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4: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摘 要:中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阅读能力培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关键,是学生自身学习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素养。而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教师教学素养的高低。这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完成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语文的学习规律,理解优秀文学作品,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阅读是学生与教师、教科书以及编著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尤其是高中语文课程,使学生在受到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建立热爱祖国、为人类事业发展献身的精神品格。新课改下的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思维发散,获取有益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进行了研究讨论,谈一谈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感悟。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词语的解释、分析段落、归纳大意、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和分析写作的特点等几个方面,教育方式过于程序化,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渐渐开始接受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似乎已经成了个教育模板。然而这种教育模式注重讲课分析,得出结论,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机械的进行模式化教学训练,使得语文课堂变得千篇1律,毫无生趣可言。在学生阅读方面缺乏指导,放任自流,对学生的阅读评价也处于放弃状态。

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教育界正在努力改变当前的教育形式,尤其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掉传统教学一言堂的模式,注重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多个角度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建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阅读是一种在文字中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从当今的阅读研究理论方面来讲,阅读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快速的积累知识,能为语文以及其他学科储备基础能力。语文作为基础教学学科,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应当注意以人为本,将学生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更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转折,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之后或许会走上社会,或许是进入高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所以说,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依旧任重道远。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阅读文本的深层分析,这里面包括词句、主题、思想、艺术等方面的解读。在日常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完成全部的问题,争取答案无限接近正确答案,却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培养。

(一) 思维的转变

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的练习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思维的转变。任何一篇阅读文本都是一个语境单元,在具体的语境中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表达。这正是我们整体上抓住阅读文本的思维过程,超越具体问题层面,在语境中先弄明白语境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再看是怎么表达的,最后清楚表达的特色是什么,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完成这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脱离为了做题而做题的局限,这样才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 阅读的广度

高中语文阅读文本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阅读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古至今,没有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限制,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体系中,语文教师也不能把所有的阅读文本进行详尽的归类,这样的局面就需要示范性的阅读,增强阅读视域的宽度。老师在指导阅读的时候要有对阅读文本的驾驭能力,带领学生能够把握自己不熟悉文本的分析思路,把生活的广度和体验的宽度结合起来,真正做好阅读文本分析的准备工作。

(三) 时代文化的正确引导

当今社会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互联网信息已经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于网络信息更加依赖,有的同学甚至有网瘾,这样的时代就更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如果一味禁止学生上网是不现实的,那么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互联网信息对于学习的巨大辅助作用。对学生做这样的示范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老师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演示对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启发有积极的提示作用。

(四) 地域文化的讲解

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文本中,有很多是地域性内容的文本,特别是本土文化的内容,体现高中生生源地的阅读内容,老师要示范性的讲解,爱家乡是核心素养最为显著的要求。一个学生只有爱家乡,才能爱社会,爱国家。高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绝大多数都在家乡的高中就读,对“家”的概念不强,他们不能深刻理解家乡的变化过程,我们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的时候,往往采用说教式的方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了解家的变化,了解地域文化的变化,才会生发出“爱”,才会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才会爱我们的国家。

(五)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在高中,校园文化建?O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校园文化是学生目之所及的,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与高中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那么对于学生的培养将会起到示范作用。如在校园有读书展示墙、阅读之星、校园报刊等,这些展示对学生会有强大的影响,因为学生的虚荣心和上进心是同步的,他们希望被认可、被崇拜,于是,他们一定会找到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表现自己。这时候,语文老师把阅读教学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给予学生规范化的指导,一定会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52-54.

[2]万永翔.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7(16):23-25.

作者简介:

李茜,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县定水中学。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一些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质内涵及培养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进行语文核心素养训练的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策略分析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