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三周小海螺广播站主持词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9: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7第三期小海螺广播站主持词

2017-9-21 播放歌曲:《小螺号》 (音响负责:孙靖涵) 开场白: (主持: 裴英媛、孙浩正) 裴英媛:小海螺广播站 孙浩正:小海螺广播站 合:小海螺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 我是主持人裴英媛 我是主持人孙浩正,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

《防震避险,我们该怎么办?》。今天,我们邀请了大队辅导员为我们进行地震知识讲座,同学们掌声欢迎。

裴英媛:踏着童年的节拍,一路欢歌,一路笑语。 孙浩正:激扬着年少的风采,一路笑语,一路欢歌。 裴英媛:走进新石,让我们每个孩子获得理想的发展。 孙浩正:走进新石,让我们每个孩子的成长永远快乐

合:新石小海螺广播站,新石小海螺广播站,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老师、同学们下次时间再见。

(播放背景音乐)同学们:

洪涝、台风、地震、火灾、海啸这些自然灾害,你认为哪一种灾害是让人类特别恐惧的?(地震),对。一说到地震,我们马上就会想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很多人会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山崩地裂”,瞬间一座城市就变为一片废墟。那么地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灾害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分为9个等级,地震越大,震级的数字也越大,7级以上称为大震,大震富有极强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8.9级。四川汶川地震是8级,就是强烈地震了。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

地震的发生是如此的频繁,而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更好的办法预测和控制地震,所以说在地震来临的时候怎么样自救怎么样避险,就成为逃避地震的唯一办法,那么关于这方面的常识咱们小学生又了解多少呢?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5.12四川大地震中有68636人遇难,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伤亡,独有一所学校无一伤亡,这所学校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叫叶志平。这所学校为什么能做到无一伤亡?这里没有运气、没有偶然!两个原因:

一、加固教学楼;

二、震前未雨绸缪——定期疏散演练。 还有:1994年9月1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了7.3级的强烈地震,当时这个地震波及到了广东及福建两省,造成了3人死亡671人受伤,可是当时在震感同样强烈的漳州市,他们早在1980年的时候,把这个抗震防震的知识就列到中小学生的课本当中,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在老师的安排下,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所以没有一个人伤亡。同样的灾害两样的结果,所以说掌握防震自救的知识非常的必要。 地震既然难以预测和控制,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震前的一些预兆来预防的,那么大地震之前会有哪些预兆呢?

1、地下水异常。震前地下水(井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2、动物异常。震前

一、二天,牛、马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猪羊不吃食,乱跑乱窜,烦躁不安;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惊飞,不回巢;蜜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的反应最灵敏,震前几天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突然跑光了;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冬眠的青蛙满地乱爬;鱼惊慌向水面上乱跳,翻白肚等。

3、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震前预兆。老师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地震,当时快天亮了还在睡觉,突然就听到 “轰隆轰隆轰隆”的响,像火车开进了屋子一样,声音特别大,整个房子都在颤动,大约持续了有几秒钟。这就是地震的地声。 如果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呢?面临这样的灾害又如何做到临危不乱、化险为夷呢?

第一,保持镇静就地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你可以在这十几秒钟的时间内,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的地方,比如坚实的桌子下、床下或墙角处、一些空间小的厨房、卫生间等。一定“保持镇静”和“避免惊慌”。

为什么要“保持镇静”和“避免惊慌”呢?因为强烈地震发生时,人们会条件反射地采取本能行动,即恐慌和乱跑。这种本能行动必须加以制止!为什么不能恐慌和乱跑呢?我讲一件事同学们就明白了: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发生一次6级地震。据调查,在地震发生时70人当中,只有3人立即钻到桌子底下,其他人都是一感到地震就拼命往外逃,在极度慌乱中造成挤伤、踏 伤,多数人被砸伤、砸死在门口。在这次地震受伤的654名重伤员中,有524人是在刚逃到门口时,恰好被倒塌的墙壁所砸。这次地震死亡的41人中,有30人是被砸死的。而保持镇静,就地避震的,大多都安全无事。所以说临震不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性命的好办法。

地震发生时,还要会判断,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这样的地震震动小,震害都比较轻,有左右摇摆和晃动的感觉,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一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充其量只有十几秒钟至一分钟左右,地震过程是十分的短暂,是相当短促的。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在地震过程中晃动非常厉害,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了变形开不动,那耗费的时间就会更多,千万不要慌了手脚,用手砸破玻璃都是不能做的。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第二、在学校上课时就地避震

如果发生地震时,你正在教室里上课,就地避震,任课教师要临时承担起组织指挥者的责任。教师要立刻向学生们大喊“躲到课桌下!别动!蹲着别动!”等命令。要不停地喊叫直到震动完全停止。教师要大声喊叫,是因为地震会产生巨大的噪声,不停的喊叫命令可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面,就有可能减少学生的惊慌。地震时知道怎样做,教师的沉着和坚定会对学生产生一种信任感,学生由惊慌而导致的可怕的灾难也会因此避免。“蹲在课桌下!”“蹲着别动!”教师发出的这个命令对正在上课的学生在地震中是非常有用的。学生一定要听从老师的命令避震。

“蹲下”的姿势是双手抱头,使自己能躲到课桌下,将一个胳膊弯起来护住眼睛,另一支手抓紧桌腿。要注意保护头部,可以用书包顶在头上。

短暂的震动过后,教师要立即组织疏散学生到远离教学楼的空旷场地避震。疏散时,快速打开教室的前后门并支好,因为余震有可能会把门再次关上 或扭曲,学生从前后两个门鱼贯而出,跑向楼梯口,急速地从楼梯两侧下楼,就是靠楼梯扶手的那一侧和靠墙的那一侧,跑向操场蹲下,等候救援人员。同学们记住:下楼时千万不要拥挤,如果拥挤堵塞了楼道,也就等于丢掉了性命,地震时时间就是生命,秒秒钟都可能逃生啊! 第

三、在平房(或一楼)时急速跑出室外

地震时,应当充分利用12秒钟的时间跑出室外到开阔地。来不及跑时可以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紧挨墙根的坚固的家具旁。蹲在地上,闭口,用鼻子呼吸,保护头部,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第

四、在公共场所里时不慌乱

在人群集聚的公共场所里遇到地震,不要慌乱。在车站、商店、地铁里要保持镇静,切忌乱逃生,就地选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在饭馆中就藏到桌子下;在影剧院、体育馆、体育场内,就躲在排椅之间,千万不能乱跑、乱挤,地震时混乱,挤、踩、踏、砸、撞,定然要产生不必要的伤亡。你那么小,怎么可能挤出去逃生呢? 第

五、在户外停留时去开阔地

大地抖动了??。如果你在户外,就停留在户外,不要以为你的家人还在屋里,就冒着大地的抖动进屋去抢救,你要相信他们在屋里也会作好应急保护的。即使震后将家人压埋在废墟下,你在外面还可以及时抢救,将他们营救脱险。很多震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在短短的几十秒钟时间内,人们匆忙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砸死砸伤的几率是最大的。你在户外,要停留在开阔的地方。要远离建筑物或有高压电线的地方。

学校防震知识

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演练活动时间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三、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第7周小海螺广播站主持词

第8周小海螺广播站主持词

第2周小海螺广播站主持词

红领巾广播站第三周广播稿(推荐)

广播站主持词

广播站主持词

第三周升旗仪式主持词

第三周升旗仪式主持词

小广播站9

小广播站15

第三周小海螺广播站主持词
《第三周小海螺广播站主持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