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新区科技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8: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新区科技局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是科技局组建的第一个年头,科技局全体员工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工作方法,紧紧围绕提高科技工作对经济工作的贡献率这根主线,按照高新区“二次创业”的要求,以目标管理为龙头,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重点,在优化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2007年主要工作

(一) 创新招商方法,圆满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为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我局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确定专人免费为进区企业办理注册手续,提供一条龙全方位服务。同时根据科技局的工作性质,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政府部门的科技资助经费,并且依靠优秀项目吸引创业投资。全年科技局共引进协议外资5000万美元,到位外资520万美元,市外内资18590.05万元,其中省外资金10660.05万元,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招商引资任务。

(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专业集聚

科技局作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和载体,努力做好为园区企业的创新服务工作,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全年组织了三批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申报、专家评审工作,全年共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产品45个。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工作,当年列入复审企业134家,复审通过92家,限期整改17家,取消25家。目前高新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96家,占全省的30%。

2007年,科技局根据《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的安排,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试点资格,全年共有14家企业通过评审,目前高新区共有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38家,占全市的63%。 今年以来,科技局通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发现高新区多数企业产品是采用软硬件技术结合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运行模式和人机交互界面,具有嵌入式电子设备的特征或相近的特征,销售收入占到高新区的69%,智能化仪器及设备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已十分明显,有必要在科技工作中有意识地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集群的创新度和集聚效应。今年,科技局努力加强引入产业技术资源和技术创新的支撑平台建设,采取企业或科研院所建设、政府支持的模式,建设一批为高新区重点产业集群服务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奠定创新集群发展基础。

目前,合肥高新区合肥高新区智能化仪器设备产业集群已通过了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遴选,合肥工大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建设中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已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产业集群技术服务项目80万元的支持;安徽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安徽省电力电网过电压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批准;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的“合肥市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科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合肥市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此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公共技术平台”等6个平台项目获得省科技厅2007年度科技平台建设计划项目60万元资助;同时省市共建的“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也已在高新区启动建设。

(三)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科技局积极探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模式新办法,认真组织研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的指标体系,并以此来引导高新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今年,科技局不但继续通过高新区科研计划项目和孵化企业的房租补贴来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降低创业门槛,而且从三项科技经费中切块专项支持园区企业申报专利,对于2007年度获得国外发明专利、国内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证书的企业及代理高新区内企业申报专利较多的中介服务机构给予奖励,此举对于强化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培育园区企业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2007年,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东华科技的发明专利“ 用低级烯烃连续生产低级仲醇的工艺方法”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SS--型数字化色选机”和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制冷空调设备检测技术、装置及标准的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合肥辰工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科大讯飞等13家高新区企业成为合肥市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占全市的62%。

(四)深入推进高新区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设

今年以来,科技局围绕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这一关键问题,紧紧抓住《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的契机,积极联系科技部、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分别在政府基金申报、新三板市场、科技保险、创业投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将合肥高新区纳入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和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地区。

1、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资金和项目

为进一步扶持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壮大,努力解决其发展过程中资金匮乏“瓶颈”,我局一心一意做好支撑工作,全年共组织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00多项,为企业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科技经费超过一亿元,其中,欧普康视科技(合肥)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获得1585万元科技部创新基金资助,达到高新区获创新基金资助的历史最好水平;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00万元资助;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470万元资助;合肥天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财政部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补助资金650万元;合肥开尔纳米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65家企业获得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和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总资助金额2305万元; 安徽广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32家企业获得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总资助金额456万元;安徽六方深冷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获得合肥市创新基金有偿资金3900万元资助;龙迅半导体科技(合肥)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获得安徽省人才资金70多万元。

2、争取进入新三板试点

自2006年1月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正式启动以来,运行情况良好,目前已有21家企业进入系统挂牌交易。为争取将合肥高新区纳入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第二批试点,科技局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年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完善申请材料,草拟了协议文本和成立了高新区负责监管进入代办转让系统企业的专门机构,完成了158家符合上市条件企业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积极与科技部和证监会加强沟通。今年科技局共举办了四次高新区企业股份报价转让工作会议,邀请了证监会、科技部、深圳证交所、国元证券、广发证券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会与企业交流,共有80余家成长期企业参加了会议,有效宣传了新三板对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扩大融资和规范管理的促进作用。

9月27日,合肥高新区进一步出台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文件规定,在2年试点期内,高新区资助股改的企业每家5万元,进入代办转让系统的企业每家30万元。文件的出台,极大促进了高新区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参与新三板的积极性。10月下旬,安徽安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六方深冷股份有限公司推荐挂牌备案文件已正式报送中国证券业协会和科技部。目前,正在等待来自证监会和科技部的进一步消息。

