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杭州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杭州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首先应该感谢我们的陶艺课老师胡小军老师,感谢他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参观了很多博物馆,了解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特别是陶艺方面的知识,在参观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课堂中所学不到的。除此之外,此次博物馆考察更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是一举多得呀。在此,再次向胡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次博物馆考察中,我先后去了杭州历史博物馆和吴越古陶瓷博物馆,但是由于后者禁止拍照,因此也没有留下什么重要的资料,只是了解到了吴越古陶瓷所映射出的杭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杭州历史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陶瓷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拿起手机,不仅拍下了各式各样的陶瓷,也拍下了杭州乃至中国的历史文化,更是让我对博大的陶瓷文化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在不知不觉中,我已拍下了数百张极有价值的照片,今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期原始瓷罐,1984年绍兴县南池乡上谢墅村出土。盛贮器,直口,斜弧肩,上复微鼓,下腹斜收,平底。肩部贴附两个“S”形堆饰,外施青黄色薄釉,釉不及底。据研究,“S”形纹是模拟蛇形的图案,是古越人信奉蛇图腾的反映。(文字信息摘自绍兴县文物精品数据库)

当我看到这远古时期的精美瓷罐时,我不禁感叹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该战国时期原始瓷罐也是浙江省悠久历史的有力见证。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汉朝时期米字纹硬陶罐。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从余杭石鸽砖瓦厂征集来的汉代时期釉陶薫炉。 汉代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代艺术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超过了以往。西汉的陶塑继承了秦代艺术风格,深沉雄大。 秦汉时期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瓷器的出现。虽然原始瓷早就出现,但是,我国最早的、真正的瓷器是东汉晚期才出现的。我国浙江绍兴、上虞、金华等地发现了很多东汉晚期的青瓷窑址。(文字摘自百度文库) 从这里足以看出浙江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对中国瓷器发展的作用。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三国时期越窑青瓷方格盒。长方形,直壁,平底。中间划分成棋盘状。施青釉,露灰白色胎。(文字摘自宝镜古玩艺术收藏网)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三国时期越窑青瓷镂孔双系罐。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三国时期越窑青瓷镂孔薫。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北方则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较晚,直到6世纪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随葬青瓷发现,但晚期的墓葬中却出现了白瓷。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丰富的瓷土,在东汉中晚期,这里的瓷器烧制工艺已基本成熟,至三国时期更有提高,并大量生产。(文字摘自华夏收藏网)

从这三个典型的越窑青瓷足以看出三国时期我国青瓷的发展,以及浙江地区优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晋朝时期瓷水井。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晋朝时期越窑青瓷鸡首壶。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征集的德清窑黑釉鸡首壶。壶盘口,短颈,溜肩,鼓腹。肩部一侧饰鸡头形流,流内有孔与壶身相通,流嘴呈筒状,鸡冠高耸,双目圆睁。与鸡首相对的一侧饰一弯形圆柄,上下分别与口沿、肩部相接,便于握持。肩部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可穿绳提携。壶施黑釉,釉层丰厚,釉面滋润透澈,色黑如漆,匀净无瑕。外壁施釉不到底,近足处露出褐色的胎体。 此器制作端正,各部位比例协调,尤其是以鸡首装饰壶体,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文字摘自百度文库)

上面列出了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鸡首壶,现在对鸡首壶作一简要介绍。鸡头壶是南北方早期瓷器的主要造型之一。始见于三国末年,流行于两晋至隋,因壶肩部塑鸡头而得名。烧制的瓷窑有越窑、瓯窑、福清窑等。早期的鸡头壶通常是在壶的肩部对称地贴饰鸡头和鸡尾,使其首尾相呼应,鸡头短小,无颈,且与壶体不通,纯系装饰。东晋时,壶体变大,鸡头由装饰物变为具实用性的张口、引颈之壶流,短尾则变为圆形长柄。东晋晚期,壶的曲柄出现了龙首柄。南朝时,鸡头壶由圆浑变得细长,鸡颈加高,鸡冠高耸,龙首柄加长。唐以后,鸡头壶逐渐消失。(文字摘自百度文库)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南朝时期青瓷莲花纹盏托,出土自杭州半山石塘。

这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南朝时期越窑青瓷四足砚。此砚圆形,高6厘米,盘径24厘米,砚堂径20厘米.砚堂平坦,中心微凸,唇围一圈子口作为边墙以拦护墨汁,砚盘下安四足支撑,砚堂无釉以利研墨,其余部分均施青灰釉,釉层较厚,在足部及砚盘底部的釉面上可见多处土沁,此砚整体造型雅致,设计精巧,融实用与观赏为一体,表现出独具匠心的艺术效果.高6cm直径24cm。(文字摘自搜艺搜)

