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草根校长的教育梦 4

发布时间:2020-03-01 17:44: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草根校长”的教育梦

——中国6100万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模式探索

我叫王勇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全国教育管理杰出人物,山东省优秀班主任,2011年影响山东风云人物;临沂市统战系统先模人物。从高中时期就怀揣教育梦想,1982年毕业后执教中学数学20余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4年,担任民办学校执行校长、校长13年,曾任山东省郯城实验中学教导主任,山东省实验中学济南英才高中执行校长。我出身书香门第,先辈们乐善好施、热心办学、注重教育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也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儿时就有长大了做教师的愿望,上高中时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上大学十幻想着让农村的孩子也能象城里的孩子一样上学,从此“为农村老百姓办一所像样的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的思想,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几十年来,矢志不移地坚守教育为民的理念,苦心探寻教育规律,先后在公办、民办学校做出了优异成绩。经过十年的拼搏,“大唐学府”已经成为老百姓心中一个响亮的品牌。2012年11月,大唐学府被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留守儿童教育示范基地”。

替政府分忧 为百姓解难

2004年春,我胸怀“教育助人、教育富民、教育强国”的教育理想回乡创办大唐学府。办学伊始就立志把自己的全部经济积蓄和教育智慧、教育经验回报父老乡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面对“一无场所、二无资金、三无设备”的现实,以身家性命担保,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了宣传招生,带领几十名学生扛着红旗“招摇过市”,从没考虑自己的身份和脸面。精心钻研学习井冈山精神和沂蒙精神的内涵,坚信只要为国家富强、为社会发展、为人民利益着想,路就会越走越宽,我一直把武训当成老师和榜样,认为自己在办学遇到的难处和武训比起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大唐学府于是在艰难中诞生,在逆境中起飞,在风雨中成长。

十年了,大唐学府从筹建时只有几十名学生、七八位老师,发展成为拥有36个教学班,近1500名学生, 200多名教职工,占地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中小学留守儿童入学率占70%以上,达910名之多。负债也从办学之初的2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700余万元。为一部分老百姓解除了后顾之忧,更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教育成功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办学之路。

大唐学府创办以来,我们每年都从学校微薄的收益中拿出钱来救助孤独残疾学生和家庭经济特困生,办学近十年先后为186名孤儿和特困生全免或免减学费、生活费100多万元。他们分别是没有任何亲人的杜兰,一家五口大伯、父母、三叔都是哑巴的王娟娟,从小就失去母亲、父亲因此失去工作能力,靠本家接济的杜莉莉,父亲比自己大42岁整天在煤窑工作、母亲过世多年、没有爷爷、没有奶奶、不知老爷家在哪里的王龙龙,父亲死于车祸、母亲为此而得神经病,后来又自杀、姐姐不得不从高中辍学的张杉,父亲死于车祸、肇事者逃逸、母亲被奶奶赶出家门的陈璐璐,双胞胎弟妹刚出生两个月父亲就病逝,奶奶说“儿子的福我都享不着,更不指望孙子了”,从此一家四口就与奶奶家人失去联系的赵胜男姊妹仨等等。 提起杜兰,我就很心酸,她婴儿时期被遗弃,被郯城县高峰头镇陵江村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单身男子杜宗秀于郯城县杨集乡捡拾后收为养女,起名为杜鹃。不幸的是2005年正月初十,唯一的亲人养父杜宗秀又离家出走,走失后至今下落不明。杜鹃因此成为一个没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舅舅、姨妈的孩子,家访时知道她养父有个姐姐嫁到外地,年事已高,多年没有音信来往了。7年来杜鹃就是靠乡邻、老师、爱心人士及县妇联领导的呵护与接济活下来的。呜呼,原来有这样的孩子,

