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史综合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8: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七年级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野兽

B.大家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将吃剩的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在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2、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①尧 ②黄帝 ③皇帝 ④炎帝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

A.按军功授爵赐田宅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私有现象 D.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5、2010年5月l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出塞

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李春——赵州桥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祖冲之——造纸术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公元207年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的曹操 “志”在 ( )

A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8、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 )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

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10、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 ( ) ①加强南北交通 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③乘龙舟游江都 ④开通一条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2、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1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1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的图是根据相关史实制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6、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下面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

A.春秋

B.战国 C.三国两晋南北朝

D.隋唐

17、关于《资治通鉴》,不正确的是

A.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按年月日顺序叙述原始社会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18、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隋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明朝 D.秦朝、宋朝

19、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他们应该收集哪些历史人物的资料

①陈胜 ②项羽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⑤岳飞 ⑥戚继光 A.①③⑤⑥ B.①④⑥ C.③④ D. ④⑥

20、观察右边漫画,请为该漫画选择一个最佳主题

A.大清盛世 B.闭关锁国 C.和谐社会 D.自给自足

二、非选择题

21、秦朝与西汉的地图及人物的对比。

一、秦朝疆域图

二、西汉疆域图

(1)图一与图二中A、B字母分别代表秦朝和西汉的首都的大致位置,请分别

2 写出A、B所代表朝代的首都的名称:

A:

; B:

(2)历史上著名的“秦皇汉武”分别是谁?(写出帝王名称即可):

秦皇:

; 汉武:

。 (3)秦皇汉武对待儒家文化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

秦皇的做法:采纳

的建议,对儒家采取了“

”; 汉武的做法:采纳

的建议,推行“

”的措施。

(4)你认为上述两位皇帝,谁更胜一筹?理由是什么? (1)A:咸阳; B:长安。

(2)秦皇:秦始皇; 汉武:汉武帝

(3)秦皇的做法:采纳李斯的建议,对儒家采取了“焚书坑儒”;

汉武的做法: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措施。 (4)答:更胜一筹的人物:秦始皇/汉武帝 ;

理由是: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大一统的巩固措施。

汉武帝:使西汉达到鼎盛时期,知错能改.

23、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骞始开通西域道也。

——引自《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引自《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中的“西域”狭义上是指今天我国的什么地方?该地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3)材料三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行这一制度的意义。

(1)新疆天山南北地区(答新疆也对)。西域都护的设置。

(2)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适当给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或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中国古代史综合练习题 ——

中国古代史综合问题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上册试题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资料

中国古代史_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综合试题
《中国古代史综合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