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气污染物

发布时间:2020-03-03 00:11: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市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有哪些?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仅管与人为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在局部地区某一时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天然源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

火山喷发:排放出SO

2、H2S、CO

2、CO、HF及火山灰等颗粒物。

森林火灾:排放出CO、CO

2、SO

2、NO

2、HC等。

自然尘:风砂、土壤尘等。

森林植物释放:主要为 稀类碳氢化合物。

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在有些情况下天然源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可概括为三方面:

1、燃料燃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石油化工厂和有大型锅炉的工厂、用煤量最大的工矿企业,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的不同,对大气产生污染的程度也不同。

家庭日常生活用的炉灶,由于居住区分布广泛、密度大,排放高度又很低,再加上无任何处理,所排出的各种污染物的量往往不比大锅炉低,在有些地区甚至更高。

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的工厂很多。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咸盐化工工业排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酉分、苯类、烃类等。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3、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铅的化合物等多种有害物质。由于交通工具数量庞大,来往频繁,故排放污染物的量也非常可观。

4、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及化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的作用,但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致使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业活动成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田间施用农药时,一部分农药会以粉尘等颗粒物形式散逸到大气中,残留在作物体上或粘附在作物表面的仍可挥发到大气中。进入大气的农药可以被悬浮的颗粒物吸收并随气流向各地输送,造成大气农药污染。

关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正逐渐引起关注。例如,氮肥在土壤中经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会产生氮氧化物释放到大气中;氮在反硝化作用下可形成氮(N2)和氧化亚氮(N2O)释放到空气中,氧化亚氮不易溶于水,可传输到平流层,并与臭氧相互作用,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此外,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照污染源性状特点可分为固定式污染源和移动式污染源。固定式污染源是指污染物从固定地点排出,如各种工业生产及家庭炉灶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其位置是固

定不变的;流动源是指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飞机等是在运行中排放废气,向周围大气环境散发出的各种有害物质。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即集中在一点或一个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污染物;面污染源,即在一个大面积范围排放污染物

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臭氧(O3)、碳氢化合物(H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易燃有毒气体,是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在高海拔城市或寒冷的环境中,一氧化碳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两种,它们大部分来源泉于矿物燃料的高温燃烧过程。一氧化氮相对无害。,但它迅速被空气中的臭氧氧化,黑心化为二氧化氮。燃烧含氮燃料(如煤)和含氮化学制品也可以直接释放二氧化氮。一般来说机动排放是城市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之一。

   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代表性污染物,主要由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而形成和富集。虽然在高空平流层的臭氧对地球生物具有重要防辐射保护作用,但城市低空的臭氧却是一种非常有豁的污染物。

   自然界中的碳氢化合物主要由生物的分解作用而产生,如甲烷、乙烯等。甲烷是惰性气体,不会引起光化学污染的危害,但乙烯的光化学活性较强,还会产生甲醛而刺激眼睛。人为的碳氢化合物排放主要来自不完全燃烧过程和挥发性有机物的蒸发。城市中大部分碳氢成分虽然对人体健康无害,但它能导致有害的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硫氧化物主要是指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和硫酸盐。城市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由人为污染源泉排放的,如燃烧含硫煤和石油等。此外,火山活动等自然过程也排出一定数量的硫氧化物。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并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寸污染。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有哪些特点 国内空气污染有主要的三种,一种是物理污染,就是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污染,也就是通俗的灰尘污染,此类污染主要影响的是肺功能,2.5微米的颗粒物可以直接渗透到细胞里面,造成一些“煤炭肺”,“棉絮肺”,“石灰肺”。

二种是生物污染,就是病菌通过空气的传播所造成的污染,一般会引起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之类的疾病。

三种是化学污染,指的是一些有害的气体,例如甲醛,二手烟之类的,容易引起白血病,肝癌,肺癌等疾病。

还有一种小类是缺氧造成的,现代人的生活70-90%是在室内,有很多环境都是比较封闭、缺氧的,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容易造成早衰,胸闷,头痛,严重的可导致心脏病。

