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倒叙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倒叙──六年级作文指导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应注重让学生“学会写”。因此,第三学段的习作指导课,不应回避写作方法的传授,但也要注意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强制灌输,贪多求全,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学情,把握传授的度量。本课设计就确定了以“让学生回忆、熟悉、初步运用倒叙这一写作方法”为主要目标,通过“结合教材,回忆写法”、“面向生活,熟悉写法”、“解决问题,运用写法”三步层层递进式教学,实现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并能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分析、运用的过程中,准确、明晰、轻松地学得这一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人手一份报纸。 教学过程:

一、结合教材,回忆写法。

师:小学阶段最经常写的就是记叙文,记叙文有三种写作方法:顺序、倒叙、插叙。顺序是 我们最常见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并在多次的习作练习中掌握这一写作方法。在学过的课文中,有一篇课文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请说出课题。 生:《凡卡》。

师:相对而言,插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记叙方法。今后,我们多学习一些使用这种方法写成的文章后再予以讲授。今天这节课,单讲倒叙。在你学过的课文中,最典型采用倒叙法来记叙的是哪一篇?

生:《十六年前的回忆》。

师:请大家回忆这篇文章的学习,说说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倒叙这种写作方法来展开记叙的。

生:倒叙要先写结果,再写起因、经过。例如这一课,作者在第一段就写明了父亲的被难,这是结果,之后作者写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这是整件事的经过。 师:(板书:先写“结果”)这个发言很重要,大家要善于倾听,写出结果之后,其余的部分还是生硬地按照“结果──经过──起因”这样的顺序,完全倒反着写吗? 生:不,写出结果后,剩余部分还要按“顺序”的方法来记叙。 师:(补充板书:先写“结果”,之后按顺序记叙)记住,这是倒叙写法经常被大家误解的一点,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生:全文还要按一个顺序来写,要有条理。就像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 师:(板书:按一定顺序写,有条理)我们学课文不但要知晓文章内容,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更要学习、模仿文章写法,争取在自己写作时,把这些方法借鉴运用过来。同学们真了不起,学习一篇课文,能归纳出一种写作方法的基本要求。

(解析:此部分教学,充分依赖学生的知识储备,借助对已学过课文的回忆、分析,自然地归纳出倒叙这一写作方法的基本要求。由于学生的课文学习很扎实,所以这一原本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以学生汇报的方式呈现。这一来源于学生的知识更容易被参与课堂的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因此,这部分的教学就显得灵动,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二、面向生活,熟悉写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遇到使用倒叙手法写的文章。大家想想看,你在阅读哪些文章中发现作者使用倒叙的方法? 生:《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就常用这种手法。像这样的侦探小说,经常先写出案情的结局,然后一步步倒叙,写出侦探如何调查破案,展示出整个案情的发展经过。 生:写回忆类的文章。先从和写作时间最接近的记忆开始写,然后打开记忆闸门,向着更久远的时间展开回忆。比如说可闻《灯光》也属于这样的写法。

生:悬疑小说。经常在一开头写出悬疑事件的高潮部分,达到吸引读者目的后,再回过头来写出事情的来龙去脉。

师:大家说得真好。还有一种文章,最为常见,也最为普遍地采用倒叙方法写,那就是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首先,新闻讲究“新”,所以,最“新”的最先写,而最“新”的部分往往是新闻事件的结果;其次,新闻讲究“短”,所以要利用有限的版面写出最抓人眼球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最吸引人眼球的事件结果最先写。请大家取出报纸,找一找用倒叙方法写的新闻稿,为我们读一读,之后再分析其中倒叙手法的使用。 生:分析新闻(略)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在课本中学习语文,更要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只有这样,你的视野才会开阔,你所学的知识才更为丰富,鲜活。通过刚才的分析,大家熟悉这种写法了吗? 生:熟悉了。

(解析:教师要有开发教材的意识和本领,要将广泛的生活纳入课堂教学的体系之中。此部分教学,教师就利用最为常见的“新闻稿”,让学生通过自觉阅读,强化熟悉倒叙这一写作手法,收到良好效果。)

三、解决问题,运用写法。

师:现在,请大家帮帮忙。有这样一个孩子,写下一篇作文,只有几个字:盼望已久的春游,因雨暂停了。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再写一些,争取达到六年级400字左右的基本要求。可是他却说没办法,他说事实如此,不能说瞎话。我一时没办法,孩子们,看看该怎么办?帮帮忙!

