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8: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包括荣誉感和羞耻心两方面。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正确荣誉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有正确荣誉感的人,能够坚持事业重于荣誉的原则,把荣誉当作社会和人民对自己的鼓舞与鞭策,当作新的起跑线。羞耻心是荣辱观的另一个方面,只有真正做到耻辱之事不可为、羞耻之心不可无,才能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既要调动人们的荣誉感,又要激发人们的羞耻心,才能使人们明确自己行为的正确价值取向。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就是要使“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赞扬和奖赏,使具有这些思想和行为的人得到荣誉;就是要使“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指责和惩罚,使具有这些思想和行为的人感到羞耻。这样,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道德价值导向明确,并长期坚持下去,人们的思想才能稳定,行为才有遵循,社会才能和谐。

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与树立,高校责无旁贷。高校应突破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大学生自己应当主动学习积极向上,提升自己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中的培养与树立,高校责无旁贷。高校应突破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途径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培育高雅校园文化,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教师师德为导向,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带动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实践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师德建设;社会实践

胡锦涛总书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指示。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表达,是指

导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的标杆。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并遵循以下原则,采取灵活多样而又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高校成为强音,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点滴做起的原则。应立足自身,注重言行,着眼养成,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以团结互助为荣,就要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师长同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尊重和爱护他人。以诚实守信为荣,就要培养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以遵纪守法为荣,就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以艰苦奋斗为荣,就要培养艰苦奋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总之,要从点滴的养成中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为人师表原则。除了在课堂上的知识讲授外,教师自身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不经意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1],师德师风同样影响着校风学风。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以自己的行动说服学生,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价值取向原则。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就业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选择性和差异性增强,在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上,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2]。先进文化成果引进的同时,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也大量渗入,冲击着我国传统美德和荣辱观念。由于各种观念和信息鱼龙混杂,如果辨别力不强,很容易在认识上产生一些偏颇。这就要求我们在荣辱观教育中,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失衡现象,帮助他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以知荣明辱的价值取向,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

(四)典型引路原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人物是高校师生敬仰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是开展荣辱观教育的宝贵资源。要善于总结和发现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把他们的崇高思想品德传播到广大师生之中,变成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宣传校园里的好人好事,激励广大师生尊荣弃耻、见贤思齐,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

(五)系统性原则。家庭、学校、社会分别作为个体要履行其职责,同时又必须相互配合、

相互补充、共同推进[3]。首先要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日常性、权威性和感染性。其次要抓好学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当前首先要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进”建设,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把“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要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广大学生报国企业行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中去,加强指导,积累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以宣传荣辱观为导向,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校报校刊、班会团会、讲座报告等形式,让校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角落、每一言行都无处不在地体现“八荣八耻”荣辱观。通过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但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等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中华民族历来身体力行地倡导艰苦奋斗,但是报刊上展示各种奢侈生活方式的新闻、隐性的或显性的广告铺天盖地,豪华、顶级成为流行语,以致在一部分社会成员中形成了以奢侈为荣的心态[4]。”这些现象对正在成长的青年大学生发生了消极影响。

同时,要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八荣八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提炼荣辱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荣辱观;在社会实践中升华荣辱观;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荣辱观;使自己成为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行者和楷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树立正确荣辱观

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和谐社会新风尚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正确的荣辱观

树立正确的校园荣辱观 演讲稿

大学生如何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正确荣辱观倡导文明新风尚

树立正确的校园荣辱观 演讲稿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