她是一位特殊的留守儿童,别的留守儿童还有期盼见到父母的权利,她没有,别人还有能见到父母的机会,她没有,别人还有给父母通电话的时候,她没有,可怜丢弃杜兰的亲生父母啊,您在哪里打工???虽然只身一人,7年来,她在老师、乡亲、领导的帮助教育和鼓励下,坚强地活了下来、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很阳光!她忍受着来自同伴的各种异样的眼光,忍受着生活中所有的痛苦、饥寒交迫、精神上的打击和生存的无奈,她努力的学习、认真的值日、积极的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每天义务为邻居看小孩、教他们认识动物、认识植物、认字、画画,像是带自己的亲兄弟、亲姊妹、不,更像是带自己的“孩子”,年少的她,比同龄人更懂得怎样爱人。她每年春种秋收,自己就像一个成熟农民按季节播种、收获,把所得的微薄收入攒起来准备维修多处漏雨的房屋;她把政府通过学校发给的奖学金购买了水泥砖,为多年的老屋垒了个院,为没有门板的屋门加了个二手防盗门,也为自己赖以独处的老屋增加了一份安全感,她受助于多位好心人,又帮助多位不懂事的孩子辅导、学习,她对于社会很感激、对于周围的人也很感激,她心中的榜样——雷锋!

每次放学,她都要到她的家里独处一段时间,留守一段时间,这里有她的梦…… 我刚知道杜兰这个学生的时候,看到她家的境况,不敢想象,心中突然产生了敬畏之情、眼泪止不住的流:世上居然有这样的家、这样的孩子,与杜兰相比,任何人都应该是幸福的、幸运的……

杜兰是县妇联主席刘玉红给王校长介绍的学生,刘主席本打算自己给交学费,被我拒绝了的,我说“您的工资也不高,让我们大唐学府集体来培养这个孩子吧,您只要经常关

心关心她和其他学生就行。”于是就组织人员给杜娟找班级、找宿舍、找铺盖、找学习用品,找同学为其辅导,找同学照顾生活,找老师照顾其心理……

不管怎么做,杜兰总是闷闷不乐。

2012年8月,我推荐杜兰参加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关爱留守儿童专项基金管委会主办的“榜样 力量”大型慈善晚会,并在晚会上被评为“全国十佳自强奋进留守儿童”,并带杜兰到北京城看了很多景,之后的一段时间,慢慢看到了杜兰的笑脸,课堂上老师号召自告奋勇上台讲课,她居然是仅有的三个报名讲课的人之一。

2012年12月,在市妇联向启荣主席和新红嫂朱呈镕的帮助下,在临沂为其安了一个新的“家”——在临沂部队家属院给杜兰找到了一个伙伴,一个宿舍,部队首长还给杜兰3000元助学金。

2013年7月,杜兰想当老师,根据她考试的成绩,临沂市妇联领导及已调罗庄区工作的刘玉红局长又多方呼吁,终于在10月1日前安排妥当,我安排夫人给杜兰买了新衣服、交了学费、买了新文具、新生活用品,并让她送杜兰去临沂大学上学,使杜兰高高兴兴圆了教师梦!

大唐学府的特殊学生,每一位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也都有老师们可歌可泣的苦乐,更少不了我这个校长的情怀与牵挂。

建设“爱心家园” 关注留守儿童成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教育群体,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国家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大事,需要有更多有责任的人勇担时代重任,破解难题。大唐学府创建伊始就把学校定位“立足县城,面向农村,服务百姓,关注留守儿童”,追求“为国家育才,替政府分忧,给百姓解难,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办学实践中规范化的学校管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人性化的关怀服务,充分彰显了大唐学府高度关注学生“人生、人性、人情、人和”的情节和使学生“身有所安、心有所定、情有所依、志有所向、神有所徃”的教育原则。千方百计让学生吃的比在家里好,住的比家里好,玩的比在家里好,学的比在家里好。学校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和市、县妇联、教育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大唐学府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市、县妇联经常深入大唐学府举办活动,召开会议,检查指导,视察工作,关爱留守儿童,组织爱心人士捐款捐物,邀约媒体宣传报道,并在大唐学府创建了临沂市第一家“留守儿童爱心家园”。市妇联在大唐学府隆重举行“留守儿童爱心家园”启用仪式,市委副书记李峰百忙中亲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大唐学府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做法,市妇联项启荣主席、市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

