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物料管理培训义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0: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物料与产品管理

强化GMP意识 GMP培训

全面提高物料管理水平

2017年

概述

药品产品质量基于物料质量,形成于药品生产的全过程。物料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 广义的物料包括物料与产品。2010版GMP将物料与产品的概念进行了细分为物料与产品。 • 物料: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制剂的原料特指原料药,对原料药来说,原料是指用于原料药生产的除包装材料以外的其它物料。 • 产品:包括中间体和半成品、成品。中间产品指完成部分加工步骤的产品,尚需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待包装产品。成品指已完成所有生产操作步骤和最终包装的产品。

一、GMP对物料管理的要求

• 药品生产的过程是通过生产起始物料的输入、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输出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药品。 • 企业必须建立规范的物料管理相关规程和记录,使物料流向清晰,并具有可追溯性。 • 物料管理应做到规范购入、合理储存、控制放行、有效追溯,现场状态应始终保持整齐规范、区位明确、标识清楚、卡物相符,以保证物料的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严格防止差错、混淆、污染的发生(管理的目的)。 物料的采购与供应商评估(原则:合法、定点) •

1、物料的供应商审计(是评估一个环节)

☆ 审核人员 •

☆ 审核程序 •

☆ 审核内容

• 供应商审计的重点---硬件方面(厂房、设备、环境)、软件(生产管理水平、特别是质量保证体系)及人员情况,重点了解产品的质量和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 对特殊药品的原料采购与运输,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 合格供应商:评估-目录(变更)-发放部门-采购和物控共同遵守。

2、供应商档案

药用级原辅料:营业执照、许可证、GMP 食用级辅料: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QS) 内包材:营业执照、内包材注册证

外包材:营业执照、印刷许可证、委托书

共同部分:质量协议、供应商现场审计、首次供应商质量评估、供应商年度质量回顾评价、合格供应商目录等

3、采购

采购合同、送货清单、发票、原始检验报告单(原辅料)、第三方检验报告(非药用、内包材) 物料的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流程:(验收区)初验→清洁→建立物料标签→待检区寄库建立货位卡 →请验(或不合格拒收→ 不合格品库) →取样→检验→评价放行→入库→在库养护→出库(发运) 这些过程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第一百一十条 应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采取核对或检验等适当措施,确认每一包装内的原辅料正确无误。

1、确保物料原包装的内容物与标示一致性,是物料入库接收时重要控制的目标,基于生产实际控制需要,企业可基于风险控制的原则,采取一种或多种手段以保证物料的正确性。

2、可采取的方式:a.通过对供应商的系统控制(供应商评价/供应商审计与审计报告/质量协议等)

b.近红外鉴别检测,红外检测(称量时)等方式。 c.按药典规定的鉴别方法取样作鉴别检查。

两个概念

物料标签:厂家标签、公司内部标签 厂家标签:

原药材:品名、包装规格、产地、采收或加工日期、采收或加工日期

饮片:品名、包装规格、产地、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 原辅料(药用):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注册地址、批准文号等

内包材:品名、规格、生产日期、批号、注册证号(质量负责期)生产厂家等

外包材:品名、规格、生产厂家„„.品名要求供应商规范 公司标签:

名称、企业内部物料代码、接收时设定的批号、物料质量状态(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有效期或复验期 此标签随货流转„„.是物料在企业内部的身份证。 编码系统的使用能有效防止混淆、差错,并使可追溯。

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长短破损、包装破烂、污染等不符合入库要求的,由验收人与有关部门指导处理,并附有详细记录。 验收记录

内容:交货单和包装容器上所注明物料名称、企业内部所用的物料代码、接受日期、供应商和生产商名称、供应商(生产商)批号、接收总数量和包装容器数量、接受后企业设定的批号(编号)、外包装情况、合格供应商是否、厂家报告单(外包材除外)等 待验状态(寄库) • 要做三件事

1、建立货位卡

内容:品名、规格、批号(厂家)、入库编号、产(药材)或厂商、件数、零头、取样量(若取样)等„„.现代中药货位卡

2、建立货物标签 内容:见前面

3、填写请检单请检

请检:物料接收或成品生产后应当及时按照待验管理,及时填写请检单

一次接收数个批次的物料,应按批请检、取样、检验放行。 (规定有复验期的到期请检) 物料检验评价放行 • 物料通过检验、评价。符合规定发放物料放行单。物料的放行指定人员签名批准放行。 物料入库

物料接到质管部放行单后办理入库手续:

1、更换物料状态标识„„合格状态(绿色)

2、货位卡上填写检验报告单号

3、填写物料总账和分类账 放行合格后物料现场状态内容

1、货位卡

2、厂家标签

3、内部标签

4、合格状态标识

5、取样证

6、合格证 物料的定置管理

在库物料的贮存养护必须按照药物性质、贮存条件合理安排,分类分库分区堆,“五距”合理,采取防潮、防霉变、防蝇、防虫蛀、防鼠咬五防措施。

库房内货垛码放规定距离(五距): 垛与垛间距不少于50厘米。

垛与墙间距不少于50厘米。

垛与地面间距不少于10厘米。

垛与顶距不少于30厘米。

垛与灯不少于50厘米(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贮存物料的水平间距)。 为保持库内道路通畅,主要通道不少于200厘米。

库房内设备、设施与货垛应保持一定距离:

水暖散热器、供热管道与货垛的距离不少于30厘米。

电器设施、设备周围、架空线路下方不准堆放物料。

1、药品库:

(1)中药饮片库区、中药饮片阴凉库、原辅料库区、原辅料阴凉库、胶囊库、退货库、液体原辅料库、成品库区、成品阴凉库、精神药品(原料、成品)库、不合格品库。

(2)包材库:外包材库、标签说明书库(双锁管理)、内包材库。 特殊管理物料

对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的危险品隔离专库存放,并有明显标志。对易吸潮、串味药品远离正常品,防止化学污染,对特殊药品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专人、专库、专帐、双人双锁严格管理,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色标管理

物料的质量状态有三种,分别为待验、合格、不合格,使用黄、绿、红三种不同颜色来明显区分。避免物料在储存发放和使用时发生混淆和差错。

在库养护 采用科学的养护方法控制仓库的温湿度,使温湿度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使仓库保持通风干燥。仓库要加强温湿度的管理,借自然通风和排风扇、吸湿机达到要求。 温湿度监控及调节措施 : 1.每天两次记录库房温湿度。

2.冷库主要依靠制冷设施的开、停来控制温、湿度。

3.阴凉库主要依靠调节制冷设施或空调设施的开、停来调节温湿度。 4.普通库通过开关窗户、开排风扇、开抽湿机、拖地等措施来调节湿度。 “五防”措施:

1仓库门口应设防虫灯

2窗户、排风扇应装铁纱网,预防小动物爬(飞)入库。 3仓库内应设电子猫、粘鼠胶、鼠笼等防鼠措施。 4仓库内应设置防火、防盗、防水淹设施宜采用防爆灯。 巡检与复验:

根据物料性质要定期检查养护,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或延缓其受潮、变质、分解等。对已发生变化的物料要及时处理,避免污染其它物料。

一般情况每季巡检一次物料并记录,对有变质迹象的物料申请复验并采取养护措施。

 对贵细中药材、贵重原料、易变质、不稳定、接近效期、有变质迹象的物料加强巡检如每周巡查一次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物料按规定的有效期或复验期贮存。贮存期内,如发现对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特殊情况,应当进行复验。

到期限前一个月的物料应申请复验复验符合规定的才可继续使用,不符合规定则应报废后销毁。 物料存放条件

1、常温:0-30 ℃,物料没要求的

2、阴凉:0-20

4、相对湿度45%-75%,特殊要求按规定储存,如空心胶囊(相对湿度35~65%,温度为15~25℃ )。

5、储存要求:遮光,干燥,密闭,密封,通风等。

物料的出库

1、领取原辅料、包装材料必须按规定的凭证,并履行签字手续,详细记录发放品内容,同时标签包装发放要认真核对,保持一致,原辅料应包装完好,每件附有合格证。

2、原辅料及成品的出库必须按照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效期先出、按批发放的原则。发出的物料,复核人员应重新核对,检查帐卡是否相符,是否坚持先下帐卡才发放,履行手续是否规范。

3、对出库的原辅料及成品,应详细做好原始记录,正确书写发货时间、品名规格、产地、批号、数量、领料人、发料人、收货单位等。

4、严禁白条出库。

5、出库商品必须履行双人签字手续。仓库保管人员与领料人员(发运人、车间领料人员)的签字。

6、须拆零的物料可根据其性质在指定区域拆包、称量,称量后被拆包件应封严后,放回原货位,并悬挂标志。

7、货物发放后应由仓库保管员及时填写货位卡和台帐,注明货物去向及结存情况。做到账、物、卡一致。

8、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库存情况进行盘点,如有差错,应查明原因,并及时纠正。