一般说,城市大气污染不外乎三个来源,即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各地因工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方式不同,三个污染对大气影响的比重有很大不同。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用燃煤,包括火力发电厂、工业和采暖锅炉及千家万户的小煤炉;其次则是分散在各地的一些工业污染源,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水泥厂、化肥厂和石油化工厂等;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汽车行驶数量常达上百万辆之多,因此交通污染已成为严重的大气污染原因。

我国城市大气中来自燃煤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浓度普遍较高,尤以北方城市冬季为甚。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不时出现烟雾笼罩、阳光昏暗的情景。

目前全国约有75%的居民仍用小煤炉烧饭,因煤炭燃烧不完全,污染物排放量大,特别是每当早上和晚间家家做饭的时间,常出现两个高峰。这是我国大气污染现状的一大特点。

在某些城市,除燃煤污染外,还有与当地工业污染和气象地理条件密切关联的地方特点。 例如,在有大型冶炼厂的城市,大气中铅和二氧化硫的浓度显著高于一般城市;在某些小型磷肥厂所在的城镇,工厂附近几百米范围内,氟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数十倍;在某一山城,因燃煤排硫量大,气候潮湿,形成了特有的酸雨污染。此外,近年来各地涌现出大量乡镇企业,它们经常排放一些特殊污染物,污染周围大气,这也是我国当前大气污染的一个特点。

简述我国水污染状况。

(1)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水污染治理相结合

对经济再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要调整工业结构和改善工业布局,以及推行清洁生产等。 2) 合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与人为措施相结合

3) 污染源分散治理与区域污染集中控制相结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必须由污染源分散治理达标排放, 4)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

利用生物治理技术,但要与环境工程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5) 技术措施要与管理措施相结合

(2)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

我国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如下:

1) 对水环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

2) 制定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3) 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对主要污染源逐步由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过渡

4) 加强乡镇企业的水污染综合防治

城市植被有哪些特点?

物种单一,人工痕迹较重,缺乏物质和能量交流等。管理为粗放型 ...

城市植被的生态特征:斑块状分布;以其景观功能为主,其他功能弱化;物质、信息、能量交流通道狭窄;人为痕迹严重、人类干扰频繁,同时对人类的依赖性也高于自然植被。

城市人口容量,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支持多大人口规模得以生存的潜力。城市人口规模,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实际人口数量。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小于人口容量,则人口规模还有一定的扩张余地,而不至引起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危机;如果城市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容量,则说明城市人口对资源生态环境系统或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压力已超出两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将会引起城市所在地自然资源供给系统的永久性破坏,从而导致该城市人口容量的永久性

减少或将引起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功能紊乱,就会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在科学测定的基础上界定城市人口容量,采取适宜的手段使城市人口规模与其容量相适应,是使城市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本文分别从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人口容量两个方面,对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讨论,目的是为北京市人口容量的界定提供理论支持。

一、人口规模是一个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PRED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早在70年代初,国际社会就以协调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优化生存环境,调控失调的地球表层为目标,提出了区域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环境(Environment)、发展(Development)问题的研究。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系统的思想;二是协调的思想。只有真正做到了PRED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区域,也应该把系统的思想和协调的思想贯穿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去。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反映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和环境关系认识的变化。尽管不同学科对可持续发展有不同的理解,但其本质的理解应是相同的,即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允许范围内的发展,它要求人类控制自身数量的增加,并理智地选择经济发展方式,控制资源消耗数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并通过人类自身各方面的调整,达到在保持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条件下人类社会能够永续发展的目的。

概括起来,城市PRED系统的基本特征有:

1.整体性特征。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大子系统及其各组成元素或环节都不能离开系统的整体而单独研究,局部的问题必须放在全局中协调解决。例如资源问题,不能仅就资源而论资源,必须与人口规模、消费方式、产业结构等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态性特征。人口增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经济发展等问题都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动态过程,PRED四大子系统处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化进程中,它们互相交织,共同推动整体系统的演进与变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时间的演替,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人口激增的巨大压力,导致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与人口的矛盾更加激化。在现代,那些人口规模过大的区域或城市,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其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带有主导性的重大问题。

