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2:25: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秦敬原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由得为李老师的教育行为所感动,他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追求,做一个勇于独立思考的教育者,做一个善于创新的教育者,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践行着一个教育者的爱心之旅。面对实践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他在读书、思考和尝试中找到了解决之道。

在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活动目标的理解,不是成绩单、分数或大学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李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始终是围绕人的教育来开展自己的活动。从教之初,他也是凭着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系列精辟而又通俗的论述,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工作,在向大教育家学习的过程中,他坚持不懈地追随自己的精神偶像,坚持写教育日记,坚持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渐渐成为一个自觉思考和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人---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成长之路和应有的品格,看到了教育者爱的力量。

对于教育改革的认识,他提出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东西,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和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思想各有不同,风格各有千秋,但是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即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但是教育者的爱也不同于世俗的爱。爱学生不仅仅是教育者的一种角色意识,一种教育手段,而是一种自然的情感的流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微不至、不由自主地表达出来,课堂上的互致问候,课余的活动和辩论,生活中的关心和提醒,生日的祝福,他对学生无私的爱,必然赢得了学生爱的回报,他时常为自己的学生所感动着,如他所言,“我在从教多年,和学生深入交往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其实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学生的心灵倒比我们教育者纯洁得多,高尚得多!学历、阅历、经历等是我们成熟起来也冷漠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确应该向学生学习。”爱的教育,最终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一个个在爱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和民族将会怎样令人向往,身处其中的人又会怎样幸福!

在对待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上,李老师坚持用心灵赢得心灵,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在对后进生的评价上,不以分数论英雄。“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在他和顽童的交流中,他能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孩子成长的经历和生活的环境,认识到这些后进的孩子其实是一个精神和情感的双重孤独者,缺乏亲情之爱、生活在集体舆论的对立面,成绩太差使他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谁来满足它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的精神需要和感情期盼?李老师对这些后进生的情感需求和能够感同身受并怀着教育者的同情与怜爱之心,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偏爱。对这样的学生,他为他们提出的成长目标---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给学生感情的倾斜,创造机会给学生发挥特长,获得尊严,让集体的目光关注孩子„终于能使后进的孩子站起来做人,抬起头来走路。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4000字

读李镇西“爱心教育”有感(推荐)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读李镇西《民主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心得

《爱心与教育》读有感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