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常见违章行为及纠正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3 11:28: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常见违章行为及纠正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纠正违章行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坚实基础,也是行为安全管理改善工作主要内容,以下为常见的违章行为,请各单位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学习,规范安全行为。

1.工作后不能保持良好的现场面貌

例:在工作现场随意堆放工器具和用料,每天工作结束前,不进行工器具和物料的清理与摆放,不打扫工作场所。

纠正方法:良好的作业环境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工作现场的工器具和物料摆放无序,地面不整洁,不仅会给正常工作造成不便,而且还可能伤害作业人员。应依据安全规程要求,督促并教育职工养成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文明施工的良好习惯。

2.随意在设备和框架结构上打孔

例:有的作业人员为图方便,未经生产技术部门批准,随意在楼板或建筑物结构上打孔。

纠正方法:楼板或建筑物结构必须保持完整和稳固,才能起到支撑的作用。随意在楼板或建筑物结构上打孔既不美观,又会妨碍其稳固性。对不经批准,随意在楼板或建筑物结构上打孔的应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罚。

3.用管道悬吊重物或起重滑车

例:需要悬吊重物或起重滑车时,有的作业人员图省事,竟用已安装好的管道进行悬吊。

纠正方法:重物或起重滑车有一定的重量,悬吊在管道上,会造成管道塌陷或折裂,损物伤人。因此,①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悬吊重物或起重滑车;②加强现场监督,发现利用管道悬吊重物或起重滑车的行为时坚决制止。

4.在需要加盖盖板之处,不加盖盖板

例:有的施工单位和作业人员在厂房内外,工作场所预留的井、坑、孔、洞或沟道上不加盖盖板,对危险视而不见,习以为常。

纠正方法: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盖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违反这条规定,在井、坑、孔、洞或沟道上不加盖盖板,就会发生人员坠落伤害事故。应准备坚固适用的盖板并对现场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有遗漏之处及时补盖。

5.在通道口随意放置物料

例:经常在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存放容易使人绊倒的物料。

纠正方法: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是人员行走和物料转运的必经之地。如果在这些地方放置物料,必然会阻碍通行,给工作带来不便。因此,不准在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堆放物料。应经常检查,发现通道等处放置物料立即清除。

6.将消防器材移作他用

例:有的工作人员在开门后随手用灭火器挡门或移动灭火箱作登高物。

纠正方法:消防器材平时储放生产厂房或仓库内,一旦着火时用以灭火。随意把灭火器材移作他用,会损坏它的性能;如果不归放原住,起火时手忙脚乱,找不到灭火器材灭火,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应经常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妥善保管,如发现移作他用应立即整改。

7.在工作场所存放易燃物品

例:把没用完的易燃物品随手放在工作场所的角落或走廊,准备下次再用。

纠正方法:在工作场所存放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品既会污染工作环境,还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因此,禁止在工作场所存储易燃物品。作业人员应准确估算领取的易燃物品。领取的易燃物品应在当班或一次性使用完;剩余的易燃物品应及时放回指定的储存地点。对随意在工作场所存放易燃物品的现象,一经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8.不按规定穿工作服

例:有的工人穿工作服时,衣服和袖口不扣好;有的女职工进入生产现场穿裙子和高跟鞋,辫子、长发不盘在工作帽内。

纠正方法:不按规定规范着装,衣服或肢体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绞伤。因此,必须按规定着装。在作业前,班组长应对着装进行严格检查,不按规定着装的不准上岗作业。

9.接触腐蚀性物体工作,不戴防护用品

例:有的工人不戴手套、穿防护工作服和不戴防护面罩就参加接触腐蚀性物体作业,还振振有词地说:\"穿防护服不灵便,只要小心谨慎,不戴防护手套也不会出事\"。

纠正方法:接触腐蚀性物体,工作时如果不戴防护手套,不穿专用防护工作服,不戴防护面罩,就有可能被灼伤。列举不按规定着装被灼伤的事故,从中吸取教训,作业前应进行认真检查,违规者不准上岗。

10.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不正确佩戴安全帽

例:有的职工进入施工生产现场不戴安全帽或者虽然戴上安全帽,却不系好帽绳,还有的职工把安全帽当成小凳子坐。

纠正方法:施工生产现场存在诸多危险因素,比如物体坠落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头部的防护,戴好安全帽,对头部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进入施工生产现场前,严格检查工人佩戴安全帽的情况,不正确佩戴安全帽者不准进入施工生产现场。发现把安全帽当凳子坐的现象应严肃查处。

11.在机器转动时装拆或校正皮带

例:有的工人在机器转动时,动手进行校正或者装拆皮带,面对纠正和劝阻,他们不以为然地说:\"以前老师傅都这么做,我们这么做也不会出事。\"

