用宪法,以此作为行为的根本准则,维护 宪法权威。强调指出: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公民的中职生心中 都要崇尚宪法。 (4)请每个学生大声朗读教材第 77 页“链接” ,感悟体会,使学生明确宪法就在我们身边, 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宪法是我们行为的根本准则,我们要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把宪 法的原则和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七课第二框 当好国家公民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我国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的含义和保障人权原则的内涵;理解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人民主权观念,增强公民意识,培养爱国热情。 运用: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坚决与各种破坏宪法权威的行为和倾向作斗争,正确 行使权利,严守权利边界。 教学重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权的内涵与实现。 难点:正确行使权利,严守权利边界。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 P78~P82; PPT 课件与视频。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和材料;布置学生预习;将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与人权有关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37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看两次洪灾资料,思考讨论,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1)用 PPT 出示 1931 年和 1998 年长江洪灾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的自然灾害,为 什么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遭遇和命运? (2)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点评、总结学生的观点。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权力属民,国家主人 1.教学内容 (1)宪法人民主权原则的含义。 (2)宪法保障人民主权原则的内涵。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二:关于人民主权原则内涵的讨论。 (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78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用 PPT 出示:从材料一两部宪法的 规定中, 你能发现什么共同之处?思考人民代表大会的崇高法律地位与我国宪法第二条之间 有什么内在联系?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两部宪法都突出了了人民主权原则,主 权在

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其崇高的法律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 (2) 引导学生阅读第 78 页正文和 “点评” 内容进行讨论, 明确人民主权原则的内涵与依据: 我们全体人民,拥有这个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主权原则是由宪法规 定和保障的。 探究活动三:关于人民主权原则体现的讨论。 (1)要求学生阅读第 79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思考:从这个事例中,你能联想到哪些原 则?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在国家机关由人民产生、对人民 负责、国家权力由人民授予,人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不同的形式,对公共事物发表自 己的看法,用充分的事实和正当的理由来影响公共决策。 (2)用 PPT 出示几幅公民参与管理社会事务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形式。设 问: 你了解这些活动吗?你能说出公民参与这些活动的重要意义吗?对学生发言中的观点进 行点评、引导与归纳。 (3)要求学生结合第六张 PPT 的内容阅读教材第 79 页的“链接”和“点评”内容,思考、回答问题: 你觉得人民主权原则抽象吗?在日常生活中, 它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引导学生展 开讨论,帮助学生懂得人民主权原则其实并不抽象,时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

38

我们,指引我们管理身边的事、关心国家大事;维护和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就是在维护和坚 持每个公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第二目:保障人权,国家职责 1.教学内容 (1)人权的概念。 (2)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3)宪法保障人权的意义。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四:关于保障人权的讨论。 (1)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80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 观看由陆川导演的电影 《南京! 南京! 》 预告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战争年代的人权。组织学生针对教材所提的问题展开讨论,回答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尊严的人,你有何感想?”点评、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保障人权的 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人权问题的思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80 页的正文、“链接” 和 81 页“链接”的内容,要求学生思考: 什么是人权?国家对于人权的义务是什么?为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国家出台了哪些法律?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引导学生了解人权的含义,理解国家对于人权的义务,人有受 到尊重并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即为“人权” ;尊重和保障是国家对于人权的义务;出台了 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医卫意见等,也使学生对我国保障人 权的发展有个基本的了解。 探究活动五:关于

公民在生活中的权利与自由的讨论。 (1)用 PPT 展现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图片,设问:你知道这些权利吗?还知道公民享 有哪些权利?引导学生了解人权的具体内容,即人权包括选举权、财产权、受教育权、言论 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81 页的三节正文,用 PPT 出示图片:祖国的尊严。设问:保障 人权的意义是什么?在人权问题上,公民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指导学生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公民 与国家的关系,点评、归纳、总结学生的观点,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公民的权利,是国家 强盛的前提;对人权的保障,是国家的职责;维护国家的利益,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增强 权利观念,为国家争人格。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人权问题对个人对国家的重要性。 第三目:权利界限,依宪合法 1.教学内容 (1)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2)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关系。 (3)严守权利边界。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六: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讨论。 (1)用 PPT 出示:向学生再现社会生活中的几个场景,由此引起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阅读 教材第 81 页 第 2 个“链接” 的内容,设问:在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 (2)用 PPT 出示:观点辨析。指导学生对 PPT 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讨论,看它们是否相同? 为什么?要求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要有清醒认识。 (3)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讨论、思考、回答问题。点评、归纳学生的观点, 帮助学生认识公 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七:关于权利边界的讨论。 (1)阅读教材第 82 页活动框文字材料,观看视频“麻将声声扰考生” 。用 PPT 出示问题:

