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清明的传统是爱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7: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清明哀思,哀源于爱,,在清明谈爱,爱己更及人。汶川2周年,玉树又逢地震,只是当关注过后,是否“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 清明习俗三件事——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春游

 清明节为何“属”阳历 我国古代无论是计时,还是记一人的生辰,都是以农历为依据的,清明节却与其他大部分传统节日不一样,其“身担二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根本上讲,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的范畴,因为其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前后仅相差一两天,而在阴历里的日期却变化很大。

作为节气,“清明”则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 清明节与绿色文明

今年的清明,是“沙尘暴”刚刚来过的清明,是西南五省正在遭受严重干旱的清明,是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开过没有多久的清明。今年的清明,应该有所不同。提议过一个“绿色清明”,发扬绿色的生态文明。清明节原本就是个绿色的节日。清明踏青,主题是接地气,感受春天的到来,作出顺应时序、迎接春天的主动性姿态。如同元宵走桥、端午竞渡、重阳登山一样,是一种具有文化感召力的体育动员令。古时人家时兴插柳枝于门上。宋代笔记《梦粱录》说柳枝“名曰‘明眼’”。还有将柳圈戴于头上、插柳叶于两鬓的,说是有明目、驱毒、祈年之含义。江南谚语则谓:“清明不戴柳,红颜变成皓首”。还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利用“柳”“留”谐音,表达要“留”住青春的意愿。小儿把柳叶当哨子吹,据说是有助于内火外泄。踏青时人们踢球、拔河、荡秋千、放风筝,都是有利于健康的活动。民谚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 以节日的名义抵御心灵的“沙漠化”

清明节的节日食品也是绿色的:青团。青团是明清时期开始的一种清明节节物,原先写作“清明餜”,根据谐音,江南民间又叫它“聪明餜”,人们会抱着婴儿到邻里家讨着吃,叫“讨聪明”。所以清明节又有个异名“聪明节”。“讨聪明”这样的习俗可以并且应当恢复发扬。它是一种沟通邻里关系、增进友谊和睦的好机会。在邻里关系冷漠的今天,以节日的名义增进“地缘”情感,显得十分重要。

家族祭扫这一传统历时千年,至今依然是清明节的核心习俗,表明了国人重视家族情怀。尝试着把上辈人的感人故事,用文学的形式记载下来,年年清明,吟诵

朗读,传播到下一代人的心坎上去,让他们不要“忘本”。“言之不足则长言之”,我们就是要在声音里复活先人的精神,在吟诵中完成生命与生命间的代代承接。在年轻一代的心田上“植树”,与实际生活中的植树具有一样的意义:抵御心灵的“沙漠化”,防止言行举止的“沙尘暴”

4月20日上午,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两千名海内外赤子会聚浙江绍兴的大禹陵,祭拜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奠基者,中国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大禹。

公祭大禹陵典礼采用了古代最高礼祭——“禘礼”形式进行,仪式分13项议程,分别为肃立雅静、鸣铳、献贡品、敬香、击鼓、撞钟、奏乐、献酒、敬酒、恭读祭文、行礼、唱颂歌献祭舞、礼成。

据了解,大禹与绍兴的关系源远流长,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发生在绍兴,史书上有记载的“禹婵会稽、禹会会稽、禹娶会稽、禹葬会稽、禹疏了溪”这五件大事都发生在绍兴。

1、同胞手足之爱

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外记者时用一幅画牵出一段情:元朝画家黄公望的画作《富春山居图》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借此契机,双方达成一系列合作项目。“诚意在,智慧在,路就在、有原则让步、一种需要,一种必然”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李敖:雍正皇帝当年曾经送给台湾一批瓜的种子,说,如果你们能试种成功,只需要送20颗瓜给我便可。李敖说,站在历史的高度,今天台湾的水果销到大陆也是完全应该的。

2、温家宝4月3日在贵州考察指导救灾工作 老百姓: “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水利设施,有水存不住,希望总理帮助解决” 温家宝:不是希望,你应该换个词,是“要求”!

3、胡锦涛出访简化国外迎送安排——走下舷梯,同美方官员和中国驻美大使等一一握手,随后乘车离开机场,整个过程仅持续了5分钟。“大家往来奔波也十分辛苦,迎送安排进行简化”

4、玉树地震

 温家宝

“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对孤儿“不要难过,生活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希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太阳都会照常升起。你们是不幸的但又是万幸的,是孤儿但并不孤单。党和政府会关心你们、照顾你们。无论你们是藏族、汉族,大家都是一家人,要互相照顾。”

对村民们:“地震夺走了我们的亲人,但夺不走我们的意志。灾难会过去的,但我们从灾难中得到的进步永远不会过去。玉树不倒,玉树常青;人间有情,大爱无疆。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下,在灾区人民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重建美好家园。祝大家‘扎西德勒’!”

