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歌剧欣赏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0: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歌剧欣赏

——浅析歌剧

歌剧是一门集戏剧,诗歌、舞蹈、舞台艺术和音乐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包括轻歌剧、喜歌剧和正歌剧。

歌剧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成长充满了高贵、华丽的气息、场面的宏伟、史诗性的咏唱、钻石般的人声,变化绚丽。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与发展无疑是人类文明中的瑰宝。近代西洋歌剧产生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后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地。辛亥革命以后,尤其在1930年代,也有把中国宋、元以来的戏曲,称为歌剧或旧歌剧的。

这个学期的课程,我们欣赏了《卡门》、《图兰朵》、《茶花女》、《江姐》这四部歌剧,既有西洋歌剧,又有中国的歌剧,还有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西洋歌剧。这四部歌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卡门》。

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卡门》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卡门》的旋律紧凑,节奏充满活力,人物的性格描写逼真细腻,因而造成许多戏剧高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悲剧性。它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是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带有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

通过这学期歌剧欣赏课的学习,让我对歌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西洋歌剧《茶花女》与中国歌剧《江姐》相比较,展现出了中国歌剧与西洋歌剧的不同于相同。中国歌剧与西洋歌剧音乐虽然同属音乐范畴, 但是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艺术样式。

《茶花女》的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第一幕的《饮酒歌》,是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轻快的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以及贯穿全曲的大六度跳进的动机。威尔第应用对比手法,揭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江姐》既以戏剧为主、符合我国的传统欣赏习惯,又借鉴了西洋古典歌剧的创作手法、强烈表现了歌剧以音乐感人的艺术魅力;既渲染了剧中情节的发展与矛盾冲突,又给人以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同时,歌剧中的咏叹调既紧密结合剧情,又充分发挥了抒情性的戏剧功能。

生成的文化背景不同。我国的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

《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后来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为了与中国固有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到解放战争期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西洋歌剧与西方其他戏剧形式应该说同源异流,其产生渊源于相同的文化大背景。在西方戏剧表现中,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模仿,是一种通过外部客观世界表达内部主观世界的戏剧理论和戏剧创作,是与再现性、模仿性的西方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 音乐体制不同,中国歌剧体制是以简代繁、以一总万的“ 一曲多用”制;而西洋歌剧音乐则是流动多变、以繁呈丰的“ 多曲多用”的体制。“一曲多用”与“ 多曲多用”的中西音乐的不同体制, 来源于中西方不同的美学思想与不同的文化精神及其创作原则。中国传统美学强调写意, 西方传统美学注重写实中国强调以少胜多, 强调传神, 西方注重以多映多, 注重逼真中国主张中正平和、天人合一, 西方注重个性自由、突破掘进中国倡导抒情言志, 西方注重再现写实。

器乐艺术不同,中国歌剧与西洋歌剧,器乐种类的不同,主奏乐器不同,指挥不同,伴奏方式不同,艺术功能不同。中国歌剧的主要艺术功能更强调服从服务于剧目的主题、人物、环境、气氛、情感、情绪、风格等;西洋歌剧乐队的艺术功能则更突出作曲家的音乐色彩与艺术风格。

体裁不同,西洋歌剧体裁流派,多为正歌剧,歌唱芭蕾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音乐剧,古典主义歌剧,浪漫主义歌剧,民族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印象主义歌剧,表现主义歌剧等。中国歌剧体裁,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形式出现。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总有作品近百部之多。

二者的区别都可以追溯为“民族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学习与欣赏西洋歌剧的精华时,必须充分重视中国歌剧民族性的优长和精华,将其作为本体美学特征,不断发扬光大,为繁荣发展中国的民族戏曲艺术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歌剧特有的人声与器乐的超完美结合,是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相信歌剧将会在更多欣赏者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完善,音乐家为我们留下的歌剧艺术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歌剧欣赏

茶花女歌剧欣赏

歌剧魅影观后感欣赏

图兰朵歌剧欣赏(推荐)

歌剧欣赏的论文

歌剧欣赏考试试卷

音乐剧欣赏论文歌剧魅影

歌剧片段欣赏(11)教案

浅谈欣赏《中外歌剧》感想

高中英语 GoingtotheOpera欣赏歌剧作文素材

歌剧欣赏
《歌剧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歌剧作品欣赏 歌剧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