生:既然春游取消,往下写缺少事实依据,我们可以用倒叙的方法,写出春游前的经过。 师:好办法,活学活用。请大家再处处主意,可以写些什么呢? 生:写之前准备春游物品的经过。

生:写春游当天早晨起床后的所见,所想。 生:写同学们到校后的议论。 生:写自己春游前夜的心情。 生:写春游地点的商量。

生:写一段时间以来的天气状况。

生:写老师来到班上宣布时,同学的反映。 师:(随机板书学生发言内容)居然有这么多可供写作的素材。不过我们一篇文章只需400字左右,不要像个什么都装的垃圾袋。现在请大家做个选择,选出最有意思的四个材料,做好取舍。

生:1.写自己春游前夜的心情;2.写之前准备春游物品的经过;3.写春游当天早晨起床后的所见,所想;4.写老师来到班上宣布时,同学的反映。

师:在写文章前要仔细思考,想想自己都有哪些可供写作的素材,之后要根据需要,做好选择,这就叫作构思。在动笔前,还要构思一点:这些素材应该怎么排序?顺序排定,文章按顺序写,也就有了条理。

生:可以按照时间为顺序排列材料:2──1──3──4。 师:好啦。现在以“盼望已久的春游,因雨暂停了。”为开头第一句,我们用倒叙的方法,让这篇“写不了”的文章合乎标准。每组选择其中一点进行想象,将素材扩写为100字左右的段落。时间6分钟,开始。

生:片段写作。 师:现在,请各助任意派出一名代表,按顺序站好,各自朗读自己所写的片断。老师读作文的开头句,我们一起合作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盼望已久的春游,因雨暂停了。

记得三天前,老师宣布要去左海公园春游,同学们个个激动不已,我自然也不例外。到了春游前天放学的时候,我就拉着妈妈的手,直奔超市。好吃的牛肉干、解渴的矿泉水„„各式各样的食物令我应接不暇。我东跑跑,西望望,生怕自己漏过了什么东西,准备得不够充分。糟了,东西太多了,包里根本放不下!我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什么也舍不得放下。最后,我决定:换个更大的包,全带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心中是激动和兴奋,对春游充满了憧憬,一闭上眼全是春游的样子。刚想睡,突然又感觉自己是不是有遗漏什么物品,于是口中喃喃着要准备的东西,跳下床翻翻背包,看了好久才放心上床。这一夜,我憧憬着美妙的春游,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就发现不对劲。房间外阴雨绵绵。我的心情一下子和这天起一般,变得阴沉沉的。嗨,看来今天的春游是去不成了。到了学校,大家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看不见的雾,是这不该来的雨,冲刷了大家的好心情。大家闷闷地坐着,这时,只见老师走了进来,看了看外面的天气,长叹一声:“春游,因雨暂停!”

师:谢谢大家帮忙。看来倒叙这个方法可真有趣啊。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记叙文都要使用这种方法呢?

生:不,要看情况定。

师:是的,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生搬硬套。我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根据所记叙事件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写作方法,写出好文章。

夹珠子接力赛

──写活动片段教学设计

重庆奉节师范附属小学 柯容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点面结合,写一个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突出人物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片段

1.同学们,听说你们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能简单地谈谈吗?

2.由跳绳谈起:其实,有一群小伙伴,他们也非常爱跳绳,还进行了一场比赛呢!想去看看吗?

