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共廉江市委书记陈吴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共廉江市委书记陈吴述职报告

中共廉江市委书记

陈 吴

(2008年4月12日)

碧海银沙网讯(文/陈 吴 编辑/棱 枫)2007年,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人能认真履行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尽心尽力,团结市委一班人,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徐少华书记给廉江提出的“争当县域经济排头兵,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以加速经济发展、提升廉城品位、构建和谐廉江为主线,实干创新,奋发进取,进一步加快了廉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去年,廉江实现GDP 105.33亿元,同比增长13.5%,人均GDP 7787元,同比增长16.8%;工业总产值113.33亿元,同比增长31.3%。GDP和工业总产值双双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3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44元,同比增长9.0%;农民人均纯收入5011元,同比增长11.7%。过去的一年,我主要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紧紧咬住“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抓好经济建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徐少华书记反复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旁移这个中心,作为县(市、区)委书记要有五分之四时间和精力来抓好经济建设”。我到廉江工作时,廉江经济已连续三年呈现了较快发展的势头。如何才能保住这种势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发展?这是摆在我们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面前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我们提出了“抓环境、调结构、重特色、创品牌、广招商”的总体思路。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经济发展思路,符合廉江的实际,有力地推动廉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环境,树形象。为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廉江,我们首先从环境抓起。主要抓好两点:一是抓硬环境的建设。制约廉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交通

和土地问题。一年来,我们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改造了廉城至安铺出口、廉城至石岭出口、廉城至河唇出口,中山路、廉坡线的建设及廉江河的治理等也全面铺开。同时,加快廉江经济开发区和民营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园区的用水、用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增强了园区的承载能力,有力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土地方面,我们通过回收闲置土地,加快集体土地流转,鼓励老百姓留用地进入市场,并科学规划工业用地,有效突破工业用地“瓶颈”问题。去年,全市先后解决企业项目用地1963亩。二是致力改善软环境。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狠抓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的提高。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招商局,规定所有引进投资项目,一切手续由招商局全程代办。同时,对于那些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的工作人员,从重从严处理,并坚决调整岗位,从而有力地改善了廉江投资的软环境。

(二)调结构,促优化。廉江是一个农业大市,只有进一步优化产业和经济结构,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工业经济。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鼓励有潜力的民营企业增资扩产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三次产业的比重从2006年的40.4:31.1:28.5调整为38.2:33.9:27.9,第二产业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在经济结构方面,我们积极支持发展“高科技、高税率、低污染、低能耗”项目,逐步整治和淘汰污染大、能耗高、税率低、技术含量少的企业。去年,我们先后责令9家水泥企业限期整改,控制污染源的排放。对污染大的4间造纸厂作了关停处理。做到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

(三)重特色,上规模。特色经济实质是资源经济、传统经济。廉江资源十分丰富,长期以来,不同镇(街道)形成了不同的种养加工习惯。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加以扶持,就会形成一镇一品的经济格局。去年,我们用心经营了河唇陶瓷、高桥木制品、塘蓬建材、安铺及石岭家具、横山果菜储运、吉水家电、良垌及青平特色水果等特色产业,一大批项目纷纷落户,使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得到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大大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全市镇域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了县域经济,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5.3%,超过了市平均增长30.1%的水平;镇级工业总产值增长32.9%,超过全市工业平均增长31.3%

的水平。

(四)创品牌,增效益。现代经济的实质是品牌经济。在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品牌的培育。对一些自主创新程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工业产品和一些具有独特品质、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我们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创新、政府推介等方式,有意识地加以培育和扶持,使这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不断增大,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从而涌现了一批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去年,全市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民营科技企业9家,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2个,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5个。创品牌工作走在了全省各县(市、区)的前列。

(五)广招商,扩总量。我们紧紧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省政府批准的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园的有利条件,广开门路,诚招客商。为此,我们专门出台了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引进,我们制定了重奖措施,鼓励企业和干部积极招商。在这方面,我和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到广州、中山、东莞、珠海、香港、北京等地推介廉江。通过创新招商模式,广泛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去年,全市共签订经贸合作项目125个,合同投资总额74.65亿元,全年新投产项目92个,完成投资总额5.98亿元,新增工业产值27亿元。

二、牢牢记住“第一责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去年2月9日我到廉江报到的当天下午,就到市公安局进行调研。明确提出:“2007年全市涉枪、双抢案件要比2006年下降20-30%”。一年来,通过抓班子、强队伍、建机制、明奖惩,全市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广大干部群众信心倍增。

(一)重拳出击,全面整治社会治安。曾几何时,廉江的社会治安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特别是“双抢”、“涉枪”案件、强买强卖行为,群众意见大。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打击。通过打现行、挖团伙、揪后台,形成