3.可调控性特征。在PRED复杂系统中,必然存在若干个主要的参数或杠杆作用点,称之为“政策作用点”或“调控开关”,一旦作用于这些作用点之一的政策发生变化,其影响将在系统中蔓延开来,例如,城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资源价格、环保标准等都是政策作用点,从对这些灵敏度较高参数的调控入手,就可以有效地改善PRED大系统的总体功能。 协调发展指人类通过规范自身行为,达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结构比例关系,推动城市PRED系统向和谐、持续、高效和有序的方向发展,而其中衡量各子系统是否具备协调发展条件的标准分别是:①自然资源系统一可再生资源是否达到永续利用,其开发利用总量是否控制在自然界的再生能力之内,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是否考虑到“代际公平”原则。②经济系统—城市经济增长是否与市情相适应,是否发挥了区域优势。③社会系统一是否具备了合理调控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有效人口政策等。④生态环境系统—环境污染水平是否控制在环境容量之内并能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人口规模是超大城市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城市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地域类型,它本身具有鲜明的特征,即人口的高度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导致了高密度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城市PRED大系统中,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人口既

是城市生态子系统的主体和主要消费者,又是城市经济子系统的主人和主要生产者。城市人口子系统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在我国,超大城市一般指人口规模大于200万以上的城市, 在这类城市中,巨大的人口压力与城市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环境自净能力形成尖锐矛盾,许多城市相继出现了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资源严重不足。全国600多个城市,有300个是缺水城市。以北京为例,由于人口规模的扩张直接导致了城市的扩大,从而引起一系列连带效应。诸如:住宅面积不断增大导致采暖季燃煤造成的SO[,2]污染逐年加剧;城市人口过于拥挤,造成交通堵塞;更加剧了汽车尾气排放量,使北京的NO[,X]含量始终居高不下。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北京成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又如,由于城市逐年外延,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生活水平提高,致使北京水资源短缺更为严重,自70年代开始,北京的城市供水就一直是一个棘手的大问题。北京每天的垃圾产生量1986年仅有0.75万吨左右,到1997年则上升到1.3万吨左右,这期间人口增长了近200万。从北京郊区垃圾填埋场分布图看,几乎已包围了整个城市,且占用了大量优质农田。上述这些都说明人口规模的扩张已构成了对北京这一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威胁,即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张及由此造成的对城市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北京的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已呈临界状态,有些甚至已超负荷,形势十分严峻。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规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无法贯彻实施。

二、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

(一)城市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与前瞻 城市不是众多的人和物在地域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有机整体,它有着自身的成长机制和运行规律。

1.前工业社会时期

前工业社会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这一时期是农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从经济特征看,城市主要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和农产品的集散地,鉴于当时城市的经济功能和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状况,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城市不可能获取大量的商品粮以养活城市人口,因此这一时期的城市绝大多数规模较小,数量也较少。

2.工业社会时期

产业革命引起了各方面深刻的变革,小规模的分散劳动为社会化的大规模集中劳动所替代,大机器生产的特点对城市规模的要求产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另一方面,工业社会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可转入工业生产,而且农产品的极大丰富也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大幅度上升成为可能,因此这一时期城市从数量上来说是一个迅速增加的阶段,从规模上来说,是一个迅速扩张的阶段。

3.后工业社会时期

后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阶段的城市,其主要经济功能已从大工业生产的集聚区转而成为第三产业中心,商贸、金融、房地产、信息等生产服务业在城市蓬勃兴起,而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这一时期城市规模的扩张势头将有所减弱,甚至趋于停滞。

4.信息时代

信息革命对城市规模的冲击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显现,并逐渐扩散开来。在高度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的城市,信息传递不再受距离等条件的限制,许多生产服务业的业务联系可以通过现代化通讯网络实现,所以使得生产要素高度集聚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有所弱化,超级城市不再成为必要而走向裂解。在信息时代,城市中与信息密切相关的产业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城市将从工业制造中心、商贸中心逐步转为信息流通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规模变化

在前述城市发展过程中尤其要关注两点,一是城市功能的变化;二是随城市功能的变化而引起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见图1。

