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洋思之行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0: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洋思 学什么

历史组

泰兴市洋思中学创办于1980年,仅靠泰兴市沿江开发区,学校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课时间仅几分钟,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等刊物都作了长篇报道。省内外近二十万名教育工作者前来考察。今年11月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到仰慕已久的全国教育名校洋思中学去学习。

这次学习具体由周校长带队。通过听报告、听课的形式,是我眼界大开,耳目一新,觉得应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次学习参观活动,我发现洋思中学全校有三千多人,但校园的干净整洁令人惊叹。这种种迹象表明洋思中学管理的严格和到位。现场听课还有新的发现。学洋思学什么呢?具体说学洋思以下经验。

一、严格控制班级规模,限制班级学生人数

在此次的学习中,我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去看学生的课堂,发现每个班学生数都在45人左右,只会少不会多。学校严格限制班级学生数,这是洋思中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在美国南部休斯顿,有一所美国最早的私立学校之一——莱斯大学,这所学校里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橡树,共有4890棵,创立者莱斯先生立下了一个规定:“无论到何时,在校学生不超过校园里的橡树数。时至今日,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经济如何发展,莱斯大学的学生数总是少于橡树数。对于莱斯先生的规定,已经没有人表示疑问或反对了。

1 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平方米内长1棵树和一平方米内长10棵树的结果当然不同,1棵树成材,10棵成柴。对台上教师的个性化教育的可能性而言,一个教师坐20个学生和坐50个学生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同。

大自然有许多不可更改的规律。同一块土地上茁壮成长的橡树是有限的,而一所学校可容纳的学生也是有限的。一名教师能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打破了学生和师资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的和谐,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及学校声誉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最终影响的是学校长远发展。其实,莱斯大学以橡树为师,遵循的是自然的客观规律,长盛乃必然。那么,洋思中学又何尝不是呢?

二、切实减负,实现高效课堂

这里的减负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的实效;二是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实现课堂实效。在洋思中学,同学科组长交流,得知这位教师每周有12节课,教两门课程,,承担3个班的教学工作,而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基本上都是每个人一个班的教学。在这里,学校切实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少。这样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能做到知彼知己,能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制定教学目标,拟出自学指导,讲述新课。即使学生的学习有问题,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调整教学,以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指导学生解决的问题多了,那么在课堂上学生的效率提高,考试的分数也会提高。

三、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自主理念

尽管在洋思学校领导的报告中及洋思教育模式一再提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模式。并且还有许多的兄弟学校在学并推行

2 这种“先进”的模式。此行还有幸听到来自不同省份,学洋思学校的教师的赛课8节,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这应该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自主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而不应成为一种教学模式。

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对象,怎么可能用一个模式来套呢?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从教育的本质来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班级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每一所学校也是独一无二的的。真正意义上的理想课堂应该是一师一模、一课一模,而不是某种模式的永久使用。我认为,只要在大方向、大原则不变的基础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度可以“自行其是”。

优秀的教师能用几十种模式上同一节课,不好的教师只会用一种模式上所有的课。学生读是“喜新厌旧”,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不断地变换花样(方法和模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用一种模式上课,时间一长,谁都会烦,只会造成课堂效率地下。希望通过一种模式的强制推广提高课堂效率,只能缘木求鱼。因为用不了多久,学生就会不买账 。

教育的本质是成长和解放,教育应该让人获得更多的自由而不是给人更多的精神枷锁。过分强调模式会是教师的思维变得固化、呆板,其个性也会被磨灭,甚至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在一次会议上说;“大家用一个模式会出现一个什么状况呢?标准化的教师,教师标准化就无法张扬个性,个人的才华和潜能自然也就显示不出来。因为一个模式定型了以后就是死水一

3 潭了。

以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进行“先学后教,当谈训练”这种模式的推广,本身就是错误的。思想是解放出来的,而不是专制出来的。建国之后,我们以共产主义的名义在全国推广的“人民公社”模式,历史证明,那时中国的一场闹剧和灾难。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积极性之所以比以前高不就是因为解放了农民的手脚和思想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当做一种教学理念来学习,教师应有权据自身实际、学生实际、教材的实际来选择教学方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还是以教为主、以学为主,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自主权。而不是霸气当做一种教学模式强制推广,这是对教师教学个性的的公然剥夺,是把教师当做思想奴隶的典型表现,对这种模式应多些理性的学习和客观的推介。

以上三点是此次洋思之行的一点偏颇之见,写下之后自己都感觉有点可笑,我又不是教育的决策者,但这确实是我的想法,我们学习不能只学习表面的形式,应学其内容本质。

洋思之行心得体会

洋思安丘之行[材料]

洋思心得体会

洋思心得体会

洋思心得体会

洋思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学习洋思心得体会

洋思心得体会[1]

洋思之行心得体会
《洋思之行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