3.出示片段。 跳绳比赛真有趣!随着一声哨响,同学们快速地甩动手中的绳子,飞快地跳起来。你看张威,挺直了腰板,手不停地甩动着绳子,脚不停地跳,活像个脚下装了弹簧的机器人。旁边的同学都在扯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再看看那边的小东,脚被绳子套住了好几次,他在那儿急得直皱眉头,脸蛋也红通通的了。“哧”, 一声,比赛结束了。人群中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张威,真棒!” “哈哈!一百零六个。”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回忆课余生活,激发写作兴趣,引入片段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二、学习片段,了解方法

1.请大家自由地读片段,思考: 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

写了哪些人的表现?抓住这些人的哪些方面来写? 2.生汇报,师进行方法指导。

生:这段话是围绕第一句“跳绳比赛真有趣!”这句话来写的。 师导:围绕着这句话写,那么这句话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生:这段话写了张威和小东的表现,还写了观众的反应。 师导:由于他俩的表现突出,所以重点写了他们的表现,这在写活动的场面中,叫作“抓点”;当然比赛现场少不了观众们的加油和呐喊,所以,在写活动的场面中,也要关注观众的反应,叫作“抓面”。既突出重点人物,也关注群体反应,这种方面就叫“点面结合”。 生:抓住了同学们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写的。 师导: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3.方法总结、引导积累。

①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怎样写一个活动的片段? ②引导关注词句的运用。

师导:请大家再次地看看片段,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为什么?

出示比喻句:你看张威,挺直了腰板,手不停地甩动着绳子,脚不停地跳,活像个脚下装了弹簧的机器人。

总结: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除了要仔细观察,还要大胆想象,这样就会写出许多灵动的好句子。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自读片段,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写活动片段的方法,并且开始关注用词用句的问题。)

三、积累好词,服务写作

1.过渡:孩子们,了解写作的方法,我们的作文学习还只是迈开了第一步,要想让你的作文妙语连珠,语惊四座,必须得增加一些积累。 2.出示词语。(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记一记,相信这些词语会为你的文章增加几分亮丽的色彩。

调皮 颤抖 紧张慌乱 沸腾

小心翼翼 不听使唤 急得冒汗 怦怦直跳 松了口气 手舞足蹈 目不转睛 满心欢喜 胸有成竹 信心十足 扯着嗓子 伸长脖子 捏了一把汗 憋着一股劲九牛二虎之力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积累一些词语,丰富他们的表象,为后面的语言描述作准备。)

四、游戏进行时

1.过渡:了解了写作方法,又积累了好词语,让我们进入激动人心的时刻──游戏进行时。 2.游戏名称:夹珠子接力赛。

3.材料准备:小盘子一个,内装玻璃珠子若干。筷子两双,透明玻璃杯两个。 4.游戏方法:全班同学分成两个队,每队派十五名同学参赛。

5.游戏规则:第一名同学用筷子将珠子从盘子里夹入杯中后,迅速地回到座位上,并且把筷子递给第二位同学,以此类推。比赛时间为两分钟,夹得多的队为优胜队。 6.赛前热身,掌握方法。

为了掌握夹珠子的方法,请两队的第一名队员到前面来,尝试着夹珠子,看怎么样才能把它们夹起来? 总结方法。 7.比赛开始

首先选出两名裁判负责清点珠子颗数,计时员负责计时。 交代观众注意事项:请台下的观众要充分运用你的眼睛和耳朵。让你的眼睛成为一台高级的摄像机,不仅要把镜头对准参赛选手,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抓拍精彩瞬间;还要把镜头对准所以的观众,看看他们是如何为队员加油助威的。 让你的耳朵成为一台品质优良的录音机,既要录下选手的欢呼和观众的呐喊,同时也请关注现场,就连珠子落入杯子中的声音也不要放过。

比赛开始,小声播放《运动员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游戏,引导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为后面的语言交流和写作积累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五、语言交流,引导练说 1.过渡:宣布比赛结果。(比赛时间到,请两队裁判清点珠子的颗数,报告两队成绩。 孩子们,既然是比赛,免不了有胜败之分。这时候,我想对胜利者说:“别忙着沾沾自喜。”想对失败者说:“不要垂头丧气!”因为我们今天的比赛真正比的不是谁夹珠子厉害,而要比的是:谁是火眼精睛──会观察;谁是伶牙利齿──会说;谁会妙笔生花──会写。看来,真正的比拼还没有开始呢!

