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法制讲座演讲稿(校园)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6: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法制宣讲稿

一、开展法制讲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二十一世纪的主力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决定青少年走向生活的关键阶段。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经济建设步伐稳步前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社会的治安形势逐步好转。但与此同时,社会的诸多弊端也随之显现出来,违法犯罪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很突出,并且呈现出“四高一低”的趋势,即: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偏高;14至18周岁年龄段强奸、抢劫犯罪比例偏高;18周岁至25周岁年龄段盗窃、抢劫犯罪比例偏高;农村青少年犯罪比例偏高及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偏低,青少年的犯罪率不降反升,逐年升高,犯罪人员的年龄也在下降。这些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也加大了司法机关的工作强度,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性。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他们的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时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针对青少年多发犯罪,我们向大家明确几种犯罪的法定刑: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犯前款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4、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在对几种青少年常见犯罪的量刑情况做一明确后,我们与大家探讨一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从某市近来办理的56起青少年犯罪案件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好奇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时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如少女禾某,本是一位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中学生,因看到一些大龄青年吸食毒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试了试,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最后发展到以卖淫换取毒资的地步。

(二)盲从

在一些共同犯罪()案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如一个少年抢劫、盗窃团伙,6人中有3人不满12周岁,这3人跟随一个16岁的“头目”在两年内作案数十起。当问到他们为什么犯罪时,他们都说:“他(指‘头目’)让我们干的。”像这样的作案人占青少年犯罪案件人数总数的20%还多。

(三)攀比虚荣

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导致他们不择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

一个年仅18岁的姑娘杨某,只是为了把自己和男友打扮得漂亮潇洒,就在四年中侵吞公款60余万元。因贪慕虚荣而走向犯罪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一个突出的特点,在56起案件中有17起,占30.35%,特别值得警惕和关注。

(四)逆反

从生理角度讲,青少年正处于逆反心理最强烈的时期,对一些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生的做法,一些青少年“不堪忍受”,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他们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如16岁的少年刘某,因偷家里的钱玩电子游戏,受到母亲的打骂批评,心生不满,竟然活活勒死了亲娘;一个12岁的初中生,因违反学校纪律,被老师罚站,竟将老师打成重伤。青少年本是天真无邪的,如此骇人听闻、丧失人性的案例,也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当敲响了警钟。

(五)报复

蓄意报复是青少年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主要动机之一。由于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稳定,控制力不强,容易冲动,当遇到别人的挑衅时,往往表现得格外烦躁,缺乏理性思考。如18岁的刘某,因为谁先上楼的问题和邻居发生口角,竟然丧失理性举刀将邻居砍成重伤。

(六)寻求刺激

由于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腐蚀和诱导,一部分青少年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畸形的追求,喜欢寻求一些所谓的刺激,甚至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如上网之后喜欢浏览色情网站,查看黄色书刊,沉溺于暴力游戏不能自拔,从网吧出来后终日精神恍惚,茶饭不思,为寻求刺激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终身留下了抹不去的污点。

(七)家庭离异

家庭离异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有高达百分之六十少年犯都来至于单亲家庭,这样的家庭缺乏父爱或母爱,而新组建的家庭容不下他们,对他们缺乏关心教育,使他们过早的脱离家庭,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从而进入社会,因此辨别能力不强,甚至因家庭的关系使他们心理扭曲,产生一种对他人、对社会的不信任态度,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研究表明,青少年往往无法面对突然发生的父母离异,性格易于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可见,家庭离异导致了社会的不安全因素,给青少年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健康的成长,而步入歧途。

(八)社会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不良现象增多,不断侵蚀青少年的心灵。现在歌舞厅、网吧、游戏厅比比皆是,几乎到了门挨门的地步,这些地方更吸引了青少年的注意力,在校不好好学习,脑子里想的满是网络、游戏。再加上这些场所的经营者,不顾道德的遣责,大赚昧心钱,不少青少年为了达到目的而从偷家长的钱到进入社会偷盗、抢劫,以至犯罪坐牢。有的结成团伙,危害社会,进行流氓、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影响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从上述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来看,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在他们心灵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强化家庭教育

