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20)

发布时间:2020-03-02 07:21: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呼政办发„2009‟97号

为落实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总体要求,抓住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我市光伏产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实现 “新能源之都”的战略目标,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10—2020年。

一、发展光伏产业的背景和优势

(一)发展光伏产业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以煤碳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发展可再生能源已迫在眉睫。太阳能是替代化石能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凭借其分布的广泛性、资源清洁性、能源可再生性以及技术发展的充分性,必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臵。“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转变已是势在必行。

(二)国外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发展可再生能源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纷纷制定鼓励政策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世界光伏产业呈现六大特点。一是产业从爆发期开始转入平稳较快增长期。过去由于高纯硅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被国外少数企业所垄断,其故意控

制产能,导致硅材料供不应求,价格急剧攀升,受多元利益驱动,国外大量资本投资光伏产业,产业处于典型爆发增长期。到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光伏产业市场的需求扩张减缓,市场供应能力得到提高,全球光伏产业市场呈现量增价减的趋势,产业逐步转入平稳增长期。二是产业日趋集中,打造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成为发展方向。光伏产业链已开始上下贯通延伸发展,并日趋集中,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链可以规避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风险,能够充分发挥产业链的规模效应、优势互补、循环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光伏企业在市场的价格和供应链的竞争中更有优势。三是光电建筑(BIPV)应用市场凸显,大型并网电站成为国际光伏发电应用主流。光伏应用市场已由边远地区的补充能源和解决特殊领域供电向并网发电和替代常规能源发展。主要向大型并网光伏电站(荒漠电站和沙漠电站)、风光互补电站和光电建筑一体化(BIPV)等方向发展,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政府已把光伏产业作为战略能源储备。四是光伏关键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主要表现在电池效率不断提高、硅片厚度持续降低、多晶硅生产能耗不断下降和薄膜电池产业化技术不断改进等方面。五是光伏产品成本快速下降,大规模产业化步伐得以加快。在技术进步、应用规模扩大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光伏发电的成本呈逐年快速下降趋势。乐观的估计,2015年甚至2012年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将达到传统发电电价的水平即0.7~1.0元/KWh,大规模应用市场步伐已快速推进。六是发达国家出台政策,抢占技术制高点。西方国家立足于未来能

源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政策支持发展,以大幅度投入抢占技术前沿。

(三)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强劲推动下走上 “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产量连续两年占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光伏生产国之一。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呈现以下态势:一是政策扶持开启了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我国从2006年开始,先后推出了《可再生能源法》。近期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着手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新政策的出台必将大力推动国内大型并网光伏电站、风光互补发电和城市BIPV应用等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迅速成长。二是能源结构调整,中国势在必行。《京都议定书》生效之际,中国表示将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承诺的义务。发展光伏产业,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光伏产业迅猛发展。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4500吨,产能达到2万吨;太阳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3,在全球排名前列;光伏系统装机容量仅20MW,在建敦煌10MW并网型光伏电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

(四)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1.自然资源优势

太阳能资源:内蒙古日照资源属于一类和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富集区。我市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多,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800~3100小时,日照百分比率为56%,是全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又一高值区,适合大力推广光伏应用。

矿产、水和土地资源:一是我市周围有丰富的优质高纯硅矿资源,储量大,品质高,大部分矿床硅矿石品位达到97%以上,属于世界上优质的多晶硅生产原料,适合发展多晶硅产业。二是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资源储量大,总量为14.3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主要采用引黄入呼,水量充沛。三是拥有丰富的荒漠资源,且离主电网较近,发展荒漠电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风能资源:我市位于我国风能丰富带“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中部,风能资源储量丰富、稳定度高、持续性好,适合建造大型风光互补发电站。

2.电力资源优势

呼和浩特电网位于蒙西电网的枢纽位臵,是蒙西电网的主要组成部分,西连包头电网,东接乌兰察布电网,南面通过500千伏永胜域变与万薛地区相连,已形成以220千伏乌素图变、东郊变、昭君变、台阁牧变、宇航变和500千伏永胜域变为定点的五边形环网,总容量4641兆瓦,是国内27个省会城市中发电量最大,电源稳定、电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城市,工业电价比国内中东部地区低30%左右,电力资源对发展多晶硅等原材料产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3.区域优势

我市紧邻华北、京津塘地区,是蒙西电网输出华北电网的接口,地域辐射优势明显,发展光伏发电,可提供更多绿电,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4.政策导向优势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我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出台,将大大促进我市光伏产业的发展。

