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下阅读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0: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设计第一单元(第十册)

一、单元教材简析

第十册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的主题都是“童年”,有的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的记述自己孩子的童年故事,表达了作家们对金色年华的追忆,对童心的理解与感悟。

《九十九枚镍币》讲的是“我”为了图方便,把女儿积攒的九十九枚镍币拿去买菜,女儿知道后哭闹有加,“我”非常生气,后来从妻子的口中才得知,女儿是想积攒一百枚镍币给暑假上城里的小姐姐买一双胶鞋。“我”由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孩子的心终归也是一个世界。”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孩子是有心的,他们的心灵往往会使我们震撼,我们要尊重和爱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不能粗暴地去用成人的思维损害孩子的心。

《囚蚁》是从赵丽宏的《童年笨事》中截选的一部分,讲述了他童年时期“养”蚂蚁的经历,先是把蚂蚁“养”在玻璃瓶中,导致了蚂蚁的死亡;后又把蚂蚁精心地“养”在火柴盒里,结果蚂蚁全逃到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里了。囚蚁确实是件“笨”事,但作者对自己并无贬低之意,长大后回忆起来还是津津乐道,言语之中充满着幸福和甜蜜。

《白雨衣》是席慕容的一篇散文。在上五年级时,父亲为她买了件在台湾刚刚出现的“尼龙”白雨衣,自己非常喜欢,在家里“干”穿雨衣而捂汗;带到学校里得到同学们的关注,在下雨天还派上了用场,这让她觉得非常自豪。白雨衣给她带来的那份相思、那份得意,读来让人感动,在对“白雨衣”的感情上,席慕容把自己童年时的心理特点刻画得十分逼真。

《我演〈半夜鸡叫〉》讲的是读小学时,“我”在校文艺宣传队表演《半夜鸡叫》的一段经历。“我”为了演好周扒皮,刻苦学习鸡叫,还闹出了一些有趣的事。故事本身很吸引人,文章语言也很幽默,富有童趣,引人入胜。

读这样一组文章,我们从中感受到童年是有趣的,童心是弥足珍贵的,童年的经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宝贵的财富,是心灵中最为柔软的部分,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回忆。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由此可见童年对一个人的重大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生命教育,通过文本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自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亲子共同阅读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儿女向家长请教不懂的问题,分享阅读体验,从中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与天真;班内交流阅读感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学做小记者,了解长辈们的童年故事;回忆自己的童年故事,把记忆最深刻的事讲给同伴听。并选择长辈们或自己的一个童年故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3、收集和童年有关的资料,把对长辈们的采访和自己的童年故事讲述整合进来,开一个“童年博览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中锻炼能力,提高对童年的感悟。 说明:

(一)这组文章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年代比较远,都属于“上几辈人的童年”,里面有一些事情的时代背景需要学生知道,比如《九十九枚镍币》,学生对“工农兵”“十大元”可能不理解;《白雨衣》中,“尼龙”是什么,一件尼龙雨衣怎么就让作者如此牵挂,学生可能想不通;《我演〈半夜鸡叫〉》中,学生对“公社”“长工”“校文艺宣传队”这样的概念都很陌生。学生了解了过去的时代背景,理解起文章来会更容易,体会也就更深入,所以学习这组文章时应该布置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向家长请教不明白的问题,与家长分享阅读体验。

与家长共同阅读这四篇文章还可能会激起家长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家长把自己的童年故事讲给孩子听,更加能够激发孩子对童年的热爱。 己童年是充满乐趣的,并且自觉地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乐趣,从而热爱童年,热爱生活。 教学中应注重家长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关注家长对活动的参与度。

(二)“语文综合活动课”不应该是单纯的“活动”课,必须体现出语文的特征,所以离不开听、说、读、写这些基本的东西。本次综合活动制定的目标包含了亲子共同阅读、班内阅读交流、对长辈门进行采访、记述童年故事、资料收集等内容,这些都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规内容,在操作上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对长辈门进行采访,老师需要对学生作一些简单的培训,让他们初步了解怎么采访,采访中应注意的问题。资料收集涉及的内容较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三)此次语文综合活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推进:第一步,亲子共同阅读教材中的四篇文章;第二步,班内交流阅读感悟;第三步,学做小记者,采访长辈们,了解他们的童年;第四步,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资料收集;第五步,班内集中交流展示。

语文综合活动应体现一个过程性,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上两节活动课。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阅读交流会 第二课时:童年博览会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阅读交流会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四篇文章,向家长请教不明白的问题,与家长分享阅读体验。并选择最喜欢的一篇作批注式阅读,对每篇文章的批注重点老师作适当提示。

2、课前调换位置,把选择同一篇文章的同学集中到一起,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四人左右,选出中心发言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读,整体感知

1、(板书“童年”)让同学说说自己对“童年”的理解。

2、师:在人生的长河当中,童年的经历是最美丽、最芬芳、最纯真的花朵。几乎所有的人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都会不断地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人说,童年是块麦田,种着一生吃不完的粮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四位作家,去看看他们对童年有着怎样的理解。

3、简介作者:

《九十九枚镍币》,邓开善,湖南祁阳人,湖南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他的小说以“诗意”著称。

《囚蚁》,赵丽宏,中国著名散文家,诗人,现任《上海文学》主编。《囚蚁》是他的《童年笨事》中截选的一部分。

《白雨衣》,席慕容,著名诗人,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我演〈半夜鸡叫〉》,洪治纲,国家一级作家。

二、自主阅读,交流体会

1、小组交流文章的阅读体会,由中心发言人发起话题,其他同学进行补

说明:在之前有亲子共同阅读做铺垫,也有批注式阅读,现在则是小组合作学习,较好地促成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念得到了落实。在小组交流中,学生的领导那能力与被领导能力得到了锻炼。

2、照篇目顺序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对重要内容提纲挈领地引导学习: ◆《九十九枚镍币》抓住以下两段话: (1)这孩子也太不讲理了。99个5分硬币,也就是四元九角五分钱嘛,赔你10元还不行么?小小年纪就这般任性,长大了怎么得了?当时,我硬是想“赔”她一个耳光。

(2)孩子的心终归也是一个世界。

抓住“我”对女儿截然不同的态度去对比阅读,重点理解第二句话,感受我对“童心”的发现,对“童心”的尊重。

◆《囚蚁》抓住两大问题进行阅读: (1)我对待蚂蚁的态度怎么样?表现在哪里?

①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②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

③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作为透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离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 (2)我对蚂蚁这么好,题目为什么叫“囚蚁”?

“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白雨衣》抓住一个问题:哪里看出我对白雨衣的喜爱之情?

(1)薄薄的,半透明的,穿在身上朦胧能看见里边的衣裳、书包和胳膊、腿。我摸了又摸,穿了又穿,手指触抚着那平滑的衣袖,深深的口袋,小小的我心里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父亲!

(2)第二天喜孜孜地告诉同学我有了新雨衣,又大大地夸张渲染了一番自是不在话下。 (3)可是,天不下雨!我每晚在家都穿好一会儿雨衣,然后依依不舍地脱下,小心翼翼地摺好,再去洗澡,洗那一身因“干”穿雨衣而捂出来的大汗。

(4)白天上学当然免不了也有相思之时,有一次竟惹得老师走下讲台到我座旁来摸我的头。他以为我病了!足见相思之殷,之切!

(5)我得意洋洋,神得很!到处蹦着跳着装模作样地躲他们“穿新衣,打三下”的巴掌规矩,心里快乐极了!

(6)„„每个同学都在叫糟糕,只有我笑得合不拢嘴,忙着答应和回绝要和我“挤一挤”一起回家的同学。下雨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路上四个小女孩搂搂拥拥挤挤推推又嘻嘻哈哈的快乐!我永远也忘不了!

◆《我演〈半夜鸡叫〉》抓住这个问题:你觉得哪里最有趣?

(1)那段时间,我总是一有空就“格格谷”地叫上几声,嗓子都差点叫哑。有好几次,我还蹲在屋后不停地学着公鸡啼鸣,以便看看母鸡们有没有反应,但我发现,母鸡们一个个都歪着脑袋向我斜视,那神情仿佛在说:这家伙,神经病!

(2)于是,我只好求弟弟帮忙。我一会儿跑到屋前,一会儿钻到屋后,不断地“格格谷”,想让他听听这叫声是否能以假乱真。弟弟总是很认真地说:“像是有点像,尤其是在草垛旁叫的那几声,还挺好听的。不过,白天公鸡又不叫,所以究竟像到什么程度,很难说。”但是,没过几天,弟弟同我吵了一架,我发现他经常追着家里的公鸡边打边骂:打死你这个周扒皮!

(3)我在厚厚的棉衣里认真地学着鸡叫,然后双手焐在袖子里,大声吼道:“起床了!起床了!鸡都叫了,还不给我下地去干活!”我发现“长工们”一个个抖抖颤颤地在台上窜来窜去。到最后,他们终于发现是周扒皮在捣鬼,便愤怒地朝我扑来,用一种哆哆嗦嗦的、类似于触电的声音叫着:“打死你!”──原来他们早已个个冻得浑身筛糠了。

说明:以上内容学习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有所侧重,对其中最精彩的一两个点作适当挖掘,运用朗读、想像说话、切身体验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即可。

三、当堂练笔,拓展内化

回顾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用概括性的语言讲述一个自己的童年故事。(任选一题) (1)我的童年真有趣。 (2)孩子的心也是一个世界。 第二课时:童年博览会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们学做小记者,采访长辈们,了解他们的童年故事。回忆自己的童年故事,把记忆最深刻的事讲给同伴听。并选择长辈们或自己的一个童年故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2、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收集和童年有关的资料,包括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音乐、影视、玩具、游戏,描写和赞美童年的诗歌作品等。

3、根据收集的资料确定在班级展示的项目,通知相关同学作好充分准备。

4、按收集和展示内容的不同,把同学分为六个组,选出组长。

(课前的准备是本次综合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资料收集运用能力。)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在人生的长河当中,有那么一段时光,像五彩缤纷的梦,像金色的阳光透过树林,又像清澈的小河快乐地流淌,诗人为她写下美好的诗篇,歌唱家用音乐表达对它的怀念,每个成年人都会不停地追忆她。那就是童年。我们的同学用不同的方式在回顾自己的童年,表达对童年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博览会。

二、组内交流收集的各种资料

三、班级展示

(一)童年的歌谣

师:我们的童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一首好歌就是一顿心灵的大餐,下面就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回味曾经的美好时光。

1、歌伴舞《童年》。

2、演唱《奇迹再现》(《迪加·奥特曼》主题曲)。

(二)童年的诗篇

师:童年的我,充满幻想。童年的我,充满欢乐和自信。我们的梦幻能编织五彩的花环。我们的童心能拥抱缤纷的人间。我们的理想能插翅飞翔。我们的航船能高高扬起前进的风帆。请听配乐诗朗诵《童年的我》。

(三)童年的影视

1、师:同学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看过不少的电影、电视,《葫芦娃》《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迪加·奥特曼》《宝莲灯》《海底总动员》《快乐星球》等等,我们的童年里塞满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的童年就是因为他们而变得更五彩缤纷。就让同学们来展示并讲解他们收集到的影视作品吧。

2、ⅹⅹⅹ同学给大家带来了《宝莲灯》的片断,还有他的观后感,下面请大家欣赏。

3、班内交流《宝莲灯》观后感。

(四)童年的玩具

师:可爱的“多来安梦”来了,大家快来看!还有超帅的电动四趋车„„请四位同学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吧!