提高家庭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的氛围。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环境,作为家庭环境的营造者的父母,要认真对待,引起重视,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做好孩子生活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也大多有着不幸的家庭。因此,家长的言行举止、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作为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的和睦团结,不要把夫妻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父母用健康的心态和孩子交流,就会引导培养孩子有上进心、有自信心、有爱心、有责任感、有同情心,让孩子顺利的渡过困惑期,树立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培养孩子的有独立思考问题、分辨是非的判断力及对待应付控制各种局面的能力,帮助孩子建立健全人格。

在一些不良行为刚刚出现还没有养成的时候,父母亲应该对孩子说清楚是非对错,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对其他人造成危害并对别人产生了影响,他应当为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危害有道德上的负罪感,除此之外,就是要求孩子做一些积极的有益于他人的事,帮助他培养同情心。在孩子有盗窃和撒谎行为的时候,不接受任何理由的借口,驳斥任何辩解,强化孩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要为孩子提供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注重培养孩子良好读书读报习惯,提高孩子的鉴别力和增强自身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家庭教育还应灌输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的社会公德,多方面地培养孩子的知识、兴趣,教育孩子学做人,做真人的道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二)学校教育要进一步到位

学校是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各中小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诚信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的主要担负者。这些教育,对青少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无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应开展以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和生理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三理”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家长学校和教师教育进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校园建功立业。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孩子的教育工作。主要表现在:

1、切实加强校园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青少年在安定的社会和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不能使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流于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多开展思想健康的活动,多上优质课、法制课、思想道德课。

2、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制素质。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受教师的影响最大,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法律素质,才能培养出具有法制意识观念强的学生

3、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人格障碍、性偏差等等,教师应该针对这些进行心理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适应环境。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肌体内部受性激素的生理影响,容易引起冲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道德观念很肤浅,情感冲动往往难以控制,容易突发性暴力犯罪。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平稳的渡过青春期,对青春期的教育不要羞羞答答,扭扭捏捏,遮遮掩掩,更不能回避实质性问题,不能让青少年对性有神秘感。

4、加强和完善学校的治安管理制度,制定强有力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多注意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行为动态,及时发现和制止学生的犯罪行为。青少年因为在青春期容易冲动,并带有逆反心理,因此学校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来约束他们,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起有很大的作用。对厌学逃学的学生应及时通知监护人,确保学生不进入不健康的场所。在校园开展“三有、三为”活动。三有即“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三为即“为祖国做件好事、为集体做件好事、为他人做件好事”。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友爱,减少矛盾纠纷,维护校园秩序。

(三)青少年自身的努力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阶段,一方面,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对新鲜事物又有着高度的好奇和求知欲望,这就容易导致青少年“跟着感觉走”,走上错误的道路,为此,我们对青少年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率,保证青少年都能够安全、快乐、健康的成长: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汲取文化知识中的养分,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积极地兴趣爱好,自觉避免沾染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的求知心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发扬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助人,在发现身边的同学有不良行为时(打架),应当及时指出同学的错误,积极劝导,并能够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或向老师报告寻求帮助,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3、对待他人要宽容,不要因为一两句话而记恨在心,每个人都会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原谅,包容对方,不要让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占据我们的思想,久而久之,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4、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境的时候,找到正确的宣泄途径,克制自己的冲动,用好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找老师谈心,和父母亲聊聊,或者向自己的同学朋友倾诉,用缓和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让问题不断的制造麻烦,扩大问题的影响力和范围;

5、谨慎交友,与不良青年说再见,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青少年的自制力很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有一些闲散人员终日无所事事,青少年与之长期混在一起,极易被其行为思想影响,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在这一点上,同学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拒绝交友不慎。

6、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拿捏不准的时候,向老师、父母亲咨询,并在实践、咨询、反省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判断力,不断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法制意识。

结语:在本次讲座中,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启发,树立法治理念,既要确保自己和周围的人不犯罪,也要提高警惕,预防外界的人对我们造成伤害,最后,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老师们心想事成,事业更上一层楼!

法制讲座演讲稿

法制讲座演讲稿

校园法制讲座主持词

校园法制讲座主持词

法制讲座校园案例

法制讲座主持人演讲稿

法制讲座主持人演讲稿

中学生法制讲座演讲稿

学校法制讲座演讲稿

法制讲座校长演讲稿

法制讲座演讲稿(校园)
《法制讲座演讲稿(校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