39

你对这两件同样的事有何想法?如果你是居委会主任,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2)各抒己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82 页的“链接”内容,设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 行使权利?让学生意识到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点评、归纳、小结学生 的观点,帮助学生提高法制观念,严守权利边界。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八课第一框 崇尚程序正义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法律实现正义的两种方式,了解两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懂得程序正义的作用;理 解实现程序正义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在理解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的观念。 运用:学习了程序正义后,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做一个知法、守法 之人。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程序正义的作用。 难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区别。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83~86; PPT 课件。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并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做好上课相关准备。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案例探究,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一: “家中看黄碟,民警上门查” 。 (1)出示 PPT,叙述案例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张林夫妻二人在家中看黄碟违

40

法吗?公安机关为什么要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2)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归纳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公安 机关在进行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 一条,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并由此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程序正义的内容。 (3)导入新课学习。板书:崇尚程序正义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认识程序正义 1.教学内容 (1)程序正义的含义。 (2)程序不正义的危害。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二:铡美案。 (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P83 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回答 PPT 出示问题:假如这个 故事发生在今天,本案应该由包公亲自审理吗?你认为本案的审理合乎正义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明确:包公审理此案的程序欠妥,此案的审理不完全合乎正义; 程序正义就是裁判过程的正义, 引导学生理解程序正义的含义, 懂得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 不同。 案例探究三:执法有错。 (1)用 PPT 出示案例:2003 年 4 月 12 日晚 8 时许,陕西白水县公安局杜康派出所的 4 名 警察突然来到中学生马某家,要将她父亲带走,她要求警察出示证件,但对方并未出示任何 证件,还说“小孩子,没你的事,一边去” 。她不依不饶,警察竟对她拳打脚踢,随后又给 她戴上手铐,拉进警车,闻讯赶来的村民气愤不过,围住警车不让走。马某乘机躲了起来。 最后,警察只得开车离去。问题:警察执法有错吗?其危害有哪些? (2)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并强化:警察的错误表现在于不符合执法程序。程序的不 正义往往会导致实体的不正义,会动摇信心,导致司法制度受损、司法权威被蔑视,最终阻 碍依法治国的实现。 名言学习:不公正裁判的结果。 (1) 要求学生

大声朗读教材 P84 的培根名言 “一次不公正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 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 ,结合教材 P83 的最 后一节正文说说体会。 并归纳强调: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 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法的内在精神要求, 同时也是其 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如果司法机关不能保持其公正性, 司法机关也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 社会基础。一句话,公正是司法的生命! 第二目:程序正义的力量。 1.教学内容 程序正义的作用。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四:米兰达规则。 (1)先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 P84 活动框中的文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辩论,弄懂: 米兰达规则为什么会成为一项刑事诉讼规则?它到底有什么作用?你认为这项规则是利大 还是弊大? (2)补充介绍“米兰达规则的由来和价值” 。 (3)在学生探讨、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强调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理解程序正义的 力量,它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证,是司法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助推器;程序法 得到严格遵守,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

41

案例探究五:辛普森案。 (1) 请一位学生叙述教材 P85 活动框辛普森案,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PPT 出示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民意调查结果?你能够接受这个结果吗?谈谈你对此案的看法。 (2)强调:美国司法制度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寻求案情真相和把 罪犯绳之于法。 审判程序和过程的公正有时甚至比结果更重要; 审判程序的公正要深入人心, 强调程序公正的作用。

(三)第三目:程序正义的实现。1.教学内容 实现程序正义的标准。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六:打架。 (1)请一学生叙述教材 P85 “打架” 案例, 其他学生围绕 “你认为处分旭澄在程序上正确吗?” 和“怎么样的程序才能保证公平处理此事?”谈看法,体会实现程序正义的条件有哪些。 归纳指出:不正确;做出处分的一方与本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有着密切关系;处分是由学校 单方面做出的,被处分者无从参加;需按照程序正义的标准来处理此事。 “链接”解读:回 避制度。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实现正义程序的标准。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作业 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三大诉讼、法院管辖及其受案范围,理解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懂得证据的作用 及种类,认清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知道在实际 生活中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 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诉讼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运用:通过学习,提高诉讼能力;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种非诉讼方式和三大诉讼。 难点:举证责任的确定。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86~91; PPT 课件。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并思考教材中问题。