(要求从几个方面介绍出玩具最鲜明的特点,讲出自己和玩具之间的感情。)

(五)童年的游戏

1、请大家说说都玩过哪些游戏。

2、请同学介绍两种父辈们曾经玩过的游戏《抽陀螺》《蹦方格》。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把游戏的玩法讲清楚。)

3、现场玩游戏《抽陀螺》。

(六)童年的故事

1、小品表演《爷爷的童年》。内容是孙子对爷爷进行采访,爷爷生动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2、连环画展示:ⅹⅹⅹ把自己的童年故事制作成连环画《我为歌狂》,讲述自己热爱流行歌曲的经历。

3、四位同学配乐朗诵“童年的故事”。

(班级展示的大致框架基本固定,但展示的内容都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教学内容来自学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展示的过程是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品质全面发展的过程。)

四、教师总结。

童年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回忆的事情,就像世界上最美丽的贝壳,永远藏在我们心中。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歌声中回忆过去,憧憬美好的未来吧!

四、单元教学反思

我觉得语文综合活动不仅仅是一两节课的问题,更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围绕主题,有目的、有次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力的提高、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得以实现,语文综合活动应体现一个过程性。

活动的过程非常重要,课外活动作业和两节活动课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哪一方,老师必须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给以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课外活动作业,它是沟通课堂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没有课外活动作业的有效落实,语文综合活动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充其量就是让学生多知道了一点东西,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没有多大意义。

怎么把语文综合活动的过程搞好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排好活动的次序。本次语文综合活动是分五步进行的,如果没有事先总体的规划,操作起来难免有重复、遗漏,使得活动失去章法,最终影响活动的效果。

(二)任务驱动。在活动过程中,要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每项任务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保证全体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表格,方便学生操作,也方便老师检查。如本次活动中收集资料的环节,老师就是通过表格来了解学生的资料收集情况。

(三)充分挖掘多种可利用的资源。教材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等等,都是我们可以挖掘利用的,本次活动中对家长资源的利用是比较充分和成功的,“亲子共读”和“学做小记者”这两项活动就是例子。

语文综合活动算不上新生事物,但是由于种种阻力目前还没有能够得到普遍开展,这是语文教学的遗憾,我们期待着语文综合活动能够早日得到全体语文教师的重视,让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设计第二单元(第十册)

一、单元教材简析

第二单元课文着重介绍了一些中外风情,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风情,开阔眼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本单元中的《周庄印象》、《难忘吐鲁番》、《云南看云》、《巴黎圣母院》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外风情,让学生感受到了“身未动,心已远”的境界,向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值得一品。

《周庄印象》一文的作者笔端细腻婉转,语言生动活泼,文章犹如周庄之水韵,闪动着灵性。作者以游记的方式介绍了周庄的小船、小桥、小河以及最为可贵的周庄人的朴素、温婉。景致因空间不同而缤纷多彩,感受因景不同而丰富微妙。

《难忘吐鲁番》一文的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写出了当地与众不同的特产——葡萄。从路旁别致的建筑到似葡萄王国的宾馆,从孩子的“葡萄战”到葡萄夜市再到葡萄沟,妙趣的描写让人神醉。

《云南看云》一文清新、唯美,格调高雅闲适。作者通过举例将他看到过的各地不同的云进行比较,以此证明人们性情、个性的迥异。随即介绍云南的云的特点是单纯得美丽、好看,可以“间接来教育人”。以此希望人们通过学会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陶冶情操,并树立一个积极向上、坚定质朴的人生观。

《巴黎圣母院》选自汪震国的《雨果与巴黎圣母院》。此文向我们介绍了巴黎圣母院建筑的宏伟、历史的悠久,以及它在建筑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同时还介绍了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阅读全文,可以感受到作为建筑史和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巴黎圣母院和雨果之间实现了一次伟大的交互辉映,他们彼此因为对方而不朽,并同时都载入了人类不朽的史册。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教时安排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本单元文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认真阅读,划出最有感受的语句,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了解中外风情。

2、选择本单元课文中介绍到的一个景点,收集它的照片或自己画一画,再配上一段文字介绍,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交流共享上海名胜,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说明:

首先,运用诵读训练策略来展开教学。因为无论是闪着灵性的周庄还是难忘的吐鲁番,无论是素朴的云南的云还是建筑宏伟、历史久远的巴黎圣母院,对学生们来说,都没有较大的理解问题,所以单元教学之始可采用课件呈现的形式,把风光秀丽的周庄、硕果累累的葡萄沟以及云势独特的云南和气势雄伟的巴黎圣母院,通过图片的形式一张张呈现,把孩子们带入独特的中外风情之中。随即,引导学生通读整单元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达到了解大意、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

然后自主选择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认真阅读,写心得交流,从而达到了解中外风情的教学目标。

其次,在第一教时结束后,布置了一项作业:选择本单元课文中介绍的一个景点,收集它的照片或自己画一画,再配上一段文字介绍。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教师在这中间可以提供给学生参考样式,要求必须讲清三点:

1、景点名称

2、照片或图片

3、文字介绍。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本单元的情况,又可以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单元整组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最后,交流共享上海名胜。第二教时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按各自的兴趣去收集资料。上课时按兴趣组成小组交流。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资料,对家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设计海报做广告设计师环节中,通过学生们的知识交流和积累,为家乡做宣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家乡上海的美,从而也激发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准备介绍本单元课文介绍的一个景点。

2、让学生按兴趣组成小组收集上海,以便在“拓展”时交流。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曾去过哪些地方?

2、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做好出发前的准备了吗?好,就让我们马上出发!

3、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周庄双桥、吐鲁番葡萄、云南的云、巴黎圣母院 谈谈看后的感受。

4、想要了解更多,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单元的课文去旅行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四篇课文。

2、完成填空:

通过这次漫游,我的眼前出现了这些美丽的画面—— ( )的周庄 ( )的葡萄沟 ( )的云南 ( )的巴黎圣母院

(三)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认真阅读,划出最有感受的语句,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四)交流阅读心得。选择佳句背诵。

(五)布置作业:

选择本单元课文中介绍到的一个景点,收集它的照片或自己画一画,再配上一段文字介绍。

第二教时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在书页间自由地穿梭旅行。上节课,我们去游览了( )的周庄、(

)的葡萄沟、( )的云南和( )的巴黎圣母院。

2、其中哪个景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二)课文景点交流。

小导游介绍:用图片和导游词介绍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个景点。 例1:周庄双桥 景点周庄双桥 照片或图片

文字介绍双桥,又名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石阶相连,位于镇东北。因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象古时候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1984年,旅美上海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题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了周庄古镇秀美的风光。

例2:葡萄沟的长廊 景点葡萄沟的长廊 照片或图片

文字介绍这里三面环山,翠绿色的葡萄棚把一条长约5公里,宽约4米的山路遮盖成一条“葡萄长廊”,“葡萄沟”因此而得名。漫步在“葡萄长廊”中,晶莹剔透、清香怡人的葡萄触手可及,让人垂涎三尺。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日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形成和积累,再加上水质好,出产的葡萄分外甘甜可口,酿出的酒更是带着独特的清香味儿。

(三)汇报交流上海的名胜古迹。风景名胜,风景美不胜收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使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奇特的中外风情,开阔了眼界。其实我们的家乡——上海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课前,同学们按各自的兴趣组成了许多小组去收集了一下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

3、大组交流,了解上海名胜: 预设交流:

(1)书籍——介绍上海名胜的好书推荐。 (2)图片、照片——上海名胜图片、照片展。 (3)影视——上海名胜影视欣赏(可自拍)

(4)“新闻特写”——交流自己去过的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 „„

(四)设计海报,为上海做广告。

1、“家乡美景让人爱。”现在正是旅游旺季,上海旅行社正在招聘广告设计师,为上海做广告,向海内外的游客介绍这里独特的“风情”。怎么样,同学们一定心动了吧!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动脑来准备吧!

2、学生分组进行:

将搜集到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并粘贴。

3、成果作品展示与交流。

4、作品评价。

5、小结:同学们的广告宣传真是太精彩了,相信定会有更多的游人来到我们的家乡——上海!

