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6: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目录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

1.1 土壤污染 ............................................................................................................................1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1 1.3 农村地表水污染 ................................................................................................................1 1.4 乡镇工业污染 ....................................................................................................................2 1.5 生态破坏和生态退化 ........................................................................................................2

2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特点 ...............................................................................................2

2.1污染来源及类型多 .............................................................................................................3 2.2 污染物种类复杂 ................................................................................................................3 2.3 污染途径 ............................................................................................................................3 2.4 污染负荷大 ........................................................................................................................3 2.5污染范围大 .........................................................................................................................3

3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 ...........................................................................................3

3.1 环境一直薄弱 ....................................................................................................................3 3.2 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 ........................................................................................................3 3.3 环保机制不完善 ................................................................................................................3

4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治理措施....................................................................................4

4.1 强化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4 4.2 确立环保法规,完善环保制度 ........................................................................................4 4.3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多渠道融资 ............................................................5 4.4.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革新,确保先进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 .....................................5

5 结语............................................................................................................................6 参考文献........................................................................................................................6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村民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更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稳定[1~2]。济发展中,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粗放,农村生活污染物的乱排乱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3~4]。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必要而迫切。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1 土壤污染

我国土壤污染主要表现为氮、磷肥过多,有机肥、微量元素缺少;其次塑料薄膜、购物袋等难降解白色垃圾及废电池等有毒固废随意丢弃对土地也产生了较大危害[5]。呈现出多源、复合、量大、面广、持久、有毒的现代环境污染特征,正从常量污染物转向微量持久性毒害污染物,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尤其如此。我国农村大约有1.5亿亩耕地收到污染,其中2008年耕地面积净减少1.93万hm2。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基础设施及管理体制落后,生污染物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我国每年约有1.2亿t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没有垃圾收集系统或装置,随意堆积垃圾于房前屋后;绝大多数农村厕所简易,无化粪池,卫生状况不佳,易生蚊蝇;兽禽多以散养为主,且人畜共屋,兽禽粪便未经处理,一部分流失于环境。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一些过去只是在城市出现的生活垃圾也成为农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降解垃圾占比迅速增加。农村垃圾大都集中露天堆放,形成恶臭熏天、蚊蝇乱飞的“垃圾山”[6]。目前,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驻人口,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1亿t,其中有0.7亿t未做任何处理,相当于每年推出200多座百层“垃圾高楼”。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最突出表现。 1.3 农村地表水污染

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兽禽养殖和农田径流以及乡镇企业等方面的污染,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农村地区的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农村地表水大都呈恶化趋势,不能作为农村饮用水源。以打井方式使用浅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较为普遍,由于受地表水水质的影响,浅层地下水水质不佳,简易自来水又基本无消毒处理,直接威胁了农民的饮水安全。每年生产的超过2500万t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接排放,使农村居住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投入资金致力于农村饮水保障工作,累计解决了3亿多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到2008年底,全国还有三分之一的乡镇缺乏符合标准的供水设施,致使约2亿农村人口面临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1.4 乡镇工业污染

新农村建设强调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随着中国农村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的乡镇企业越来越多,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造成城镇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这些企业不仅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且由于乡镇工业企业数量多、布局混乱、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使污染危害变得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社会的最大污染源。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乡镇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排污量也会不断地增加,生态压力会随之上升。 1.5 生态破坏和生态退化

在许多农村地区,人们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水土流失,河道、沟渠淤塞,水寒灾害频发;乱采滥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泥石流、塌方、地陷频发,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过渡放牧、过渡开发导致沙漠化,草地荒漠化、盐碱化进一步加剧。由于各种污染的蔓延,使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重,已成为环境问题的重灾区,如果继续忽视这些问题,必将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稳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2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特点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情况十分复杂,其主要污染有以下几个方面[7]。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1污染来源及类型多

如农作物生产污染、农民聚集区生活污染和集约化兽禽养殖粪便污染等农村本地污染源;靠近农村的城市污染、城市周边各类企业或工业开发区污染、道路污染及污染物高空远程传输等异地污染源;扎根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污染源。 2.2 污染物种类复杂

农村污染物的来源决定了农村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比城市更为复杂,按其基本属性一般可分为生物类/无机类、有机类以及有毒类4类污染物。 2.3 污染途径

形式多样化。我国农村污染物途径主要由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国体废弃物污染3种基本途径。 2.4 污染负荷大 2.5污染范围大 2.6污染后果严重

