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1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0: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教案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 尹光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一节《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西北荒漠化的成因、防治措施以及成功经验。

2、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作用于脆弱生态环境的结果。了解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内容和整治模式。

(2)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让学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仍是总体扩张的趋势,因而防治荒漠化又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为荒漠化的治理为本节的重点,动植物的变化对荒漠化的指示作用为本节的难点。

4、教材的处理

荒漠化的成因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图入手,推理分析。

在自然因素方面,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位置和气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人为因素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人为因素是影响荒漠化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解人类因素影响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认识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式,采取正确的措施,荒漠化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为荒漠化的治理讲述作好准备。

荒漠化的防治,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这部分是本节,也是本单元知识的重点。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在于协调人地关系,要针对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实施科学的管理,以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他们之间的知识关系:由于气候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土地荒漠化→制约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

二、教学方法

1.图像分析法:分析图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的状况,可看出62年、78年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让学生分析增加的原因(强度开垦草原),88年又有所减小的原因(因有效的进行了治理);分析图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得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原因造成的;分析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植物固沙成果显著图;分析此类植物的根、叶的特点,分析此类植物与环境的适应。

2.案例分析论证法:本课选取了沙坡头建带状沙障保护包兰铁路一例,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总结:①治沙的关键性措施是什么?②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实现?

三,教学过程:

首先让我们了解以下什么是荒漠化? 1,荒漠化的含义:

沙漠化一般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有哪些典型的例子呢? 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红色荒漠,石漠化都属于荒漠化。

问题:荒漠化是否只发生在干旱地区,是否只发生距离海洋远的地区?否 解释什么是红色荒漠和石漠化?

红色荒漠是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由于雨水冲刷和流水冲蚀作用,使裸露的红壤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土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能生长植物,称之为红色荒漠。如湖南,江西分布广泛。

石漠化指石质荒漠化,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云贵高原地区,由于土层薄,再加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陡坡的开垦等人为原因,在多雨的条件下,土层被流水冲蚀,使有的地方表土层被完全侵蚀掉而裸露出基岩,导致岩层成片,植物不能生长,像沙漠一样植物不能生存,这种现象称为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广西,贵州,云南石漠化地区约有400万人饮水困难。贵州是石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 荒漠化有哪些类型呢?

2类型:①原生沙质和砾质荒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 ②人类活动造成的严重土地退化即次生荒漠。如沙丘活化。 我国荒漠化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看地图归纳总结。 3,分布:

范围: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祈连山一线以北,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以及吉林,辽林及河北,陕西的一小部分。

4、西北荒漠化的原因: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既有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沙漠,也有一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荒漠,调查显示,荒漠化土地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 ⑴自然原因:10﹪

①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干旱。(基本条件)

③地形:多高原,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阻隔了水汽的输入。如新疆天山地区有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空气相对湿润,降水条件稍好,并采取夏季山上放牧,冬季山下放牧的轮牧形式,有利于草场的养护。 ④地表物质:多沙质的沉积物,松散,(物质基础)

⑤风源:西北区多大风,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动力因素) ⑥河流:多内流河湖,流量小,如塔里木河。 ⑦植被:稀疏,保护作用弱

⑵人为原因:90﹪

过度樵采:在缺乏能源地区,砍法天然植被是当地居民燃料的主要来源,必然导致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固沙植物减少,加速荒漠化。

过度放牧:发生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和干旱的绿洲边缘,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的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沙化,草场载畜量降低,而牲畜数量并没减少,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如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都是我国重要牧区,由于过度放牧,植被的覆盖率差,均已出现沙漠化灾害。还有的为了增加收入,无节制的挖药材,野菜,破坏草场。甘草

过度农垦:随着人口增多,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自然考虑不上将来的生态问题,在牧区将大片草原开垦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随着草地的破坏,在干旱的气候下迅速荒漠化。人多导致人均耕地减少,破坏植被开垦土地,导致自然灾害曾多,单产不稳定不高,破坏生态环境,导致荒漠化,多发生在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周边。

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区过度开发河水,或者山麓冲积扇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大片植物干枯死亡,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沙丘活化。塔里木河上游截留,下游缺水,;罗布泊干枯,楼兰古国消失。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重环保:工矿开发区,居民点,道路两旁,不注意环保,使植被破坏,水源污染,弃土弃渣造成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5,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使全球性的灾难,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其危害。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我国有近4亿人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同时荒漠化造成地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6、治理:由于人类因素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使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是做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 ①荒漠化防治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②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③工作内容: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④整治模式:确立明确的整治目标;采取应地制宜的防治措施;健全并完善治理实施系统。

具体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减少水井的数量,减少牲畜的总量;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即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的生态环境。

②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生物方面植树种草,如绿洲外围种草,前沿乔,灌木结合防沙,内部农田防护林网。工程措施如流动沙丘地区设置沙障固沙。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③解决能源问题:开源如建薪炭林,沼气池,蒙古地区用风力发电,太阳能,节流如推广省柴灶 ④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自然条件和土地适应性有差异,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⑤控制人口增长,(减低对土地的压力。)提高人口素质。 ⑥大力宣传教育

⑦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为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理荒漠化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案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案

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荒漠化的防治(教案)

荒漠化的防治说课稿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噪声污染危害与防治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反思

2,1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
《2,1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