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球广播大事年表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7: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广播

一、大事年表

开端:

1864年:电磁学原理的发现——放射性电波可以无限传输(马克斯威尔)1884年:无线电波的发现(赫兹)

1895年:无线电波传送信号成功(马可尼和**夫)

1896年:无线电器材的生产(马可尼)

1901年:越洋电报收发成功——无线电通讯进入实用阶段

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匹兹堡大学教授费森登)

1912年:第一次将广播作为传播媒介应用——发布泰坦尼克号沉没消息(报务员萨尔诺夫)

1916年:世界上第一次新闻广播——纽约实验电台广播威尔逊和休斯在总统竞选期间的票数(德福雷斯特)

1920年: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端——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KDKA电台开播——第一个向政府领取正式营业执照的广播电台

发展:

初创:20年代:各个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如报务员萨尔诺夫1926年创办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

发展:30——40年代:调频广播的发明和战争宣传

1935年阿姆斯唐发明调频广播,调频电台出现——改善广播的收听效果二战以后:广播事业趋于普及

70年代后:调频广播电台广泛兴起

80年代以后:卫星传送技术逐步推广

飞跃:90年代后:数字音频广播开始兴起

二、著名媒体

1、VOA

创办于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是美国政府创办的第一个短波国际广播电台,为战争服务;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每周用39种语言播音900多小时,对全世界的新闻进行全面覆盖报道;该台台长由总统直接任命,政治色彩浓重,尽管它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播音政策、方法和技巧,但它的目的完全是为美国政府和美国社会服务的。美国之音负有独立、客观、准确、平衡、全面地报道新闻的责任。美国之音播出的新闻都要遵循以上新闻原则,每则新闻都必须有两个以上可靠来源加以证实。当然,美国之音派驻世界各地记者实地采访的报道可不在此限。

美国之音宪章

为了确定美国之音的使命和确保美国之音节目的完善,1960年起草的美国之音宪章于1976年7月12日由杰拉尔德福特总统签署成为法律 (Public Law 94-350)。宪章规定:作为一个一贯可靠的、权威的新闻来源,美国之音播送的新闻必须准确、客观、全面。美国之音将代表整个美国,而不是美国社会的个别阶层。所以,美国之音将平衡、全面地反映重要的美国思想和体制。

评价:为美国社会和政府全面服务,不是独立经营的商业化电台,依附于体制。

2、BBC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Company),简称BBC,成立于1922年, BBC虽然是接受英国政府财政资助的公营媒体,但其管理却是由一个独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监管委员会负责,并且通过皇家宪章保障其独立性。监管委员以公众利益的信托人的身份管理BBC,他们都是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包括苏格兰、威尔斯、北爱尔兰和英格兰的首长,由英国首相提名,英女皇委任。

监管委员会下辖执行委员会,由16个不同部门主管组成,负责BBC日常营运工作,委员会主席为行政总裁,并兼任总编辑。

BBC目前经营8条电视频道,10条广播频道,及直接由英国政府出资经营以43种语言作全球广播。BBC在新闻界最为人乐道的是其严格的要求,所有制作人都要恪守BBC的工 作

规章:节目制作人准则,该准则对编辑和采访业务的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详细的要求。

评价: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

3、CNR

英文译名为CHINA NATIONAL RADIO,英文缩写为CNR。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是于1940年12月30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诞生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撤出延安以后,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在北平播音,使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呼号,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共办有9套节目,每天播音198个小时,全部上卫星播出。9套节目各有重点、各具特点:第一套是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第二套经济之声是以经济、科技信息和生活服务为主的经济之声;第三套音乐之声是调频立体声音乐节目音乐之声;第四套都市之声是面向北京地区的都市之声;第五套中华之声、第六套神州之声是对台湾广播节目;第七套是普粤双语的华夏之声,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广播;第八套民族之声是民族语言广播节目,使用蒙、藏、维、哈、朝5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播出;第九套是以评书、小说连播等语言类文艺节目为主的文艺之声。经过多次节目改革,中央台的广播节目设臵、制作运行模式正逐步朝着\"频率专业化、听众目标化、服务对象化\"迈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各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40个记者站和办事处,目前已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播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随着事业的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业务大楼于1998年6月开始启用,实现了广播技术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新业务楼内拥有一流的语言及文艺录音室、演播室和音乐厅,其中拥有800个座位的音乐厅装备了德国欧伯林格管风琴,设计标准为国内一流。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经办广播节目的同时,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广播产业,现拥有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中国广播报》(周报)、《中国广播》杂志(月刊)、《国际音乐交流》(月刊)、《广播歌选》等出版社及报纸、杂志等;成立了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并建立了互联网站--中国广播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互联网站于1998年8月注册开通,是中央新闻单位中最早开通互联网站的单位之一。2002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中国广播网”。“中国广播网”正以丰富的新闻信息资源和音频节目资源为基础,建设一个以中央台为中心、全国各地电台为依托,面向全国、面向全球的“中国广播网”(又称“中