附图{图}

图1 城市人口规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前工业社会城市人口规模较小,呈扩张趋势,但扩张速度较慢;进入工业社会后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并达到较大规模;后工业社会城市人口规模仍然维持在较大数量级上,但增长势头基本趋于停滞;最终进入信息时代后,城市规模趋于减小。 上述过程的启示意义在于,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功能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人口规模应当与城市经济功能相适应,并随城市经济功能的变化而做相应调整。

(三)北京城市经济功能分析及其对人口规模的影响

解放前,北京基本上是一个手工业及简单工业集中地和地区性商品集散地。

附图{图} 图2 解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由图2可见,解放前北京基本上是一个区域性商贸中心,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略高于第二产业。这是由于当时城区整体经济实力较弱,面积较小,乡村面积比例较大所以第一产业比重也较高。50年代中期以后至90年代中期的40年期间基本上是工业占经济发展主导地位的时期。与此相对应,这一阶段北京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其中只有60年代,前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后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人口规模基本处于停滞)。可以认为这一阶段的人口扩张与城市的工业化基本是对应的,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从1994年开始,北京的城市经济功能进入了质的转变期,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了第二产业增加值,成为当年北京经济的主导产业, 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0%,这种趋势一直持续至1998年。虽然1999年前三个季度北京工业的增加值又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北京已进入了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功能转型过渡期这一点应该是确定无疑的。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应与城市经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可以认为,客观上北京市人口已经基本达到了最大规模,其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应从持续增长转向基本稳定。但从图3看,1994年以后, 北京市人口规模仍然保持了较快的持续增长势头。由于人口盲目增长,不能及时适应经济功能转变后对人口规模变化的要求,造成大量城市劳动力过剩,效益较差。从两个方面可以反映这一情况:一是目前出现大量工业企业下岗职工;二是在岗职工(包括个体经营者等)效益极低,形成对比的是香港作为一个第三产业极为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被誉为“购物天堂”,但其从事商业批发、零售和饮食业的从业人员仅占全港总人口的7.8%(1997年), 而北京1997年城镇人

口中三行业的从业人员数(包括外地来京的)却占到城镇总人口12.7%。这一数据说明,北京市第三产业,尤其是生活服务业从业人员实际上已经过剩,很难再继续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附图{图} 图3 解放以来北京市总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城市人口的规模扩张具有惯性,所以才会出现人口规模变化趋势对城市经济功能适应性的滞后现象。如果对这种滞后现象不加干预,则北京市人口规模的增长可能还会持续10—20年或更长时间,直到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届时,人口规模扩张态势才会逐渐向基本稳定过渡。但此时,无论是对北京的城市发展,还是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均已造成严重的破坏性影响。所以,对北京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应是势在必行的。具体到采取什么手段进行控制则有多种选择,如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

三、城市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某些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十分紧密。在界定城市人口容量之前,有必要把各因素对城市人口容量的作用机理阐述明了。 影响、制约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归纳起来基本上是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因素,二是资源环境因素。

(一)社会经济因素

构成对城市人口容量制约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多个,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各项设施的承载能力两大项。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其对城市人口容量的影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就业岗位数量 如前述,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是不同的,而就业岗位数量是直接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首要社会经济因素。作为一个城市居民,首先必须有经济来源,产生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才能在城市中生存。同时,只有当城市失业人员数量控制在低于一定比例之下(通常认为应低于5%), 社会才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

(2)生活水平

生活水平不同,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不同,消费能力也不同。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都要对其生存环境产生一定的生态作用,城市人口也同样要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生态作用。一般地,城市单位人口的生态作用强度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如果生活水平提高,但城市对与人口生态作用有关的商品供应能力和废弃物处理能力没有相应提高,则会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少。 同理,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商品能力增强,对城市消费品供应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城市本身的生产能力有限,外界提供又受到一定限制,则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小。再如,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可能会购买汽车,汽车的增多导致了对城市道路和能源供应需求的增长,而如果一个城市在较短时间内很难修筑大量道路和增加大量能源供应时,也会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小。