对小学生:“《感恩的心》歌词非常好,让我们记住其中的一句话‘人间坎坷辛苦,我不认输’。”

对高三学生:“希望你们以百倍的努力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你们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会惦念你们的。”

对藏族学生:“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就是灾难深重的历史,但历经磨难,各民族文化传承不断,各民族依然团结得像一家人,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的特点,也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灾难可以化作民族进步的力量,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玉树更加美好的未来。”

 胡锦涛

“同人民在一起”

“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 其他

募捐晚会“有一种倒下叫站起,有一种选择叫坚定。力量传递力量,生命关爱生命。玉树不倒,青海长青,中华民族在风雨中永恒。”

才旦卓玛和李谷一同唱《一个妈妈的女儿》 “妈妈的名字叫光明”巴塘的风会吹进梦乡,三江的水会淌进心田,格桑花会开,酥油灯会静静燃烧,孩子们在嬉闹,牛羊在吃草„„

香港义工黄福荣生前的幸福笑容,他用生命的代价诠释了对生命的理解:“如果死在志愿服务的路上,是上天给我们的幸福。”

5、回望汶川

 “岷江和黄浦江啊,水水相连;上海和都江堰啊,心手相牵”上海援建之歌

《重建辉煌》。

 坚强和淡定——走出地震阴影的人们

绿树上扎着白花,路边插着香烛,清明通往北川老县城的路上

“那时大家都在尽最大努力救人。我看到有几个忙得很起劲的,是以前我们这里没有工作的‘小混混’。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面前,他们好像换了一个人,我觉得自己

不认识他们了。我相信这人性的光辉,原本就蕴藏在他们内心的深处,也许他们平时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光辉的存在,但在死亡面前,在天崩地裂的时刻,突然从他们迷乱的内心深处迸发了。”安桂英(中学教师)说。

“想到那么多的生命说没就没了,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那段时间,安桂英过得很消极。

让安桂英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是一个叫张进的学生。这个以前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的孩子,一跃成了年级的前五名。别的孩子玩时他在看书,上课前他总是把整个单元的课文都预习一遍,谁都看得出来他憋着一口气好像在和谁较劲。张进的好朋友在地震中不幸去世,张进知道他的愿望是考上大学,朋友离开了,那么就由他来实现这个愿望。看着孩子纯真的眼神,安桂英突然觉得自己比不上这个孩子。“既然活下来了,就得好好活下去。”成了安桂英的座右铭。

“把幸存的生命高高托起,为劫后余生赠一份关爱,不为别的,只为生命的尊严!”  走不出那个五月

曾经热情万丈的大爱能否延续?曾经的勇敢忠诚能否依然?曾经的铁肩担道义、曾经的亲如一家,曾经的慷慨奉献,能否永远在?

我看到钱理群教授在《当今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一文中写到:“我的忧虑正在于,回到原来固有的生活里,我们会不会故态复萌,又恢复了那个自私的,颓废的自我,那种冷漠的,互不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样一种僵硬的,官僚化的,非人性,反人道的权力运作?”

钱理群先生恐惧的,也正是我所担忧的。灾难中无论汶川还是玉树,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呈现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力量,看到了“全民大爱”,也看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可是,这一切会不会转瞬即逝?我们该怎样把灾难中爆发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变成一种稳固的社会与精神的“常态”?(非常深刻但是又实际的思考,地震之后对逝者的同情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浅薄和无力的,目光长远的人和真正具有忧患意识的人会想到什么?)

2008年岁末,我看到一些文化人在总结一年时,已经开始指责人们对灾难的遗忘,提出了警告。(有没有想到为了忘却的纪念,“我正有说点什么的必要了”,想想,你会说什么)我想批判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为此做了什么,还将为此做什么。我们是不是依然在关心灾区群众的生活,我们是不是想努力为他们尽一份心?在改变不了他人和社会的时候,我们是否努力做好了自己?是不是清醒地知道我们自己也无时无刻地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灾难中,很可能下一分钟就成了灾民中的一员?我们是否做到了敬畏自然,关爱生命,帮助他人,从善如流?

实际上,我们走不出那个五月。

6、“生命阳光馆”(强调,是因为生命意识,也是因为正有强调的必要)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来贺信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办的生命阳光馆开启

了世界博览会近160年的历史先河,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世界6亿5千万残疾人人权的提升,该馆将有助于促进残疾人福祉。我感谢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渝努力的人们,这一目标同样是联合国宗旨的核心内容。我也赞赏该馆名

 称的命名,它预示着我们为所有残疾人创造光明未来的期盼——当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并能发挥他们巨大潜能之时,光明普照。” 生命阳光馆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设立的残疾人主题馆,以“消除歧视、摆脱贫穷、关爱生命、共享阳光”为主题,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彰显了残疾人自强不息、追求平等、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人类相互融合、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 启动仪式上,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来自世界各

地的朋友参观生命阳光馆,希望大家通过观看展览“留住脚步、带走感动”。

清明传统方案

知晓清明传统

英文说传统清明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班会

5 走进清明 感受传统

8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调查报告

传统文学修养_清明感悟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缅怀先烈

清明的传统是爱
《清明的传统是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