七、板书设计

42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一: “抱外甥跳桥讨薪,被判拘役 5 个月” 。 请学生看 PPT 出示的案例,思考、回答:肖某为什么会被判刑?如果我们的工资被拖欠, 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各组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 点评归纳, 引出本节课学习的第一 个内容:不打官司也能维权。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不打官司也维权。 1.教学内容 解决纠纷的三种非诉讼方式:调节、仲裁、行政复议。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二:调解、仲裁、行政复议。 请学生阅读教材 P86~87 活动框中的三个案例,结合教材 P87 的正文内容,讨论、问题: 上述情景涉及几种纠纷解决方式?这些解决方式与打官司相比利弊何在? 学生讨论,归纳点评,用 PPT 出示调解、仲裁、行政复议三种方式的含义和特点: 方式 调解 含义 特点 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方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下, 有三方;依法;自愿协商。 依法自愿进行协商, 从而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当事人根据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 者裁判,仲裁机构对争议做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办 法。 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 法权益,依法向法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其对有争 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 定。 自愿; 中立的第三方裁决; 裁 决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必须 履行。

仲裁

行政 复议

法定机关;依法;提出申请。

第二目:明明白白打官司。 1.教学内容 (1)诉讼的含义及种类。 (2)法院管辖的含义。 (3)诉讼的一般程序。 43

2.教师活动 (1)案例探究三: “秋菊打官司” 。 请一位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教材 P87 秋菊打官司的案例,其他学生思考、讨论、回答:①秋菊已经原谅了村长,不再打官司了,村长为什么还被拘留?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明确告诉学生: 这涉及到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的 区别。介绍公诉

案件与自诉案件。 接着请学生讨论问题:②如果你遇到纠纷,是愿意“私了”还是“公了”?说说你的理 由。在讨论基础上请学生阅读教材 P88 页第

一、二节正文和“链接”内容,了解诉讼及其 种类。 (2)案例探究四:管辖。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88 活动框中的案例和 P88“链接” ,围绕 PPT 出示的问题: “同样 是民告官, 为什么法院有的受理, 有的不受理?小关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展开热烈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管辖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89

一、二节正文与“链接” , 拿出课前填写好表格小组交流、讨论, 完善“法院管辖的范围” 的表格,每组推荐代表发言, 加深对诉讼管辖知识的理解。 管辖类型 最高人民法院 级别 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地域 管辖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内容规定 管辖具有全国影响的案件 管辖具有全省影响的案件 管辖具有全市影响的案件 管辖绝大多数的普通案件 “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多以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 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另有立案管辖

(3)案例探究五:一审程序。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P90 第一个活动框中的流程图,对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有一个直观的了 解;结合课前观看的视频说说所知道的内容和体会。教师点评归纳,强调法律程序是依法治 国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对法律程序的敬畏感,破除“重实体轻 程序”的传统观念。

(三)第三目:证据诉讼的灵魂。1.教学内容 (1)证据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2)举证原则。 2.教师活动 (1)案例探究六:借钱。 由两位女生上台表演根据教材 P90 活动框案例改编的小品 “借钱” 看后各组讨论、, 回答 PPT 出示的问题:小玲借钱给朋友明明是事实,法院为什么不支持她呢? 点明证据就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然后指出:因为小玲 证据不足,法院无法支持她。在司法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败诉的原因是由于对证据规 则的误读或缺乏证据意识。法律是靠证据说话的,我们所说的打官司,说到底就是打证据。 介绍证据的种类。 (2)案例探究七: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介绍 举证责任的主要功能,通过案例介绍举证原则。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作业 44

第八课第一框 崇尚程序正义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法律实现正义的两种方式,了解两种方式的基本特点;懂得程序正义的作用;理 解实现程序正义的标准。 情感态度观念:在理解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培养自我保护的

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的观念。 运用:学习了程序正义后,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做一个知法、守法 之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程序正义的作用。 难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区别。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83~86; PPT 课件。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并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做好上课相关准备。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案例探究,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一: “家中看黄碟,民警上门查” 。 (1)出示 PPT,叙述案例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张林夫妻二人在家中看黄碟违 法吗?公安机关为什么要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2)在学生发言基础上,归纳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公安 机关在进行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 一条,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并由此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程序正义的内容。 (3)导入新课学习。板书:崇尚程序正义

45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认识程序正义 1.教学内容 (1)程序正义的含义。 (2)程序不正义的危害。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二:铡美案。 (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P83 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回答 PPT 出示问题:假如这个 故事发生在今天,本案应该由包公亲自审理吗?你认为本案的审理合乎正义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归纳总结,明确:包公审理此案的程序欠妥,此案的审理不完全合乎正义; 程序正义就是裁判过程的正义, 引导学生理解程序正义的含义, 懂得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 不同。 案例探究三:执法有错。 (1)用 PPT 出示案例:2003 年 4 月 12 日晚 8 时许,陕西白水县公安局杜康派出所的 4 名 警察突然来到中学生马某家,要将她父亲带走,她要求警察出示证件,但对方并未出示任何 证件,还说“小孩子,没你的事,一边去” 。她不依不饶,警察竟对她拳打脚踢,随后又给 她戴上手铐,拉进警车,闻讯赶来的村民气愤不过,围住警车不让走。马某乘机躲了起来。 最后,警察只得开车离去。问题:警察执法有错吗?其危害有哪些? (2)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并强化:警察的错误表现在于不符合执法程序。程序的不 正义往往会导

