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听写回归语文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3 17:5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恋“练”不舍

——让听写训练回归语文课堂

淳化县方里学区中心校

宫迎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事实上,“语”乃“文”之本、“文”之源,口语交流才是人们日常信息交流的主渠道,而良好的日常交流需要正常甚至较强的听力。作为语文教师,为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运用网络、运用多媒体等来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时,更不能遗弃一些传统的有益的教学手段,如最基础的听写训练等。我们不妨在日常教学中见缝插针,使出花样,予以巩固,让听写更有效。

一、变身内容,增强听写的趣味

传统的听写一般都只听写生字或词语,但这样仅仅只复习了语文的字词,功能太过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听写的作用。而我们的语文也不仅仅是学习几个字、几个词语而已。所以听写作为一种检测方法,也不应该仅仅用来听写生字词语,小小的听写照样可以大有作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在听写的内容上花了一些心思——给它变变脸,让听写更有趣。

1、借助词义听写

顾名思义,就是说出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生字新词的书写,还可考查了他们对字词的理解,更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学生的听写兴趣也很浓厚。如我在听写时经常这样做:

师:有这样一个词语,人们常常用它来形容一件艺术品非常逼真,就像真的一样。你想到了吗?(栩栩如生)

师:看到这个词语,你的眼前到处是黄色,除了黄色还是黄色,实在分不出界限。想到的同学请赶快写下来。(浑黄一体)

师:有人为了学习、工作到了顾不上吃饭,也忘记了睡觉的地步。人们经常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这样勤奋学习的人?(废寝忘食)

师: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沉默不语,一句话也不说。(一声不吭) 师:革命战士遇到危险,丝毫不改变脸色。(面不改色)

就这样,学生通过听“此”写“彼”,既掌握了词语,又理解了词义,还培

养了语感,真是一举三得呀!

2、根据近反义词、音同音近词听写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同音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交叉出现在课文里,给学生熟练掌握字词增加了难度,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也出现了畏难心理。为此,我就结合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设计与此相关的听写内容。如我在听写三年级上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就用了这种方法。

写出:发抖、抽泣、哽咽、尽力的近义词。(颤抖、啜泣、呜咽、竭力)

欢乐、揭露、缓慢、失血的反义词。(痛苦、掩盖、迅速、输血)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有趣的汉字”这块内容中出现了“枇杷”和“琵琶”两个同音的词语,我先报读音,接着对学生说:“一种水果。”然后说:“一种乐器。”让学生分别写出这两个词语。

再如听写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爱慕”和“分辨”时,我紧接着说了“屏幕、日暮”和“辩论、辫子”,在比较中复习旧知,掌握新字。

3、结合课文内容听写

语文字词教学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听写可以将字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蒋军晶老师执教《月光曲》一课时,在处理词语听写时,就是这样做的。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啊,讲的是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一笔一画工整有力„„

蒋老师用自己叙述性的语言,让听写的词语在和课文有关的语境中出现,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又降低了听写的难度,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扩大听写范围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每组课文都有一个专题,在听写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两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以后,我要求学生写出与专题有关的名言警句(课内、课外各两句)。

事实上,听写的内涵可以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中高段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课文潜在的语文因素,把听写的范围拓展到文中或与课文知识有关的名言佳句、唐诗宋词、精彩片断,甚至选择短小精悍、生动精彩的文章,让学生高速

度高质量的听写下来。可以说“听写”是听的强化,是写的检验,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前提,一种形式。经常练习,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既扩大了听写的范围,又增加了学生进行听写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长久坚持,还能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变身形式,激发听写的兴趣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生来就有喜新厌旧的本能,对于好奇刺激的东西,儿童一心贯注;对于枯燥平常的正事,儿童自然逃避。根据儿童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我在听写时经常变变花样,激发孩子听写的兴趣。

1、动作演示法

文中一些动词或表示某种神态的词,可以采取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猜,然后写下来。这不仅使听写变得生动有趣,还是一种语感训练,以后学生想到这个词,自然而然会在其脑中浮现具体画面,这些词就不再是生硬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形象了。

