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福师17春秋学期《乡村文化建设》在线作业二

发布时间:2020-03-02 17:24: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谋学网www.daodoc.com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目前农民发展起来的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之家、个人图书室等自办文化实体,其中像大部分农民自办的书屋和部分文化大院,都是免费为群众服务,属于()自办文化实体。 A.服务型 B.经营型 C.半服务型 D.半经营型

2.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主导力量是()。 A.农民自身 B.政府 C.社会力量 D.党的领导

3.党的()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次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明确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A.十四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三届四中全会 D.十五届三中全会

4.我们建设的农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朝着符合绝大多数农民根本利益的方向,着重坚持相关基本原则,其中属是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应坚持的主要原则之一的为()。 A.以人为本原则

B.多予、少取、放活原则 C.地域特色原则 D.科学发展观

5.2005年10月11日通过的()提出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规划。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B.《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D.《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6.文化权利是一项基本权利,包括很多方面,如作家对自己作品享有的著作权就属于()。 A.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 B.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 C.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

D.文化创造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资上的应当受到保护的权利

7.既有内含于农村生活之中的隐性文化,又有外化于农村社会之中的显性文化,现象文化与隐性文化互相渗透,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在()上的基础属性之一。 A.理论支持 B.内容体系 C.表现形式 D.性质特点

谋学网www.daodoc.com

8.()是提高农民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能力的根本途径。 A.加大资金投入 B.培育所需新型农民 C.扶植相关文化产业 D.加强政策导向

9.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领导与执政的关系,不断提高领导水正确平和执政水平,其中处理好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属于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 A.党委与政府

B.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 C.党组织与经济组织 D.党组织与群团组织

10.坚持服务性与产业化相统一的规律,推进新农村文化构建,尽快在观念上实现()。 A.“双百"方针 B.“三贴近” C.“四个转变” D.“二为”方向

11.以下不属于我国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农牧文化思想的是()。 A.《周易》“天人合一”的农牧文化思想 B.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农牧文化思想 C.法家的“天人合一”的农牧文化思想 D.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农牧文化思想

12.文化产业化是一种按照经济法则和价值规律组织规模化生产,以发展经济、赢利为目的()形态。 A.文化经济 B.商品经济 C.服务经济 D.自然经济

13.()是指由政府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主要着眼于农村社会效益,以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建没为依托,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以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等为主要内容,为农村提供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A.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B.农村公共文化组织体系 C.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系 D.农村公共文化经营体系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是(),即提高农民精神层面的收益。 A.农村的文化建设 B.农村的道德建设 C.农村的思想建设 D.农村的经济建设

15.消除体制束缚和政策障碍,解放文化生产力,在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激发全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的积极性,发挥农民创造新文化的主动性,这一举措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的基本原则的哪一点()。 A.科学管理原则

谋学网www.daodoc.com

B.以人为本原则

C.多予、少取、放活原则 D.地域特色原则 16.文化具有的()功能使得其能够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修补各种心理裂痕。从而舒缓压力、愉悦省心、化解矛盾、增加融合。 A.价值整合 B.行为导向 C.协调人际关系 D.精神激励

17.新闻出版业属于文化产业集群涉及的()集群。 A.主体 B.核心 C.外围 D.边缘

18.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在发展态势上呈现出五大新特点,以下属于错误描述的为()。 A.文化主题上,当代中国呈现出农村文化主体空心化与新文化精英出现并存的态势

B.在文化内容上,当代中国呈现出民间非物质文化逐渐萎缩与现代都市文化逐渐渗透并存的态势

C.在文化载体上,当代中国呈现出高科技文化载体逐渐流行独大的态势

D.在文化消费上,当代中国呈现出公益文化活动逐步退缩与农村文化产业开始起步并存的态势

19.目前农民发展起来的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之家、个人图书室等自办文化实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主要以赢利为目的的类型为()。 A.服务型 B.经营型 C.半服务型 D.半经营型

20.“三下乡”活动不包括的内容()。 A.资金 B.科技 C.文化 D.卫生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V1.“送文化下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内在要求,更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集中表现。要坚持()的原则,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创新文化下乡科学持久的机制。 A.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B.送文化下乡与建乡下文化相结合 C.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相结合 D.经济利益与文化效益相结合 BCD 2.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在结构上呈现出新特点,具体有()。