强大的舆论声势和高压的态势,遏制案件的发生。去年全市重特大案件立案932宗,下降14.6%,其中命案发案17宗,发案率下降32%;“双抢”案件立案586宗,下降18.5%;“涉枪”案件立案220宗,下降36.9%。打掉青平、石颈、和寮、良垌等地恶势力团伙7个,这项工作得到省公安厅、湛江市公安局的肯定和表扬。二是抓队伍。通过调整班子,强化监督,从严治警,大大提高了干警队伍的战斗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年我先后两次在凌晨时间深入到与广西交界的石角、塘蓬、石颈、长山、雅塘等基层派出所查岗,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到基层派出所检查工作,发现并责成公安局党委停职处理离岗脱岗的干警2人。全年共对民警立案7宗9人,党纪政纪处分6人,移交司法机关立案逮捕2人,严肃了纪律,纯洁了队伍。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开展评选“公安机关模范集体”、“十大杰出民警”、“十大优秀民警”活动,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为鼓励公安干警做好工作,市委、市政府还制订了重奖公安的具体措施:即被评为全国公安工作先进集体,奖励100万元;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奖励50万元;被评为湛江市先进集体,奖励20万元。三是抓联防。建立健全治安联防机制,形成公安机关、社区、农村三级治安联防网络,从市直机关抽调120人,充实治安巡防大队,加强治安巡逻,推进群防群治。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全市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好评。

(二)健全机制,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去年,我们排查了全市范围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分门别类,落实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企业军转干部、伤残军人等特殊群体,还实行“三个一帮一”制度。对涉法涉诉越级上访人员,采取包案处理的办法,及时做好说服教育和劝阻工作。对挑头闹事、违法上访者,坚决依法处理,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去年,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包案民生信访问题252个,办结226宗,结案率89.5%。到京上访4批8人,批次下降了55.6%,人次下降了82.6%;到省集体访7批118人,批次下降了30%,人次下降了3.3%;到湛江集体访13批315人,批次下降了55.2%,人次下降了57.1%。信访维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全面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好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去年12月22日,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到廉江视察工作时,有群众向他反映我市横山镇三角塘北运菜市场存在克扣椒农行为。汪书记和徐书记当场交待我们要认真处理好此事,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当晚,

我立即主持召开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整治工作,第二天,迅速组派工作组进驻横山北运菜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同时,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开展农产品收购市场整治行动。为了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此后,我又多次派出市委督查组进行明查暗访,了解各地巩固情况,并制定长效机制,向群众公开,让群众监督,收到显著的效果。目前全市主要农产品收购市场克扣伤农的潜规则彻底被打破,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三、深刻领悟“第一要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义。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努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切实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去年全市投入改善民生资金5.17亿元,全面提高城乡44810名低保群众最低保障标准。完成省道、县道硬底化路面20.7公里和路基工程19.5公里,完成乡道硬底化375公里,建成农村乡道候车亭68个。建成省级生态文明村3条,湛江市级生态文明村144条,廉江市级生态文明村557条,12条村庄被评为“湛江最美村庄”。帮助6100户农村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新建38条移民新村,解决1318户移民住房难问题,完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3宗,解决1.6万人饮水难问题。高标准、高质量率先完成了学校危房改造工程。组织发动3567名党员干部结对扶养孤儿2635名,并筹集资金426万元,在粤西率先设立孤儿成长基金,形成长效扶养机制,广东卫视《社会纵横》、珠江台《今日关注》等栏目专题报道了我市的做法和经验。新建敬老院15间。征收社保费9938万元,提高了群众社会保障水平。组织劳务输出30万人,被评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了现代化、标准化的体育中心。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全市参合人数达到115.48万人,参合率达92.3%。从实、严、新三方面突破计生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计生指标任务。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全市21个镇(街道)建立了政府网站和信息服务站。

(二)实施城市经营策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廉城品位。一是果断停止给私人建房供地,将有限的土地用于示范性住宅小区建设。二是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城区闲

置土地的回收和流转,科学统筹城建用地。去年全市回收建设用地1145亩。三是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整治违章建筑。高起点、高标准完善廉城总体规划。依法拆除市区违章建筑房屋145间。严格规范各种规费征管。去年各种规费收入1000多万元,比2006年的90多万元增加了10倍。四是改造廉城“五大出口”、中山路和廉江河。其中安铺路口已改造完成,河唇路口、廉坡公路、中山路和廉江河等改造工程正密锣紧鼓推进,一个更整洁、更美丽的廉城正逐步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四、认真践行“一把手”职责,始终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一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抓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廉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抓好市委班子自身建设,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是加强市委中心组的学习,先后9次集中中心组成员进行有关专题学习讨论,提高了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二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班长,我始终以身作则,充分发扬民主,让班子成员畅所欲言,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坚持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团结共事的基础,特别是在用人问题上,我们始终坚持集体提名,认真听取班子成员的不同意见,从不搞个人说了算,从而在班子成员中逐步形成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一年来,所有人事任免讨论都满票通过,真正做到无杂音。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是加强干部培训教育。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落实,我市将干部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二是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全市共派出工作组47个。三是建立村级重大问题决策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村级干部的行政行为。四是提高村级干部待遇,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去年,我们对全市村级干部和计生专干每人每月提高补贴50元。

(三)率先垂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班长,我能带头做到廉洁自律,绝不利用职权干预招投标事项、插手企业经营活动,绝不允许亲属到廉江经商办企业。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力和违规违纪行为,严格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去年,我市立案查处违规违纪案63宗,处分党员干部63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

总的来说,一年来,我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本人在思想和工作上也存在很多不足,离湛江市委和廉江老百姓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民生问题的欠帐还很多,社会治安的形势还比较严峻,经济发展速度有待加快等。今后,我将以这次述职为契机,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不断加强学习,不断解放思想,埋头苦干实干,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廉江各方面的工作,不辜负湛江市委和全体委员的期望。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述职报告

中共某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个人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某年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终述职报告

市委书记某年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中共廉江市委书记陈吴述职报告
《中共廉江市委书记陈吴述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