每年因不合理施肥使得超过1000多万t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3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

3.1 环境一直薄弱

目前,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之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难以更改,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基层的干部存在着重经济。轻环保的意识,环保意识淡薄。 3.2 缺乏科学的规划布局

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一味求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企业布局分散,生产和排污混乱无序,不利于环境污染的规模化整治。 3.3 环保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污染治理资金几乎全部投入到工业和城市,而环境污染在向农村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扩散,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资金。而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普遍财源不够,连应付生产性基础建设都不够,更难以建设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这就造成了农村居住点污染日趋严重并将继续严重下去。

4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4.1 强化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从增强农业从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入手,加强对《环保法》相关条例的科普教育,充分利用好各种多媒体资源对农业第一线工作者进行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还要着重突出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通过这些举措帮助农民树立环境资源的忧患观念,加强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强化农业管理:第二,提升农业从业者对农业环境保护知识、技术的认知,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教育宣传协助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运用先进的技术,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第三,改进工作方法。将环境保护纳入日常的工作内容中,建立环保机制,定期实施环保监察,通过树立优秀的环境保护榜样、对未完成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8~9]。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保证定期举行会议探讨相关环保问题。 4.2 确立环保法规,完善环保制度

第一,对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关环保政策。制定环境污染治理年度目标,有计划、有层次地完成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强化治理污染相关组织队伍的建设,各级应当有相应的环境监察人员,及时地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监察,确立环境污染的治理办法和环境污染的惩处制度等等,从法律的角度,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加大环境监察的执法力度,从而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制化。第二,健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体系。要对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在城乡发

展规划中体现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规划既应当全面系统,也要做到科学实用,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规划应当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规划要具备一定的先行性,确保城乡环境保护的互动,共同完成区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第三,建立明确的环境污染奖惩制度。一方面,确立环境污染治理相关责任考核体系,确保环境保护制度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的逐级落实,及时对污染环境的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及时对重度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查处。另一方面,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予以表彰,在政策上对落实环境保护的企业予以偏斜,以鼓励农业企业参与到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之中。

4.3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多渠道融资

第一,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补贴。一方面,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应当向农村环境保护项目倾斜。农村的财政资金往往分配于新农村的建设之中,导致了建设与资金的矛盾。要想缓解这一矛盾,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就应当重视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环境污染治理的补贴政策。第二,要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收支平衡。通过拓展环境保护收入渠道,强化农村市场的生产资料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收入的增加。对于充分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企业,降低相关税收,从政策上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引导,促进农业生态重点工程的建设。增加对生态农业企业的贷款支持,扶植重大农业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第三,开展多渠道融资,发挥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涉及范围较广,开展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农业、水利、工程、卫生等各个部门的合作。要从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情况入手,整合个人、社会和国家的资源,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农业污染治理的资金募集。多渠道的资金募集方式主要包括群众自己筹措的资金、外资、国营或民营企业筹措的资金、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等等。政府要从政策上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行为进行鼓励,以促进社会各界人士投入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之中,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贡献知识和力量。

4.4.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革新,确保先进技术应用于污染治理

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要结合河南豫东农村的实际生态环境,由于各地的生态环境存在差异,当前在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还需要提高。要想解决当前农村生态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就需要具备科学的环境治理视野,了解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层原因,才能提高农业的生态环境质量。一方面,要注重农业环境治理相关科技的创新,及时对先进、环保、科学的农业技术进行普及,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榜样,推广各项农业知识和技术。鼓励民营农业企业进行环保科技的创新,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确保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环保科研单位的扶持力度,不断钻研新的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环保农产品,从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而为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5 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的稳定,农村环境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由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只有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找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深层原因,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再稳定农村、发展农村的前提下,从根本上减少农村污染,保护农村生态,建设整洁乡村。努力做到“防”“管”“治”三管齐下,各个阶层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再达到农村生活宽裕的同时,保住农村的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蒋知栋,位蓓蕾,李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成因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2]崔连香.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9.[4]李尚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合作治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4.[5]王波,黄光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6,12:138-141.[6]张铁亮,郑向群,师荣光,蔡彦明,姚秀荣,王跃华.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3772-3774.[7]徐亦刚,俞飞,张孝飞,等.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与成因[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37-39.[8]王婷婷,蒋知栋,杨耀淇,余洋,乔志勇,林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10).[9]张轶,陈凌.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03:33-36.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治理的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改善措施

农村水质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推荐)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

耒阳市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我国农村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及措施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及措施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