2.引导思考,回忆比赛的精彩瞬间。

请大家在座位上静静地思考一会儿,把刚才发生的精彩瞬间回放一下。

出示思考提示:你觉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他(她)是怎样走上台的?上台之后,是怎样拿着筷子夹珠的?姿势怎样?眼睛怎么看的?手的动作怎样?他(她)夹得顺利吗?如果一夹就中,表情怎样?如果老是夹不起来,表情又有什么不同?下面的观众看到不同的表现,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3.语言交流。

先谈比赛的感受:你觉得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比赛?(引导谈出不同的感受,为围绕一个中心说具体打下基础。)

你是从哪些人的表现中感受到的呢? 抓住重点人物的表现练说: ①指名说 ②引导评议:他刚才说的这个片段中重点说了谁的表现?抓住了哪些方面来说的?哪些方面突出得好,用上了哪些好词语? ③互相启发,修改,完善。

谁也重点观察了这个同学,来补充补充。 大屏幕出示积累的词语,引导运用。

④我们请这位同学自己说说:你是怎样夹珠子的?把过程中的感受说一说。

抓住观众的反应练说:看见这位同学这么顺利就夹起了珠子,下面的观众有什么反应呢? 引导抓住不同人物的表现,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出来。

自由练说,师巡视指导;请大家自由选择你关注的对象,把发生在比赛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说一说。注意既要抓住重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又要说出观众的不同反应,尽量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语。

(设计目的: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回忆比赛的精彩瞬间,并结合思考提示,练习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来交流比赛情况。让学生打开话匣子,为写片段作准备。)

六、课堂写作

1.提出写作要求:请大家运用写活动片段的方法,把刚才发生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你可以围绕一个中心句,抓住重点人物和观众的表现来写,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写。时间:十分钟,我们期待着大家的精彩表现。

七、片段点评

1.指名读自己的片段。 2.引导评价:他从哪些方面来写同学们的表现的?哪个方面突出得好?用上了哪些好词语? 3.生生交流。

4.修改文章。选一篇文章,引导全班同学修改。

八、总结

孩子们,匆匆之间,一节课与我们擦肩而过。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写活动片段的方法。大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记录生活中发生的许多有趣的场面。希望大家以后多读书、勤积累,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许多好文章的。

妙笔生花

——“场面描写”作文训练课堂教学实录

一、以学生活动引出精彩场面描写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让我们难忘,有很多画面让我们感念,有很多瞬间让我们激动。请大家欣赏一个片段,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比赛的场面。

生:拔河比赛双方实力相当,不相上下,比赛很激烈

生:啦啦队很卖力,特别是吕嘉峰同学,手舞足蹈的样子,很有趣。

师:大家描述得都很好,如何妙笔生花,更生动形象地把场面描写得惟妙惟肖呢,今天我们一起就来学习《妙笔生花——场面描写》

二、学习场面描写

(一)概念阐述。 师:要学习场面描写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场面描写,我们先来看一下场面描写的定义。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活动场合内进行描述,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二)美文推荐 师:精彩的场面让人目不暇接,那么如何描写场面呢?我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你们在运动会上跳高是怎么跳的。

生:只见他眼睛看着竹竿,跑过去,用力一跳,落在地上。 师:对我们平时跳高的描写我们的同学观察得也比较多,但是如何把这种跳高的场面生动地再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师:阅读《跳高片段》,说说你在欣赏场面描写的片断时,这个片段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悟出了关于场面描写的哪些方法或技巧。

生1:这个片段里面写了那个同学跳高时的样子,写得非常好 师:你认为他写得好在哪里呢?