广网”)。 2007年启用新域名:自2002年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频道调整。以更加好地适应新世纪广播传

2004年1月1日,第一套节目以“中国之声”全新呼号登场。中国之声实现全天滚动播音,分八大节目板块,由频率总主持人和栏目分主持人合作全程直播。改版后的新频率新闻性、贴近性、权威性、可听性等核心指标取得长足进步,品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进而确保了中国广播界国家旗舰和中国新闻广播第一品牌的至高地位。2007年底中国之声又进行了全频率的改版。改版之后,中国之声实现了24小时播出,成为了中国首个全国性全天候播出的广播频率。而中国之声的两大老牌旗舰节目——“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也实现了直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每天早上5:55开始播音,晚上00:00结束。全天18小时播音,运用全球最成熟、专业的音乐电台操作模式,面向15-45岁年轻的听众播放流行音乐。

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传媒之一。依附于体制。

三、经典文献

1、:《美国新闻史——大众媒介解释史》(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

2、B.Paulu, TheTelevisionand Radio of United Kingdom,Macmillan Pre,London,1981

3、3 《西方媒介史》,[法]让纳内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G206.2-091/01

四、著名广播人

1、爱德华•默罗与“这里是伦敦”

1940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战场炮火犹酣,《这里是伦敦》开始第一次现场直播——爱德华?默罗站在伦敦一间民居屋顶上,迎着德军狂轰滥炸,以平静的语调开播:“你好,这里是伦敦„„”这就是战地现场播报,它奠定了默罗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杰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杰出战地记者的地位。

称默罗为广播和电视新闻业的“开山宗师”,是因为他独创了战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可以说,后世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词,以及现代传播学上的“新闻联播”、“现场直播”等方式,都是从默罗开始的。

默罗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接受严格教育的他,养成了沉稳老练、不苟言笑的独特个性。他的现场报道奠定了美国新闻电视时代第一黄金时期的基本格调——庄重、沉静,声情并茂而定位简洁、客观、真实。他对新闻报道的热情、客观、正义,为美国新闻界留下了一份良心与价值观念的遗产。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世界新闻史来说,默罗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默罗是最早意识到广播和电视在娱乐功能之外还能传递新闻信息的少数人之一。从1937年起,他开始致力于通过广播向美国听众传播欧洲大陆发生的战前新闻的工作。

当时CBS欧洲站站长职位最初是空缺的。这个所谓“站长”实际上只是“接待站站长”,在“西线无战事”的时期仅仅做点商务工作,于是默罗主动申请到了这个职务。就是这个从未在新闻采访部门待过的“菜鸟”,从未受过新闻专门训练的外行,此后的影响却超越了大西洋两岸。当德国人进入奥地利后,默罗一夜之间成了名记。

2、萨尔诺夫“美国无线电之父”

1912年,“S•S铁达尼”号轮船撞上冰山。马可尼无线电公司的青年报务员戴维•

萨尔诺夫收到从这艘船只发出的信号,当即通过无线电向航行在该海域的船只发出紧急

通知,并把消息提供给报界,此举引起世界的关注,21岁的萨尔诺夫也一举成名。1930

年,萨尔诺夫晋升为美国无线电公司的总经理,成为广播界的巨头。

萨尔诺夫出生在一个俄国移民家庭,早年随父移居美国,在美国长大。起初,他在

马可尼公司做报务员工作,每月薪水只有5美元另5美分。发迹之前,他格外留心搜集各

种有关无线电的资料,研究上司的文告。白天工作虽然很忙碌,晚上他还抽出时间上夜

校,提高文化水平。萨尔诺夫对自己的报务工作非常认真,在他看来工作是没有时间概

念的。每当人们下班回家后,他还经常在公司的实验场所周围闲荡,了解实际情况。他

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思考,特别是思考别人想不到或不愿意想的问题。总之,他对公

司的业务了如指掌。

1930年,通用电气让出它在美国无线电公司中的股份,萨尔诺夫领导的公司从此处

于垄断地位,经营着全球性的无线电业务。30年代,萨尔诺夫控制了两大广播网——“

蓝色”网和“红色”网,拥有制造无线电设备的工厂以及一些无线电研究实验室。这位

从报务员起家的总经理年轻时干过各种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

。由于他个人的经历,他特别看重那些敢于创新,富于斗争的下层工作人员,他鼓励下

属之间进行竞争。萨尔诺夫的工作作风是,说话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他的助手

不能轻意为一个问题给他打电话,而所提的书面报告还不许超过一页,所提的问题必须

简明扼要。

1932年开始,美国无线电公司的所属公司全国广播公司一直在纽约帝国大厦进行电

视广播实验。1935年4月,萨尔诺夫正式宣布拨出一百万美元搞电视节目实验。此后,联

帮通讯委员会受到这一刺激,也开始拨出专款广泛研究未来广播、电视。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集团大事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李煜大事年表

麦当劳大事年表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大事年表.doc

雍正皇帝大事年表

全球广播大事年表
《全球广播大事年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