各县区领导出席了启用仪式,爱心企业老总们向“爱心家园”捐献了书籍、电脑、空调、体育器材、办公及生活用品,县委书记刘纪民参加启用仪式并做重要讲话,县妇联及县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启用仪式。2012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冯安主任、市政协王晓曼主席、市妇联项启荣主席和爱心企业的老总在县人大常委会杨增花主任、县政协解广琴主席、县妇联、县教育局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又一次来“留守儿童爱心家园”为大唐学府3月份出生的41名留守儿童过了一个隆重热烈、亲情感人的集体生日,使全校师生特别是过生日的留守儿童受到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教育。2013年1月24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国华、临沂市妇联主席相启荣,郯城县委书记刘纪民等领导又亲自来大唐学府为留守儿童圆新年梦想。进一步促进了大唐学府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有力推动了大唐学府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我们大唐学府努力把“爱心家园”建成家校联系的桥梁。加强家校之间沟通和联系,及时向广大家长汇报学校办学及教育教学情况,主动征询家长对学校办学和教育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教学、服务,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努力把“爱心家园”建成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开展心理咨询、青春期成长辅导、师生敞开心扉说悄悄话啦私房呱,让他们觉得这里的老师不是亲人胜过亲人。努力把“爱心家园”建成留守儿童心灵的桃花源。组织孩子们亲情视频聊天,给父母打电话,使他们重又找到了亲情,找回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老师父母般的呵护,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每次来“爱心家园”,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喜悦,感到父母仿佛就在身边。努力把“爱心家园”建成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常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团队活动、教育他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勤劳诚信、感恩他人,开展经典阅读、文体娱乐、过集体生日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

来自于四面八方的留守儿童,长期寄宿在学校,失去了家庭的疼爱与呵护。针对这一情况,我提出了“家庭化住宿、学长制管理、军事化内务、全人格发展”的学生管理思路。将学生宿舍命名为“鲁迅之家”、“诺贝尔之家”、“华罗庚之家”、“马云之家”等个性化具有激励性的家庭,每个家庭分几个小单元,有一位生活老师担任家长,一名大同学任学长,老师负责这个家孩子的衣物换洗和生活起居,帮助孩子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学生小的称呼大的哥哥、姐姐,大的称呼小的弟弟、妹妹。学校的一个个家庭,让孩子们又享受到天伦之乐,每一名学生都能“静下心学习、张开嘴说话、抬起头走路、挺起胸做人”。

为了确保每一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大唐学府要求教师对学生“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关注、全过程欣赏、全人格理解”。接送学生时有专人照顾,生活起居有教官和生活老师陪护,小学宿舍有生活老师与学生住在一起,督促他们按时起床、就寝、洗刷,教育学生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协助孩子保管衣物、整理内务,养成良好

的生活作息习惯。生活老师还给低年级学生讲故事、组织看电视,千方百计让每一名学生在学府生活温馨舒适,学习勤奋努力,习惯素养良好,品性健康发展,养成自觉、自理的能力和集体的观念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

积聚教育梦想,共建美丽校园

“农村的孩子也是孩子,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我们创新办学的原动力,也是我们“大唐人”的共同愿景。在共同的追求中,一大批有梦想、有热情、有爱心的贤达俊彦云集大唐学府,齐心协力打造“大唐东典”教育品牌,分享着教书育人的无上荣光。大唐学府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高度,这种高度来自于“大唐人”的教育使命,来自于“大唐人”的勇于担当。“大唐东典”教育,让留守儿童看到了光明和希望。2012年寒假,来自济南的三年级学生周佳哲悄悄神秘地告诉来校看望他的妈妈:“妈妈我告诉您,学校好不好不能看楼房好不好,要看校长和老师好不好。”先哲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却让一个稚嫩的10岁孩子诠释得淋漓尽致。