2.城市各项设施承载能力

城市各项设施的承载能力严格地说也受制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如果经济实力强,则有能力提高设施承

载能力,从而增加城市的人口容量。

(1)交通设施

交通设施包括道路和车辆两个方面。以北京为例,北京“七五”和“八五”期间市区道路面积每年增加3—4%,但“七五”期间市区道路交通负荷却每年递增5%,“八五”期间则猛升至18.5%。 目前北京的机动车总量已达到140万辆以上, 如此庞大的机动车总量是北京城市现有道路空间资源条件无论如何也难以承受的。所以,造成了北京十分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高峰期市中心有1/5路口与路段陷于瘫痪状态。造成这种现象固然有交通管理不当的原因,但城市人口数量过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商业服务设施

商业服务业有本身的规律性,一定的营业面积最多可以接待多少顾客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商业服务设施不足,将使市民感到生活不便,也会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小。

(3)提供住房能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从量到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果城市不能满足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则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少。

(4)教育、医疗设施

同理,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教育、医疗设施,也将使城市人口容量减少。

(二)资源环境因素

自然条件又称自然环境,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部分,如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等。自然资源是自然条件中可以被利用的部分,是在当前生产力水平和研究水平下,为了满足人类对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自然资源通过数量、构成、质量、相互关系和分布制约着人口的数量和分布。著名的罗辑斯蒂增长曲线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制约关系:在种群增长的初期,为适应期和建群期,种群增长较慢;然后是增长的对数期,种群高速增长;最后是增长末期,种群增长率不断下降,终于增殖数与死亡数基本相等,进入平衡期。罗辑斯蒂种群变动规律的基本思想是,由于受客观环境阻力的限制,种群不能无限增长。种群的数量,客观上要与其周围的环境资源保持协调。从生态学揭示的种群变动规律来看,在自然界,种群不能无限地持续增长,大多数的种群生长都受到资源环境阻力的制约,每个种群都有最大的个体数量,称为生境的负载能力,人类的增殖情况也是如此。

北京是一个特大型城市,城市的两大基本特点是高密度的人口聚落形式和开放的物质流和信息流。鉴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决定了其所需的大量物质与能源必须依靠外界输入,如果把经济承受能力和外界供给能力看作是无穷大,可以认为这种物质流和能源流的流入是无限的,并不构成对城市人口容量的限制因素。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食物及其相关物质、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及其生产活动所需的某些矿产资源的供给看作是无限的,并把它们从对城市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中剔除。 真正对在城市中生存的人类至关重要而又无法依靠外界输入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

1.土地资源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和不可替代,其中与城市人口容量关系密切的是面积的有限性。城市中的土地资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空间资源,是一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居住、工作等各项活动所需场所的空间资源。由于城市城市居住、经济活动的高密度特性和城市不可能无限外延的规定性,决定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特征。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已人满为患,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中心人口密度已达到5万/KM[2],我国的广州市中心城区也已达到5.5万/KM[2],人口密度过高直接导致了交通拥挤、城市热岛现象更为显著、绿地减少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造成城市生存环境恶化,从而引起城市衰退。所以,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直接影响了城市的人口容量。

2.水资源

水是一种既不可替代、又不可缺少,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是世界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而且是人类远古文明发展的摇篮。人类最早的文明就是流域文明,河流哺育着人类,人类依水而居。历代著名城市无不傍水而建,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逐渐发展起来。水在城市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生存的首要条件,同时亦是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和人口容量多少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备前提。 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300个,陷入困境的40个, 北京是其中之一。许多城市当初形成时并不缺水,否则也不会在此地形成城市。但后来由于无序扩张,人口巨增,造成了缺水。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对水的需求一旦大到超过了水的供应能力,必将面临两种结局:一种是弃城迁移,原城消亡,如西域曾有楼兰等繁华古城,后来皆因缺水而消亡;另一种是花费高额代价引水使用,如天津的引滦入津工程、中东许多国家的海水淡化工程和北京正在讨论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北京在1911年时,大约只有相当于现在二环路内的面积,人口只有76万,仅用地下水就够了。现在北京城区人口扩张到700万,地下、地表水的承受能力已到极限。如何解决北京的水源,是关系到首都发展命运的迫切问题。

