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慢火煲香汤登高《登高》观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慢火煲香汤

——《登高》观课有感

观看了郭利老师《登高》的课堂实录,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需要慢功夫,慢火煲香汤。

中国舌尖上的烹饪文化要求:煮熟了,吃透了,消化了,长在身体里成为力气。古诗词教学亦如此道,需要老师煮熟了,领着学生吃透,消化,把诗歌的精华转化为文学素养的血液,流淌在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的能力,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言思维的能力,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开课,郭老师亮出课件《登高》的书法作品,书法的作者好像被杜甫的沧桑情绪所感染,那诗笔力深厚,千愁百转,荡气回肠,首先在氛围上笼罩住了学生的感情。

其实,为了本课的学习,郭老师早就点燃了温热古诗词的火焰。郭老师说:“为了知人论世,丰富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唐之韵》中的《一代诗圣》上下集。”

郭老师的课件只是个甜头,接下来的导语是为这一课提前续加的佐料: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萧瑟凄凉的黄昏孤独的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郭老师说:“导语是每节课的窗户和眼睛,精彩的导语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具体到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诗歌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完成的,面对秋不同的诗人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设计了如上的导语。”

郭老师一把慢火,点燃了学生的诗情!

正主永远不会旁落。郭老师在孩子们还沉浸在古诗词的美妙中时,开讲杜甫《登高》。

没有任何赘余,亮诗,亮目标,诵读。

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教学向来以诵读为主,从诵读开始“熟”,在诵读中“吃透”,在读熟后“消化”,在读懂后“吸收”,最后,在诵读中享受结束,在结束后吟出生活。

慢火诵读。

郭老师的诵读教学没有流于形式,而是从实际出发,先教孩子读法及要求:

1.读准字音:杜甫( ) 猿啸(

)哀 渚(

)清

繁双鬓 (

)

潦(

)倒

浊(

)酒杯

诵读提示fŭxiàozhŭbìnliáozhuó 2.读准节奏:二二一二或者二二二 一

3.注意轻重。

4.体会感情: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

郭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说:“初读,整体感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划分诗歌的节拍、标明诗歌的韵脚,体味诗歌的韵律美,并了解杜甫律诗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形式美。”

慢火再读。

深入体验一个“悲”字。,体会诗歌的情感美。要求学生找出诗歌的诗眼,把握诗歌的整体基调。

慢火细读。

配乐(《二泉映月》)范读。感悟意境美。 慢火品读。

比较初读和范读的效果。见郭老师教学设计:

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第二联要一气呵成,形成开阔大气之势,在“木”“江”之上作延长音处理;第三联“悲”“常”“病”“独”四字要作重音处理,尾联节缓。(此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比,在读中提升。)

慢火品评词句,领悟情境美。见郭老师教学设计: 学生已经整体感知了这首诗歌,把握住了诗歌的基本情感。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要进行理性思考。因此我设计了两个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此设计旨在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将情感寄托在诗歌的语言中,寄托在诗歌的情境中。诗歌的意境就是由多意象构成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因此要解答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必须要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意象,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体验意象,从而明确诗情感。这一过程中可让学生诵读,分组讨论分析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要求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诗歌前两句的意境。(设计目的:用美的语言靠近美,自己用手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多媒体展示悲(自然之秋)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听觉(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法,解读诗歌,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

学生在进入情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通过诵读,感受“登高悲秋”“常作客”“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浊酒杯”中展现的是人形象,思考“万里”“百年”在诗歌中的作用。这一过程中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和辩驳深化对诗歌的认识,领悟诗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大多数学生只能领悟到诗人从悲自然之秋到悲人生之秋的过程,教师要准度把握住课堂的重难点,围绕住课堂的核心问题追问“诗人为何而悲”,结合诗人创作背景,以“艰难苦恨”的理解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小我到大我的飞跃,由悲人生之秋到悲国家之秋的提升,完成诗人的自画像,同时落实情感价值观这一教学的难点。(完成板书)(通过合作、对抗、点拨、体悟这一逐层深化的过程,完成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达到审美体验的高度。)

慢火美读。

品悟音乐美,完成背诵。见郭老师教学设计:

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我将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自然成诵。(设计意图:背诵是完成语感体验的重要环节,也是新的语感体验的生发点,这一环设置,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完成了语感的沉积,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慢火归纳赏诗之法。

本节课运用的诵读法、知人论世法、意象—意境—情感分析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学生通过交流,引导他们做一下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慢火蒸熟杜甫的《登高》,引领学生 课堂练习、拓展延伸“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活学活用,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横向比较阅读,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九日龙山饮》

1、诗中表达李白了什么情感?

2、两首诗在情感和手法上有何异同?(设计图:有比较就有见地。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拓展课堂的容量。)

课外练习

1、请从景描写和情感传达对《登高》写一段小鉴赏。(设计意图:回味课堂,巩固课堂成果。)

附板书:登高杜甫(自然之秋)风(急)天(高)渚(清)沙(白)视觉

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 五 评测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渚( )清 霜鬓( ) 潦( )倒

2、解释下列字词含义。 猿啸哀: 渚: 落木:。 繁霜鬓: 潦倒:

3、杜甫,字 ,客居长安时曾住在少陵,所以世称 。又因为曾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使参谋,所以又称为 。他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又作品集《 》。

4、杜甫的《登高》中的“ , ”两句经过诗人的艺术加工,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词,“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5、《登高》中体现本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 ”

郭老师用慢火煮熟了杜甫的《登高》,领着学生吃透,消化,把诗歌的精华转化为文学素养的血液,流淌在学生的心灵,增强了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郭老师的古诗词教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慢火煲香汤,细致是真功。

登高说课

初中数学《角的比较》评课高观课报告

登小课改经验总结

登岳阳楼(赛课教案)

登鹳雀楼评课记录

登鹳雀楼微课 教案

《登鹳雀楼》的说课

市评优课登幽州台教学设计

如何上好课学习计划罗登荣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登鹳雀楼》说课稿

慢火煲香汤登高《登高》观课
《慢火煲香汤登高《登高》观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登高观课报告 慢火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