纠正方法:装拆或校正皮带必须在机器停止时进行,否则有可能绞伤手指或手臂。经常列举在机器转动时装折或校正皮带发生的血淋淋的事故,从中吸取教训。对违章操作者应及时纠正,严肃查处。

12.在机器未完全停止以前,进行修理工作

例:有的职工发现机器出现小故障,在机器未完全停止以前便进行修理,并且说:\"小故障,随手修理一下不影响工作。等机器完全停止,排除故障再重新启动,影响工作效率。\"

纠正方法:在机器未完全停止之前,不能进行修理工作。经常列举有关事故案例,讲清在机器完全停止之前进行修理工作,极有可能诱发事故,对违章操作者应及时纠正处罚。

13.在机器运行中,清扫、擦拭或润滑转动部位

例:有的工人在机器运行中,清扫、擦拭或润滑转动部位,这样做非常危险,有可能导致手部或臂部被机器绞伤。

纠正方法:在机器转动时,严禁清扫、擦拭或润滑转动部位,只有确认对工作人员确无危险时,方可用长嘴壶或油枪往油盅里注油。讲解在机器运行中擦拭、清扫和润滑所引发的事故案例,从中吸取教训,对违章操作者,及时纠正。

14.翻越栏杆,在运行的设备上行走或坐立

例:有的职工喜欢翻越栏杆或在运行的设备上行走或休息。认为:“这是勇敢的表现”,有的铤而走险,甚至为此“一赌输赢”。 纠正方法:栏杆上、管道上、联轴器上或运行中的设备上,都属于危险部分,翻越或在上面行走和坐立,容易发生摔、跌、轧、压等伤害事故,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对违章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15.人爬梯不注意检查

例:有的职工以为:\"爬梯很稳固,逐档检查没啥必要。\"因此,不进行逐档检查就往上爬。上下爬梯时,习惯用两手同时抓一个梯阶。

纠正方法:爬梯的稳固性只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环境的变化及其他意外因素,爬梯很可能发生缺陷和隐患。如果不进行逐档检查,不稳固状态难以发现,很可能引发坠落事故。上下爬梯时,不但应逐档检查是否牢固,还应两手各抓一个梯阶,小心稳妥,以防意外。

16.随意拆除电器设备接地装置

例:在使用电气设备中,有的职工随意拆除接地装置,或者对接地装置随意处理。认为:“电气设备绝缘没有损坏,不使用接地装置也不会触电。”

纠正方法:随意拆除接地装置,一旦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引起外壳带电,如果人与之接触就会触电。因此,接地装置不能随意拆除,也不能对接地装置随意处理。对违反者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处罚。

17.凿击、切割坚硬或脆性物体时,不戴防护眼镜

例:有的工人在用凿击、切割金属或混凝土等物体时,不戴防护眼镜,认为戴防护眼镜,动作不便,妨碍观察。

纠正方法:不戴防护眼镜,极易被切下的金属屑或混凝土碎块击伤眼睛。因此,应当经常检查督促职工在作业时戴好防护眼镜。

18.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研磨

例:有一位工人在打磨时,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有人提醒他,他却说:“只要自己注意,不会有危险。”结果砂轮碎裂,碎片崩出击伤了他的头部。

纠正方法:安装用钢板制做的防护罩,能有效地阻挡砂轮碎裂时的碎块,保护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因此,禁止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对使用未安装防护罩的砂轮的职工应及时制止。

19.使用带故障的电气用具

例:电气用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认真检查。但有的职工却说:“昨天使用时一切正常,再重新检查没啥必要。”

纠正方法:由于忽视检查,常使电气用具存有故障而无法察觉。比如,电线漏电、没有接地线、绝缘不良等,既有碍作业,又存在发生触电的危险。因此,绝不能忽视对电气用具的检查。使用前必须检查电线是否完好、有无可靠接地、绝缘是否良好、有无损坏,并应按规定装好漏电保护开关和地线,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能使用。

20.使用电动工具时不戴绝缘手套

例:有的工人感到:“戴绝缘手套工作不方便。”常常徒手操作电动工具。

纠正方法:使用电动工具时戴绝缘手套,能有效地防止电弧灼伤或电击。在作业前进行严格检查,对不戴绝缘手套者不允许操作电动工具。

机械行业常见违章行为及事故隐患

驾驶员常见违章行为及危害

蛙泳常见错误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

电力行业常见违章行为示例

变电站常见习惯性违章行为

常见习惯性违章行为及其危害性

常见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材料)

英语书写常见错误及纠正策略

中学生跳远训练法及常见错误纠正

发电企业常见各类违章行为汇总

常见违章行为及纠正方法
《常见违章行为及纠正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