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后进生心理辅导个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9:02: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心理辅导记录

刘会娟

崔永琪,五岁时父母离异,他随母改嫁后,其母又生一个小妹妹。父母很少有时间关心他,有时他向父母提要求多次被拒绝。从此,他的性格变得较为孤僻,不喜欢与父母,同学交谈。他恨父母、恨同学问他家里的事,有时甚至是躲避老师。他想方设法发泄自己的愤怒,欺负同学,破坏东西,藐视家长……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般来说,青少年时期孩子都与父母教亲近.但这位学生由于父母离异,而又得不到母亲的爱,在他的心灵深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他有离群心理,与家庭完整的学生相比,他的情绪不稳定,易走向极端,产生破坏性倾向;另一方面,他又十分冲动,敢于冒险。而他的亲生父亲根本不管他。这样的家庭逐渐使许进形成了任性、我行我素、粗鲁、行动盲目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以下的辅导:

1.对症下药

从他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渴望理解和关怀,希望得到别人的爱。我经常对他进行谈心,一开始他还心存疑虑,当我告诉他“我认识你以前的林老师,他认为你很聪明,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如果读书用功点,一定会考上大学的。”他很惊讶,不过点了点头。他开始感受到了一点温暖,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关心他,他开始偶尔来找我讲话了。 2.唤起爱心

由于他经常我行我素,同学们都很讨厌他,不愿与他交往。要改变这种状况,使他走进正常的交际圈,学会与他人相处,享受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的人间真情,学会帮助别人。我就经常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让他做,譬如帮助班级拿矿泉水,作班级的自行车管理员,帮助受伤的同学上下楼梯等。还及时进行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让同学们及时用掌声来鼓舞他。慢慢的,他总是帮助值日的同学拖地,擦黑板,同学也愿意与他进行交往了。 3.架起心灵之桥

为了真正使他走向重新塑造自我的道路,我与他相约:一周谈一次话或写一篇杂记,给他安排了学习计划表,并选派优生给他补课。大家的尊重和真诚使一个易于冲动,我行我素的男孩找回了失去的学习逾越感,找回了自尊和自信。 4.成功的喜悦

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信任,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能力。第二学期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获得了“学习进步奖”,所写的作文获得了学区一等奖。他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关心集体,脸上经常露出自信的笑容。我知道他终于走出阴影了,真的很欣慰!

小孟,男,9岁,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是我们班有名的“捣蛋鬼”,经常欺负其他小朋友,与同学闹矛盾,每次值日时都以扫帚作武器,在班上追打其他的值日生,同学们既讨厌他又害怕他,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耍。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班主任告状。

二、原因分析

通过近一年的观察,我发现小孟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狡辩固执,;心理方面自暴自弃、无进取心;劳动方面意识淡薄;学习方面兴趣不浓、投机取巧。

三、辅导措施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其次,走进家庭,了解孩子学习的环境。

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

2、挖掘“闪光点”,促进转化。

3、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四、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比较在乎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脾气也有所收敛。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了以前与同学相处时毫不在乎的态度,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我相信他通过他自身的努力,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基本情况介绍:

唐凯,男,四年级学生,个子偏高偏胖,性格外向,好动喜欢动手,易怒,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脾气偏急躁。

背景材料:家庭条件一般,爸爸妈妈文化水平不高,初中毕业,家长属于小型个体户,主要是卖袜子摆摊为生。

二、主要问题概述:

杨同学由于喜欢动手,且好动的性格,导致在校经常动手欺负同学,易怒伤人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这种行为已经引起了班上很多同学极大的反感,甚至还有一些曾被欺负过的同学的家长的强烈不满。从读三年级以来,在他身上发生了许多事。

三、分析与诊断:

从以上现象表明,杨同学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杨同学来说,这三种行为中暴力和动作攻击所占比例较高。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辅导方法和过程

(一)父母的配合

(二)教师的教育

我积极地与杨同学交流,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可以不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这样的与心交流不知有多少次,终于慢慢有点效果了。

我还在班中要求其他同学要谅解他,不要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让每个同学都能看到他在一点一滴地进步,有进步了就开始可以拥有朋友了,让他不再那么孤独。然后进行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指学生对达到某种成就的标准。我告诉他如果一周内没有攻击性行为发作或者没有一节课影响课堂秩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如成为小组长,加小红旗,然后在全班进行公开表扬等,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不断进步。

一年多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杨同学地易怒、易暴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了,他脸上的怒气少了,微笑多了,和同学的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也乐意为班级、同学做好事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杨同学的转变可真大啊!”

