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7: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小议“洋诊所”的出现

据卫生部的统计,目前国内经卫生部批准设置的中外合资医院共有18所,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地,但实际上自1999年以来在境内的19个省市已经有近200 家洋医院、洋诊所。很多境外投资者甚至避开卫生监管层,在一些地方政府的默许下,直接建院建所;虽然目前外资大都在沿海一带潜伏,避开监管当局建院设所或与私人诊所、民营专科医院眉来眼去,加入 WTO后,外资色彩的医院会大批浮出水面。

狼真的来了!面对洋诊所和港台诊所的竞争,一旦失去政府保护,一些国有医院将可能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淹死。我国已经加入WTO,如果继续用现行的计划经济时的体制来管理医院,用陈旧的医疗理念迎接国际化的竞争,无异于自杀。国有医院的服务观念需要及时更新,而这必须由体制改革来推动。如何迎接“洋诊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呢?

“洋诊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与国内医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更强调服务的重要性,病人被当作客人对待。中心设24小时咨询电话,看病全部先预约好,诊室内一次只有一位患者就诊,既保证患者的隐私又避免了嘈杂,医生看病则至少保证30分钟。取药、拿化验单等看病的所有手续由护士代劳,就诊、检查过程有护士全程陪同,护士还将医嘱中的注意事项打印存档,以便追踪提醒。诊所尽量满足病人要求,一位精神疾病患者想购买国际上最新药品,医院辗转香港买到符合要求的药品。由于该机构有庞大的医疗网络,病人如果想看北京、美国等外地或外国专家,在诊室内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远在万里的专家可以听到患者的心跳、看到患者的耳孔。环球医生还推出一项针对高薪阶层的银色健康计划,主要是为中国家庭提供家庭医生,一年内会员可以享受无限次免费看医生、多次出诊服务以及免费进行小伤口处理等服务。国内专家将洋诊所的特点归纳为:企业化、社区化、规模小、服务佳、环境好、收费高、定位准、回报高。“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他们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落到了实处”。

国内市场。记者在对沪上几家公立大医院有关人员的采访中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实力很自信,对洋医院的大举进入临阵不慌,甚至有了自己的应对措施。在沪上,像第一人民医院、瑞金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都建起了自己的特需门诊(或叫外宾病房),该门诊是针对有特别需要者提供的宾馆式特需服务,其价格定位比普通门诊高,但比洋医院的收费低。在硬件设备上,特需门诊拥有一流的先进设备,为客人看病的专家也是一流的,客人甚至可以点名找自己心仪的专家为其诊治。服务方面,丝毫不比洋医院逊色,那里的医护人员都有一定的外语基础,与各国人员交流不在话下,客人看病诊治时会有专门的护士陪同,而且他们把对求医者的尊重体现到了称呼上,把前去求医者称为“客人”而非“病人”。因此,他们认为,尽管洋医院在服务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但由于其高昂的收费,求医群体仅限于在华外籍人士和小部分高收入中国人。而特需门诊价格本身就比洋医院低,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是经受得住竞争考验的。

目前,中国人用于医疗费用和在健康消费上的支出正在不断增长,去年中国保健品市场销售额达到500 亿元,庞大的医疗健康消费市场正在中国形成;而中国医疗建设又急缺资金,医疗建设融资渠道单一,中国多数医院都是政府财政出钱办,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目前这笔钱只能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6%左右,而美国这一比例高达14 %。为解决投资不足,政府不得不向私人、社会和海外资本求助。国内医院收入60%-70%的依赖卖药而来,相比之下,西方的医院药的收入仅占10%左右,国有医院在体制上的弊端为外资大举进入提供了可乘之机。事实上外资为发起冲锋已经积蓄了十余年的力量,中国医疗卫生领域长期奉行国家垄断政策,医院作为事业单位一直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包办,该领域一直不允许外资涉足。1989年政策的坚冰开始打破了,卫生部和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办外宾华桥医院、诊所和外籍医生来华执业行医的几条规定》,允许在国内试办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随后,国内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数量平均以每年十余个的速度递增。去年卫生部和外经贸部联合颁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 7 月1 日起,外国医疗机构、企业等在中国境内开办合资合作机构将要按照新颁布的办法进行申请、执业和纳税,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总投资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中方在其中所占股权不能少于30%。尽管管理层对开放的力度和层面保持谨慎和小心,但国际资本强大力量必然将冲击中国医疗市场,汽车等消费领域的合资变局故事也将在医疗领域上演。

“洋诊所”的出现,其实是对内资医院和现有医疗资源的配置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冲击波。自此,在医疗卫生领域业已引入了竞争机制,土洋医院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了竞争。当然,可以断言,如此围绕着质量和效益的竞争,最终受益的肯定还是广大患者和普通老百姓。因为洋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恰恰给国内医院和医疗同行以前所未有的压力。 入世后,开放的市场将迎来更多形式的合资、民营医疗机构;更便捷的药品购销网络和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这无疑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医疗服务水平。当然,新形式的医疗资源和科学的医疗管理模式也将对中国原有的医疗体制造成冲击,中国的医疗市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竞争。

海外医疗资源的“步步紧逼”,使得国内的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只能“背水一战”。从去年开始,国内多家企业纷纷“圈店”,争开连锁药店;各家医药生产企业也相应加大了药品研发的投入。公立医院也许在未来将面对最多的挑战,但是一个涉及几亿人口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医疗资源的配置将日趋合理。

尽管国内医院在实行赢利医院与非赢利医院分开经营时,市场竞争已经开始,但是,洋医院的到来无疑增加了竞争的惨烈程度。在这一前提下,最终受益的是患者。至于收费高的问题,在未来可能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它就像是城市的交通工具,没有条件的可以坐公共汽车,有条件的或者条件好的尽可以去搭乘出租。现在,国内的一些传统大医院都已经开设了“特需门诊”,其实质也正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随着中国的入世,这洋医院冲击波来得正是时候,它能使许多国内医院及早进入预警状态,并为即将投身国际市场竞争的大潮而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医院在自身改革的基础上一定能够把握“洋诊所”带来的机遇,迎接“洋诊所”带来的挑战!

01403班 赵 卿(0140328)

2002年11月18日

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把握自我 迎接挑战

校园解决方案助力高校迎接挑战把握机遇v1

把握机遇

把握机遇

把握机遇

把握机遇

把握机遇

把握机遇

抢抓机遇,迎接挑战1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