3.城市生态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环境所能接受的污染物限量或忍耐力的极限。城市环境容量当指城市特定区域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负荷量,即城市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如果污染物排放数量超过了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就会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进一步说,城市生态系统的恶化是通过人口密度而表现出来的。人口密度更为直接地表现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口密度与污染负荷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了人口密度影响环境的本质是高密度的人口通过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对环境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例如,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占国土面积43%的东南部地区承载着全国91%的人口,而占国土面积57%的西北部地区,只有占全国9%的人口, 两地区人口密度相差很大,污染物排放量也有很大差别。东南部地区的三废排放量除工业固体废物量占全国85%以外,其余(包括工业废水废气总量、SO[,2]、烟尘)均占全国91%以上。城市人口密度的影响还通过热岛效应表现出来,大量观测资料证明,城市高温中心出现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例如,上海热岛中心位于徐家汇到外滩的旧城区,北京的热岛中心位于沿东西长安街的城区南部。北京曾实测到城区比郊区瞬时温度高出6.9℃。热岛效应使城市夏季更为炎热, 而且由于热岛上部大气呈稳定状态不易扩散,象一个热的盖子,使发生在热岛范围内的各种污染物质都被封闭在热岛中,加重了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

第一、毛泽东思想转向邓小平理论。实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南。邓小平理论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并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变化,提出了改革开放新的发展

理论。

第二,阶级斗争理论转向经济建设理论,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基本路线。随着时代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取代民主主义革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今天,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思想的主流。

第三,国际战争理论转向国际和平理论,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年代。对于世界形势的判断决定一个国家的基本战略,20世纪前中期是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国际战争危险依然存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政治发生重要变化。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正确提出和平是世界主流的判断。从而为中国和平发展、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第四,计划经济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开始全面的市场经济改革。新中国建立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由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竞争,也缺乏市场灵活性,加上帝国主义封锁,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计划经济理论转向市场经济理论使中国经济变得更有活力,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五、自力更生理论转向对外开放理论,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也使中国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然而,一个国家的资源和市场总是有限的,转向开放无疑会增加发展的资源与空间,对外开放理论使中国走向世界。以往,中国对跨国公司抱有敌意,把跨国公司看作帝国主义的工具。随着改革开放,敌视跨国公司理论转向国际合作理论,跨国公司开始大量进入中国。

第六、社会公平理论转向社会竞争理论,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基础之一是公平理论,然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候,强调分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由公平理论转向竞争理论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需要,也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逻辑基础。

第七,农村化理论转向城市化理论,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中国曾一度出现农村化理论,大量城市人口随着上山下乡从城市流向农村。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理论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

第八,均衡发展理论转向非均衡发展理论。毛泽东时代,中国比较注意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理论,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和“以人为本”,导致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恶化、社会失业增加、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第九,平衡人口理论转向非平衡人口理论。以往中国的人口结构是自然增长,尽管一段时期内由于长期战争后的补偿性增长和经济结构引起的社会性增长叠加,造成人口增长较快,但“正三角形”人口结构基本是基本合理的、可持续的(中国距离人口饱和上限还有相当距离,且会像其他国家那样进入自然下降过程,呈正态分布)。相反,非平衡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使今天的中国人口结构呈现“倒三角形”,贫困老龄化的中国逻辑上难以持续。

第十,工业经济理论向服务经济、绿色经济理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工业化发展理论和增长方式有效率,但是没有和谐持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人力资本为主要增长来源的服务经济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北京开辟了服务经济发展的新路,这也是目前所有先进发达国家的发展之路。不过,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域在城市,“三农问题”仍未解决。以原生态农业、可循环工业和可持续的服务产业为特征的四川遂宁的绿色经济道路,不但解决了“三农问题”、中国西部发展问题,也解决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

大气污染物种类

大气污染物来源

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及其分类

中国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河北省)

常见十二种大气污染物的危害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重点提炼:重要的大气污染物

广东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环境保护税适用肇庆财政局

大气

海洋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