9、特殊物料如贵细药材、毒、麻、精神、贵重药原料等需双人备料,双人送料,双人收料,物料封口要加封条。 物料超额发放 

1、填单

生产车间如遇到定额发放的物料不够,需超额领料时,首先要认真检查原因,确认生产过程无异常情况经生产部门负责人批准,填写“超额领料单”。 

2、审核

“超额领料单”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人认真核算超额领用量,并尽量使用与定额发放物料相同批号批次的物料。

生产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转交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并签字。 3发放

按物料发放程序发放。 退料

1、退料原则:生产车间所退物料必须经质量管理部门质量管理人员确认无污染、无混杂、数量准确,生产上可继续使用的物料并签字。已印有批号的包装材料不准退料。

2、退料程序 1)申请

生产结束后进行结料时,领料人员根据批生产(包装)记录核对剩余物料品名、数量,填写《退料申请单》。 2)质量管理部门QA员到现场查核。

尚未开包的物料是否完整,封口是否严密,数量、批号、批次与批生产记录所示是否相符。 已开封的零散包件的物料,其开封、取料、结料是否在与生产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的洁净区内操作,数量、批号、批次与批生产记录相符。 如确认符合退料原则,即在“退料申请单”上签字。 如对申请退料的物料之质量产生怀疑。则应填写“物料请检单”进行检验。 如对申请退料的物料之数量产生疑问,则查对批生产记录,查找原因。 退料

1.生产车间收到经批准的“退料申请单”后,清点退料,复原包装,严密封口,贴上标签和封条。标签上注明品名、规格、批号批次、退料量。经手人、复核人签字。封条上注明日期,送回仓库。

2.仓管员凭“退料申请单”核对退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批次、退料量、退料日期。然后贴上退料标志,经手人签字。 3.退料入库,放置于单独货位,码齐,标志明显,确保下次发料时优先发放。 4.入帐。 标签管理办法

1、标签的设计与印制

(1)标签设计与印制应与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一致并符合药品包装管理办法规定。

(2)采购部门在订制标签时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防止标签外流,印制时应派质监员监督,印制过程中的废品应监督销毁。

2、标签的验收贮存

(1)标签进厂,仓库专人应按标准样、检查外观、尺寸、式样、颜色、文字内容,查看有否污染、破损,凡不符合要求,点数封存,指定专人及时销毁,做好记录,并由监销人审查签字。„„.不得做退货处理。

(2)质管部门应对每批标签检查是否注明生产单位、注册商标、批准文号、品名、规格、生产批号、装量、用法、剂量、生产日期、效期等内容。毒剧等特殊药品应按规定明显标志。并按企业所订标准样本要求核对内容,还应检查印刷质量,符合要求后,出具报告、评价放行。

(3)标签必须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专库(柜)存放,并上锁专人管理。

(4)每批新印的标签必须留样存档并注明印刷单位、印刷日期、印刷数量和验收入库日期。

3.标签的发放使用

(1)各种药品标签应按计划由车间专职人员领取,仓库保管员按车间填写的需料单限额发放,并填写标签发放记录,领、发料人均应在需料送料单上签字。

(2)车间专职领取人员按厂订标准核对品名、规格或批号、数量,并检查印刷质量,做好验收记录并负责保管。标签宜按品种、规格、批号分类,存放在专库(柜)内上锁保管,做好出入数量帐册。 (3)产品贴签工序应填报实用数量(包括损毁数量)。如果实用与领用数发生差额时,应查明差额原因,并做好记录。

(4)标签不得改作他用或涂改后再用。

4.标签的销毁

(1)车间或贴签工序剩余的印有批号的标签,不得退回仓库,应指定专人负责并在QA人员监督下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2)废止使用标签的销毁,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3)印刷药品标签的模版在未终止使用前,应采取严格防止标签外流措施;如模版要淘汰,企业应收回后保管或监销。

(4)印有品名、商标等标记的包装材料,应视同标签管理(实际外箱除外都做标签管理,包括铝箔),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谢性药品的包装材料上应有明显标志。 不合格品的管理

1、应立即隔离贮存于不合格品库或不合格 容器内(车间),挂上红色不合格标志。

2、每个不合格品的容器上都应标明品名、 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等。

3、不合格品应登记入“不合格品记录”或“不合格帐册”

