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老师画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6: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节 似蚓蛔线虫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小肠肠壁静脉或淋巴管→肝→右心→肺→气管→咽喉→胃→小肠)成虫

寄生部位:人小肠;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三、致病

幼虫:蛔蚴性肺炎

成虫: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并发症(肠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

四、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一张80%,三张95%

2、试验驱虫法

六、防治原则:

1、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工作;

2、加强粪便管理;

3、普查普治。

第二节钩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杆状蚴→丝状蚴→真皮的血管、淋巴管→右心→肺→气管→咽喉部→胃→小肠→成虫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丝状蚴从皮肤钻入人体

三、致病

幼虫::钩蚴性皮炎

呼吸道症状:肺部炎症

成虫:⑴贫血:成虫吸血,且边吸边排

分泌抗凝素,是伤口血流不止

不断更换吸血部位,是新旧伤口同时流血

十二指肠钩虫:0、25ml/天美洲钩虫:0、05ml/天

⑵消化道症状;⑶异嗜症。

四、实验诊断

1、直接涂片法;

2、饱和盐水漂浮法;

3、钩蚴培养法

第三节蛲虫(蠕形住肠线虫)

二、生活史:

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

寄生部位:回盲部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

成虫寿命 :2-4周

三 致病:

1、肛周及会阴皮肤瘙痒、炎症;

2、异位寄生及损害。

四、实验诊断:

1、查虫卵,清晨便前;肛周拭子法 :透明胶纸法和棉签拭子法。

2、查成虫:宿主入睡后2-3小时

第六节:旋毛形线虫

二、生 活 史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横纹肌内

感染阶段:幼虫囊包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

致病阶段:幼虫(为主)、成虫

保虫宿主有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猫及熊、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

三、致病:

旋毛虫的主要致病虫期是幼虫

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分为三期:

1.侵入期: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黏膜发育为成虫,又称为肠型期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低热等全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此期病程:1周

2.幼虫移行、寄生期:又称肌型期。

临床表现:发烧、水肿、病人突出且最多发症状为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有的可出现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还可表现肺炎、胸膜炎和心肌炎等。可因心衰、呼吸道并发症而死亡。此期病程:2周-2月。

3.囊包形成期:

四、诊 断 :

应询问病人有无食入过生肉或未熟肉的病史,群体发病的特点,并能从患者肌肉内活检出幼虫囊包为确诊依据。

病原诊断:采用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及囊包。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肉,亦可用同法检查,以资佐证。

第一节肝吸虫(华支睾吸虫)

二、生活史:

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寄生部位:肝胆管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猫、狗等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纹沼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

三、致病:阻塞性黄疸;胆管炎、胆囊炎;消化功能紊乱;肝硬化;胆石症

四、实验诊断:a、粪检虫卵:沉淀集卵法,b.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六、防治原则:

1、治疗药物:吡喹酮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3、加强粪管,改善养鱼办法

第五节: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二、生活史:

成虫→产卵→血流→肝→毛蚴→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皮肤→童虫→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 →肺泡小血管→左心→全身→肠系膜动脉→毛细血管网 →肠系膜静脉→门静脉 →成虫→逆行→肠系膜下静脉

1.感染阶段:尾蚴2.感染方式:接触疫水;3.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三、致病:

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肺部炎症;

成虫:1机械性损伤: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 2免疫复合物的变态反应;

虫卵:主要的致病阶段,形成以虫卵为中心的肉芽肿。

四、诊断:成虫感染——粪检查虫卵或节;

裂头蚴病——活检虫体,CT等影像技术,免疫诊断ID、ELISA等

第一节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二、生活史

虫卵,孕节→六钩蚴→囊尾蚴→成虫

1、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2、终宿主:人中间宿主:猪,人

3、感染阶段:囊尾蚴,虫卵

4、感染方式:a、吃入生或不熟的含活囊尾蚴的猪肉,感染猪带绦虫病

b、吃入虫卵感染囊虫病

囊虫病的感染方式:异体感染;体外自体感染:肛门—手—口;体内自体感染

三、致病

1、成虫引起猪带绦虫病(一般无明显症状)

a、消化道症状

b、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失眠

2、囊尾蚴寄生引起囊虫病

a、皮下及肌肉囊虫病:皮下结节

b、脑囊虫病:癫痫,颅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是本病三大主要症状

c、眼囊虫病:视力下降

四、实验诊断

1、猪带绦虫病:a、肛周拭子法查虫卵;b、确诊:孕节。

2、囊虫病:a、手术摘除

b、X线及CT检查

c、免疫学诊断

六、防治:

1、普查普治:a、患绦虫病要及时排虫,以免并发囊虫病;b、排虫时注意有无呕吐现象;c、排虫后检查头颈节是否排出以确定疗效。

2、加强粪便管理及肉管;

3、注意卫生。

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二、生活史

包囊→滋养体→包囊→四核包囊→滋养体→包囊

寄生部位:结肠

感染阶段:四核成熟包囊

感染方式:吃入被四核成熟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

三、致病

1、肠阿米巴病(无症状带虫者,阿米巴痢疾)

特征:形成口小底大,烧瓶样溃疡

急性:脓血稀便,粪便呈褐果酱样,奇臭,

慢性:间歇性腹泻,腹胀,消瘦,贫血等

2、肠外阿米巴病:肝、肺、脑脓肿

四、实验诊断

1、粪便检查:

A、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查滋养体

急性病人:粘液脓血便中查滋养体

注意:标本务必新鲜,送检及时,寒冷季节注意保温

B、碘液染色法查包囊:慢性病人及带虫者成形粪便

六、防治:首选药物:甲硝锉(灭滴灵)

第四节:阴道毛滴虫: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二.生活史:

1.本虫仅有滋养体期,无包囊期,以二分裂法繁殖。

2.寄生部位——泌尿生殖系统:女性阴道和尿道,男性尿道及前列腺。

3.感染和致病阶段:滋养体

4.感染方式——接触感染:A.直接接触:通过性生活;B.间接接触:通过坐便器、公共浴池、游泳池、公用游泳衣裤浴巾等方式。

三.致病:

所致疾病: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前列腺炎。

四、实验诊断:

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尿液沉淀物前列腺分泌物,直接涂片或涂片染色镜检。

蛋壳画总结

我为老师画张像

画楼梯经验教训总结

画PCB板总结

叶画活动总结

指印画活动总结

纸盘画社团活动总结

水分画社团活动总结

钻石画活动总结

全科医学老师画的问答题

老师画总结
《老师画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