3、争取合肥高新区成为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地区

根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中国保监会和科技部已组织开发并确定了第一批科技保险险种,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营业中断保险、出口信用保险、高管人员和关键研发人员团体健康保险和意外保险等6个险种。其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科技部、中国保监会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险创新试点城市和火炬创新试验城市中选择科技保险试点地区。为争取将合肥高新区纳入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地区,科技局积极编制申报材料,加强与科技厅和省保监局以及相关保险机构的沟通,并出台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保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鼓励企业进入科技保险创新试点的政策,并与有关保险中介机构签署了共同开展科技保险宣传推广的合作备忘录,力争进入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地区,为高新区内企业研发生产保驾护航。

4、积极搭建创业投资平台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转暖和创业板的即将推出,各种创业投资机构也纷至沓来,在合肥高新区的活动日趋活跃。科技局抓住机遇,依托创业中心的金融孵化平台,深入调研优质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编制高新区科技项目招商汇编,并组织企业与投资公司实现对接。今年科技局共接待了江苏高科投、江苏金诚创投、深圳达晨、招商局科技集团、三一集团、宇通集团等十余家创投机构、上市公司和私募股权基金对高新区投资环境和融资企业的调研。据初步统计,今年创投在合肥高新区的投资到位的资金已过亿元,其中,凯鹏华盈中国基金(KPCB China)对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注资700余万美元,江苏高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合肥南亚桑拿设备有限公司约4000万元,安徽省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合肥邦略通信科技有限公司800万元,江苏盛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合肥合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400余万元等。

(五)孵化器和留学生园的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1、组织了孵化器企业用房用地需求调查并召集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会,使企业与房屋开发商和政府管理部门有了面对面的直接交流;

2、完成科技部组织的“中国科技创业大赛”合肥高新区孵化器企业的参赛申报和培训工作;

3、受省科技厅的委托草拟了《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章程》。

4、组织第六届华东孵化器网络年会安徽省的筹备工作及参加年会交流活动。

5、协助省科技厅完成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的孵化器20周年成果展。

6、协助完成高新区部分在建(拟建)项目土地变性的申报工作。

7、对高新区孵化器的现状作了初步的调查分析。

(六)组织开展全区科普活动

按照管委会的要求和分工,科技局积极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活动,主要负责科普进社区活动。在此项工作中,积极配合社管局建立科普志愿者档案,定期安排科普宣传内容等相关的科普活动;按照市科协的工作部署,多次举办大型科普图片在各社区巡展,配合科协开展200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发放科普宣传材料向社会宣传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等一系列活动。

(七)加大科技工作宣传力度

2007年,科技局通过第七届“项目-资本”对接会、APEC论坛、徽商大会“才智交流专题”之合肥留学人员创业园项目展、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等展会的参展项目组织和布展工作,宣传了高新区的投资环境和科技企业的风采,提升了高新区科技工作的显示度。

二、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1月1日开始,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开始执行,高新区面临着税收优惠政策并轨后新的挑战,需要加快实施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局将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责任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使命感,认真研究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在合肥高新区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发展环境。实现在新的一年里更好更快发展。

(一)促进高新区创新型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

科技局将着眼于智能化仪器设备产业集群的形成,探索建设智能化仪器设备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完善嵌入式智能系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产业技术联盟的形成与发展、推进行业标准和形成行业技术与品牌优势。通过产业集群的打造实现各类创新资源在合肥高新区的汇聚。

(二)服务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产业价值链高端

大企业能带来综合实力的跃升,具有强大的资源凝聚力和产业号召力,引领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是地方财力的重要支撑,因此,2008年科技局将不遗余力的为大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争取帮助50%规模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强度;积极围绕大企业争取和配置国家、地方的重大研发项目,围绕大企业的技术促进形成地方、国家和国际标准。

(三)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完善对园区孵化器的分类指导,提高孵化器运营和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多途径探索专业孵化器的发展道路。明年将按照科技部“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的部署在全区孵化器内探索建立创业导师制度,进一步提高孵化器企业的创业成功率。

(四)通过深化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推动高成长企业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争取在2008年获得新三板和国家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地区的资格,逐步建立从区域股权托管交易到全国性的新三板和创业板挂牌上市服务的服务平台,为创业投资提供方便,为高成长型企业的迅速壮大提供支撑。

(五)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深入研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的申报要求,强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全区科技企业专利成果普查,为专利技术和成果的转化进行分类指导,提供依据和数据,努力引导企业向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我们相信,通过科技局全体人员踏实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一定会全面完成设定的目标任务,为我区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某高新区科技局某年工作总结

某高新区科技局某年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科技局工作总结

高新区科技局工作总结
《高新区科技局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