5、产业聚集优势

(1)形成了以多晶硅材料为主,单晶硅、硅片产业相配套的光伏原材料制造产业集群

随着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10500吨多晶硅项目投资建设及一期项目的投产、内蒙古大陆光伏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8000吨多晶硅项目的开工建设,我市将成为多晶硅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已投产的内蒙古晟纳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单晶硅棒及切片等产品,预计2010年,单晶硅年产能将达到1000吨。在建的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单晶硅、硅片项目年产能达 800MW~1000MW。已入驻企业使我市光伏产业形成了集聚效应。

(2)我市已成为全国城市光伏应用示范试点城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正式批准呼和浩特市为全国光伏应用示范试点城市。我市目前已建成内蒙古神舟硅业光伏基地100k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在建的项目有:金山开发区5MWp并网光伏发电站

项目、内蒙古神舟硅业基地1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内蒙古医学院1MWp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项目等。 (3)完善的化工产业配套优势

我市有中海油内蒙古天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化工企业,还有硅化工、有机化工等中小型化工企业,为光伏制造业提供了原料支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国家新能源政策为导向,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引导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加快光伏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使光伏产业成为呼和浩特未来经济新引擎,促进我市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规划,坚持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产业布局采用相对集中,适度分散的格局。

2.产业集聚,联动发展——利用产业集聚优势,支持核心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我市光伏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吸引发展产业链中游企业,实现产业链整体联动,双向发展。

3.技术牵引,引领优势——立足创新,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逐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行前瞻性技术部署,以技术引领产业可持续发展。

4.示范先行,创新模式——以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应用和推广为先导,探索并建立光伏发电应用项目建设、投资、盈利等新模式。

5.规范实施,安全环保——严格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规定,推进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

6.政策扶持,快速发展——在政策的推动下,强化政策的引导和实施,大力推进光伏示范应用,带动光伏产业整体快速发展。

(三)发展战略和目标 1.发展战略

依据资源禀赋,突出比较优势,选择“哑铃型”发展战略模式,即通过打造多晶硅、硅片原材料生产集聚基地和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基地带动中间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配套,形成完整产业链,打造上下联动、配套产业支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2.发展目标

根据“哑铃型”发展战略要求,以硅材料产业为主导,以大型光伏发电应用为牵引,把我市光伏产业建成国家硅材料生产基地和光伏应用基地。至2020年:

多晶硅实现产能3万吨以上,硅片4000MW;电池片、电池组件实现产能1000MW以上,电池片转换率提高到20%以上;引进100MW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项目;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达2100MW,其中BIPV 100MW,风光互补1000MW,荒漠电站1000MW;构建2个国家级研发机构;引进扶持1—2家产值百亿元、5—10家产值十亿元以上的光伏企业,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每年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10万

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80万吨、二氧化硫9300吨、氮氧化物8100吨;提高新能源占比,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我市总装机容量的15%以上,占全国光伏发电5%左右。

(四)战略实施的两个阶段

1.产业布局和重点发展阶段(2010—2015年)

本阶段完成产业布局,突出“哑铃型”结构两端,重点发展以硅材料制造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光伏产业链的前端,同时推进产业链后端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总装机容量突破500MW。

2.打造完整产业链,实现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应用,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阶段(2016—2020年)

本阶段利用两端优势,完成上下游产业带动中间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同期实现我市光伏发电1600MW的大规模并网应用,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

三、发展框架、重点和布局

(一)产业发展框架

建立以多晶硅、单晶硅、硅片为原材料生产平台,以荒漠电站、风光互补电站和城市BIPV为光伏发电应用平台,带动电池、组件、光伏配套产业的发展,构建“哑铃型”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在空间上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产业格局。

(二)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

根据发展战略,重点突出两端竞争优势,实现中间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快速联动,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1.突出上、下游竞争优势 (1)高纯硅原材料

多晶硅产业 利用金桥、托电、金山工业园区的电力、化工产业等优势,打造三大光伏原材料生产园区。重点建设神舟硅业万吨级多晶硅项目和大陆多晶硅项目,再引入规模较大多晶硅企业。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进行企业联盟,提高项目的引入门槛,重点引入企业实力雄厚、研发能力强的1—2家大型企业。重点突破改良西门子法生产过程中还原炉系统、氢化系统、尾气干法回收系统以及全过程自动化控制等关键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突破太阳能级高纯硅制造新技术,在“十二五”期末实现产业化。

单晶硅拉制、多晶硅铸锭和切片产业 提高单晶硅拉制、多晶硅铸锭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生产能力。着力实现超薄、大面积硅片的规模化生产。重点建设晟纳吉和中环拉单晶切片项目,再引进2000MW以上的硅片项目,使之与多晶硅原材料生产能力相匹配。 (2)光伏发电应用