生1:他描写的跳高的动作非常好,写得很准确,很形象。

师:是的,跳高动作描写得非常到位,请大家找一下他所用的动词“活动、擦、吸、对着、冲、冲刺、用力、蹬地、起跳、腾空而起、高高一跨、猛一侧身、划、跃”,这些动词对他的动作作了分解,形象地再现了他跳高的过程,让我们读到文字的时候感同身受,如临其境。我们写场面描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对人物的动作、外貌等作细致的刻画。除了这些还写了哪些内容?

生2:还写了看跳高的人,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紧张的气氛和激动的喝彩。 师:说得很好,这些描写是场面描写不可缺少的,有助于表现场面的气氛。下面请大家说说看,场面描写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生3:要写场面中的主要人的具体活动。 师:还有呢?

生4:要写场面中的观众的反应。

师:是的,场面描写要具备几个要素:点面结合、氛围营造、细节刻画。 师:上面这个片段是我们同学学习的场景,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篇表现学生生活的片段《沸腾一刻》,这个片段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生:写了一个同学力气很大,可以拎8个热水瓶,关水龙头齐刷刷的动作很迅速。

生:还写了开水房其他同学打开水的情景。

师:写了学生打开水,既写了整体学生打开水的情景,又写了一个学生打开水的大力气表现。这个片段也注意了点面的结合,那位同学速度之快、力气之大,让人瞠目结舌,细节刻画非常形象。

三、现场热身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段美文,学习了他们精彩的场面描写,了解了场面描写的要点,接下来我们要现场热身:现场扳手腕;现场作文。

现场活动:扳手腕,全班分为2个大组,2大组分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胜出的同学再相互比赛,最后决出男女代表选手各1名进行扳手腕比赛。两组啦啦队要全力助阵,啦啦队进行阵容比赛,比赛结束将颁发男女冠亚军和最佳拉拉队员证书。

生:(分组扳手腕,现场一片喧嚣沸腾)

师:好,冠亚军已经决出,请冠亚军在空白证书签名并将证书领回去。接下来评选最佳啦啦队员,大家推荐。请啦啦队员上台签名领奖。下面请大家将现场比赛的场面写下来。请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扳手腕比赛的场面

要求:①文字:200左右 ②时间7分钟

四、精彩回放

师:大家写得差不多了吧,接下来进行交流,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点评。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交流,带好稿子实物投影。

生1(交流):听!这声音,真是喊破天了!原来这是我们班在举行扳手腕比赛。只见女中豪杰谢舒必得!一开始,双方互不相让,比赛一直僵持着,这时啦啦队们大声喊加油,好象嗓子哑了也不在乎。谢舒最终战胜了丁舒舒。更为激烈的和丁舒舒登上PK台,开始了!瞧,丁舒舒用尽全力,使出了浑身力气,再看看谢舒,一脸自信,志在男选手比赛开始了,一个高高大大,另一个并不是很强壮,但同学们却对那位小个子同学充满了信心,比赛一下紧张起来,同学们使出吃奶的劲为队员加油,上场比赛的队员不允许自己有一丝松懈,将所有的力气灌注在手上,脸红得就象烧红的铁一样。最后,我们的“大力水手”朱天成胜利而归!真是一场激烈的“力量战争”!

生2(点评):文章细致地描写了比赛氛围。PK台写得极具幽默,还将啦啦队员的加油声写得极其精彩。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达到开门见山的效果,缺乏直接对两位选手的PK的刻画。

