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菲律宾对抗中国态度异变:美英紧急访华

发布时间:2020-03-01 16:09: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菲律宾对抗中国态度异变:美英紧急访华

正值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风速强度及路径均极不寻常的台风“海燕”11月8日开始以超强的级别登陆菲律宾,并以一场“诡异”的路径折转西北方向横跨南海中北部狂扫越南北部与中国广西地区。

笔者不敢妄断这种罕见的台风的生成是某邪恶势力使用“气象武器”的结果从而达到展示某势力“驾驭自然”的能力及对中国进行“威慑”的意图。但是“海燕”确实给某些反华势力提供了一个借“救灾”为名展示当今世界最强大海上强国联合应对中国的机会。

相信凡是对国际局势稍具洞察能力对下面这几条新闻的集中出现绝不认为仅仅是一种巧合,而是精心策划与安排的结果:

1、美国海军11月14日表示,“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已抵达菲律宾,以支持菲台风灾情的救援行动。在菲律宾的美军高级指挥官肯尼迪准将说,美国军方对菲律宾救灾行动提供的援助将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

2、英国将派出卓越号航母赴菲律宾协助救灾。英国首相卡梅伦11月14日表示,英国政府决定派遣舰队中“最大型的船只”赴菲律宾协助救灾。卡梅伦在他的官方推特账户上表示,英国将会派遣“卓越”号航母前往菲律宾,去协助那里受到台风灾害的人们。

3、11月14日,日本向遭受台风“海燕”袭击的菲律宾派出最多1000名士兵以及军舰和飞机帮助救灾,这是日本二战后最大的军事部署。据悉,此次任务规模可能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后日本派出的救灾援助队伍规模更大。

4、美媒称中国无能力赴菲救灾即便想来人家也不要。美国网络军事杂志称“菲律宾台风凸显美国相对于中国的战略优势”,“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投入工作了。中国军队不仅没有来救灾,也没这个能力,至少不可能具备美国这样的救灾速度和规模,而这要归功于美国在全球所拥有的海空实力。此外,即便中方想来帮忙,菲律宾方面可能也不太愿意接受。

5、日媒称:中国军方可能已采纳鹰派控制南海建议。日本媒体11月13日文章认为,杜文龙关于海空立体控制南海的建议可能成为中国军方常规的作战程序。文章称,杜文龙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中国的“王牌”表明中国海空立体控制南海的目标是既定的,中国只是想让这个观点被听到而已。

6、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地时间11日晚在伦敦市政厅年度讲话中宣布,他将率领一个“阵容庞大的、由部长和商界领袖组成的代表团”于12月5日访问中国。当地媒体预计,英国将迎来中国的投资热潮,其中房地产行业可能最受投资者青睐。

7、美政要三中全会后接连访华增进中美关系。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11月15日访问北京,成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首批访华的外国政要。另外,据美方宣布,12月初,美国副总统拜登也将访华。

8、骆家辉称中国面临知识产权挑战。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知识产权圆桌会议上称,中国面临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削弱了中国推进创新的努力。骆家辉表示,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笔者之所以将上述新闻素材放在一起,因为这些看似没有缺乏关联关系的新闻,实则有其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

一场破坏性远比2004年袭击印尼的海啸小得多的台风,成了美日英展示其在南海地区联合对抗中国的“联盟决心”与“实战能力”的机会。

不容置疑,自中国三大舰队在西太平洋举行背靠背的联合实战演习以来(显示关键时刻中国具备切断驻日美军及日本南下驰援的能力与决心),菲律宾的背脊无疑感到了一阵阵寒意。因此,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态度出现了某些微妙的变化。

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态度出现了某些微妙的变化以前任总统现任马尼拉市长访问香港为标

志,这无疑引起了美日的高度警觉与担忧——担心菲律宾这节链条因不能承受之重而提前“断裂”。

所以,美日英以“救灾”为名,派出强大的阵营前往菲律宾,意在给现任总统撑腰、鼓劲和打气,尽最大努力缝合开始出现“断裂”迹象的“菲律宾节点”。

为达目的,美日媒体各自扮演了不同角色,日媒极尽渲染“中国威胁”之能事,目的无非是“打”,而美媒则极尽“贬低中国”之能事,彰显美国的“能力”,目的是“拉”。而所谓的“菲律宾不接受”则是赤裸裸的警告菲律宾国内的亲华政治力量:如果中国提出派军舰前来救灾,你们不得接受。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6日,菲律宾萨尔塞多,美国海鹰号直升机向地面投送救援物资,灾民争抢。

不过,不管美、英、日当今与昔日最强大海上势力如何在中国家门口展示其“联盟”的决心与“肌肉”,中国轻描淡写地以一句“作秀”将美日英三国联盟的“纸老虎”面目在国际社会面前暴露无遗,并且通过军事评论员之口将这只老虎的“纸性之所在”进行了无不留情的揭露(中国无需动用海上力量,只需动用岸基的空中力量就可彻底解决这个“纸老虎”)。那么,英国这个“日暮帝国”为何此时也将手伸得这么长呢?

无他,一障眼法而已,其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此次来华“不虚此行”罢了。笔者为何作此判断?

试想英国的航母远道而来,只怕它就是真正前往菲律宾,菲律宾的“救灾”早就结束了。所以英国效仿美国派航母救灾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虚晃一枪”罢了。

那么卡梅伦此次访华的目的是什么呢?

新闻稿里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就是利用香港李氏家族此前大肆抛售在华“地产”、看空中国大陆与香港的房地产业(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通过唱空中国地产引发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让中国金融系统崩溃)这一系列前期“铺垫工作”,辅之以“唱多”英国的地产业,承接他所认为的即将“出逃”或者“抽逃”中国的大量资金,将抽逃中国的资金引往欧洲。自西方利益代言人(身兼欧美)卡梅伦抛出“航母救灾”这张牌之日起,笔者相信,卡梅伦此次访华的两大目的:为西方资本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还是承接“出逃资金”,最终注定是“无功而返”。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驱动”中国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必将吸引与承接部分从欧美发达经济体外溢的资金尤其是技术与人才。

此时,那个“香蕉大使”(骆家辉)不失时机高调的拿“知识产权”说事,其司马昭之心也昭然若揭:意在通过抹黑中国的“创新环境”,阻止欧美外溢的人才与技术流入中国,从而达到阻止或者延缓中国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至于美国政要接连访华的安排,笔者认为一方面出于“摸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争取时间的需要。

菲律宾总统访华

肖美英

董美英

美俄对抗,中国又获黄金十年发展期

菲律宾谈中国捐助

菲律宾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菲律宾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菲律宾教育体制探析

美英政治制度比较

菲律宾民众抗议美菲军演

菲律宾对抗中国态度异变:美英紧急访华
《菲律宾对抗中国态度异变:美英紧急访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