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 (7)

发布时间:2020-03-03 12:53: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 (7)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1-15岁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警告学生来维持课堂秩序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4、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做任何评价,学生以后不再举手回答问题,这种现象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6、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 ) A.相似性 B.概括经验 C.学习策略 D.心向

7、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A.过度学习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8、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学习就进入到了(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9、技能随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往往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称为( ) A.停滞期

B.发展期 C.高原期 D.关键期

10、列提纲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复述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1、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2、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13、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他律阶段 B.前习俗阶段 C.自律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4、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消除敏感反应 B.消除肌肉紧张 C.呈现厌恶刺激 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15、在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学习目标。 A.知识 B.应用 C.评价 D.综合

16、在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各种情况,抽球还击率达到90%,则说明动作技能达到了( )目标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17、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根据班级特点,建立一些常规,以形成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自我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8、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19、在初中新生入学后,学校想了解学生的外语程度,以便安排教学,需要什么测验?(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20、下列不属于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的是( ) 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 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 .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二、填空题

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____。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________,同时,归因方式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3、在学习策略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将新策略与其头脑中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以便能在新的情境中灵活、熟练的运用,这是遵循了策略教学的________原则。

4、由某种具体的道德情感的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之为________的道德情感。

5、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________。包括群体凝聚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等等。

三、简答题

1、简述斯金纳操作条件理论及教育意义。

2、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及教育意义。

3、简述经验类化说及教育意义。

4、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是什么?

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

四、论述题

1、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D。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时间最长,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2、【育萃专家解析】D。

3、【育萃专家解析】B。

4、【育萃专家解析】D。被强化过的行为再次出现时不予强化以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

5、【育萃专家解析】B。

6、【育萃专家解析】A。

7、【育萃专家解析】B。

8、【育萃专家解析】D。

9、【育萃专家解析】C。高原期。不是运动极限,只是一种暂时停滞的现象

10、【育萃专家解析】D。

11、【育萃专家解析】D。

12、【育萃专家解析】A。

13、【育萃专家解析】C。

14、【育萃专家解析】D。

15、【育萃专家解析】C。超越原定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判断。

16、【育萃专家解析】D。习惯化。学生能下意识

一、有效率地各部分协调一致地操作。

17、【育萃专家解析】A。

18、【育萃专家解析】B。

19、【育萃专家解析】C。配置性评价,即准备性评价,摸清学生现有水平以便安排教学。

20、【育萃专家解析】A。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不考虑细节。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育萃专家解析】个体成败的经验。

3、【育萃专家解析】内化性原则。

4、【育萃专家解析】直觉的道德情感。

5、【育萃专家解析】群体动力;群体规范、课堂气氛。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斯金纳任何学习和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因而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包括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之分。另外,还提出了消退和惩罚等规律。 意义:总之,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为教师分析、认识学生的行为,矫正学生的某些行为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运用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

3、【育萃专家解析】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强化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

经验类化说强调概括化的原理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是对相同要至少说的补充。但是,概括化经验仅是影响迁移的条件之一,不是迁移的全部。

4、【育萃专家解析】主动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5、【育萃专家解析】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四、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产生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 1,活动的难易;2,竞赛动机的激发;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 (6)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真题 (10)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真题 (4)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真题 (4)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真题 (9)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真题 (6)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真题 (5)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 (7)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试题 (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