四、单元教学反思

很喜欢这样一个比喻:语文是哭泣时的泪珠,欢笑时的音符。因为它使我意识到语文常常无须刻意去教。当一个人在用心体会世界时,当一个人能将他的生活、知识、心灵和谐统一时,这个人就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因此,在设计这一单元的阅读教学时,我首先思考的是要努力放飞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一个无拘无束的阅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与他们一起,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我让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划出最有感受的语句,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然后把自己喜欢的这些句子背诵下来。

很得意自己的设计: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收集资料,用不同的方式来交流上海的名胜。书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介绍;图片、照片、影视——内容纷呈、诗画意境;“新闻特写”——亲身经历、情动心动。再加上后面设计海报的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所以学生们兴趣盎然,踊跃参与,交流气氛极其热烈。

很欣慰学生的收获:因为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完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一展风采,既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语文综合素养在“小课堂”中生根,在“大课堂”中发芽、开花、结果。

总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达到了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风情,开阔眼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资料收集: 作家简介:

沈从文(1902-1988),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作品简介:

雨果《巴黎圣母院》内容提要:

1482年巴黎圣母院居住着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和敲钟的畸形人卡西莫多。内心邪恶的弗罗洛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动了淫念,夜间打发卡西莫多劫持少女,被少年英俊的卫队长弗比斯救出。姑娘爱上了弗比斯。满怀嫉妒的副主教趁他们幽会之际刺伤军官,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她因而被判死刑,在临刑时被暗中爱慕她的卡西莫多救出,被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但弗罗洛唆使教会把她看作女巫,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她。巴黎下层社会的好汉们前来营救,却被敲钟人误以为是官兵来抓她并拼命抵抗。国王路易十一调兵攻打圣母院,上下夹击。一场混战中弗罗洛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但遭到拒绝,弗罗洛便把她交给官兵。卡西莫多义愤填膺,把抚养他成人的副主教从高高的楼顶上推下摔死,自己找到少女的尸体,躺在公墓里与她一齐死去。

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设计第三单元(第十册)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课文四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外著名的革命家、科学家、画家和作家,从他们的不同寻常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鞠躬尽瘁、一身正气、献身科学、坚贞无私、百折不挠的大家风范。《孙中山南京活动二三事》、《国画大师齐白石》、《再获诺贝尔奖》、《诞生在棺材架上的作家安徒生》中的著名人物虽然国籍、年龄、性别、和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孙中山南京活动二三事》主要介绍了孙中山先生辛亥革命后在南京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殚精竭虑,他倡导民主,培养人才,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做人民的公仆,展现了一代伟人的高瞻远瞩的宏图大略。文章重在人物语言的刻画上,如“天下为公”、“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的形象。

《国画大师齐白石》一文向我们讲述了国画大师齐白石传奇的一生。他从小就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求知若渴,却绝不盲从;他热爱祖国,刚正不阿,用手中的画笔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他博采众长,62岁研究画虾,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千辛万苦探索开拓,都反映在一幅幅炉火纯青的画中。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代画师虚怀若谷、淡薄名利的胸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打造自己一片天空的座右铭。

在世界科学史上,居里夫人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的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再获诺贝尔奖》,课文向我们叙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迹,展现了居里夫人不仅对科学的执著与坚韧,也充满着女性的温柔与慈爱的一面,从她身上可以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居里夫人很好地诠释了献身科学的真正含义。

在众多的童话大师中,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最为著名的。《诞生在棺材架上的作家安徒生》讲述的是安徒生苦难的童年,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四处漂泊,想投身音乐,嗓子却坏了,投身舞蹈,又由于基础太差而毫无希望,这接二连三的挫折打击,没有消磨他勇于奋斗百折不挠的意志,终于抓住机会在文学创作上展示了自己的天分和才华。真是这苦难的经历,为他的童话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时的安排 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阅读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强化学法指导,要由“学会”教育迅速转到“会学”教学上来。读,是阅读教学的成败的关键,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本单元语文综合练习活动涉及思品、社会自然等内容。

语文教学要体现文道统一,更不能忘记体现学科的个性,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切忌上成思想品德课,要在把握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上下功夫;要使学生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增进对著名人物的了解,激发对他们的崇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从这些著名人物身上,培养他们树立献身祖国、献身科学远大志向,培养面对困境不屈不饶的坚强意志,要让学生体会到让学生懂得了解的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对读懂课文的重要意义。

在前几个单元的基础上,特制定如下目标:

1、自主阅读本单元的文章,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到两篇文章,边读边作批注,从中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悟他们的品质。

2、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课文中描写的事件,学习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来刻画人物品质的方法;在探究性阅读中尝试在名人身上他们的相似之处——促进事业有成的共有品质。

3、能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孙中山、齐白石、居里夫人、安徒生等人物的成就,了解人物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了解大师们的奋斗史。

4、摘录人物的一至两句至理名言,让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献身科学不屈不饶的精神。 说明:

1、通过网络手段了解人物的各自成就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了解他们取得这些成就的时代背景。由于时空距离,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血雨腥风的年代,对人物生平事迹知之甚少,对文中选取的人物活动内容很难理解,让学生理解在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典型事件对人物的品质所起的作用,因而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达到了解人物所处环境是一个难点。

2、情感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和谐共生的连接点,“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准确把握文章内涵,真正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在帮助学生阅读过程中,应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完全进入到文本,与文本、人物进行三维的对话,让人物走进孩子的心灵,要培养学生自己走进,而不是被老师拖进去。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人物产生共鸣,

3、本单元继续加强边读边作批注,要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所处的环境上,在语言环境中感悟、动情,作批注;引导学生批注力求文字简练,内容深化,不要作盲目无效的批注;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到伟大人物的魅力,对著名人物的崇敬情感得以升华。

4、在第一教时结束时候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小组合作,每人查找一位名人的资料,并将主要内容记录下来,作进一步的了解,以供交流。要求所选的内容有一件具体的事例,能说说所选事例是从哪方面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能说说这位名人的品质。同时力求所选的事例要有代表性,对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有所补充。 课时安排

本单元上两课时,分两周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以学生独立阅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学习边读边做批注。第二课时主要以交流、活动来分享学习的成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在教学之前的一个双休日里,教师设计预习练习纸,指导学生认真、有效阅读《语文综合学习》第六单元,并按要求完成一定的练习。 《语文综合学习》第六单元预习纸:

1、自读课文,要求:通读《孙中山先生南京活动二三事》等四篇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填空。

课文主人公 家人物品质

例:《孙中山先生南京活动二三事》孙中山革命家讲民主;爱民众;平易近人 《国画大师齐白石》 《再获诺贝尔奖》

《诞生在棺材架上作家安徒生》

2、小组合作,通过书籍、网络或其它渠道,每人查找其中一位的资料,并将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准备向大家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名人。师:怎样的人称得上“名人”?说说你心中(印象深刻的、最令人佩服的)的名人有哪些?

2、导入:今天的学习,我们将再一次走近几位中外名人,通过阅读,领略名人风采,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领悟他们的成功之道。板书:第四单元 走近名人

二、预习交流,感知单元内容。

1、按表格内容用完成的句子简单介绍《孙中山先生南京活动二三事》等四篇文章。

课 文主人公 家人物特点或品质

例:《孙中山先生南京活动二三事》孙中山革命家讲民主;爱民众;平易近人

《国画大师齐白石》齐白石 画 家刻苦钻研;虚怀若谷;正义凛然

《再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科学家献身科学;温柔慈爱

《诞生在棺材架上作家安徒生》安徒生 作 家自幼好学;勇于奋斗;百折不挠;

2、在老师的总结中感知本单元从革命家、画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四个角度选择大家熟悉的名人,选文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3、交流活动:简介名人。(在一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大家作适当补充)

三、比较阅读,感悟写作方法。

1、分组阅读,两人合作完成练习。

(1)分组:以同桌为单位组成 “两人小小组”,摸取分别代表四篇课文的红、黄、蓝、绿纸,两人合作重点学习一篇课文。

(2)以PPT出示本单元课文“阅读提示”练习纸,两人小小组按“阅读提示”学习“摸定”的课文,并合作完成练习。

《语文综合学习》第十册第六单元“阅读提示”练习纸 l 红色小组

认真阅读《孙中山先生南京活动二三事》,思考文中绿色图形中的“学习提示”,尤其是想想课题中的“二三事”分别指的是哪些事,试着有选择地概括其中两个事件:

② 黄色小组

认真阅读《国画大师齐白石》,按文中第一个绿色图形中的“学习提示”,试着有选择地完成其它三处的批注,并概括其中的一个事件。

蓝色小组

认真阅读《再获诺贝尔奖》,划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想想作者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居里夫人,试着概括这两个方面。

② 绿色小组

认真阅读《诞生在棺材架上的安徒生》,试着给安徒生写一张“成长轨迹”表,并概括

出他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事件。(选择两处完成)

出生:

很小的时候:

14岁的时候:

再大些的时候:

1827年以后:

2、阅读交流,感悟写法。

(1)在学生交流活动教师“PPT”上打出每篇课文基本的写作方法:

《孙中山先生南京活动二三事》:

以“二三事”集中反映人物品质:民主,博爱。

《国画大师齐白石》:

以一组典型事件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物品质:刻苦钻研、虚怀若谷、正义凛然。

《再获诺贝尔奖》

抓住事业与生活两个方面反映具有个性的人物品质:献身科学;温柔慈爱。

《诞生在棺材架上的安徒生》

以记叙成长轨迹来反映人物品质:自幼好学;勇于奋斗,百折不挠。

(2)小结:写人离不开写事,但写法上各有不同。

四、课外作业:摘抄名言。

布置课外作业:四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细读一篇课文,并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查找主人公说过的与课文内容匹配的至理名言。

如:细读《诞生在棺材架上的安徒生》者,查找安徒生名言;细读《再获诺贝尔奖》者,查找居里夫人名言;细读《国画大师齐白石》者,查找齐白石名言;细读《孙中山先生南京活动二三事》者,查找孙中山名言。

第二课时

一、诵读名言, 铭记心中。

1、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各自通过不同渠道查找到的名言。

2、大组交流:一组作主要发言;其余组补充;邀请记录员记录名言并输入电脑,屏幕显示。

二、品读课文,循文悟道。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挑选一篇课文,选取其中最能反映主人公优秀品质的片段,或朗读,或讲故事,或表演独幕剧,总之,选择能够发挥小组成员特长的方式品读课文,表现理解。

(1) 先分组准备,再登台表演。(登台者给以摄影并作为奖品)

(2) 一组表演结束,指名诵读与表演内容相配的主人公的名言。(符合者有奖)

2、默读课文,思考:本单元介绍的这些著名人物虽然国籍、年龄、性别和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相似之处,你发现了吗?(先各自想一想,再小组合作写一写。

3、交流、小结“亮”道:孙中山、齐白石、居里夫人、安徒生,他们虽然出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家庭、他门虽然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的成功秘诀却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他们都具有崇高的理想、面对挑战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意志、勤奋好学的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广泛的兴趣爱好。名人的成功,与其自身所具备的优良品质密切相关,名人的优良品质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推荐书目,鼓励阅读

推荐《中外名人成长故事》一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走近名人,与名人共成长。

(四)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思考:

本单元的《语文综合学习》教学设计进行得有些艰难,反反复复好几稿,总达不到令自己比较满意的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语文综合学习”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设计的把握有些漂浮不定。不是多了活动,少了语文味,就是设计成了一般的语文课;不是综合的成分太多了,就是显示不出综合性来。有幸的是,很辛苦地完成设计后,关于如何上好“语文综合学习”课的一些思考也就应运而生:

1、“语文综合学习”不同于平时的语文课。在教学上,它更应该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教学过程的独立性和合作性。为做到这些,在设计过程中,一是考虑如何将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训练适时、适切地安排其中,为此我安排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摘抄名言,完成阅读练习;交流自学所得,补充发言等环节。一是考虑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既有独立作业的时候,也有比较多变的合作学习的环节,如何让学生在有变的教学环节中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学得更有意义。

