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这不是浮云

发布时间:2020-03-01 16:44: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这不是浮云 尽管现在看广州小网民身上还留着明显的地域文化印记,但我相信互联网会改变一切。 在国内方兴未艾的微博上,广东的博友最多,主力军当然就是广州人。上世纪 90 年代末,广州蓝天 站也是国内大名鼎鼎的 BBS 站,尽管现在在搜索引擎上没能留下多少痕迹。说来奇怪,生性不爱串门、不爱说道东家长西家短的广州人,从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就一直是国内网民最多最活跃的城市之 一。 眼下在国内著名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和有影响力的论坛上,可以轻易发现广州网民活跃的“身影”, 其中最显眼的标志就是文字上的广式书面语。过去可不是这样。在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上世纪 90 年代 中后期,广州的网民“讲”的(准确地说是用键盘敲出来的)都是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甚至北方话。我所 认识的不止一个当年广州网民,可以娴熟至极地用键盘敲出一句句倍儿溜的地地道道的北方俚语土话, 但是笨口拙舌地讲起普通话来却是满口广腔广调,连 Z、C、S 和 ZH、CH、SH 都发不清,令人捧腹。 现在的人们可能以为上网玩的都是屁孩儿。呵呵,至少以前不是,最早的时候不是。上世纪 90 年代 中后期,上网应该只是精英的事。首先收入或者工作环境必须是精英。36K 猫拨号上网,记得网费好像是 一小时 5 块钱,好像还有更贵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与同行在南京出差,因为要做网站维护在酒店上网五 个小时,竟然被收网费近千元!其次是英语精英。那时候懂英语的人没有现在那么多,而当时的操作系 统是英文的,很多关于电脑和网络的讨论也只能够在懂英语者之间进行,而且别忘了还有国内外同行之 间的交流。再次,诗词歌赋天文地理数学机械随便也都必须是一个方面的精英,那时候网上议论朝政的 不多,吹水也不多,网络更多是精英同行之间研究问题分享信息的工具,聊天讲闲话还真只是顺便的事 情。要不是精英上去了好像还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干。也许是当时客观上上网的门槛太高,所以广州网 民才会比别的其他城市要多得多并且活跃得多。那年月正是广东广州的黄金岁月。 到了 2000 年左右,网络泡沫泛起,广州和北京之间的飞机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先是一架飞机 上大概只有不超过一两个乘客拎着手提电脑,人人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眼光;不久后就发展为除了老人小 孩几乎是人人拎着一台手提电脑上飞机了。到现在好像拎着手提电脑坐飞机的人又少了,或者不显摆出 来了? 反正一切都是浮云。这一切很快就都过去了。十几年后的今天,广州开亚运了,只要打个电 话或者发条短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免费使用 WIFI 了

,上网甚至对一个小孩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只 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而现在网上各式各样话题的讨论就会时不时出现妙趣横生的局面了,讲话滴 水不漏头头是道的也许是一个初中还没有毕业的屁孩儿,而青筋毕露破绽百出的可能已经完成高等教育。 这也是浮云。哈哈。这就是广州,可爱的广州,可爱的广州网民,以及广州网民的下一代。 传统的广州生活方式的确造成了广州人的某种与生俱来的文化缺陷,比如不善交际,拙于言辞,更 拙于辩论。广州新一代小网民参与互联网社区的热度持续,正在开始改变着广州的下一代。 互联网是个摧枯拉朽的怪物,它会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填平地区之间的文化鸿沟,并且神奇地 创造出一个没有文化籍贯的新生代。尽管现在看粤穗籍小网民身上还留着明显的地域文化印记,例如聪 明却不喜思索,热情但不乏偏激,开放的心态与狭隘的视野合体等等,但我相信互联网会改变这一切。 广州既然可以得风气之先,必然得益于风气之先。广州有一句老话:孩子是别人教的。这个别人也可以 是互联网,这不是浮云,对此我充满信心。 □陈扬 广州人喝茶这事儿 早茶好不好当然是有公认标准的。过去公认的标准是“水滚茶靓”。 很多北方朋友一听闻广州的早茶就心驰神往,也许广州的茶就是这样出名的了。而现在据说广州是 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城市。当然,这不一定意味着广州人把茶叶当饭吃,所以全国吃得最多。须 知广州已经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了。也许算到我们人均的茶叶消费量,绝大部分是由全国人民去代 我们消费的。 传统广州早茶是著名的一盅两件,并不像现在人们喝早茶一样满桌茶点什么都有,就差没有鲍参翅 肚黄鳝饭了。一盅两件,精致生活,有度享受,谓之“叹”。叹茶,叹世界,这才是传统的广州人。盅, 当然就是茶盅,但也有酒盅———有的广州人每天早上都要喝上一杯九仔九江双蒸或者五加皮,才能开 始一天的劳作或休闲。不过这已经是很老派的广州人了。 早茶好不好当然是有公认标准的。过去公认的标准是“水滚茶靓”。水要开,够热度,茶叶要好。水 不热茶不好,美好的一天就会从无精打采开始。退一万步,哪怕茶不靓,水也要滚,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酒楼,不知道究竟还有多少是及格的?温吞水泡茶在这个以早茶而闻名于 世的城市已经习以为常,要喝早茶就别指望能喝到一口好茶几乎已经成为真正茶客的共识。解决之道, 一是自己带包好茶叶,然后千叮咛万嘱咐让服务员拿壶刚烧开的开水来,二是自己在家喝

