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灰雀(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7: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5.灰雀(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灰雀》是一篇充满童趣又颇耐人寻味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段-第13段,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2.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知道要保护鸟类等动物。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第2段-第13段,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2.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知道要保护鸟类等动物。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第2段-第13段,能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教学内容

1.目标1的达成: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对话;理解列宁对孩子的爱;通过对文中空白处的填补,如男孩的想法,来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对孩子的循循善诱。

2.目标2的达成:通过对对话中的补白,如“男孩( )地说:“没„„我没看见”理解男孩的心情,通过男孩最后的行为,来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发生在列宁和小男孩之间故事《灰雀》,首先我们复习下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2.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课文里是怎么来描写这三只可爱的灰雀的呢,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

列宁每天来到这儿,都和它们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这时,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

1 列宁和小男孩说了什么?灰雀到底哪儿去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好吗?

(一) 初步感知

师: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3—10自然段),请小朋友读读这段话,读完以后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自由读。

师:读完以后你想说什么,先跟同桌交流一下吧。(同桌交流) 生2;我发现列宁很爱灰雀。/列宁很担心灰雀。 师:是呀,从哪里发现的?

(二)列宁爱灰雀

1.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师:找不到灰雀,列宁的心情怎么样(失望、惋惜)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2.“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你知道什么是严寒吗?还有什么词也表示天气冷? 3.你读这句话时,知道此时此刻列宁的心情吗? 4.分角色朗读这两句话。 到白桦树下看看呢?说明什么?

(三)灰雀哪里去了

师:灰雀去了哪里?你知道么? 生:被小男孩捉走了。 师:你怎么知道,找出理由。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1)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呀?猜猜看,男孩这样吞吞吐吐的,是在想什么呢? 填一填:男孩(

)地说:“没„„我没看见。” (2)你能读出他这种既喜欢又矛盾的心情吗?

2.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1)男孩怎么知道灰雀还活着呢?

(2)男孩捉走了灰雀,但是他并没有伤害灰雀,那么他可能为灰雀做了些什么事呢?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1)你来看看这个句子和前面那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都有一定会飞回来。

2 (2)体会两个一定,说明了什么?

(3)两个句子一个用的是句号,一个后面是感叹号,说明语气越来越强烈,男孩说的一次比一次肯定。

(4)师生互读,老师问,学生读。

(5)男孩,灰雀一定会飞回来?你怎么想的。 生:列宁那么喜欢灰雀,我一定要把它放回来。 生:我不该捉走灰雀,明天一定要把它放回来。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列宁爱男孩

1.灰雀回来了么?齐读课文第11段。

2.读第12段,思考:列宁知道灰雀是被男孩捉走了么?你怎么知道的 3.既然这样, 为什么列宁不直接责问男孩,而问灰雀呢?

预设:生回答不出:如果是你,收到了直截了当的批评,你有什么感受?(难过、难为情、不好意思) 生1:因为列宁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师:男孩是诚实的,列宁为什么就不问他了呢?我还是不太明白。 生2:因为小男孩已经改正了错误,他把灰雀放了„„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小男孩已经改正了错误,列宁就不再去追究了,是吧?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对改正错误的小男孩的——(生:爱)“爱”这个词用得真好。(补画一颗爱心图)

5.师: 如果你是那个男孩,列宁问你:你昨天把灰雀藏到哪儿去了,还向我撒谎,你太不应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难过)多媒体出示列宁和小男孩观赏三只灰雀的画面:学到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他以一颗宽容之心使孩子改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孩子,也使我们能重新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

师:小朋友,读了课文,你想对小男孩或想对列宁说句什么话吗? 预设:生1:我想对男孩说:“你以后不要捉灰雀了。”

生2:我想对男孩说:“你捉了灰雀,后来又放了它,你还是诚实的。”

五、小结:

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故事,每个故事总会给人许多知识,许多启发,让我们课外再读读有关列宁或者名人的故事,为语文园地二中的展示台作好准备。

3 板书:

列宁

灰雀

小男孩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第

4、5题。 教学反思:

《灰雀》是一篇要求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逻辑判断,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文章。因此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灰雀哪里去了?其实只要认真读过文章都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但有的学生却不清楚,甚至个别平时优秀的同学都没看懂文章。教学到这一环节,我还不着急,我想总有学生没读懂文章。我就请那些回答“灰雀被男孩捉走了”的同学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被小男孩儿捉走的。”组织学生对小男孩儿说的进行分析讨论。我重点抓住了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三句话。在学习这三句话时,我又抓住了省略号以及两个一定,通过补白、有感情地朗读,对标点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上到这里,还比较顺利。紧接着“列宁爱男孩”这一环节,我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无论我怎么引导,学生就是说不出,“列宁为什么问灰雀不问男孩”。课后,我找了几个学生进行询问,才发现关键问题在很多学生虽然理解了“男孩带走了灰雀,又放了它”。他们却不知道列宁以及知道灰雀是男孩抓走的。所以对最后列宁为什么问灰雀只停留在因为灰雀回来了所以问灰雀,更不能体会到列宁对孩子的爱。听了学生的回答,我仔细思考了下,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上有很大的问题。从“灰雀哪儿去了”到“列宁爱男孩”这一环节过渡得太快,只关注了对话,没有让学生融入文本中,站在男孩的立场,想想当时男孩的心情、想法。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三年级的课文慢慢有些深了,需要给与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也更需要老师自己先理解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些都是以后需要注意的。

灰雀第二课时教案

《灰雀》第二课时说课稿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灰雀》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z《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推荐]

灰雀第一课时实录

5.灰雀 两课时

灰雀(第二课时)
《灰雀(第二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