2、“语文综合学习”教学设计不能忘记单元主题,不能忘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从整册教材的安排看,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主题式单元呈现,本单元四篇文章讲的都是名人的故事,其中有革命家、画家、科学家和作家,写法上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件的描述来凸现人物的优秀品质。将这样的四篇文章刻意组合在一起,在编排上有其道理。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五年的阅读,学生读到的名人故事不止这些,因此,如何以合理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一个个名人放进一组群像中观察他们的言行,寻找他们的成功之道,体会他们的贡献,那么,根据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道理,学生通过阅读,通过思考,通过活动,得到的将会更多。

3、“语文综合学习”没有改姓,它仍然姓“语”。有几稿的设计,比较多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开展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去一睹大师的风采,去领悟名人的优秀品质,设计成了一页“思品”教案。在反复阅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尝试着做完教材中所有的“学习提示”(概括事件及读文批注等)后,才对如何引导学生在比较有趣的综合活动中运用已经学过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去读懂每一篇课文,尤其是读懂四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一点感觉。《孙中山先生南京活动二三事》,叙述的都是名人故事,但叙述的角度、内容的组合,以及协作方法各有不同,正因为这样,名人们的形象才更是栩栩如生,他们个性也因此得到彰显。也正是这样,我将“比较阅读”作为重点环节安排入教学设计之中,寄希望于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能读出文章的个性来,也能为自己今后的写作总结出一点经验来。 资料搜集: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革命家,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之一,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孙文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后人惯以中山先生相称。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赞扬孙氏“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被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孙中山名言摘录:

天下为公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不断地奋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勿待明日。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齐白石名言摘录:

作画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不教一日闲过。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不教一日闲过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的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居里夫人名言摘录:

人必须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居里夫人

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

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居里夫人

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实。---居里夫人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居里夫人 安徒生Heinz Christian Andersen, ( 1805—1875) 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

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1827年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于1829年问世,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1833年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

安徒生名言摘录:

希望之“桥”就是从“信心”这个字开来的——而这是一条把我们引向无限博爱的桥。

如果你是一只天鹅蛋的种子,那么即使出生在养鸭场也无所谓。《丑小鸭》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我把家建在海上,那冰蓝色的液体,注定了我一生的漂泊。

希望之“桥”就是从“信心”这个字开来的——而这是一条把我们引向无限博爱的桥。

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设计第四单元(第十册)

一 单元教材简析

第四单元课文着重通过几个小故事,引导学生寻找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寻找》、《两片海,两种人》、《莫忘致谢》、《让生命化蛹成蝶》这四个故事,向我们讲述了要养成“做事情的好习惯”,懂得“接受与付出”的关系,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遇到挫折只有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才能使我们冲破命运之茧,化蛹成蝶。

《寻找》是美国作家劳拉—里查德的一篇很精美、生动的散文,作者讲了一个要养成“做事情的好习惯”的故事,以“寻找”为题,首先写了自己汽车被撞瘪了农夫帖条子寻找“我”的事情,接着写自己寻找那个村庄的农夫的经历,然后写自己在野餐区里帮助一个钥匙丢在车里的人,写自己也养成了好的习惯。文章线索紧密,结构紧凑,主题鲜明。给我们启发非常深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好的习惯。

《两片海,两种人》是一篇非常精美的哲理散文。文章由同样是约旦河的水流经的两片海所产生的一是活水海,一是闻名于世的死海,所总结出的原因,并且类推、联系到世界上的两种人,从而揭示出本文的主旨。文章并没有明确写出人类的如何,只是在字里行间,讲出了“接受与付出”的关系,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莫忘致谢》是一篇很有故事性的小说,作者详细地记录了她为了要求孩子们写信对爷爷致谢,采取的一个措施——带三个孩子去商店选购礼物,回家又打包等细节,启发他们从对时间的计算中,终于认识到了花很短的时间来写个信以致谢的重要性。

《让生命化蛹成蝶》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他曾学着一位演说家,含着小石头讲话。后来,他可以流利地讲话,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人缘,而且被当选为加拿大的总理。故事说明了只有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才能使我们冲破命运之茧,化蛹成蝶。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片面,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割裂了语文学习和与生活的关系,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阻碍了语文素养的提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就是为了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通过对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运用综合性学习方法的学习能力,本单元将继续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说话、写话的语文能力,制定目标如下:

1、阅读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懂得什么样的人最快乐。

2、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3、通过讲故事、学唱歌曲等活动,引导学生寻找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

4、能动手学习制作“感恩”小书签,锻炼学生动手动脑以及交流的能力。 说明: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因此,对文本的学习,主要是以自学为主,在读后再以你读懂了什么?你对快乐有了怎样的理解?这样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畅谈自己学习的体会,学生在互相的交流中理解了快乐的真正含义。

语文学习的“源”在生活中,可以说语文中的内容都是大千世界广阔的反映,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就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有意识地、正确地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良好习惯,结合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挖掘自己的生活中需要感谢的人和事物,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以致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语文活动更应该成为语文综合学习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设计制作书签,既能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交往等能力。

本单元学习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是初步读懂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初步感知“生活的快乐”。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情境创设,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制作“感恩”书签和学唱“感恩之心”的歌曲等活动分享和提升学习成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

进行为期一周的“感恩之旅”活动,具体活动:为别人做一件好事;给帮助过你的人写一封感恩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展示主题。

1、谈话:

这一周我们开展了主题为“感恩之旅”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感恩的春风在令人惬意地吹拂着。我们来交流汇报一下。(生交流)

师: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一封封载满了感恩之心的感恩信,插着温馨的羽翼飞向了家庭、学校和社会。

2、今天,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来学习本单元的课文。

二、整体阅读,感知文本。

1、故事引入。

(1)讲一个小故事:《什么样的人最快乐》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① 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② 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③ 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④ 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四个答案中分别可以看出: 第一个答案告诉我们,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

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宁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计报酬的爱。 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的技能。 只有这样的人,世人才会给他最美好的报尝,正所谓矛已快乐。 (2)听了故事,你有了什么启发?(生交流)

2、默读四篇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对快乐有了怎样的理解? 预设以下问题: ★

读《寻找》,想想文章以“寻找”为题,作者究竟在寻找什么呢?在文中,“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主线。每一次由谁说出这句话?“习惯”具体指什么?

★ 《两片海,两种人》一文中,那两片海相距不远,为什么差别竟如此之大?你喜欢哪片海,愿意做哪一种人?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阅读边圈划边批注。(可以是感受,可以是质疑。) (2)读后交流对快乐的理解。(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 ①《寻找》

一位农夫在倒车时,不慎撞瘪了他人的车子,他不是庆幸旁无他人,溜之大吉,而是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愿意赔偿损失——这种纯朴、坦率、真诚,主动承担责任的人格,是多么感人。同时,农夫这样做,就不会因为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又隐瞒事实而受到良心的谴责,他不会因此而耿耿于怀、郁郁寡欢。他是快乐的。

② 《两片海,两种人》

巴勒斯坦有两边片海,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在接受的同时,也给予别人感谢,他因为接受而欣喜,因给予而快乐;而另外一种人是,只接受,从不给予,那么他就会沉闷,因害怕失去,因而变得闷闷不乐成为一个孤独而吝啬的人。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③ 《莫忘致谢》

孩子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在亚瑟老爷爷的熏陶下,养成了向人致谢的好习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学会真诚地感谢——感谢每一缕阳光,每一滴雨露,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关爱;感谢生活中向我们伸出的每一双援助之手,每一颗真诚的心。让我们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欢乐,让我们在感谢中珍爱友情、拥有幸福。

④《让生命化蛹成蝶》

上天只决定了你的外貌,可命运仍然掌握在自己手中,既然立志要成为美丽的蝴蝶,就要努力冲破束缚它的茧。我们没有理由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只要你心中有目标,它就会像一盏灯照亮你的人生道路,让你冲破困难化蛹成蝶!这样的你是快乐的。

3、小结:

通过读了这四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其实快乐就在你的身边围绕。快乐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你养成了一种好习惯,你是快乐的;你为别人付出了,你是快乐的;你向帮助你的人表示了感谢,你是快乐的;你战胜了挫折,你是幸运的。快乐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把握住身边的快乐,感受快乐的真谛!

三、阅读名言,体验快乐。

1、读名言。

(1)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 ——卡耐基【美】

(2)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娱乐;但将蜜汁送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 ——纪伯伦【黎】

(3)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泰戈尔【印】

(4)对某些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2、谈谈你对名言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感受快乐。

1、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感冒了,嗓子疼得厉害,真想喝口水,谁能帮我到办公室拿杯水来?(请一同学去倒水)

(喝水后,对帮助倒水的学生说)好孩子,真是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这么快给我送来水,我的嗓子可真要冒烟了,可能连课都上不成呢! 听了老师的感谢,你觉得快乐吗?

2、请同学讲故事。

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可惜老师今天的嗓子,唉,谁有清脆响亮的嗓子,帮老师讲一下这个故事好吗?

故事内容:

故事发生在洛杉矶的一个旅馆里。早晨,“我”在餐厅里发现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一些东西,他们一直没有谈论关于吃饭的事情。“我”好奇地走了过去,也得到了允许,就坐在旁边了。在谈话中我知道,谈们正在搬家,所以才和母亲暂住旅馆的。“我”问其中的一个哥哥,他们在做什么,他说再写感谢信,我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我又问写给谁,他说:“写给妈妈的!”我又觉得奇怪了,问为什么,一个孩子理所当然的回答道:“这是我们每天必须做的功课。”我凑过去看了看,个个都写得很简短,最多的就八九行字,可是内容却让人出乎意料!上面写着“草丛里的花真漂亮啊!”“昨天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个很有趣的故事!”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感谢信?

师小结:

故事结束了。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什么好吃的,帮了什么忙,而是把生活中的快乐,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爱,也不只是感恩大恩大德,也应该感恩对每天享受到的点点滴滴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激,并体现在行动之中。所谓的生活快乐,就是在感恩生活里的美好事物中体会出来的。感恩不是一件让人非常花力气的事情,不需要金钱,也不需要名利,只需要有颗感恩的心,就可体会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心啊!

二、再读课文,体验快乐。

1、默读《莫忘致谢》,想想“我”怎样要求孩子们写信对爷爷致谢的?

2、现场测试,体验致谢。

当父母踏着晨钟送你上学,说过谢谢的请举手。

当同学为你解决学习疑难,或借你文具,说了谢谢的请举手。 当医生为你解除了病痛,没忘记说声谢谢的请举手。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还得到过谁的帮助,却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如果他就在教室里,去向他当面道谢吧!

