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2: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

许多人理解的教学创新是一定要学生创造发明出前人没有的东西,把创新过于神秘化。过去,我们的教学追求结果的新颖,而不探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具个性的特色,使创新教育的探索停滞不前。表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是机械琐碎、答案唯

一、思维僵化。许多人学了十多年的母语,竟然写不好一封信。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一、创设民主的语文教学氛围

今天的教师应担任什么角色?韩愈在《师说》里讲“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讲的是能者为师。可是我们在教学的实践往往把师道尊严摆在高高的位置上,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应有的创造与特色。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要的是创设民主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具体体现在:

1、鼓励质疑问难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是错误的发问,也不应该训斥和嘲笑,而加以点拨和引导。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就养成了想问、敢问、善问的好习惯,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笔者在平常听课中也常常发现许多精彩的发问。例如:有一位老师教《飞夺泸定桥》一课,就有学生问:题目为什么用“飞夺”?老师抓住这题眼,直奔课文中心,把课讲得紧凑精彩。学生理解得也深刻。

2、激励大胆的想象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通过扩想、续写、假想、画图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对课文概写或略写词句的内涵加以扩展充实,如教《再见了,亲人》一课,可以让学生扩想一番:当时的战斗情形是怎样的,大娘是怎样送打糕的。又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让学生想象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形。

还有教《坐井观天》、《凡卡》等课文结尾言尤未尽,深刻含蓄,可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样。凡卡把信寄出后爷爷会不会收到呢?让学生续写。

对未经历也没体验过的事,凭借想象去假设一番。如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后,让学生联系课外阅读和影视,以《海底漫游》等为题让学生漫谈或作文。

把课文演变为直观形象的图画,是促进学生理解、锻炼想象的好办法。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詹天佑》等课文,可以让学生画简笔画显示金龙洞的内部情况,画出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3、培养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变通思维、逆向思维。如教《将相和》,有老师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有个学生说喜欢赵王,而不是蔺相如、廉颇。学生说的理由是蔺相如原来只是门客,而赵王重视他的才华,不拘一格起用他,他是个好皇帝。这个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保护这一些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世纪的学习方式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说明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合勇于创新的精神。如教《圆明园的毁灭》,老师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老师把问题归纳成几方面的问题,就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把问题一一解决。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今年高中以全面开设研究性课程,小学引入研究性课程势在必行。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主动地参加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如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对老舍先生的生平和创作做研究。我们不是强求学生必须提出一些什么新的观点,而是让学生通过研究,知道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新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体验研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注意让学生建立一个整合的概念,把生活中、各科学习的知识整合、归纳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推陈出新,使语文教学真正提高效益。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课内外、学科之间联系的大语文教学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效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论文

小学语文作文创新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创新

小学四年级语文创新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如何创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