4、应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如未入库的不合格物料,由供应部门通知供应商尽早处理。若已入的,应按退货或报废、销毁的管理规程尽早办理退货或报废销毁。

5、及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查明不合格的日期、来源、不合格项目及原因、检验数据及负责查明原因的有关人员等,分送有关部门。

6、由质量管理部门核实原因后,审核书面处理意见及程序,企业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执行,负责处理的部门限期处理,并详细记录。

7、正常生产中剔除的不合格品,应标明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妥善隔离贮存,按规定处理。

8、对损耗过高或整批不合格品,应由生产车间负责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质量情况,事故或差错发生原因,应采取的补救办法,防止今后再发生的措施,对其它批号的影响以及调查结论和处理结果。

9、必须销毁的不合格品应由仓库或车间填写销毁记录,经质量部门批准后,按规定监督销毁。

二、车间物料及产品的管理 产品管理的理念和程序与物料管理基本相同,对产品的管理也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中间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合理储存、控制放行、可追溯。

• 第一百一十五条 应当由指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料,核对物料后,精确称量或计量,并作好标识。

1、称量操作是药品生产一个关键控制环节,其风险主要为交叉污染,污染和差错,增设对称量操作的规范要求,提出原则性的要求,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称量操作程序

2、指定人员应为经过相应称量岗位操作的培训和考核的人员

3、应建立配料操作规程

4、称量操作前后应核对物料的名称,代码,质量状况,数量,包装等

5、核对正确后,进行称量(固体)或计量(液体),整件物料也必须称量,不可按标示量直接记录。

6、称量后,逐件作好标识(名称,代码,批号,数量及质量状态)

第一百一十六条 配制的每一物料及其重量或体积应当由他人独立进行复核,并有复核记录。新增条款

1、称量操作是药品生产的一个关键控制环节,其风险主要为交叉污染,污染和差错。

2、“他人独立复核”是指称量操作过程及以外,具有称量操作资格的人员来进行复核。

3、如在仓储区称量配料室称完后,进入车间后应由他人复核名称,质量状态后,再称一次。

4、目的是防止物料转移过程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5、应有复核称量记录

第一百一十七条 用于同一批药品生产的所有配料应当集中存放,并作好标识。

1、物料贮存和发放环节是较容易出现差错环节,物料集中存放和集中发放有助于减少存放和发放的差错发生。

2、标识应注明已称量物料的对应产品的名称,产品批号,物料代码,物料名称,物料批号,物料数量等信息。 任何一个粗心大意的行为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

第一百一十八条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在适当的条件下贮存。

1、增加对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确保企业对产品保护的控制。

2、中间产品的和待包装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是否按批准的生产工艺生产;人员培训是否到位;机器设备是否对中间产品产生影响;厂房环境尘粒是否微生物是否达标;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等。

第一百一十九条 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应当有明确的标识,并至少标明下述内容:

(一)产品名称和企业内部的产品代码;

(二)产品批号;

(三)数量或重量(如毛重、净重等);

(四)生产工序(必要时);

(五)产品质量状态(必要时,如待验、合格、不合格、已取样)。

目的:

1、为防止多品种,多规格产品同时存放,由于包装容器相同或相似,设置合理的标识,对标示的内容进行具体规定,增加目视管理的有效性,防止差错的发生。

2、通常使用标签方式进行标识。

3、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逐包装或容器均应有明确的标识,通常采用标签,最好内外包装层都有标签,外层包装标签应采取措施防止脱落。

4、标签的内容按本条款的规定填写。

中间产品质量保证

操作人员就不依法操作,标志清楚,发放、接收认真复核与启示录。确保包装窗口的清洁度和密封性,保证中间产品在中转过程中不受污染。 质量保证部门根据工序生产过程及结果评估中间产品是否正常,是否符合企业内控标准,并决定是否流转和使用。

产品合理储存同物料储存基本相同。

每批产品的质量评价由质量受权人签名批准放行。

对于不合格物料或产品,都需要受权人采取超标调查、偏差调查、质量风险分析,做出处理决定。 结束语

• • • • • 知道了,不等于会做; 会做了,不等于已经在行动; 开始行动了,不等于成为了习惯; 只有成为了好习惯,才是你人格的组成部分! 1%的错误可导致100%的失败! 让我们关注细节,重视细节,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产生效益。

谢谢!

物料管理规程培训试卷

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

GMP知识培训讲义(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心得

搅拌站物料管理

超期物料管理

SMT物料管理

促销物料管理

车间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培训义
《物料管理培训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