(大家去向帮助过自己的同学道谢。)

3、再读《让生命化蛹成蝶》,文中的小孩是怎么顽强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呢? 学生读课文,讨论交流,小孩面对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时,是怎么做的呢?他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这样的困难的?最后他成功了,他能成功,应该向谁来致谢呢?

小结:其实,丑陋的相貌,说话的口吃,嘴角的畸形,耳朵的失聪,都是让?克雷蒂安生命中的“茧”,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他利用自己的自信和毅力,努力地穿破了他的“茧”,最后,他终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要想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是很不容易的。要想破茧而出,必须要付出努力,必须要自信,毅力和勇气当然也不能少。

世界上的许多伟大的奇迹都是这样产生的。霍金18岁考取牛津大学,21岁却患上严重的萎缩性脊髓硬化症,医生说他最多能活两年半,可他以顽强的毅力与咄咄逼人的病魔作斗争。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强地活着。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他干什么都要别人或机器帮忙,但他仍旧没有气馁,他用他的大脑不断努力,最后,他终于化蛹成蝶,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眼瞎的弥尔顿,耳聋的贝多芬,哑巴帕格尼尼又何尝不是这样?就是因为他们顽强地穿破了自己的生命之茧,才最终获得了成功。

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不足之处,就看你要不要去克服它,敢不敢向它挑战!

三、制作书签,感悟快乐。

1、把自己制作好的书签,写上对帮助过你,或者让你受益的人的感谢之言写在书签上。

2、互送书签。(所送的人不在场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以后再送。)

四、学唱歌曲,活动总结。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朗诵: 收获感谢

“谢谢”,一个简单的词语,它给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它悄悄地为我们传递着人间真情。

在拥挤的公车上,当你起身给提着菜篮的老奶奶让座时,她会说声“谢谢”,在繁忙的大街上,当你捡起那个记满了电话号码的通讯簿跑去追回失主时,他会说声“谢谢”;在熙攘的人群中,当你抱起那个正哭着用手抹眼泪的小女孩找到她的妈妈时,她们会说声“谢谢”„„

多么简单的举动,但却饱含着一种不平凡的心。多么朴素的一句话,却表达出内心此刻的所有感情。

我们既是千万个助人为乐的人,也是千万个要说“谢谢”的人。让感谢充满周围的每一个角落,也是一种何等的惬意?

我要感谢父母,因为他们赐予我生命,让我看见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我要感谢辛勤劳作的工人农民,他们的劳动给我提供了食物、衣物;我要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了我丰富知识,让我慢慢长大„„

人,如果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他就不再平凡,因为他不但会珍惜别人的付出,更会不断地为别人付出。

3、总结:

在这个单元的活动中,我们寻找到了如何养成好习惯的法宝;认识了两片海,两种人;懂得了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向别人致谢的道理;领略了加拿大总理的勇气。不要去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情感投入到对生活点滴的感悟中,而并非一再的抱怨。我想,海伦.凯勒生活在乐观,快乐中。我们也同样有着能让我们感动的生活,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感谢生活的心。让我们去学会感谢生活,去记住一个个让人感动的瞬间。用真挚,乐观的心面对生活的中点点滴滴。

(四)单元教学反思。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能够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拓展型课程教材《语文综合性学习》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语文学习渠道,为学生增加了许多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单元的两堂课上下来,感觉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收获。

1、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提供多渠道语文学习的机会。

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感恩之旅”活动,每位学生争取为别人做一件好事,回忆在自己的生活中,哪些人帮助过你,并为帮助过你的人写一封感恩信。这样,将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了,缩小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感受特别深,在这基础上,学生带着深深的感恩之情走入了这个单元的课文学习,进而把自己的资源开发意识转化为学生利用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意识。

2、利用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课中,前后用了两个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教材内容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一次,用故事《什么样的人最快乐》导入课文,故事中的四个答案让学生深受启发,再读课文,学生对快乐有了一定的理解。第二次是在第二课时的情境创设中引入了一个故事,让学生懂得了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爱,也不只是感恩那些大恩大德,也应该感恩对每天享受到的点点滴滴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激,并体现在行动中。

3、利用生动活泼的活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

要激发学习兴趣,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在学习课文以后,学生对如何怀一颗感恩之心,如何去获得生活的快乐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这基础上,我们设计一个制作“感恩”书签,赠送书签的活动,学生在制作书签的过程中,多角度地挖掘了许多平凡感人的事例,他们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是我们在平时的作业中看不到的。学生对于制作书签这一活动的热情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此外,静心地阅读课文,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名言的学习;短文的朗诵;歌曲的学唱等活动,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打开了语文学习的另一扇门。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广阔天地的无限风光,短小精美的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形式活泼的活动,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也欣喜地看到了语文教学呈现出的一片崭新气象和勃勃生机。

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设计第五单元(第十册)

一、单元教材简析:

第五单元课文着重介绍国内外事物的发展历史,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事物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以及社会意义,同时让学生深深感悟到人类的智慧和结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热爱科学、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情感。

本单元《亨利·杜南与世界红十字日》、《剪彩简史》、《中国书史》、《从吸铁石到罗盘——指南针的发明》四篇课文,生动有趣地展现了事物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历史、重温历史,懂得人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读后感触肯定会很深刻。

《亨利·杜南与世界红十字日》这篇课文介绍了“红十字会”创始的背景和发展的漫长历史。“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从小受人道主义的思想熏陶,十分关心人,特别是社会底层的穷人,极富同情心。在战争中为了救治伤员而创立了红十字组织,这项事业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亨利·杜南因此获得了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剪彩简史》讲述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故事,20世纪初美国一个叫威尔斯的商店店主独具慧眼,在一次偶然发生的事故中得到启迪,为商家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庆贺仪式,后来,这种仪式不断在全世界流传,渐渐演变成一些活动中的重要仪式——剪彩仪式,对现在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书史》课文讲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璀璨文化,凝结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其中造纸术、印刷术这一系列的重大发明,不但使书籍的社会生产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使人类文明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学习本文让学生不仅了解中国书籍的发展历史,更重要的是激发民族自豪感。

《从吸铁石到罗盘——指南针的发明》课文介绍了指南针的创造发明及演变的历史过程。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发明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及文化上的交流,它的发明具有深远意义。

二、教学目标及说明: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更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魅力。根据本单元的课后习题,我们明确了解到弄清一些我们身边常接触的事物的来历并能将它加以简单介绍是本单元的重点,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运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本单元文章,做到边读边思考。

2、搜集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材料,并能运用合适的书面表达形式记录自己查找到的材料,便于和同学交流。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外文化活动的发展历程。

4、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说明:

首先,要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讲这不算难,可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阅读面不广,课外知识有限,所以,对他们来说难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把搜集到的资料记录下来。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可以提示同学们以各种形式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材料记下来,便于下次课和同学交流。 其次,综合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我们注重在学习中贯穿一些实践活动,并能让学生在多学科的交叉中感受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通过搜集,整理,让同学们交流之后,比一比,赛一赛,当当讲解员,学学剪彩,讲讲事物的发展历程,参与小小辩论会„„在多种多样形式中,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每一位同学的参与热情。相信同学们在这样的体验当中,既激发了兴趣,又收获了知识。

再次,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合作,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实践活动的开展多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这就要求组内的每位同学都要有团队意识,要明确分工,并且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兼顾小组的整体任务。让同学们在合作探究中树立信心,使他们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磨砺能力。

最后,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精神,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渠道,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

一单元上二课时,分二周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以学生寻找相关知识材料。第二课时主要通过动手、动脑参与各项活动来感受中外文化活动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预习

让同学们运用做批注自主阅读的方法独立阅读第三单元课文,要求读通文章,了解文章,同时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课文内容,独立解决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卷。

(附:预习卷表格)

单 元 课 文课文要点共同点 《亨利·杜南与世界红十字日》 《剪彩简史》 《中国书史》

《从吸铁石到罗盘—指南针的发明》 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课时

搜集材料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搜集有关世界红十字会、剪彩历史、中国书史以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相关材料,并尝试做学习卡片,做简要的记录,为下节课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可独立查阅,也可团结协作,形式不限。 第二课时

一、说一说、看一看

上节课已经让同学们搜集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那我们现在就来分享一下同学们的劳动果实。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小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搜集到的材料,同时认真识记,为下面的小竞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比一比、赛一赛

知识小竞赛:现在的四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参加与本单元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竞答。此次小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部分,竞猜题目如下:

必答题:

(1)做小讲解员:每小组派出一名同学,向大家介绍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事物的发展史。本单元共四课,同学已经分成了四小组,由组长抽签,来决定每一小组所介绍的事物。 (2)为什么要用白底红十字作为红十字会的通用标志? (3)说说剪彩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 (4)中国书史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5)你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有什么吗?顺序是怎样的? 抢答题:

(1)国际红十字会有几个标志?都有什么?(三个:红十字、红新月、红水晶) (2)国际红十字会的七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

一、普遍)

(3)你能说说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简史吗?

(4)多媒体出示一些常见的国际组织总部、会标等相关图片,让同学猜一猜分别都是什么组织?并简要介绍一下。

三、学一学、评一评

首先,多媒体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剪彩方式的图片,辅助学生了解剪彩的历史。并任意选一种方式,小组自由组合进行练习,然后选出一组优秀的与一组相对不够完善的仍需要改进的为同学们展示。在这两组同学的表演过程中,同学们会进行比较,指出不足。因此,引出剪彩的礼仪:剪彩者穿着要整洁、庄重,精神要饱满,给人以稳健、干练的印象。剪彩者走向剪彩的绸带时,应面带微笑,落落大方。当工作人员用托盘呈上剪彩用的剪刀时,剪彩者应向工作人员点头致意,并向左右两边手持彩带的工作人员微笑致意,然后全神贯注,把彩带一刀剪断。剪彩完毕,放下剪刀,应转身向四周的人鼓掌致意。(剪彩工具根据学生现有的手工制作工具而定,不使用带具有危险性的物品)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规范的剪彩礼仪的认知。

其次,进行小辩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抱有怀疑的态度,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同时辩论还能够发散思维,不拘泥于课文本身。

正方:现代社会仍然需要剪彩仪式。 反方:现在社会不需要剪彩仪式。

在辩论中体会剪彩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并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论述,体现出生活不要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是美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想一想、做一做

通过上节课的自读,同学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中国书史的脉络,也搜集了许多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材料。首先,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文字、图片等有关材料互相交流,然后请同学为大家讲解除指南针外的其他三大发明的简史。不细致的地方由其他同学予以补充。其次,将中国书史与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相结合,选出一位你认为对中国书籍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我想对你说„„”,抒发你的感情。

