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降低社保费率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7: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降低社保费率

【破土编者按】“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本次两会下来,这一点看来很快要落实的。但纵观整个社保制度,更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主之间的博弈。地方政府想要多一点社保基金入账,企业以“增加工人每月经济负担”为由要求调低社保基数,都不过是以工人福利的名义为自己利益做打算罢了。对于工人而言,就是被多坑一点还是少坑一点的区别。话说回来,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应该完全保障劳动者社会福利吗?

“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这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社保改革目标之一。

这项政策与“去库存”背景下企业的呼声不谋而合:

2015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在社保总费率中,用人单位占大头,总体的确偏离,将适时下调;

2016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表示,目前国企仍普遍反映社保费率较高,希望进一步降低费率,迫切希望尽快降低养老金费率;

人社部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是中央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企业的呼声。

于是,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相继出台文件下调降低社保费率,主要集中在工伤、失业、生育三险。以南京市为例,单位对工伤保险承担的费率是0.5%,个人为0;单位对生育保险承担的费率是0.8%,个人为0;单位对失业保险承担的费率是2%,个人为1%。所以,从当前出台的政策文件来看,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主要集中在企业单位的3.3%。这么看来,确实是适时适当地为企业减负了。

关于降低社保费率是否会降低待遇的问题,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根据基础养老金计发公式,基础养老金发放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三项因素,与企业或个人缴费费率高低无关。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会受职工本人缴费费率影响,只有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下调,才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收入。

简单理解一下,就是降低企业缴费费率对养老保险待遇也不会产生影响,因为劳动者的个人交费费率并没有下调。另一点理由是目前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社保基金有比较充足的盈余,所以降低缴费率并不会降低社会保障的质量。

于是这项政策听上去既能为企业减负,又不会降低员工的待遇。

一、从社保的起源说起

劳动者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消耗自身体力和智力的过程,为了实现创造价值过程的持续,就必须运用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一系列手段来延续劳动力。而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也具有不同的面孔。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缓和劳资关系

18世纪至19世纪风起云涌的工人起义其诉求之一就是要求建立自身的保障,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表明:工人阶级已经从自身的群众运动转向自觉的理论思考,欧洲主流的社会民主党人在其纲领中都将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作为明确的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社会民主主义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根—social。

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和。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德国的萌生、传播和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兴起、罢工、工人运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日益紧张的劳资关系,促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以立法形式推动社会保险计划的国家。究其本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保制度来源于工人运动背景下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动机。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保障金并不是资本家的“慈善基金”,而是工人自己创造的。社会保障基金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这种调节功能又取决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的社会保障一方面服务和服从于资本家追求的剩余价值,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客观上维护了工人的利益。

中国:“劫贫济富”和“苦乐不均”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比较晚,很多的内容都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最初实行的原因是因为一批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无法供养,于是设计了社会保障制度让全社会养。社保双轨制背景下,公务员无须缴纳,但其退休金却是普通职工3倍,相当于普通职工为庞大的公务员养老、医疗等买单,但享受到的待遇远不及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系主任白重恩曾经说过,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这对于工资低于公务员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劫贫济富”。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基金统筹层次比较低,养老金在地区之间无法调剂余缺,造成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结余地区基金大量沉淀和缺口地区巨额财政补助这两种情况并存。东三省以及中西部人口净流出省份往往出现养老金亏空,而广东等沿海人口流入地省市养老金账户则多有盈余。

社保制度下的收支统筹和差距逐渐拉大等问题往往被视而不见,或因技术层面的缘由被搁置,而企业减负的呼声一出,政策确是一呼百应。这与社保的起源本质上是一样的,既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又平抑了劳动者的“起义”冲动。

二、再谈降低社保缴费率的长远影响

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总额2287.04亿元,收益率15.14%。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达到19139.76亿元,基金权益17968.05亿元,其中,全国社保基金15085.92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降低缴费率的理由之一就是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有比较充足的盈余,降低缴费率对社会保障的质量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细想我国当前的社保质量:社保基金中,挪用个人账户里的钱去弥补收支缺口造成的“空账问题”;养老金因地区之间不可调剂造成的细碎化管理等问题都未得到解决。所以在社保基金尚有盈余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道不是提高全社会的社保质量,让贫困地区的工人群体也能够“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吗?而不是以社保基金尚有充足的盈余为“靠山”,为企业减负。

降低社保费率,不影响社保质量只在短期

认为降低企业缴费费率对养老保险待遇不会产生影响,理由为劳动者的个人交费费率并没有下调。换言之,降低的社保缴费中,企业占了大头,争取了更多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之后,向劳动者宣告:你们的养老待遇不会变少,因为你们并没有和我们一起享受到这项政策。

中国的社保基金实际上仍然是一个现收现付系统,完全依赖于工作人口的缴纳,所以从当下一两年的短期来看,劳动者的待遇不会受到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影响是明显的。从现在的情形出发,深圳、东莞等盈余充足的城市,即使近二三十年不收养老保险费也可能不存在支付风险,因为年轻人多而老人少。而类似辽宁、黑龙江等老工业基地将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以辽宁省为例,未来5年养老金缺口超2500亿,降低社保缴费率,收支缺口势必会更大,同时给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加重了风险和负担。

于是很多人理所当然地把延迟退休当做是缓解养老金支付危机的工具与手段。在苦乐不均的实际背景下,同时降低社保缴费率,只会加快延迟退休,即将财政风险转移到劳动者身上。

圣西门将“满足人民的需要”、“促进无产者福利的提高”作为社会制度唯一和固定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只有在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劳动者附庸于资本的条件下,社会保障基金归根到底是由工人自己创造的,工人自己保障自己,绝不是资本家的恩赐。社保基金没有用于提高工人社保的质量,却用来为资本家减负,其本质上不过是披着社会保障的外衣,为资本服务罢了。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解读:降低社保费率

深圳社保缴纳费率表(调整期一年)

自愿申请降低社保基数申请书

天津企业如何降低社保成本

费率合同

降低“五险一金”缴费率 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解读社保费率下调面临的三大焦点问题

聚焦费率下调

四川公务员面试热点解读:我国社保缴费率世界排名第一

重庆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热点:社保费率下调 个人待遇不降

降低社保费率
《降低社保费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