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梁志军学习心得体会(济南人文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9: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敢问路在何方

5月11日至14日,有幸参加为期四天的第四届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家课堂堂培训,它带给我的是思想碰撞是强烈的:中国的语文到底学什么?语文到底怎样教!在参加去年第三届人文论坛的基础上,今年我有了几近清晰的答案!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看到了传统语文与现行语文教学的碰撞。例如名家“于永正老师、贾志敏老师”“陈琴老师、韩兴娥老师”“王崧舟老师”与“张学青、张岩、吉春亚、张祖庆等老师”的教学目的是有所不同的。我更钟情于老名家的那些更深刻的语文教学思想。他们通过课堂传递给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是“教学生借助语文这门工具学科学会生活技能:会说,会在生活中运用”,所以,这些老名家们在课堂上没有一次写作方法的渗透,而有的只是“教读书,然后过渡到说话,期间自然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度渗透”。从他们的课堂上,看不到一点儿怎样写文章的讲述,他们没有一句话引导孩子们思考“作者运用的什么写作方法”,没有一次“用词方法的讲述”,他们让学生学的就是“读”,读中“会表达自己读文字的情感体验”,然后就是说,把读懂的围绕一个中心说出来,说透了就写!扎扎实实,没有一点儿花架子。为的全是学生!一堂课上,明显能看到学生在发展! 怎样教好语文?让我更清晰的看到“教语文”和“教课文”的区别。两位老教授通过自己的课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走正道,走近路。直接读,不会断句,教;不会讲故事一样地读,教;不会分角色读对

话,教;不会体验人物心情读,继续口对口地教。会读了,于是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知晓了;会读了,于是怎样写,不言而喻了;会读了,于是好词好句信手拈来了!忽然明白,先分析理解,谈读文字的感受,再通过读把感情表达出来的学语文之路子,是在绕圈子,逗圈子。没有读出深度,怎么能说出体验呢。那些能说出体验的孩子,已经会读了,不用教了,而那些听了同学谈理解,根据人家的理解学着读的同学,就像在吃人家嚼好的饭,不知滋味,下咽后依然不会品读。读到另一段文字,依然不知道怎样读,更读不出自己的理解。

所以,今天我说,教语文,就是教会学生“读”书。朗读能体验文字的感情,默读能领会表达的方法。“教读”是语文的第一要务! 参加这次研讨会,让我感触最深的地方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语文课带给我的震撼,第一次领悟到很多的教育理念,也第一次看到为了教育而奔忙的专家。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从教十几年来,也曾在语文教学中一路摸索前行,也积累了不少得经验和做法,但是真正把握语文,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通过参加研讨会,我第一次感受到语文课可以这样上:让诗意充满课堂,让人文精神在其中熠熠闪光。从戴正荣老师的《静夜思》的古诗授课中,我真正认识到了怎样的课堂才能是孩子喜欢的,怎样的古诗课堂才是最人文的,有深度的,课堂上老师没有过多的讲解,没有过多的指导意思,只是从古代的平仄开始,引导孩子的朗读,吟唱,古代的诗岂不是都是吟出来的吗?我第一次对“吟”这个字有了深度的认识。

然后是李振村老师的报告,李老师总是那么睿智,那么高瞻远瞩,让我们不禁为之震撼。他的报告《仰望那轮人文的月亮》让我们眼前一亮:是啊,经济大潮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浮躁,一些人文的符号逐渐丢失了,一起找寻人文符号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对文明的追逐,对文化的景仰,掌声此起彼伏,我知道,这些朴实的话早已经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每一个中国人。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句句最朴实的话语,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敲击着人文教育的时钟。

贾志敏老师的报告,给我们正确指明了语文课程改革的道路,让我们每一位与会教师都清楚了自己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借课本里的例子,教学生学会写话、说话,没有分析课文。贾老师更是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与往年教学的重点:第一,培养兴趣;第二,交给知识;第三,养成习惯;第四,提高素养,就是教给学生学会做人。

纵览大师们的课堂,课前学生的交流调动。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会在课前进行一段小小的交流,可能是谈话,也可能是游戏,不管什么形式,我想目的是一样的,对于学生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我想也是思考的一方面。希望这一些收获对我自己的教学能有所帮助,有所感触。

大师不愧为大师,专家不愧是专家,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敬仰钦佩之余,最应做的就是回到岗位后如何行动。今天我们仰望大师,明天我们感恩自己,在人文教育的大道上,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文化,文化的浓缩,看到了教育明天的欣欣向荣。

心得体会.吴志军

学习罗志军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济南学习心得体会

济南学习心得体会

济南学习心得体会

任志军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梁志龙

学习罗志军讲话小结

学习罗志军同志《领导干部要带头主动学习》心得体会

赴济南学习心得体会

梁志军学习心得体会(济南人文教育)
《梁志军学习心得体会(济南人文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