以上两个分别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时期越窑青瓷,前者是菊瓣纹小盖罐,出土自杭州葛岭;后者是刻花花鸟纹粉盒,出土自浙大化工厂。

这三个是南宋时期的青瓷。第一个是龙泉窑青瓷樽式炉,出土自杭州葛岭;第二个是青瓷瓶,出土自杭州老虎洞窑址;第三个是青瓷碗。

这两个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宋朝时期宝贝。左边是定窑白瓷印花荷花双鱼盘,出土自浙大化工厂;右边是定窑刻花花口碗,同样出土自浙大化工厂。 从以上七个宋朝时期的典型瓷器可以看出宋朝瓷器已趋于成熟。宋代(公元960-1279年)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 有“瓷的时代”之说。北宋(公元960-1127年)出现了定、汝、官、哥、钧和景德镇六大名窑。所产瓷器在造型、釉色和装饰上均达到高度的艺术境界,其美学风格以沉静雅素为特色。品种有青瓷、白瓷和黑瓷, 景德镇的青白瓷亦有巧夺天工之美。北宋晚期建立官窑, 开创了釉色变化和开片装饰的新途径。钧窑的青红窑便是它的一大创造。南宋(公元1127-1279年)是我国瓷器大量外销的时期,也是瓷器由单一釉色向彩瓷和花釉瓷发展的时期。钧瓷产生出海棠红和玫瑰紫,龙泉窑产生出梅子青,另外还有油滴、兔毫、鹧鸪斑、玳瑁等结晶釉和乳浊釉等新产品。南宋官窑在造型上多仿古器型,注重釉色美。为了釉色深沉,就必须胎薄,因此釉厚胎薄是南宋官窑产品的一大特色。我国瓷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文字摘自世界大学城)

以上三个是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元朝时期景德窑瓷器。左起第一个是蓝釉描金爵;第二个是卵白釉高足杯;第三个是青花山行笔架。这三个馆藏宝贝均出土自杭州朝晖元代窑藏。

这三个馆藏宝贝均来自龙泉窑,非别叫做龙泉窑觚、龙泉窑葫芦形执壶、龙泉窑葵花大盘。它们出土自杭州朝晖元代窑藏。

元代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元代(公元1271-1368年)注重对外贸易,外销瓷大量增加。北方瓷窑因战争等原因衰落了, 但南方的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首先,景德镇窑在制瓷工艺上有所突破,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次配方\"方法,提高了制胎原料的烧成温度, 减少了器物变形, 因而烧造出许多颇有气势的大型器, 元代瓷器以硕大高挺称著。其次是青花, 釉里红烧制成功,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制的结合更趋成熟,使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最后是颜色釉的烧制成功,卵白釉、红釉和蓝釉的烧成,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釉色主要是仿玉类的局面。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成就,为明、清两代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字摘自世界大学城)

这两个是非别是明代时期龙泉窑鼎式炉和清代青花釉里红大瓶。 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同样彰显着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我国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德镇瓷器的烧造技术, 在宋、元基础上,至明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明初在珠山设立\"御窑厂\",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其制作不记工本,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式样上不断翻新,这对于促进景德镇制瓷技术的全面发展,迅速成为全国瓷业中心,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元代创烧的青花瓷至明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成化斗彩瓷、万历五彩瓷等彩瓷新品种的烧制成功,更为清代釉上彩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代(公元1644-1911年)是我国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制瓷业发展臻于鼎盛。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盛世,在器型、釉彩的工艺制作方面,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清代除继承传统器型外,还创烧出大量新器型。在釉色方面,发扬并完善了明代传统的青花、五彩等品种,同时创烧出了粉彩、珐琅彩、古铜彩和多品种的但釉。由于清廷对于瓷器的大量需要,御窑厂供不应求,还出现了\"官搭民烧\"的局面,促进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出大量制作精美的民窑堂铭款器。嘉庆、道光以后,国势开始衰败,瓷业亦逐渐走向衰落。(文字摘自中国大学城)

以上便是我在杭州历史博物馆参观时的所见所想。我一共选取了26件颇具代表性的陶瓷,分别介绍了馆藏的战国、汉、三国、晋、南朝、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陶瓷,并简要介绍了我国陶瓷的发展。我自我感觉这次博物馆考察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感受到中国深邃的历史文化,让我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再次感谢胡老师给我们这个宝贵的机会,谢谢!

杭州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杭州历史博物馆

杭州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杭州历史博物馆总结

杭州历史博物馆作文400字

杭州考察报告

陕西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陕西历

杭州西湖考察报告

杭州艺术考察报告

杭州百货大楼考察报告

杭州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
《杭州历史博物馆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