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教学论文《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02 12:54: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我看来,地理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或简单的了解一些地理现象,它应该是一个向学生传递一种思维、一种观念、一种意识的过程。这种思维,我认为是一种综合、辩证、创新的思维,;而这种观念、意识我确定为“和谐发展”的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同时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我采用了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源于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模型,它的核心思想是: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必须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评价的开放。

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 一:灵活的使用教材,释放思维空间。

具体来讲,我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教学内容开放的。

1、以教材为支点,撬动学生思维

在学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教材当中提到我国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在这里,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虽然南水北调可缓解我国北方缺水的情况,但这种做法能不能带来更大的生态危机呢?如果不实行跨流域调水,还可采取什么办法呢?是否可在北方建立更多的海水淡化工程呢?对北方来讲,是调水更重要,还是节水更重要呢?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我向学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要学会综合地分析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

在学习珠江三角洲时,书上有一个关于民工潮的阅读材料,大量农民工涌入到城市中,给城市的建设作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近两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如,拖欠农民工工资,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经常受到歧视等等。对此,为让学生对我国目前2亿多的农民工有一个有全面的了解,我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然后课堂上讨论,作为初中生,你是怎样看这些问题的,你认为国家和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来制定一些政策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还有像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时,我没有把目光只放到书上的内容,而是启发学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如何保护那些少数民族保持了千百年的生活习俗,又如何保护好我们 1 那些正在大量流失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的少数民族的同胞们怎样才能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总之,通过这些内容,和这些问题的提出,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社会联系起来,同时,也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转换视角,把教材当参考资料

学习《日本》这节课时,刚好电视中正播出岩松看日本这个节目,我就把一些节目片段下载下来,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看,一起讨论,有疑问的地方让学生在书上找答案。这样不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而且学生对日本的了解已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了,而是形成了立体的深刻的印象。

还有在讲北京时,大家最感兴趣的,最先想到的问题就是08年的奥运会。所以我事先把学生分组,让各组收集有关北京和北京奥运的知识,并设置了一些问题:譬如“绿色奥运”的含义,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名字及他们所代表的含义。北京代表中国申办奥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有哪些问题是需要尽快解决的等等。大家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实际上对北京已经有了一些了解,诸如是我们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自然环境的特点,以及北京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交通拥堵的问题,还有政府和北京市民做了哪些努力等等。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学生收集的这些资料,而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作为补充,学生的兴趣很浓,因为,我们讨论的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其实在学习区域地理的时候,我并没有把目光集中到课本上,毕竟书上的内容有限,而且对学生来讲又太陌生、枯燥。所以我让学生收集报纸上的有关的信息,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我自己也注意经常收听、收看新闻,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探讨交流,以新闻为切入点,以事件为导线,这样,在生动鲜活的事件案例的指引下,完成课堂教学。

还有,在学习世界的气候的时候,我没有给学生直接讲书上的各种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而是让他们回去收集图片,包括世界各地的自然风景图片,各地的传统民居的图片,动植物图片等等,然后在课堂上,大家把这些图片分类,并分析它们所代表的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并进行总结,这样几个主要的气候类型大家就掌握了。最后大家对照书上的气候分布图,进行总结归纳。

像这样不要拿着书本不放,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一举两得。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2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魏书生也曾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就曾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这些话都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里我也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具体谈一谈。

1、动手操作

如在学习气温一节时,我让学生自己分组,每组自己用温度计进行气温观测,每天测4—5次,每次间隔4个小时左右,连续观测三天。然后记录下不同时间的温度值,并在坐标上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这个活动的设计我主要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理解气温日变化的特点,并通过绘制曲线图,寻找到一种规律。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个组的同学完成得都非常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组的同学,不但完成了我交给的任务,而且还创造性地测量了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它们分别测量了在同一时间阳光充足的地方的温度,被楼体遮挡住的阴影地方的温度,,以及阴影中的树荫底下的温度。并把结果记录了下来,结果是阴影中的树荫底下的温度比阳光充足的地方温度要低4——5度,背阴处但无树木的地方比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温度低2度左右。这个活动结果让我充分体会到,我们真的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相信他们,会给我们惊喜的。

还有,像学习聚落一节时,要求学生理解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一部分,我设计活动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自己讲解。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我要求以图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最好制作成幻灯片。两天以后,开始上课了,学生再一次让我感动了。

其实,像这样的学习内容,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它们所获得的远比结果要多得多。

2、模拟表演

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一节时,我让学生模拟地球围着太阳转的运动过程,学生争先恐后地到前面来表演,下面看的学生挑错误,一组表演的不对,换下一组,还有错误,再换一组。而且,我在旁边见缝插针的提出一些问题,如自转的周期,公转的周期是多少,方向是什么

3 方向,若按错误的转法,会产生哪些与现在不同的地理现象。这样,在不断讨论,不断的改进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了深刻的理解。

还有像在学习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北方地区的人、南方地区的人,表现出两大地区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区别。

像这样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是学生们乐于接受的,也是我所期待的。

3、专题讨论

课堂上,我还偶尔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讨论会。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影视资料或新闻事件,引发学生讨论水污染的问题,土地荒漠化的问题,气候环境变暖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

4、调查访问

在课外时间,我还让同学们回家后调查小区附近的环境卫生状况,分析脏、乱、差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有的同学提出来说在他们家的周围,应增加垃圾桶的数量,这样垃圾就不会乱丢了,还有的同学提出来应该多放一些警示性的标语,以免居民和行人都乱扔东西,还有同学提出来应制作一些宣传画报,倡议大家爱护环境。

由于我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为了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我让学生有问题可以在QQ上与我探讨,这样,不但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我们还多了一种沟通的渠道。通过这种活动形式,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把学习的时间也延伸到了45分钟以外,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校内,因而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趣。

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基本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与他们生活及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增强了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积极参与,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机会等等,而这样有利于突出他们的个性和特长,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三、开展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测评的时候应以鼓励为主,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同时,让学生明白评价不作为学习的终结,而仅仅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正因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是以多种方式展开的,所以,我们的评价方式也是多样的。像回家调查小区环境问题的活动,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宣传画报,并把优秀的作品粘

4 贴在学校的走廊上,以示鼓励;测量气温的活动,要求交上详细的记录;收集资料的活动,要求每组的组长交上一份组内成员所收集的资料的名称和资料来源;每学习一个单元后,要进行知识问答活动,表现好的同学,给他发一张奖励卡;还有像学完了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之后,我让学生自己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图上标明所学过的地区名称,并在旁边注明这个地区的特点。让学生收集报刊上有关地理的信息,并粘贴或摘抄在本子上。在课堂中,我也是以鼓励为主,问题回答错了,我会赞赏他的思维方式很独特,或表扬他的学习的热情,听课的专注等等。同时我还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别人的优点是什么,自己的优点在哪,学生非常乐于参与这样的评价活动。

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还有利于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教学,使地理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活泼的新气象。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地理课成了很多学生心中最喜欢的课程,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大胆质疑、自主探究,孩子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也变得异常的快乐和轻松。教学检测对他们来说也不再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有的学生说考试已经变成接受自我挑战、展示胜利成果的舞台。

总之,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语文课堂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探索与实践论文

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

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论文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探索论文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开放式教学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初中教学论文《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教学论文《开放式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