喝饱了再上酒楼 (现在真正意义上的茶楼已经没了)喝早茶,三是从不到酒楼喝早茶。我是第三种人,宁愿不吃两件而 绝不对一盅降格以求。早茶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广州茶叶市场兴旺发达,因此茶元素被借用到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中也是理所当然。电视上就不时见 到:女青年穿着开叉到大腿的旗袍,煞有介事地泡功夫茶待客,自称西关小姐,真是笑掉大牙。以前广 州人包括西关人在内,喝茶多用提壶大杯,当然大杯也是有大有小,但绝对不会小到如拇指般大小的功 夫茶杯。事实上,哪怕是潮州功夫茶在今天的广州也被异化得七七八八了。现在茶艺馆里的功夫茶杯已 经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厚,也许薄如纸的功夫茶杯烫手或破损率高增加经营成本,也许小茶杯意味着给 客人上茶的频次要更密。更加要命的是,一杯 90 多度的好茶被茶艺小姐这样倒那样弄,端到你手上的时 候只剩下 70 多度,本应沁人心脾的茶香名副其实地被折腾得奄奄一息,茶汤也变得味寡索然…… 也许我太苛刻了。但是,别的可以大度宽容,喝茶不行。喝茶这事儿,取天地之精华,集五行之于 一身。烧水的茶壶来自金,茶叶来自木,茶汤来自水,茶温来自火,茶壶茶杯来自土,金木水火土都是 马虎不得的事。茶叶本身学问高深先不说,光是煮水的茶壶,以前讲究的是铜壶煮水,烧水的燃料,最 上品的该是乌榄核,对照这些苛刻的标准,现在喝茶的标准程序实际上已经在标准之下了。功夫茶之功 夫,就是这么一回事。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对功夫茶功夫的追求才更显奢侈,钱可以买到世界上最好的 茶叶,铜壶,泥炉甚至乌榄核,能买到最安静的喝茶之心吗?哪怕买得到,能一起与你安静地分享的人 又在哪里? 我曾经在广州出发的西行的列车上看到硬卧车厢上的一位旅人,在一个硕大的速溶咖啡的瓶子里装 了一把嫩绿的茶叶,车轮不断地轰隆,他不断地往宽口瓶子里续水不断地喝,就这样几天几夜,他一把 茶叶从广州喝到了西安。我好心地提醒他,隔夜茶,毒过蛇。他不听,我们只好聊别的。每个人,每个 城市都有自己固守的喝茶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不固守,就像广州,现在也不固守水滚茶靓了。 补充一句,广州人说饮茶而不说喝茶,据说很被人看不起:只有牛才饮水,人是说喝的。潮州人有 文化,不说饮茶,也不说喝茶,说吃茶。古书上就这么写的。□陈扬 爱在深秋 当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个性越来越隔膜的时候,音乐一定是孤独的。所谓同一首歌会渐渐地变成 旧梦,而新的时代也许会是谁都听不懂别人的歌,甚至不愿听别人的歌。 记得以前曾

这不是理由

这不是借口

这不是童话

“这不是演习”

十大浮云

这不是爱诗歌

这不是一颗流星

这不是一件小事

这不是我的

这不是一件小事

这不是浮云
《这不是浮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