致实体的不正义,会动摇信心,导致司法制度受损、司法权威被蔑视,最终阻 碍依法治国的实现。 名言学习:不公正裁判的结果。 (1)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教材 P84 的培根名言 “一次不公正的裁判比多次的违法行为更严重。 因为这些违法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 ,结合教材 P83 的最 后一节正文说说体会。 并归纳强调: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 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法的内在精神要求, 同时也是其 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 如果司法机关不能保持其公正性, 司法机关也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 社会基础。一句话,公正是司法的生命! 第二目:程序正义的力量。 1.教学内容 程序正义的作用。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四:米兰达规则。 (1)先请一位学生朗读教材 P84 活动框中的文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辩论,弄懂: 米兰达规则为什么会成为一项刑事诉讼规则?它到底有什么作用?你认为这项规则是利大 还是弊大? (2)补充介绍“米兰达规则的由来和价值” 。 (3)在学生探讨、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强调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理解程序正义的 力量,它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证,是司法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助推器;程序法 得到严格遵守,是衡量一个国家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志。 案例探究五:辛普森案。 (1) 请一位学生叙述教材 P85 活动框辛普森案,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PPT 出示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民意调查结果?你能够接受这个结果吗?谈谈你对此案的看法。 (2)强调:美国司法制度对程序公正和确凿证据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寻求案情真相和把 罪犯绳之于法。 审判程序和过程的公正有时甚至比结果更重要; 审判程序的公正要深入人心, 强调程序公正的作用。

46

(三)第三目:程序正义的实现。1.教学内容 实现程序正义的标准。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六:打架。 (1)请一学生叙述教材 P85 “打架” 案例, 其他学生围绕 “你认为处分旭澄在程序上正确吗?” 和“怎么样的程序才能保证公平处理此事?”谈看法,体会实现程序正义的条件有哪些。 归纳指出:不正确;做出处分的一方与本纠纷的一方当事人有着密切关系;处分是由学校 单方面做出的,被处分者无从参加;需按照程序正义的标准来处理此事。 “链接”解读:回 避制度。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实现正义程序的标准。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作业 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一、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三大诉讼、法院管辖及其受案范围,理解诉讼程序的一般过程,懂得证据的作用 及种类,认清举证责任的不同规定,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纠纷的非诉讼方式。 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诉讼知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运用:通过学习,提高诉讼能力;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种非诉讼方式和三大诉讼。 难点:举证责任的确定。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86~91; PPT 课件。

五、教学资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并思考教材中问题。

七、板书设计

47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一: “抱外甥跳桥讨薪,被判拘役 5 个月” 。 请学生看 PPT 出示的案例,思考、回答:肖某为什么会被判刑?如果我们的工资被拖欠, 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各组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 点评归纳, 引出本节课学习的第一 个内容:不打官司也能维权。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不打官司也维权。 1.教学内容 解决纠纷的三种非诉讼方式:调节、仲裁、行政复议。 2.教师活动 案例探究二:调解、仲裁、行政复议。 请学生阅读教材 P86~87 活动框中的三个案例,结合教材 P87 的正文内容,讨论、问题: 上述情景涉及几种纠纷解决方式?这些解决方式与打官司相比利弊何在? 学生讨论,归纳点评,用 PPT 出示调解、仲裁、行政复议三种方式的含义和特点: 方式 调解 含义 特点 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方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下, 有三方;依法;自愿协商。 依法自愿进行协商, 从而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当事人根据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 者裁判,仲裁机构对争议做出裁决的解决争议的办 法。 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 法权益,依法向法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其对有争 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行政复议决 定。 自愿; 中立的第三方裁决; 裁 决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必须 履行。

仲裁

行政 复议

法定机关;依法;提出申请。

第二目:明明白白打官司。 1.教学内容 (1)诉讼的含义及种类。 (2)法院管辖的含义。 (3)诉讼的一般程序。 2.教师活动 (1)案例探究三: “秋菊打官司” 。 请一位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教材 P87 秋菊打官司的案例,其他学生思考、讨论、回答:①秋菊已经原谅了村长,

不再打官司了,村长为什么还被拘留?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明确告诉学生: 这涉及到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的 区别。介绍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 接着请学生讨论问题:②如果你遇到纠纷,是愿意“私了”还是“公了”?说说你的理 由。在讨论基础上请学生阅读教材 P88 页第