建国60 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大唐学府教育纪事》,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教育报》专版报道“从5800万留守儿童,看大唐东典教育”,我曾两次做客中央网络电视台做“留守儿童”教育专题访谈节目,又一次引爆各级媒体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极大关注。2012年1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来大唐学府采编的新闻《山东临沂 建设爱心家园 关爱留守儿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9月 光明网播发了“大唐东典”教育展望: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发展,2013年9月30日 中国网 播发了“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中国报道》如是评价我们大唐学府“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努力学习政治,积极参政议政

我自1992年就成为郯城县政协委员,2002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成为民进会员后更是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境界、拓宽了胸怀,增添了信心、拓展了思路,增加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懂得了很多关于参政议政的道理和方式方法。自创办大唐学府以来,结合本职工作,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先后参加、主持了国家级研究课题三个、省级研究课题两个,我本人主持的国家级课题是: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全寄宿制学校文化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实验研究》;省级课题是:山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课题《流动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与陶继新合著访谈论文《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探密山东郯城“大唐东典”教育的真真谛》获得山东民办教育协会首次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我的论文

在第

四、

五、

六、

八、

九、十届教育家大会上均获得了一等奖,并在第九届教育家大会上应邀做了题为《建构公益教育 树立办学典范》感动了许多专家、校长,受到与会者好评,2013年11月29日在第十届教育家大会上发表了《中国6100万留守儿童的幸福指数,是建成小康社会的低线——浅谈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模式的探索》,引起了到会的许多教育专家共鸣与关注。

近十年来,我参加县委县政府、县政协,以及民进临沂市委、民进省委、民进中央组织的学习、培训等会议及活动48次,从这个“大学校”中成长起来的我积聚了许多正能量,先后为县政协会议提交提案21件,为是民进政协委员提供提案信息3件,为县政协提供“社情民意”2 件,给教育局领导提意见建议 9 件,均得到了很好的答复和落实,2010年,我被评为县优秀政协委员,2011年,被评为市统战系统先摸物、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11影响山东60风云人物,2013年3月被评为“郯城县党外知识分子先进个人”,2012年,被中国教育家大会选为副理事长,2013年,成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郯城县台属联谊会会长、郯城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临沂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

2012年8月20日至25日,我作为山东民进唯一代表参加了民进中央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彩虹 同心 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全国29个省的30位代表一致推荐我代表学员在闭幕式上发言,我作了题为《回家真好——参加民进中央举办的“同心〃彩虹行动”2012年骨干教师暑期培训班有感》的发言,受到王佐书副主席和与会领导的好评,也为山东民进挣得了荣誉。

2012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高专委一行 6 位专家来大唐学府考察,专家们对大唐学府的老师的工作精神和办学形式表示佩服,他们充分肯定了我们学校采取的一系列服务“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教研方式给予充分肯定。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老先生高兴的说:“您们为一千多个留守儿童家庭解决了困难,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农村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好路子。”

教育是我的信仰,位卑未敢忘忧国。我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大唐东典”教育之中,牢记使命,坚定信念,执着追求,为国家育才、替政府分忧,给百姓解难,决不给我所加入的团队、组织摸黑。让每一个孩子愉快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努力探索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广大少年儿童铺就一条越走越宽广的人生之路。

(注:本文涉及的学生都是真人真事,名字是化名 。作者:郯城大唐学府校长 王永吉 常用名:王勇基 )

一个草根的中国梦

高考语文 草根说“梦”作文素材

草根版

“最美草根”

草根版

草根文化

草根创业

一位草根教师的教育情怀

4校长开幕致词

校长安全教育演讲稿4

草根校长的教育梦 4
《草根校长的教育梦 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