依托市区及土左旗(金山)、武川县、和林县、托县、清水河县等地在建或拟建的BIPV、光伏电站、风电场等项目,打造若干光伏发电示范应用区和风光互补发电示范区。重点发展城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和光伏照明示范应用,在学校、医院、机场、青少年活动中心、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建设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示范应用;选择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公园、广场、住宅小区、大型建筑景观照明等,重点建设一批太阳能照明示范工程,扩大太阳能应用市场。

大力推进武川县、和林县风光互补发电,在风力发电项目中,选择太阳能光照资源充足、输电线路合理的风电场,重点建设风光互补电站。推进太阳能荒漠电站建设,在我市未利用荒地中,靠近有足够承载能力的主干电网和距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近的地方,重点建设太阳能荒漠电站。

2、带动中间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 (1)电池片、组件产业

利用如意、金山、金川等工业园区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聚集的优势,打造联接上下游产业链的电池片及组件集群。扩大晶体硅电池生产规模,开发高转换率的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突破组件封装生产设备的关键技术,提高组件封装技术水平。

引入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项目,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逐步实现柔性薄膜电池产业化,重点支持卷对卷柔性薄膜电池生产项目。 (2)配套产业

在金桥、金山、金川、如意、托电、武川等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光伏配套产业,引进和完善硅材料和硅片配套:制氯、制氢、切割液、线锯、石墨制品、坩埚、氮化硅、电极材料等;组件配套:光伏玻璃、光伏系统平衡装臵、电池生产辅助材料、固体照明器件等;光伏系统配套:大功率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等。 (3)开发终端产品

不断开发太阳能钟表、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换气

扇、太阳能水泵、太阳能玩具等终端产品。

3.建设创新平台

建立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产业研发平台、区域研发和国际技术合作相互联动的光伏制造和系统应用创新体系。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在光伏产业的几个重点领域建设不同层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国家级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光伏系统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构建太阳能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呼市光伏产业领导小组,工作机构设在市发改委,统筹协调光伏产业发展重大事宜,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行业规划和全市的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组建光伏产业协会,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引导和协调,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二)实施优惠政策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光伏项目实施一站式服务,对重大项目实行“特事特办、一事一议”。新建的光伏产业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用气等实行优惠政策。在符合国家现行规定的前提下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在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中设立一定比例的光伏产业扶持资金,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实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和太阳能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地面并网电站建设。

(三)强化电力保障

地方政府和电力部门积极建设光伏产业项目的供电专线和双回路,确保稳定充足供电。根据区域电网的总体布局,按照我市太阳能及其它新能源发电并网的需求,制定我市及周边区域的电力系统规划,进一步加快我市电网建设,解决光伏发电并网接入问题,统筹协调上网结算、并网接口、计量、供电、调度等供配电资源。在绿电入网方面,积极打造智能电网,对目前电网进行全面配套升级,实现数字化管理,涵盖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终端用户各环节,建设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的现代电网。

(四)建立标准体系

配合国家光伏产业生产标准的制定,完善以多晶硅等原材料为主的光伏产品技术、生产、质量、检测、安全、环保节能等标准体系。在光伏发电示范应用的同时,总结光伏发电应用的管理、运营经验,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发电、并网接入标准。

(五)建立光伏产业投融资机制

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光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光伏企业优先推荐在国内外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并予以全程专项服务。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等国资类担保机构,重点对光伏企业的融资提供专项担保服务。

(六)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产业招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在招商引资、经贸合作洽谈等大型招商活动中专题推出光伏产业,重大项目招商采

取一对一方式。支持搭建展览、贸易和传媒平台。以“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节”为契机,每年7月18日召开以“光伏产业”为主题的新能源论坛,适时举办光伏产业展览、贸易洽谈、大型宣传、研讨会等活动。协调行业部门,强化服务。向国家外汇管理局争取将重点光伏企业的收汇、结汇、用汇按特殊企业对待,提高预收货款等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适时建设综合保税区或保税库。

(七)加强物流保障

提高物流运输水平,满足光伏生产企业特殊需求。打造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管理。

(八)形成人才培养、培训和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首府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构建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及管理等光伏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培训体系。对我市光伏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及技术带头人予以物质奖励。

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光伏产业资讯

光伏产业优惠政策

国内光伏产业简介

太阳能光伏产业工作总结

国内光伏产业介绍

光伏产业调研提纲(推荐)

中国西北光伏发电产业

柴达木盆地“领跑”光伏发电产业

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解读

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20)
《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