一、二节正文和“链接”内容,了解诉讼及其 种类。 (2)案例探究四:管辖。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88 活动框中的案例和 P88“链接” ,围绕 PPT 出示的问题: “同样 是民告官, 为什么法院有的受理, 有的不受理?小关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展开热烈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管辖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P89

一、二节正文与“链接” , 拿出课前填写好表格小组交流、讨论, 完善“法院管辖的范围” 的表格,每组推荐代表发言, 加深对诉讼管辖知识的理解。 48

管辖类型 最高人民法院 级别 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地域 管辖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内容规定 管辖具有全国影响的案件 管辖具有全省影响的案件 管辖具有全市影响的案件 管辖绝大多数的普通案件 “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多以最初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 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另有立案管辖

(3)案例探究五:一审程序。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P90 第一个活动框中的流程图,对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有一个直观的了 解;结合课前观看的视频说说所知道的内容和体会。教师点评归纳,强调法律程序是依法治 国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对法律程序的敬畏感,破除“重实体轻 程序”的传统观念。

(三)第三目:证据诉讼的灵魂。1.教学内容 (1)证据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2)举证原则。 2.教师活动 (1)案例探究六:借钱。 由两位女生上台表演根据教材 P90 活动框案例改编的小品 “借钱” 看后各组讨论、, 回答 PPT 出示的问题:小玲借钱给朋友明明是事实,法院为什么不支持她呢? 点明证据就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然后指出:因为小玲 证据不足,法院无法支持她。在司法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当事人败诉的原因是由于对证据规 则的误读或缺乏证据意识。法律是靠证据说话的,我们所说的打官司,说到底就是打证据。 介绍证据的种类。 (2)案例探究七: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介绍 举证责任的主要功能,通过案例介绍举证原则。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六)课后作业 第九课第一框 认清违法危害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

别,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和处罚方式,认识扰乱公共秩 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违法行为的危害。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为的底线──禁区意识,自觉守法,预防犯罪;树立以遵守治安管理 处罚法为荣、以有违法行为为耻的观念。 运用:懂得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要受法律处罚,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危害。 难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92~102; PPT 课件。 教学资源

六、教学准备 49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学生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观察并收集涉及违反治 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和现象的材料。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导语中的案例,设问导入本节课要学的知识。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着落前的意外。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2 页单元导语中的案例,一次不良行为、一次违法行为、一次 犯罪,都有可能毁了我们的一生。那么,违法犯罪有什么危害?我们又如何防微杜渐?如何 预防违法犯罪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内容。 (3) PPT 出示第四单元和第九课知识结构图, 用 引导学生了解第四单元和第九课内容结构。 板书:认清违法危害。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违法无小事。 1.教学内容 (1)生活中法律的“雷区” 。 (2)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二:生活中法律的“雷区” 。 (1)用 PPT 逐一呈现案例《地震传言案》《球迷闹事案》《故意杀人案》、、,提出问题:上 述三个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有哪些危害?需承担何种责任?告诉 了我们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点评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纳:生活中法律的“雷区”随处可见,上述三个案例只是生 活中各类违法案件之中的点滴。 刘小乐的连刺三刀是一种犯罪行为和侵权行为, 需承担刑事 责任和民事责任,地震传言和球场闹事是行政违法行为,需承担行政责任;违法行为的重要 特点是社会危害性。懂得: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守法光荣、违法可耻;严格自律,自我防 范,杜绝违法行为。 探究活动三:打人案例。 (1)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93 页活动框中的案例和相关观点,同时用 PPT 出示问题:你同 意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基

础上归纳:观点

一、二是错误的,观点三是正确的;一个人如果缺乏道德、

50

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含 义 类 别 后 果 不同点 犯罪行为 承担法律 责任 共同点 刑事违法行为 出于过错违反法 民事违法行为 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处罚 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行政 处罚) 一般违法行为

(3)用 PPT 出示问题: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不大,为什么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学生各 抒己见,展开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一般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害,有些一般 违法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板书: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危害;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教学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含义。 (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类别。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危害性、学习的意义。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四:违反治安管理案例。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4 页活动框中的三个案例,讨论、回答 PPT 出示的问题:你身 边有类似事情发生吗?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谨记:违法无小事 (2) 设问过渡: 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哪些类别?有何危害? 为何要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我们一起来阅读第 94~95 页的正文,小组讨论,填写下表。 含 义 危 害 类 别 学习的意义 是指扰乱公共秩 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人身权利、财 产权利,妨害社会 管理,具有社会危 害性,尚不够刑事 处罚的行为。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 有助于面对违法行为 权利的行为; 时维护自身权益。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 为 有助于分辨是非, 杜 绝违法行为。