A.在供求结构上,当前政府供给的文化活动与农民的文化活动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性

谋学网www.daodoc.com

B.在城乡结构上,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边缘性和滞后性 C.在地缘结构上,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相对封闭性 D.在层次结构上,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BCD 3.以人为本就是指通过发展实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尊严、体现人性的关怀。具体地说,以人为本就是()。

A.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民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BCD 4.农民主体力量发挥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农民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B.对政府主导力量的依赖 C.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 D.制度的缺失 BCD 5.十六大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要坚持的指导方针包括以下内()。 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D.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BCD 6.人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A.农村文化人才是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B.农村文化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C.农村文化人才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D.农村文化人才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水平BC 7.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主导力量,其在()等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A.公共产品的提供 B.制度的创新 C.资金的投入 D.观念的引导 BC 8.大多数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文化站已经呈现出举步维艰的瘫痪、半瘫痪状态,在()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缺陷与不足。 A.管理体制 B.文化队伍建设 C.促进和支持 D.文化基础设施

谋学网www.daodoc.com

BD 9.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通过()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

A.由政府主导 B.以农民为主体 C.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D.党的领导 BC 10.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可发借鉴韩国的经验。韩国农村与我国的农村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注重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等,通过借鉴他们的经验,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这些启示中主要包括()。 A.高度重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 B.高度重视挖掘农村自身文化活力 C.高度重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D.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精神培养 BCD 11.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在体制上呈现出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 A.投入体制上 B.组织体制上 C.竞争体制上 D.评价体制上 BD 12.当前农村文化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体制性障碍和机制不健全问题,主要表现为()。

A.用人机制不健全 B.管理机制不健全 C.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D.激励机制不健全 BD 13.农民健康是农村发展的前提,保障农民健康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农民健康保障问题,可以采取()。

A.政府实行和完善健康保障机制,提供低廉而有效的服务,推行低廉保险制度 B.加强卫生保健医护知识的传播,有的放矢,求得实效 C.农民参加医疗保障互助会,互扶互持

D.鼓励民间团体和社会慈善捐助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 BCD 14.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A.政治文明 B.经济文明 C.社会文明 D.生态文明

谋学网www.daodoc.com

BCD 15.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组成的“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地位。 A.农村 B.农业 C.农民 D.农产品 BC 16.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A.人才总量不足 B.结构不合理 C.素质不高 D.人才观念落后 BC 17.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下,在文化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概括讲主要表现为()。 A.对农村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认识逐步提高 B.农村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载体亮点纷呈

C.对农村文化建设支持越来越务实,成效逐步显现 D.农村文化建设氛围越来越浓厚,热情逐步高涨 BCD 18.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向与趋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内部环境支持,其中就包括诸如()等方面的内容。 A.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

B.激发农民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C.建立健全农民健康保障机制 D.倡导合法发财致富理念 BCD 19.以下属于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有()。 A.农村文化管理队伍 B.农村文艺表演队伍 C.文化经营者队伍 D.文化指导员队伍 BCD 20.文化行政部门在支持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职能“三个转变”:即()。 A.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B.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 C.由统一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 D.由单一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 BD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V1.文化管理体制,就是指有关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和组织体系、政府管理文化的方式、政府与文化单位之间的关系,合理规范文化单位与社会其他经济组织、团体之间关系所确定的制度、准则和机制。

谋学网www.daodoc.com

A.错误 B.正确

2.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对“双百”方针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A.错误 B.正确

3.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和阵地建设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最难点。 A.错误 B.正确

4.“多予、少取、放活”,是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也是解决新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问题的主要思路。 A.错误 B.正确

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错误 B.正确

6.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 A.错误 B.正确

7.广播电视是当前对农村最现实、最有效的传播方式。 A.错误 B.正确

8.社会风尚是一个时期社会风气、生活方式和环境气氛的综合反映,体现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A.错误 B.正确

9.当前农村文化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体制性障碍和机制不健全问题。 A.错误 B.正确

10.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 A.错误 B.正确

福师17春秋学期《工商行政管理》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教育评价》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应用写作》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旅游服务礼仪》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学前教育法规》在线作业二

17春秋福师《学前教育评价》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中国现当代散文》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美学与美育》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公务员应试技巧》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体育教育学》在线作业一

福师17春秋学期《乡村文化建设》在线作业二
《福师17春秋学期《乡村文化建设》在线作业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