生3(点评):文章语言幽默,其中PK台用得很好,美中不足的是描写的啦啦队不是很具体,应加上一些个别突出的例子,比如最佳拉拉队员郁成铠的表现,这样会更好。

生4(点评):文章中的“僵”字用得特别好,将比赛的紧张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

生5(点评):文章中的“喊破了天”写得很好,把比赛的激烈场面写得活灵活现,将同学们的呐喊和神态写得淋漓尽致,如果文章再多一些这样生动的语句,肯定会更好。

生6(交流):“开始!”只听见老师一声令下,紧张激烈的扳手腕比赛开始了。霎时,教室顿时炸开了锅,41个同学就像41只蜜蜂嗡嗡地闹着,发出各种叫声。我们组的大胖子首先向我发起了挑战,“来!比比!”“比就比,谁怕谁啊!”我这个平日里很少锻炼,连力气也很小的人怎么打得过这大胖子呢?果然,没一会儿,我就坚持不住,败下阵来。接着,大胖子又大摇大摆地向我们队的其他人发出挑战,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大胖子终于不敌袁家栋,也被杀了下来。决战的时刻终于到了,我们队的袁家栋迎战北队的朱天成,开始时两个人势均力敌,双方的啦啦队也不甘示弱,在自己的地盘上拼命摇旗呐喊,大胖子虽然没能上阵,但他又成了我们啦啦队的中流砥柱,他把一切力量都投入到了加油中,他的喊声可谓是“以一敌十”,听到我们不遗余力地助威声,两位选手没有让我们失望,纷纷使出吃奶的力气,结果,我们组的袁家栋终不敌北队的朱天成,获得了“大力士亚军”的称号。

生7(点评):本文对扳手腕比赛刚开始的氛围刻画得比较生动,富有幽默感,一些好词好句运用得也恰到好处,像“强中自有强中手”,但对参赛选手的动作、神态描写得相当少,这个应当重点写。

生8(点评):作者细致观察扳手腕比赛,以一开始的“炸开了锅”和把同学们比成41只蜜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比赛的紧张激烈的气氛,用同学们的动作和话语表现参与比赛时的激动。“大胖子”写得非常形象,抓住了人物的特征,写出了他的力气大和不把小力气的别人放在眼里的神气。文中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但写比赛同学的动作、神态少了点。

生9(交流):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我们班的扳手腕比赛拉开了帷幕。你看,全班同学沸腾了。南队队员个个摩拳擦掌,男同学使出了平生最大的力气,女同学也毫不逊色,个个也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争取战胜对手,比试的最后时刻到了,南队和北队角出的男女选手上台比赛,决赛开始了,啦啦队员们毫不示弱,首先拉开了一场此起彼伏的PK,他们都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面对这一场激烈的比赛,似乎嗓子喊哑了也不在乎。在啦啦队热情涌动的加油声中,选手们深受鼓舞,你瞧谢舒,她的脸涨得通红,手也因为用力而显得有点颤抖,只见她眉头紧皱,一副不服输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谢舒终于赢了,她仿佛像放下一副重担似的,松了一口气,虽然比赛结束了,但她还甩着显然板酸的胳膊,不停地呵着气。

生10(点评):这个片段写得很优美,场面生动形象,南队队员们摩拳擦掌写出了比赛的激烈紧张的气氛,对选手谢舒参加比赛时的动作神态进行了刻画和描写,写得比较细致。

这个片段写了两个内容:分赛的场面和总赛的场面,从“沸腾”“使出吃奶的劲儿”“眉头紧皱”一些词语可以看出比赛激烈紧张的气氛,如果能增加对那位女同学的外貌刻画,就更好了。

生11(点评):这个片段写出了比赛时激烈的场面,先总写同学们的表现,再写决赛时南队和北队的比拼,着重落笔在女生决赛PK上,由比赛时写到比赛后的神态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比赛热烈的氛围。啦啦队的声嘶力竭对现场气氛起了很好的表现作用。

师:今天的课堂气氛很激烈,大家比得精彩,写得精彩,说精彩,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PK,实力是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今天让我对大家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每个人的表现都精彩。希望大家能以今天这堂课为起点,养成观察、练笔的好习惯。希望那些令我们心动的画面,都能变成美妙的文字,在我们的笔端跳动,在我们的记忆中流淌。让我们热爱写作,让写作成为我们的一种表达的需要。

学会倒叙

倒叙教学设计

倒叙为文章添彩

作文倒叙开头法

开头倒叙的写作

倒叙公开课教案(简案)

倒叙的学习与运用

倒叙写法的阅读文

倒叙公开课教案(过渡语)

记叙文“倒叙设置”选点突破训练

学倒叙
《学倒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