具有社会危 害性,尚不够 刑事处罚的 行为。

知识运用: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链接”使我们了解了四类行为的具体内容;由此可见,违法无小事,而小事又常常伴随在我 们的身边,因此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一定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严格自律, 防微杜渐,远离犯罪。 第三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 1.教学内容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罚的种类。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五:乱打 110。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6 页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回答 PPT 出示的问题:民 警依据什么条款对大发进行处罚?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找出答案。 (2)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归纳: 民警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3 条第 1 款对大发进行 处罚的;大发扰乱了“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 ,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我们要懂得违反治 安管理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了解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方式。 51

过渡: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治安管理处罚的方式”有哪些呢? (3)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96 页第

一、第二节正文和第 97 页的“链接” ,梳理出治安管理处 罚的方式和罚款、行政拘留的档次。 (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治安管理处罚的方式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 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罚款、行政拘留的档次各分为三个档次 品味名言:进一步理解防微杜渐的作用。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教材第 97 页的名言: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体会其中深刻的含义,防微杜渐,坚决杜 绝违法行为。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第九课第二框 杜绝不良行为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有关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含义与内容,认识“黄、赌、毒”的危害。 情感态度观念:树立行为的底线──禁区意识,在内心筑起防线,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树立 以遵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荣、以有不良行为为耻的观念,远离违法行为。 运用:培养明辨是非自我控制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行为,自觉依法律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识别不良行为,懂得其危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难点: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教学时数:1

三、教学时数 课时

四、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98~102; PPT 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 学生:预习新课。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体验情感。 2.教师活动 (1)播放歌曲: 《悔恨的泪》 。

52

要求学生凝心静气听,边听边思考: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2)归纳学生回答,这首歌的主人公是劳改分子,歌中表达了悔恨、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师点评,近年来,统计表明,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已占到刑事犯罪总数的 30%。 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未成年人已是刑事违法犯罪的重要主体,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非常突 出。 今天我们带着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走进课堂, 这些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一般 要经历那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表现、原因、

危害有哪些?青少年重点要警惕的魔鬼有哪 些?为什么称他们是魔鬼?有哪些危害?该怎样预防?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 容:杜绝不良行为。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识别不良行为。 1.教学内容 (1)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2)不良行为的危害。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朴亮失足。 (1)请一个学生朗读教材第 98 页活动框中的案例,用 PPT 出示问题:朴亮是怎样走上犯 罪道路的?他的身上具有哪些不良行为?他的失足给我们什么警示?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指出朴亮走上犯罪道路是从身上具有不良行为开始的, 如逃学旷课、夜不归宿、吸烟酗酒等,然后发展为违法行为,继而走上犯罪的道路。朴亮的 失足深刻地警示我们不良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小错不断,就会酿成大错,小恶任其发展 就会酿成大恶。 (2)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 98~99 页正文和“链接” ,讨论、交流,理解、掌握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了解其具体的内容。 知识运用:分析成成案例。 请第一小组出示收集的典型案例,再推荐一名学生阅读 PPT 出示的案例,用刚刚所学的知 识回答问题: 本案例中的成成有哪些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我们身上存在吗?有哪些危 害?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否违法?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强调要求学生学会识别不良行为,懂得其严重的 危害性,堵住犯罪的源头。 (3)过渡设问:如何有效的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呢?下面我们学习第三目。 。 第二目:远离这些魔鬼。 1.教学内容 懂得“黄、赌、毒”的危害。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二: “黄、赌、毒”的危害。 (1)请两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教材第 100 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 考 PPT 出示的问题:镜头一中的船波为什么会犯罪?镜头二中的阿萍为什么会跳楼?“黄、赌、毒”有哪些危害?提示学生结合教材第 100~101 页的正文、链接来回答。 (2)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指出船波因传播淫秽物品牟利而犯罪,阿萍因 吸毒花光积蓄,瘦得皮包骨,拖累全家,无脸见人而跳楼; “黄、赌、毒的危害”有三个方 面,第一毒害人的身心健康,第二诱使人违法犯罪,第三破坏家庭幸福;因此我们必须远离 魔鬼,健康成长。 第三目:筑起内心的防线。 1.教学内容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2.教师活动

53

探究活动三:竹生会怎么做? (1)请学生上台根据教材第 102 页活动框素材表演小品“竹生会怎么做” ,要求学生对三种

结局:拒绝并报警、拒绝但未报警、接受,进行分析并谈感想。适当介绍新型毒品的危害、吸毒的成因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学生谈感想的基础上,归纳强调中职生要树立对待不良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自我防范, 拿出勇气拒绝所有不该做的事。 (2)要求学生阅读第 102 页的正文,结合实际说说筑起内心防线,加强自我防范的做法。 探究活动四:狱中家信。 (1)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教材第 102 页“狱中家信” ,然后讨论、回答 PPT 出示的 问题:读了这封服刑人员写给父母的信,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父母师长的教 育?要求学生结合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来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罪犯走上犯罪道路的轨迹, 犯 罪行为给家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从情感上感化学生,使其远离犯罪道路,正确对待父母和师 长的教育,耐心倾听,细细品味,真心接受。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