五、总结

本节活动课上,我们游览了瑞士的日内瓦,从亨利·杜南身上了解到国际红十字会的渊源历史;在美国的一个乡间小镇上,一只调皮的小狗又带我们结识了剪彩仪式;我们又顺着古人的印记追溯到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了解了书籍以及指南针的简史。事物的发展往往都有一段历史,我们畅游在历史文化的海洋里,加强了我们保护生命与健康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情感。

六、作业——写一写、练一练(二选一)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收获颇多,明白了道理,又引发了新的思考,那就请同学们在课后动笔写下你的感受。

2、查阅书籍或者询问家长,做一张小卡片,写一写我们学习的必备品——“笔”的发展简史。

四、单元教材反思

一个单元两节课下来,我们颇有收获,对语文综合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取得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分享。

(一)、语文综合学习的综合性应体现在教学目标上

语文综合学习的综合性应该包括语文能力方面的综合,如:用口头、书面或图文、卡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得、自己的见闻或感想;还应该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同时还要包括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综合。这一单元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就是要突出语文综合学习的综合性。

(二)、语文综合学习的学习方式应自由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以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我们明确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与语文课是有所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的自由性。学生学习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查阅、搜集、辩论、做卡片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甚至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总之,语文综合学习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三)、语文综合学习应让语文知识与能力得以强化

在本单元的综合学习中,我们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以多种形式查资料:看课外书籍、上网、问家长;以多种方式交流汇报:个人、小组。在课堂上,学生激烈地辩论,自由地写感受(“××,我想对你说„„”)。从他们的表现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在这两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确确实实地得到了综合运用,得以加强。同时,教学设计把触角还延伸至课堂以外,(如写一写我们学习的必备品——“笔”的发展简史,)拓展教材的外延和深度。这样的综合性学习,通过交流、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地判断、思考,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多方面地了解教材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相互合作的能力,并初步掌握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语文知识与能力得以强化。

(四)、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

语文综合学习的主体应当是学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全身心探究,去发现本单元的一些共性,之后就这些共性去研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综合学习中,教师则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而非包办者,应在学生主动出现问题时,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应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交流,教师应彻底打消“学生不行、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在感兴趣的话题、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面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像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能力的效果。

(五)、要明确“教材、学生生活与活动”三者关系密不可分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特别是语文综合学习。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在充分理解的基础理出一个单元的共同点、形成有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之后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心理、身理特点的活动来。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让学生根据单元主题进行活动。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极大的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从而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与他们的生活贴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应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因此,我们设计的活动必须是他们能够接受,努一下力就能完成的,而非高不可及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让学生通过活动去理解教材。也就是说教材、学生生活与活动三者关系密不可分。

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设计第六单元(第十册)

《汉语可以治病》

自主学习之后,出示以下题目引导思考:

1、下列对文中标点符号使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也感到一无所知„„”中的省略号作用是内容的省略。

B.第②段“失语症”和第⑦段“唤醒”中的双引号用法是一样的。

C.第④段“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的冒号可改为破折号,作用不变。

D.第⑧段“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中的顿号改为“与”意思不变。 答案:(“失语症”的双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唤醒”的双引号作用是表示有特殊含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的关联词语“只要„„就„„”使用不当,根据上下文扒断应改为“只有„„才„„”。

B.第⑤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其中”一词,说明中国儿童年智商高的原因有多种。

C.第⑥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初步”一词说明费城收理学家的这次试验刚有效果,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D.第⑧段中的两个“更”字,从程度方面说明学习汉语能促使人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发展。 [raoxue.com] 答案:A (根据上文“传统的看法是”推论,下文应选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语“只要„„就„„”。)

3、这篇文章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空间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B.时间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C.逻辑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D.逻辑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答案:D (文章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以美国少年的例子以及中国和日本为例子都属于举例子说明,中国人、日本人与欧美人进行对比属于作比较说明。)

《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

自主学习之后,出示以下题目引导思考:

1、第一自然段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答:设问,用设问做开头,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文章的开头用设问,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2~4自然段的说明内容 答:2~4自然段说明了“生物钟”的作用,并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3、本文主要采用表达方式,还运用了其他的表达方式,说(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小小的蜘蛛则是在午夜以后才开始织网,到清晨四点停止工作。)是哪种表达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拟人,作用:作者把小鸟、蜘蛛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使我们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

语文综合活动教学案例设计第七单元(第十册)

(一)单元教材简析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学生须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是非常必要的。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教会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七单元以《三国演义》导读和《调虎离山》(节选自《林海雪原》)组成,意在让学生以《三国演义》和《调虎离山》为蓝本,通过对英雄的分析点评,引导学生去感知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并适当进行对比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通过艺术的想象和集中,概括了比三国时期远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军事斗争为主。它长于描写战争,侧重于表现每次战争的特定条件、环境、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等决定战争胜负的诸种因素,尤其注重于战争指导者主观指导正确与否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意义。《三国演义》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道德观念和理想愿望。《三国演义》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塑造了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艺术结构既宏伟而又严密;小说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三国演义让三国这个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英雄时代的故事传承千年,直到今天,还广泛地影响着戏剧、影视、书籍、民间工艺美术等领域,三国英雄人物的故事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林海雪原》作者曲波以自己的一段亲身战斗经历为题材创作了这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是一部革命英雄的传奇。小说描述了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兵力压向东北,形成了敌我双方严重对峙的局面。这时在我军后方,国民党又搜罗了一些伪满官吏、警察、地主、恶霸、流氓、大烟鬼,组织土匪武装,号称所谓“中央先谴军”,不断进行军事骚扰,使我军腹背受敌,当我军抽出力量进行扫荡后,一部分被击溃的国民党匪首又钻出了深山老林,疯狂地烧杀抢劫,凶恶之状闻所未闻。为了清除匪患,少剑波带领的36人的小分队,插进了林海雪原,与这些“鲨鱼性、麻雀式”的敌人进行交锋。少剑波、杨子荣等人通过跟踪小炉匠,逮住“一撮毛”,智擒刁占一,奇袭奶头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后,杨子荣巧扮土匪,只身深入虎穴,里应外合智取威虎山,小分队乘胜追击,大战四方台,消灭了这股顽匪。杨子荣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随着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广泛流传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扎了根。

由于受影视,戏剧的影响,对于《三国演义》《林海雪原》中的英雄人物,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津津乐道。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阅读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中走进长篇小说精彩的世界,同时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包括故事讲述、结构安排、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技艺。在阅读中既可以让学生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中吸取营养,又可以充分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小说阅读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完成对小说人物的个性化理解与塑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地说明了阅读鉴赏的个性化。人物形象是作家、时代的共同产物,他具有典型性,既代表着一定的时代社会意义,也包含了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观念等。因此,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个性特点,有他们自己的个性理解。如对关羽(《三国演义》)的关羽理解时,学生可能认识到关羽的忠义双全,骁勇善战,但也可能认识到他有骄傲自负的弱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语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古典和现化长篇小说的阅读,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活,了解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概括表达的能力,在阅读中提升他们筛选、概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将收集到的信息不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借助语文综合学习的具体课堂表达出来。制订阅读计划,进行摘记式阅读作为训练的重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林海雪原》作者的生平,小说所描述的历史背景等知识,为阅读打好基础。

2、通过自主阅读,了解《三国演义》《林海雪原》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3、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制作人物卡片,写好读书摘记,并相互讨论交流。

4、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林海雪原》,进行交流,使学生初步养成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说明: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观看、收集与《三国演义》《林海雪原》相关的资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由于有影视、戏剧等生活情境的铺垫,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情感积淀,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因此在导读课上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推荐阅读方法,让他们在阅读中提升筛选、概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将收集到的信息不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借助语文综合学习的具体课堂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名著的魅力,受到熏陶。

课时安排

一单元上两课时,分两周完成。前期的阅读收集整理是个重点,在学期初就把这两本书作为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列出,给学生近一学期的时间来作前期准备。

(二)时间安排

一单元的学习贯穿于五年级第二学期上半学期,这一单元的综合活动学习的课时安排为两课时,学期初一课时推荐阅读篇目和阅读方法,组织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期中一课时,组织学生以交流、活动的方式来分享阅读学习的成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学期初)

一、戏剧欣赏中感受英雄人物的形象

1、谈话导入

戏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戏剧舞台上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你知道哪些英雄人物?

2、欣赏戏剧脸谱

课件出示京剧脸谱,识别刘备、关羽、张飞、曹操。适时让学生针对这些人物已有的认识,进行交流,激发兴趣。

3、欣赏京剧片断《智取威虎山》,认识英雄杨子荣,可以让学生模仿唱腔唱一两句,感觉英雄人物的豪情万丈。

二、简介小说,推荐书目,激发阅读兴趣

1、谈话简介

我们在戏剧舞台上熟知的这些英雄人物,大多来自于小说创造。

刘关张来自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如曹操的奸诈过人;关羽的“义重如山”;孔明的机智过人。(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每一场战争都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4)、小说的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杨子荣是长篇现代小说《林海雪原》中塑造的一个传奇式的英雄。《林海雪原》是一部出色的传奇小说,故事生动离奇,人物过目不忘,语言鲜活明快,场景极具动感。小说的结构是中国人擅长的层层推进,讲究峰回路转,移步换景。人物塑造类似武侠小说,大善大恶,大美大丑,追求鲜明的“亮相”效果。除了我们所熟悉的杨子荣以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可敬可爱的形象,如白茹,虽然她只是一个卫生员,作者却把她塑造成美的化身,能歌善舞,集中了一个十八岁女孩可能具有的全部优点。再如,“二○三首长”少剑波,智勇双全,文武兼备,有情有义。

2、交流: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三、自读第七单元导读内容,了解《三国演义》《林海雪原》的概要。

四、推荐阅读篇目,制定阅读计划,交流阅读方法。

1、推荐阅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林海雪原》第一课时 以《三国演义》为例,明确阅读任务:

1、了解《三国演义》一书的作者生平、小说内容的历史背景等情况;

2、写好读书摘记,制作人物卡片,增加知识积累。

3、精读一两章,理清情节结构,会复述几个三国小故事;

4、初步养成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良好习惯,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2、讨论制定阅读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阅读计划,有的阅读速度较快的在半学期内全部读完,有的较慢的要求在浏览的基础上精读几章。

3、交流修改阅读计划。

(1)逐回阅读(5-6周)每周二十回左右,以泛读方式为主。在泛读之前,可以先浏览一下回目。先观看《三国演义》电视剧作为阅读的引子,激发兴趣,了解大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遇到疑难问题,可分组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答疑。作业: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每周分类摘抄小说中精妙词语、精彩段落(教师不定期检查)。向别人讲述《三国演义》故事。

