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留学生归国是否社会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1: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留学生归国是否社会问题”辩论会反方一辩陈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好!

在我方立论之前,我想提醒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归国问题。我们从不否认单个人做出是否归国的决定时,主要是个人行为。但是,对方辩友已经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你们只是仅仅停留在某一个人是否回国的问题。下面就由我来陈述我方的观点,我方认为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留学生。根据教育部定义:所谓留学生是指具有高中毕业文凭,或者是同等学历,去国外攻读大专以上文凭的。而现在所谓的一些小留学生不能称为留学生。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大都有一技之长。其次,什么是归国?归国是指留学生学成之后,回归祖国,融入社会。

最后,我们来阐述究竟什么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核心概念。判断一个问题的基本标准,就是看该问题在什么领域内发生、发展,并加以解决。我国老一辈社会学者孙本文先生认为:“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全体或一部分人的共同生活或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而当代社会学家认为,社会问题的判断标准至少考虑以下三个方面:①形成原因②社会影响③解决方式。这三个方面都必须放在社会领域加以考察。依据这三个判断标准,由我方来告诉对方辩友为什么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

首先,来看留学生形成原因。从留学生归国原因看,当代社会学家认为留学生归国应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来剖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日新月异,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为有志之士的出国和学成回国、报效祖国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确立。以法治国,深入人心。各项制度日趋成完善合成数,比如霍英东基金、春晖计划等鼓励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各种基金计划,为留学生回国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而国家地位的提高,更是极大地调动广大留学生的爱国热

1情。同时文化创新促进东西文化的融合,也是归国的精神动力!这三个层面的本质属性都是社会性,即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留学生归国从本质看,就是社会问题。

其次,留学生归国的社会影响。留学生掌握特殊才能,高端技术,这一群体势必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缩短教育、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培养高级人才的能力;扩大教育、科技、文化、经贸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种种这些影响不都是在说明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吗?

最后,我们讲解决方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新的留学生工作政策,提出“支持出国,鼓励出国”。留学生归国后,面临创业难的问题,我国政府则不断改善软硬件环境,为留学生在事业上的成功创造了机遇。

综上所述,留学生归国无论是在形成原因,还是社会影响,亦或是解决方式上都是社会化的,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我方再次重申,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

2004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4663人,其中:国家公派3524人,单位公派6858人,自费留学104281人。

2004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5116人,其中:国家公派2761人,单位公派3965人,自费留学18390人。

从1978年到2004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814884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97884人。

数字1:1985年到2007年,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人共计51453人,90%以上都留在了美国。同一时期,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台湾人共计20373人,一半以上都返回了台湾。在我们的近邻中,从美国回国超过半数的国家还有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的学生70% 以上毕业后都回国了。而和我们一样同样不回国的留学生(停留率在75%以上的)来自:印度,伊朗,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以及其他前苏

联国家。每次说到这个,我都忍不住感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而且,人才的竞争是全球性的。那些没留在美国的人中,也不是人人都回到了中国,去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的也不在少数。

数字2:在2006和2007年,美国培养的博士生中,中国人占10%;英国所有在校研究生,中国人占6%;日本所有在校研究生,中国人7%;加拿大所有在校研究生,中国人6%。

数字3:在2006年 所有拿到美国理工科博士学位的无论美国还是外国学生中,如果我们数他们毕业的本科学校,清华第一,北大第二,韩国的首尔国立大学第三,然后才是美国的康奈 尔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换句话说,以新毕业的美国理工科博士人数论,清华和北大领跑全球。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十名至少还有中科大。

总结起来就是:好莱坞应该为中国国庆拍一部献礼电影,就叫《建美国大业》。与如此大规模的外迁相比,《建国大业》的演职员名单中的外籍军团,实在不值一提。国庆如果整个“人才方阵”,聚集所有在中国出生的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那肯定是个大方阵,大外籍专家方阵。

不调侃了,说几句正经的。

1.最重要的:我相信人有自由迁徙的权利,所以选择住在哪里不能成为道德评判的理由。当考虑所谓“国家培养他们的支出”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国家的钱是哪里来的。况且与那些可怜的支出相比,这些人后来对中美合作以及其他种种方式对中国GDP的贡献,恐怕远胜。

2.有人问我,这么高的停留比率和20年前某件事有没有联系。从数据上看,恐怕关系不大。1987年和1988年在美国毕业的中国博士生中,停留比率已经在90%以上了。从那以后,这比率一直在90%以上,浮动不大。近年来出现可喜的下降,最后一年可得的数据是2006年,停留率到了88%。

3.无论从发表科研论文还是专利申请上,这些人对美国科技进步的贡献巨大。这还不算他们的子女未来可能做的贡献,因为我有理由相信他们子女的平均教育水准一定远超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准。

4.中国在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算所有人都毫不考虑自身利益,只在乎科学研究,中国仍然不能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今天的科学研究很昂 贵,离开钱和设备,科学家和工程师只能去卖鸡蛋。中国现在总体的研发支出水平已经是世界第三,每年都以千亿美元计。而从我知道的来美国招人的单位所开出的 条件也在不断改善,有理由相信未来这个停留比率会下跌。

除了钱,还有人。今天的科学研究已经不是单兵作战了,都是团队合作,分工很细。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人数已经从1988年的3人涨到了2005年的4.5人。而从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看,一篇论文作者人数在10人以上都不罕见。离开了美国的科研氛围,想回国组建团队,难度很大。

5.虽然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跨机构甚至跨国的科技合作已经越来越多。而中美两国科研人员合作发表的论文数量从1988年的521篇涨到了2003年的2828篇,涨了5.5倍, 这和留美人员的增多密不可分。但同时也应该知道,同一单位内的合作仍然是主流,别说是跨国,就算在同一国家,离得远了交流起来也毕竟不便。每一篇发表的论 文下面不止有作者的名字,还有作者的地址,名字不仅比地址多很多,名字数目的增长率也比地址数目的增长率快很多,这充分说明同一机构内的合作不仅是主流, 而且还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才是科技进步最重要的,把用美国人民的钱培养的人挖回去,是非常划算的买卖,可惜美国纵有千般不是,停留率还是一直坚挺。不能要求人家没成为落叶之前就归根吧?数字1和3:有兴趣的可以google “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这是美国博士生的普查数据,极度靠谱。有年度报告,你可以在2006年的PDF年报中搜索“china”和“stay”,

能看到些数字。但我说的数字你看不到,这些都是根据机密的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计算得出。

数据2:google“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这又是每两年将近千页的报告。涵盖美国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和相关的国际比较。我说的内容出自2008年卷的第二章,关于高等教育的。

以留学身份出国,目前在外的留学人员有61.7万人。其中,有42.7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合作研究、学术访问等。

2004年度与2003年度的数据比较,出国留学人数略有减少,留学回国人数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出国留学人数减少了2.2%,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减少了4.2%,国家公派与单位公派的出国留学人数增长了2%;留学回国人数增长了24.6%,其中,自费留学回国人数增长了27.5%。这是自1978年扩大派遣留学生以来,年度留学回国人数连续两年突破两万人。

留学生归国证明

留学生归国文凭认证!!!

留学归国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归国留学生回国《入党申请书》

法国留学生归国优势专业

留学生归国各类政策解读

留学归国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立论

归国留学生购买免税汽车政策

英国留学生归国潮凶猛就业问题凸现

日就业限制多 留学生纷归国

留学生归国是否社会问题
《留学生归国是否社会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