四、小结:

1、教师要有一颗爱心,用言语对待每一个学生。

2、让学生感受、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

3、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训诉,因材施教。

4、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其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尊重她的人格。

5、言传身教,形成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在健康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生活,快乐地成长。婷婷,女,13岁,六年级学生。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乘接送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一. 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陈露: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辅导过程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 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

(三)同学关心 三.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婷婷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了,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了,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以前,她孤独,不说话,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一、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郭陈

性别:男

年龄:8岁

年级:一年级

二、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也不听,东张西望,爱找借口不上学,课堂上一言不发。

2、学习成绩差。所有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各科学科作业全不完成,数学是不会,语文,拼音,生字从来不写。

4、爱拿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谁也不愿跟他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和他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 情怕你知道,感觉他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行为懒散,做事拖拉。写字很慢,也不认真。、

四、辅导对策:

(1)用爱的力量把他拉向学生中

(2)尊重他、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4)讲究辅导的方式

(5)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五、反思:

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我们的应该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耐心。会让该生感受集体荣誉感和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快乐。同时在学习上要多给他一些指引。我想这样辅导的效果会更好。

心心,女,11岁,四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

1、父亲在公安局工作,母亲在保险公司工作,家庭条件非常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

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

2、学习成绩差。

3、不愿完成作业。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她玩,谁也不愿跟她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

二、共同商讨,摆脱心理困扰。

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助打开孩子的心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2、架起沟通的桥梁,用爱关心,用信任理解,使其恢复自信。

3、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4、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三、初步结果:

1、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的心心和她妈妈,那才叫一个亲,母女俩别提多开心了。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念叨一句话:要是没遇到孙老师,我会是什么样子?

2、在配合心理医生治疗的过程中,心心也有几次反复的现象。在孩子又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没有责备孩子,有的只是理解和信任,给孩子不断鼓劲加油,反复周期不断在加长,让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

3、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每天都能按完成作业,新学的知识掌握的也不错。最近,心心正忙着向目标冲刺呢,再也没有时间去想怎样才能趁人不备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小鱼,男孩,五年级学生。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下课时,除了上厕所外,总是一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 辅导策略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3、沟通交流,转变观念。

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

四、辅导效果及反思

点滴的付出,平等的关爱,让小鱼渐渐变了:课堂上,他开始充满信心地回答问题;活动中,他开始闪现积极的身影;作文里,充溢着他对生活的信心,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

小杜,男,一年级学生,脾气暴躁,自理能力差,与同学不好相处,不愿与人沟通。 辅导策略和实施:

(一)说服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指导家长的辅导方法。 经过和小杜父母多次的沟通,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和小杜妈妈沟通,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多和孩子交谈,用亲近的方式和。

(二)一对一的心里交流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进行交流,告诉他我对他的看法,也请他说说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鼓励他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现状的心理计划。 辅导后的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懂得了使孩子心理成长更甚于孩子的身体成长,我们要从孩子的内心解决问题,不要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玩偶。

丁剑,男, 13岁,五年级学生。父亲小学毕业,母亲初中毕业,均外出养鸭,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学习成绩中下。

二、辅导过程

我对丁剑同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心理辅导:

1、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我同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2、采取情感导入策略正面转化。

3、多给他以榜样教育。我采取积极措施,从身边的榜样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已的不足,让他体验到榜样的荣耀,要给他寻找一条做榜样的途径,鼓励他争做别人的榜样。

4、和其他任课老师积极配合。改变和他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思想品德行为,为他创造一个健康、理想的活动环境。

三、辅导效果

1、该生与班级师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常在日记本上向老师倾诉他的心声,学生也喜欢和他在一起玩,精神面貌变化很大,帮助他人的事也时有出现。

2、学习成绩有所上升,由原来的中下转变为中上。

小邵,男,一年级学生,性格外向,脾气暴躁。 主要问题概述:

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 辅导策略和实施:

(一)父母的配合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经过和小邵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劝导小邵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

(二)教师的教育

我积极地与小邵作交流,我耐心劝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可以不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

效果:一年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小邵易怒、易暴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了,他脸上的怒气少了,微笑多了,和同学的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也乐意为班级、同学做好事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小邵的转变可真大啊!”

后进生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辅导个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小学心理辅导个案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后进生心理辅导个案
《后进生心理辅导个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