如:听写《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的词语时,当学生看到我略显夸张的“大喜过望”和“垂头丧气”两种截然相反的神态时,露出一脸的自信的微笑,迅速落笔写下这两个词语。

2、猜谜法

学生都喜欢猜谜,把一些常见的字谜和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编的字谜收集起来,在听写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如师说: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生写:缺衣少食。

3、借助工具法

借助录音的手段,以旧知识引路,导入新课。课前,教师精心组织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组成一段话,录好音,再让学生根据录音听写下来。这样的听写,通过形式多样的旧知复习,顺利地导入新课的教学,丰富了课堂训练的内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一文,我让学生听写了这样一段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听写完毕,我在大屏幕上打出这句话,然后说道,这是十九世纪一位伟大总统的心声,想知道他是谁

吗?这样的听写巧妙地引出课题,又让学生对林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课文《鞋匠的儿子》的阅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常常让学生听写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或中心。

4、特殊奖励法

就是每次请连续三次听写全对的同学来代替老师报词句,自己当然就“免考”了。如果同时具备条件的同学比较多,就让他们在听写前玩个游戏,决出胜负,最终的胜利者往往忍不住高声欢呼,来享受这次特殊待遇,一旁的学生个个投来羡慕的眼神,都暗自下决心要努力争取呢!这样,在相对枯燥的教学中,既放松了心情,又激发了兴趣,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努力达到预设目标。

三、变身批改,提高识错的能力

传统听写后一般都是老师一人埋头批改。一个班人数若45人以上,教师批改所花费的时间不会少于1节课。长时间的大量的批改也容易造成老师“视觉疲劳”,有的错误不能及时发现,甚至错的题批得多了,自己也搞糊涂了。这样的批改费时费力,而且批改准确度不高。那我在平时的听写后一般让学生批改,给学生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批改,严格要求。

听写本收上来后,让学生改同学的作业,他们往往会特别仔细,恨不能多揪出几个错别字来。而学生在找错别字的过程中,自己也进行了一次复习;在找出错别字的同时,对自己更是一种提醒。具体做法:全班8个小组,每小组轮着批改。比如,今天第一小组批改,明天第二小组,也可能是随机让某一小组批改。批改时要求每个字都要打小勾,防止一目十行不仔细,也防止大勾影响卷面整洁。错的地方圈起来,漏的地方打问号。批好后,批改页右下角写上几组几号,表示谁批改谁负责,责任到人。

2、及时订正,教师把关。

学生拿到自己被批好后的听写本后,要求及时订正。订正批改好后,由我来打成绩。也是最后把关学生的批改和订正。错字要连词订正3遍。如发现有错误未批改出来,批改的那位同学不仅要把那个词写三遍,他的总成绩也要扣分。

四、变身评价,不忘锦上添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叫足额中要不断鼓励孩子,要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才能有动力不断做得更好。我的做法是:

1、每次听写,只要孩子得满分,我就立马在孩子的听写本封面画上一个红艳艳的“☆”。这看似简单的小小举动,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肯定,一种夸奖。每得到3个“☆”,就可以换一张听写奖励卡,每得到3张奖励卡,就可以领一张写给家长的“喜报”。这个奖励制度,激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大家你追我赶,谁都不甘落后。

2、对于个别学困生,我也适当放宽要求。比如,我们班有个男孩子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经常听写不合格,有次听写竟然得了60分,我马上表扬说:“你的听写进步很大,说明这段时间你很努力,要表扬! 如果接下来2次听写你也能拿60分,你也可以获得一张奖励卡。”他一听两眼都放光了。果然,以后的听写,他都积极准备,只要有3次听写达到60分,我就郑重其事的奖励他一张奖励卡。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积极性,不断肯定和鼓励孩子,孩子才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

听写,作为语文练习的轻骑兵,在其身上巧妙地实施一些变脸,通过对其内容、形式、评价、批改的变变脸,使听写焕发新的活力,从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这样的听写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避免提笔忘字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盘活学生的存量语言,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语言变得丰富起来,语文的素养也必将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3)《小学语文教学》 山西教育报刊社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

让背诵回归聋校语文课堂

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让语文课堂回归本性

还原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本真

让绿色回归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绿意盎然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让听写回归语文课堂
《让听写回归语文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