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1:40: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

3) 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4) 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概念和意义(物质的定义和理论意义)

1)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 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①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实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辩证统一)

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调整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 ①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

②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

③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四、辩证的否定观

1)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进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 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2)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②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③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3)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六、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但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2) 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3) 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他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七、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造加工,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2)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3)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八、社会存在与社会有意识的关系(先进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

1) 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2)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社会文化的建设。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当代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

3 3.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5.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6.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7.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8.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第一章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5.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应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受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6.意识的本质: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7.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植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8.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4 9.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10.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1.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4.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15.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主观能动性)

16.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实践的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直接现实性) 17.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8.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19.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1.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常”指规律,就是说规矩是客观的,不以认识人的意志为转移。

2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3.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4.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5.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6.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7.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5 2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9.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0.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3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32.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29.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3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

35.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和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36.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37.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第二章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6.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7.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

6 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个形式。

8.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10.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11.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12.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14.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15.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16.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17.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4.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5.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7.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

7 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9.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10.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11.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1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1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5.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6.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17.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18.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9.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20.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2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2.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23.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他的具体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4.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