(2)、分析人物形象,重点分析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孙权、周瑜、鲁肃(《三国演义》)杨子荣、少剑波、白茹(《林海雪原》)等形象。学生首先细读有关人物的情节,在摘记中制作人物卡,然后分组讨论,概括人物性格。准备在上综合学习课时全班交流。

(3)小组内人人有研究方向,根据阅读内容,有的准备相关的知识卡,有的准备人物卡,有的准备战争故事,在期中上综合学习课时交流。

4、讨论交流阅读方法,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

(1)、合作探究法,以阅读兴趣组建阅读小组。如对三国人物研究小组,战争研究小组。 (2)、小组讨论法,每两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阅读情况,阅读中的收获; (3)、老师推荐阅读方法:摘记式写读书笔记。如制作人物卡,战争卡、知识卡。

第二课时(学期中)阅读交流

一、《三国演义》交流会

1、播放《三国演义》VCD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加深对原作的感知和印象,引入交流情境。

2、小小沙龙会:谈谈阅读《三国演义》后有那些收获;

(1)讨论几个重要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 (2)讨论几场著名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3、三国知识问答,由知识卡制作的学生主持,全班参与。 三国人物谜语 三国人物歇后语 著名的战役

4、趣味三国故事会,讲自己最感兴趣的三国人物故事。

二、《林海雪原》交流

1、戏剧秀:“我是打虎英雄杨子荣”,由学生中有戏剧表演兴趣的学生表演。 2、小小沙龙会:

(1)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2)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你的经验。

3、各小组以《林海雪原》中的片断为题材进行话剧表演(由各小组事先自行编排)。由师生组成评委进行评分。

4、积累交流《林海雪原》中“调虎离山”一节大家都很熟悉,你还知道像“调虎离山这样的”谋略成语吗?

(调虎离山、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

三、展示评选

1、读书笔记展评。展出最佳读书笔记。

2、同学们还读过哪些名著,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评选读书小明星

四、活动总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它典范的语言,在于它精彩的故事,在于它典型的人物,更在于它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我们心灵无穷的滋养,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名著的魅力,汲取智慧,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明天,这些阅读过的名著,会像明灯一样,愉悦我们的人生。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让我们在书香中共同成长。

(四)单元教学思考

“经典著作是人类共有的体验和思想浓缩后的精华,为我们提供了完善人性的典范,高尚生活的原型,净化心灵的境界,赏心悦目的美感。”这是经典阅读在人格培养上的魅力。

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评选先进等各种形式,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真正的读书爱好者。

读《三国演义》《林海雪原》,实施阅读计划,开展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教师既要精心准备,上好一节阅读指导课、名著交流赏析课,又要给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学习,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当中去,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探讨疑难问题。 教师要明确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首先,要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比如,每学年应读一至两部中外文学名著,读一至两本散文集或名人传记,还要经常阅读质量较高的报纸报刊,另外,还应读些知识类和理论类的作品,包括文史知识、科普知识和美学知识等。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了一位良师益友。书籍的选择不可不慎。《三国演义》《林海雪原》这两本优秀的长篇小说,无异于一个良好的引子,帮助学生打开了名著阅读的大门。

其次,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教会他们如何在阅读中去积累知识;如何使用工具书去解决疑难问题;如何去作圈点、评注、卡片、摘要、笔记等。课外阅读还要注意一些方法。写读书笔记活动,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我们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可以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还可以根据阅读的具体内容制作读书卡,如阅读《三国演义》,制作趣味人物卡。做好读书笔记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得没有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把自己的见解完全强加给学生。如,几个同学还可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同时在辩论交流中也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第四,充分重视阅读中让学生形成较好的非智力因素要想让学生具有比较明确和稳定的语文学习动机,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较高的语文学习热情,教师要通过组织故事课、朗诵会、辩论会、演讲赛、优秀读书笔记评选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要通过阅读方法指导,在教给学生基本语文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明白,阅读长篇名著要想有所收获,必须长期坚持,要有较强的意志,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自己语文能力的获得时,说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应是“三七开”。《三国演义》《林海雪原》阅读任务的完成,与计划的的制定与和经常的督促交流是分不开的。

名著阅读活动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并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功利性阅读,对学生终身有益。同时,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资料收集 ★主要人物介绍: 1.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

他是汉朝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丰的后代,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

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其叔父诸葛玄于公元197年(建安二年)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就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一说隐居地是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读书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 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诸葛亮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他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其兄诸葛瑾仕于吴主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

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2.刘备

刘备,字玄德,东汉时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蜀汉王朝的建立者。

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又无稳定的根据地,一直处于颠沛流离的境地。曾经一度寄居大军阀曹操、袁绍、刘表之下。但刘备为人的品质和品格方面最符合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所以所到之处均深受礼遇和尊敬。

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料记载他:“数有战功”、“有武勇”。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任职东汉王朝的平原相(县令)。196年升任徐州牧,官拜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徐州被吕布攻占后改任豫州牧。

207年,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任军师。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联孙吴、退曹兵、入四川。221年于成都称帝建立蜀汉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成为三国时期的其中一国。

223年,在为关羽报仇而发动的对吴战争中失败,退兵回到蜀国。同年4月在白帝城(今重庆奉节)病逝。

3.关羽

关羽,字云长,东汉时河东郡解县常平里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将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

神台上手握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出生于平民家庭,他是最早加入刘备军事集团的领导成员之一。据史料记载,188年,关羽与刘备、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战争结束后,刘备建立了其军事集团的正规武装力量,关羽成为刘备的主要军事将领,任别部司马。

200年,刘备集团被曹操集团击败,关羽投降曹操,曹操为了留关羽为己用,待以厚礼,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同年7月,关羽获悉刘备的音信后,离开曹操重新追随刘备。关羽先后参与了三国初期多次著名战役。

刘备集团进攻四川时,关羽留任襄阳太守,封荡寇将军,负责守卫蜀国的东南门户———荆州,与盟国吴国一起多次击退来自曹操集团的攻击。但于215年,蜀汉与吴国因边境地盘的纠纷导致关系恶化,两国的同盟关系破裂。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

219年10月,吴国趁关羽率军与魏军激战之际,偷袭其后方。关羽腹背受敌,在向四川撤退的途中遭魏、吴军队的追截打击,全军覆灭。同年12月,关羽与其养子关平在麦城(今湖北安远县北)被吴国将领马忠擒获后遇害。

4.张飞

张飞,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

5.赵云,字子龙,蜀汉禁军首领。初为公孙瓒手下随从,刘备救援徐州时,向公孙瓒借兵,公孙瓒便将赵云借给刘备。徐州之战后,赵云回到公孙瓒处。后来看到公孙瓒难成大事,便离开了公孙瓒。赵云离开公孙瓒后不久,公孙瓒便被袁绍灭掉了。赵云离开公孙瓒后,在古城遇到了刘备,便投奔了刘备。此时赵云已年过40岁。他说:“云漂零半生,今得使君,云心愿足矣。”刘备任赵云为“主骑”,相当于亲兵队长。依赵云的能力,与这个职务太不相称。但赵云没有拒绝,还是从此后忠心于刘备,认真保护刘备家小。

208年,曹操南下,大败刘备。刘备带了几万民众逃走。长板坡一战,赵云趁曹军不知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得以顺利救出了刘禅和糜夫人。其后刘备入川,赵云作为二路援军,与诸葛亮一起入川,由于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所以也没有立什么太大的功劳。汉中之战时,赵云也立下了功劳。刘备封汉中王时,只封了赵云作偏将军,后提升至虎威将军。这一职务便使得赵云不可能列入虎将的行列。但赵云也没有什么怨言。

219年,关羽遇害。221年,刘备称帝后欲起兵伐吴。赵云苦谏,他说:“关将军之仇,私也;汉室之仇,公也。今国贼是曹丕,而非孙权。陛下万不可因私废公,今只应伐魏,而不能伐吴。”可见赵云并非一般的武将,实在是难得的一员文武全才。但刘备不听,结果被陆逊大败于彝陵。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赵云就是六员托孤之臣之一。

其后诸葛亮南征,已六旬开外的赵云随诸葛亮出发,立下了大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和邓芝守住箕谷,因兵少而败。赵云及时退兵,使得损失不大。随后赵云病逝,被追封蜀汉大将军。

6.周瑜

周瑜,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此战之后,东吴进取南郡,周瑜中曹操之计,被曹仁伏兵所伤,后一直养病于柴桑。由于荆州之故,东吴曾多次与刘备发生冲突,在此期间,周瑜三次设计讨还荆州,终被诸葛亮识破,于是怒气冲犯,于公元二一〇年病逝于东吴,年仅三十五岁。

周瑜一生虽短,然其却是少年得志。登台号令威严,跃马勇冠三军,群英会上将敌方说客玩弄于股掌之上,临敌之时挥剑扬鞭在万马军中,其所作之《长河吟》抒发了其愿如长江,东奔大海的雄心壮志,令人感慨不已。

后人评价周郎时多说其气量狭窄,不能容物,其实不然,在诸葛亮过江联吴抗曹之际,周瑜曾遣亮之兄诸葛瑾劝其弟留在东吴,共事孙权,可见周瑜并不是妒亮之才华,而是恨其不能为东吴所用。周瑜死后,诸葛亮闻讯过江吊孝,虽说此乃政治需要,然亮言语中吐露之真情亦非虚假,所以,言:瑜,亮二人乃知音,亦不为过。

7.鲁肃

鲁肃,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有两囤米,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208年,曹操南下,东吴分为主战主和两派。鲁肃立主一战,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赤壁之战中,鲁肃以武将身份出战,总领三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赤壁之战后,鲁肃立主将荆州借给刘备,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写字的笔吓得掉到了地上。210年,周瑜病逝,临死前向孙权推荐鲁肃继任都督。鲁肃任都督后不久,刘备取西川成功,于是鲁肃开始和关羽就荆州问题展开了斗争。刘备大军杀至公安,孙权也主张让吕蒙迎敌。鲁肃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与关羽谈判,要求以湘水为界,归还三郡。这就是著名的单刀会。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关羽,而是鲁肃。在单刀会上,鲁肃义正言辞,蜀方无言以对,只得割让三郡。217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诸葛亮在成都为鲁肃挂孝。孙权称帝时感慨的说道:“昔日鲁子敬就说过会有这一天,看来子敬真是有远见呀!”