第19篇: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四单元 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

(2)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意识。

(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利益及贪污腐败等犯罪行为作斗争。

2.情感态度观念

要认同法律、自觉守法;树立以守法为荣、以违法可耻的观念,增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做守法的劳动者。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3.运用

全面地、辩证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学会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自觉依法律己,见义勇为、见义智为,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的共同问题。当今,未成年人犯罪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只有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才能自觉依法律己,也才能在此基础上,谈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问题,以及怎样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这是两个道德概念,不属于法律用语。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是本课道德方面的要求。因为特定群体中小学生一般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很差,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所以对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而是把它作为公民的义务。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不提倡”并不等于反对,而是要让学生认同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的同时,强调见义勇为的方式方法,要见义智为。换句话说,要求未成年人懂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见义勇为,要教育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使用有效手段,结合自己的身心特点进行见义勇为;要避免蛮干,以免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和死亡。所以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教材首先从加强未成年人自觉预防犯罪意识入手,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帮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预防犯罪;其次提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要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最后,培养学生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引导学生提高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自觉性,在将来走向社会后,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三、学情分析

由于中职学生是未成年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时间不长,文化知识薄弱,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心智还不成熟;还因为思想意识、心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容易偏激,爱钻牛角尖,加上生活经验的欠缺,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和意外灾害的侵害,个别中职学生误入犯罪歧途。所以对学生而言,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中职学生思想活跃,个性活泼,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开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独立性,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较强的求知欲,有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能够增强法律意识,认同法律,自觉守法,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协作活动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情境创设]

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小华在上小学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内,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 [问题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它已经被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公害。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如此猖獗呢?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想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第十课第二个大问题,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看一看教材首先提到什么观点?

一、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人的行为是在一定思想的支配下做出的,大家来说一说小华走上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很显然,小华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为他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而且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据为己有。概括地说,就是贪婪自私,价值观扭曲。那么,未成年人犯罪还有其他原因吗?

学生观察体会,思考讨论,总结归纳。 【引思明理】

1.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2.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看课本116—117页,我们阅读课本上的案例,再继续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我们先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略)

读得不错!下面大家一起来分析这个案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老师把每个问题布置给我们几个学习小组,由各组派代表来总结发言好不好?

①龙某为什么打伤医生李某?

②龙某故意伤害他人受到了什么法律处罚?

③我们青少年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教师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为什么要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进一步探讨总结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找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大致情形。层层推进,深入探究,及时拓展。

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交流研讨案例,进行思维整合,解决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据教材内容回答对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教育,并结合课本上的案例讨论,分析说明龙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总结发言。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

总结: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2)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及常见情形

(材料)片刀的“用途”

北京市某中学三个初一的学生,上课传递“片刀已买好”的纸条,被老师发现,经过耐心的开导教育,三个学生说出片刀的用途。其中一个学生的邻居是私营企业主,买片刀是想将其杀死,他们享用企业主的钱财;另一个说他母亲爱唠叨,买刀想趁母亲熟睡时将其杀死,这样就不会有人烦他了。当问及三个学生杀人的后果时,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一张纸条被及时发现,避免了血案的发生,挽救了三个孩子。

(讨论)上述案例中的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简要说明他们差点误入犯罪的原因。

总结: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就是因为认知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扭曲,不能正确对待父母、邻居和金钱。

归纳: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比如龙某就是因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给他人、家庭和自己带来严重的损害。 由学生叙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大致情形。(略)

(3)中职学生如何自觉预防犯罪

讨论总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充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在中学阶段预防犯罪的发生,健康成长,还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2.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

看书第118页中间的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程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

由学生据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回答。(略)

阅读课本118--119页相关链接的内容,归纳总结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都有哪些。由学生讲述。(略)

生活中有阳光就有阴影,有光明就有黑暗。说一说: 2.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怎样防范犯罪?

学生分组交流研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试一试)写出一个小贴士:预防犯罪的小提示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自觉预防犯罪,还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怎样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呢?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体地讲就是—— 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小组活动)看书119页下方的案例和图片,讨论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

①结合案例说明面对违法犯罪现象,做到见义勇为的必要性。

②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依法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看课本120页第1自然段。比一比,看谁找得快,看谁找得准。

(1)见义勇为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

分析归纳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

举例:2008年抗震救灾小英雄事迹介绍。(略) 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 由这些感人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见义勇为之所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见义勇为有着重要意义。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见义勇为的意义?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同学们,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有高尚的见义勇为行为,也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看书120页相关链接内容。

比较: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思考)未成年人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P120[互动在线],回答问题:

①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如何做到见义智为?

②假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行窃,应如何智为?

师生共同讨论回答问题。(略)

(2)见义智为,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

见义智为的内涵就是,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以避免造成更大悲剧和更多不必要的伤害。

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可采取认亲戚的方式提醒受害者,而不是贸然与小偷打斗;或者打110报警„„等。

因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预防犯罪意识,认同法律,自觉守法,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为达到此意图,在教学中设置“交流研讨”环节。 【体验导行】 [生活感悟]

下面我们来分析材料中主人公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材料)无影“杀手”

2008年7月14号下午五点多,上海浦东曹飞在家中服毒自杀,年仅27岁。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上,第一句话是“别碰纸杯,剧毒氰化物”。氰化物毒性很强,摄入几秒钟就使人致死且无救,对其生产、销售、运输都受到严密监控。随后一个多月里,河南的小亮、宁波的李某也因服用氰化钠自杀死亡。为什么受严密监控的氰化钠会落入三个普通自杀者手中呢?经警方侦察发现,它来自哈尔滨杨海东手中。审讯中交代,他从网上查阅信息并从网上邮购过来,然后再加价倒卖给三位自杀者,从中牟利2万元。而且他还有准备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20多份——危险在扩散。2009年2月13号,杨海东因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交流研讨,共同提高

(1)私自买卖剧毒氰化物触犯了什么法律?会受到什么处罚? (2)谈一谈杨海东为什么走上犯罪道路?

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再次交流研讨、分析案例,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形象理解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深刻内涵,增强预防犯罪的意识。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引导,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的案例,边分析案例,边解决设置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理解掌握,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所设置问题需要学生在观察案例,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找到答案。教师可予以讲解并补充介绍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和例子,及培养见义勇为品质、见义智为品质,让学生真正懂得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积极预防犯罪行为,同犯罪作斗争。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意义,理解掌握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同时要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对照板书总结。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把握法律知识,深化德育主题。

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练习]

1.2005年4月份一天中午,贵阳市17岁的小蕾在西餐厅为客人服务时,发现客人落下一部价值6000多元的手机,随手装入自己的口袋中,同时还用客人手机给贵州老家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在客人返回寻找时,她拒不承认自己拿走手机。在警方调查时,依然拒绝交出客人手机。

(1)你认为小蕾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什么犯罪?

(2)说一说当我们捡到物品时应该怎么做?

2.2003年3月22日下午4时左右,广州市初二女生小苏坐公交车回家时,无意发现一个男子正盯着一名60多岁用手机与人通话的老太太。突然该男子夺过老太太的手机跳下车,跑出十几米远。小苏见状把书包抛在地上,跳下车追歹徒。曾是足球队员的她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歹徒像足球一样在地上翻滚,挥手一刀划过了小苏的腋间。随后歹徒抛下抢来的手机,穿过数十个围观者扬长而去。当时没有一人上前助见义勇为的小姑娘一把,而老太太拿回被抢的手机,仅说了一声“谢谢”后就不见了人影。一名摩的司机则称赞小苏:“好样的!”晚上小苏洗澡时才发现伤口,被送到医院缝了六针。

(1)谈谈怎样看待小苏的见义勇为?

(2)面对歹徒时,我们该怎么做?

运用上述两个案例材料进行课堂练习,利用案例强化认识,通过解决设置问题的活动渗透德育教育,进行能力升华。 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强化守法意识,提升德育主题。

[课后作业]

1.完成学生用书[素质演练]部分练习题。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见义勇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500字)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案例情境——设疑探究——启迪思维——激趣导思——引导学习——巩固提高——能力升华——学以致用。

在教法学法上,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为主,用案例作教学主线贯穿本课知识,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趣导学,根据案例从不同角度设计分析问题,通过学习案例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同时,进行多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知识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整体思路清晰,线索明朗,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高,课堂教学效果较好。不足之处,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拓展知识、创新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20篇: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1.中职生应该如何提高宪法意识?

答;重视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宪法意识

A.培养宪法意识,就必须要普及宪法知识,让中职生对宪法都有所了解。

B.宪法需要社会化和生活化,稳定的宪法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简述当合法利益受到非法侵犯时,我们应当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非诉讼途径和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等。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

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①直接找侵权者交涉;②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诉;③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答;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赔偿损失;

(八)支付违约金;

(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4.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

答;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教案模板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