历史上的鲁肃,作战时手不释卷,是一代儒将。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功劳了,完全成了诸葛亮的陪衬,对这位文武全才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和历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鲁肃了。

8.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後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於是改姓曹氏。曹操年轻时即已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於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

公元175年曹操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於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後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後,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2年,曹操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奉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昌。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於赤壁之战中败於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受九锡,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权倾朝野,实际上已具备皇帝的权力和威势,但仍未纂汉自立。曹操死於公元220年3月15日,享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着作和《蒿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後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资治通鉴》引谋士荀、郭嘉对曹操的评,说曹有十,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着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谋略篇

1、孔明智取三城

南安、安定和天水三城互为依靠,于是孔明一面对南安围而不打,一面派出两名“特工”,化装成南安的守将,出使安定、天水二城求援。安定守将崔谅中计投降,随后他前往南安借劝说太守杨陵投降之名与杨陵合谋诈降生擒孔明,孔明识破他们的诈降计,拿下南安。

2、曹操抹书间韩遂

曹操想要除掉武艺超群的马超,于是就给韩遂写了封信,将信中的一些“紧要处”用笔涂掉。信中的那些涂抹引起了马超的怀疑,他认为韩遂与曹操之间有秘密交易。后来曹操又使用其他小手段加深了马超的疑心,终于马韩反目成仇,并大打出手,曹操坐收渔利。

3、计杀魏延

孔明料到自己死后魏延必反,而“无大将”的蜀国已经没有人是魏延的对手,于是对马岱授予密计。孔明死后,魏延果然造反,并且拉马岱入伙。马岱假意迎合,骗取了魏延的信任后,等到了一个机会将魏延斩落。

4、孙权遗书退阿瞒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5、巧献连环

赤壁之战前,蒋干极力推荐庞统去见曹操。曹操正为不习水性的北方士兵晕船生病发愁,向庞统求教。庞统有心让东吴与刘备取胜,于是建议把船只大小搭配,用铁链锁住连环,上铺宽木板,这样能让船上的兵马如屡平地。曹操立即传令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6、蒋干盗书

周瑜想除去曹军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以防后患。蒋干来访,周瑜将计就计。先宴请蒋干与众将官喝酒,席散后又请蒋干同房,假装大醉不醒,故意露出一封信,诱他偷看,内写蔡瑁、张允密谋杀曹操投东吴。蒋干盗书连夜回曹营面报,曹操大怒,立斩蔡张。

7、安居平五路

刘备新亡,曹丕乘机联络辽西羌兵、南蛮王孟获、孙权等五路大军攻打蜀国,蜀国上下惶惶不安,孔明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分析每一个对手的特点,只是派出了几股疑兵,写了几封书信,就各个击破敌人。孔明并未与敌军真正交手,就退去了五路大军。

8、草船借箭

周瑜命孔明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孔明满口答应只需三日。在第三天四更时分,孔明命人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好,在靠近曹营时让军士们在船上擂鼓呐喊。江雾弥漫,曹操以为周瑜来偷袭,急忙命令弓箭手向船上草人射箭。天明下令收船,孔明满载而归。

9、空城退敌

由于错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率大军来攻西城。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根本无法作战。诸葛命令军士大开城门,让老军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他自己则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弹琴,身边只有两个小童。司马懿兵临城下,惧有伏兵,急令撤退。

10、七擒七纵

诸葛亮为伐魏,想先解决南蛮以解除后患。马谡认为南蛮地处偏僻,即使武力攻下,也很难真正征服。不如以军事为辅、政治为主,以攻心达到武力不能解决的目的。后来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孟获心悦诚服,南蛮纳入蜀国版图。

11、美人离间

王允先将貂蝉许配吕布为妻,然后又将她赠与董卓为妾。吕布进董卓府打探她的消息时,貂蝉假装悲伤并要求吕布救她脱离苦海。然而貂蝉又对董卓说,自己遭到吕布调戏,欲投水自尽。但在貂蝉的挑拨之下,父子二人反目成仇,董卓终于被吕布刺死。

12、痛打黄盖

为策划火攻曹操的大计,黄盖事先与周瑜计议妥当,然后公开顶撞周瑜,周瑜命令在众将及蔡中、蔡和面前,重责黄盖五十大棍,打得黄盖皮开肉绽,气息奄奄。阚泽代表黄盖到曹操营寨献诈降书,恰巧曹操从另一途径得到了黄盖受刑的消息,于是中了圈套。

13、木牛流马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两军相拒,蜀军粮草接济不便,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命营中工匠依样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遭蜀军埋伏,险些丧命。

14、孔明木像

姜维遵照孔明遗嘱,以木雕为孔明像坐于车中,从五丈原徐徐退兵。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孔明木像,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精彩片段

1、桃园三结义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共议大事。最后备下祭礼,点燃香烛三人结拜为弟兄,对天盟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2、温酒斩华雄

吕布部将华雄于汜水关杀得曹袁联军损兵折将。担任马弓手的关羽请求上阵斩华雄的首级。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说道:“酒且斟下,我去便来!”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

3、三英战吕布

吕布奉命领兵驻守虎牢关英勇无比,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难胜。接着关羽便前去助战。三匹战马,丁字摆开,厮杀三十回合。最后刘备掣宝剑,骑黄鬃马斜刺过来,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轮流厮杀。吕布难敌三人,逃回虎牢关。

4、煮酒论英雄

为了窥探刘备的内心,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曹操认为当时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俩人。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

5、过关斩将

关羽在曹营得知大哥刘备消息后,挂印封金,匹马单刀,连闯五关,斩杀曹操六员大将,保护二位嫂嫂,千里寻兄。与刘备、张飞聚义古城。

6、跃马檀溪

刘备因劝刘表不要废长立幼,遭刘表之妻蔡夫人记恨,让其弟设宴伏杀刘备。刘备知悉后骑“的卢”马逃出西门,溪宽流急的檀溪阻隔去路,刘备在慌忙中急忙纵马下溪,马足深陷,猛加鞭,此马忽地从水中跃身而起,飞至西岸突围而去。

7、三顾茅庐

徐庶向刘备举荐了南阳孔明。随即刘备带关羽、张飞来到卧龙岗拜请孔明,第一次孔明外出,第二次只遇见孔明之兄。兄弟三人又第三次来到卧龙岗,适逢孔明在草堂午睡未醒,刘备一直等到孔明睡醒后更衣才得以相见。刘备不辞劳苦,终于请出孔明出山辅佐。

8、舌战群儒

曹操率大军南下,江东众谋士主张投降,孙权不知所措。孔明受鲁肃请求来到东吴,与江东谋士张昭等文武二十多人进行一场论战。江东谋士摇唇鼓舌,责问刁难;孔明据理力争,把江东谋士们羞得汗流浃背,无地自容。最后达到孙刘联合破曹的战略目的。

9、七步成诗

曹植自恃胸中之才,嗜酒疏狂。曹丕欲杀曹植,华歆献计,以才试植,如植不能出口成章就杀了他。曹丕先令曹植以殿上一画为题七步吟诗一首,植七步成诗。丕又令植以兄弟为题应声作诗,植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巧借东风

孔明要周瑜建一个七星坛,自己每日上坛祭拜三次。可借得三天三夜东南大风与周郎,子夜时分,东南风骤起,吴军所有战旗哗哗作响,齐齐飘向西北,周瑜吓得说:“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随即周瑜一面发令攻曹,一面派人要斩首孔明。

11、单骑救主

混战慌乱中,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赵云又杀*军中寻找。赵云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跳井身亡,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曹将杀来,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冲出包围,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12、横槊赋诗

曹操亲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十五晚上,天朗气清,月光皎洁,长江如练。曹操满心欢喜,传令在大船摆酒会宴众将。曹操喝得大醉,就取一支槊站在船头,以酒浇奠江中,随后满饮三大杯并高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3、大意失荆州

孙权见关羽实在无礼,就决定趁关羽和曹军交战的机会,他的大将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趁关羽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

14、夜走麦城

关羽正向荆州进发,被东吴军包围,最后只剩下三百多人,来到麦城,关羽在麦城因缺粮草,只好逃跑,遭孙权的伏兵袭击。他冲出包围,只剩下十来人。下半夜,他们走进了一条山谷,长钩套索把关羽的马绊倒。东吴的兵活捉了关羽。因不肯投降,孙权杀之。

★语言篇

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高贵乡公曹髦眼看皇权旁落,曹魏江山毁败有日,气愤不已地说出这句话,意在告诉亲信,司马昭篡权之意昭然若揭,义当共谋之。后以“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原意是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准备,忽然想起不刮东风无法胜敌。后以此比喻一切准备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动。

3、望梅止渴

曹操在大军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

4、煮豆燃萁

曹丕欲杀其弟曹植时,曹植以“兄弟”为题所咏的诗。后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残。 ★战役篇

1、官渡之战

袁绍兴兵攻打官渡。袁军围攻曹军营寨月余。许攸献计袁绍掩袭许昌,袁绍不用许攸,许攸投向曹操,曹操接受许攸的计谋,袭击袁军屯粮重地乌巢,将粮草尽行烧绝,袁军军心大乱,官渡一站仗袁绍终被曹操击败。

2、赤壁之战

曹操率军数十万渡江南下,孙刘联军抵御。两军隔江对峙,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借东风,巧用火攻,火烧连船,大败曹军。曹险被俘,后华容道遇关羽义释之,才得以重返中原。

3、彝陵之战

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率兵抵御。两军在彝陵一带相持近一年,陆逊利用蜀军兵疲意懈之机,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大败蜀军。

4、火烧连营

刘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东吴陆逊坚守营垒,避免交战,两军相持半年之久。后来蜀军就在树林茂盛的阴凉之处安营扎寨,营寨一个挨一个,连续几百里长。陆逊抓紧时机,命军队手执茅草,各带火种,夜间潜入蜀汉营寨,顺风放火,把40 个营地烧成一片火海。 《林海雪原》资料 1、谋略成语:

调虎离山、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

2、介绍现代京剧《打虎上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1958年,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性的现代剧座谈会,提出戏曲艺术第二次革新的号召,上海京剧院一团的几位演员闻风而动,在观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此时正在上海公演的根据曲波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林海雪原》,自发地决定将其中杨子荣打进威虎山的一段故事改编成京剧。由黄正勤、李桐森、曹寿春在拟定提纲后分头编写。他们的自发创作得到了院艺术室主任陶雄的支持,又派编剧申阳生参加定稿,并改名为《智取威虎山》。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五下阅读4

五下教案

五下教案

五下教案

五下课内阅读练习

五下安全教案

五下安全教育教案

五下写字教案

综合教案五下

五下语文教案

五下阅读教案
《五下阅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五下科技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