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1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6: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浙江省2009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采编业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职业记者的发源地是()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意大利威尼斯 D.美国纽约

2.“你对北京印象如何?”这个问题属于()

A.闭合式提问 B.开放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激将式提问

3.新闻的真实性,要求()

A.有闻必录 B.纯客观报道

C.用事实说话 D.渲染细节

4.按事实的重要性程度递减来安排报道的结构,称为()

A.金字塔结构 B.倒金字塔结构

C.自由式结构 D.时间顺序结构

5.在通讯家族中,数量上占据比重最大的是()

A.人物通讯 B.事件通讯

C.工作通讯 D.风貌通讯

6.广播新闻中,对重要的信息必须做到()

A.刻意重复和强调 B.避免重复和强调

C.请专家出面来传达 D.发布过程中穿插音乐

7.教材中所举例的电视专题片《共产党宣言》,属于哪种风格?()

A.新闻式风格 B.政论式风格

C.抒情式风格 D.戏剧式风格

8.法制新闻与其他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体现在()

A.要迅速及时,讲求时效 B.要真实准确

C.要主题鲜明,角度得当 D.要平衡报道,防止干扰司法公正

9.设计消息导语时,有一种修辞手法的实质是“一种感情的转嫁”。这种手法是(

A.比喻 B.对比

C.借代 D.拟人

10.提出记者“要学会写视觉新闻”这一观点的新闻界前辈是()

A.穆青 B.范敬宜

C.邵华泽 D.梁衡

11.报纸编辑工作是在报纸什么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

A.出版过程 C.策划过程

B.生产过程D.发行过程

12.报纸编辑对于新闻素材而言,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A.指挥和把关 C.策划和把关

B.创作和把关 D.再认识和再创作

13.报纸策划社会公益活动,并将其作为新闻报道出来,这种方式被称为() A.读者参与式报道 C.报纸介入式报道

14.新闻语言的最大特点是() A.娱乐性 C.通俗性

15.下列标题结构中,无法成立的是() A.主题+副题 C.引题+副题

B.引题+主题+副题 D.引题+主题 B.新闻性 D.精准性

B.体验式报道 D.重点式报道

16.将头条、倒头条、简讯、版心各自按照版面内部区序的重要程度排列,照顾到各种题材

的新闻稿件及其新闻价值的大小,这种版式是() A.静态版式 C.传统版式

B.模块版式D.创意版式

17.在影视编辑中,表现蒙太奇又称为() A.对列蒙太奇 C.心理蒙太奇

B.交叉蒙太奇 D.抒情蒙太奇

18.电视节目制作中,从现成的电视节目或影片中节选借用的镜头叫做() A.插入镜头 C.资料镜头

B.交代镜头D.反应镜头

19.将几乎同时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行展开,分头叙述的电视镜头组接方式

常常称为() A.隐喻蒙太奇 C.重复蒙太奇

B.平行蒙太奇 D.交叉蒙太奇

20.评论写作中,从总论到分论,从观点到材料的论证结构方式是() A.归纳式结构 C.演绎式结构

B.并列式结构 D.递进式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记者采写的内参,有以下几种类型() A.揭露型 C.情况反映型

B.讴歌型

D.批评建议型

E.诉讼型

22.一个好的采访选题,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特质?() A.时效性 C.重大性 E.国际性

23.按表达方式来分类,消息导语可以分为() A.叙述式导语 C.评论式导语 E.拟人式导语

24.电视分镜头稿本的写作要求有() A.充分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 C.画面形象简洁易懂

E.对话、音效等标志明确清晰

25.使新闻语言简洁明了的途径有() A.深思熟虑,胸有成竹 C.突出主要新闻事实 E.多用数字

26.策划报纸需要明确两个前提,即办报思路和编辑思路,其中编辑思路规定了以下哪些方

面?() A.立场原则 C.读者对象 E.风格特色

27.报纸编辑改写稿件的主要方式有() A.改变主题 C.改写导语 E.改变结构

28.按照体裁来分类,目前的电视新闻可以分为哪几类?() A.消息类新闻节目 C.杂志型新闻节目 E.非时政类新闻节目

29.电视新闻评论具有哪些特点?() A.声画兼备 C.视听结合 E.双线互补

B.深入浅出D.趣味性强B.专题类新闻节目 D.时政类新闻节目

B.改变角度D.改变体裁B.传播内容D.报纸水准

B.结构简单,长话短说 D.多用成语、俗语、典故

B.分镜头运用流畅自然 D.分镜头之间连接明确

B.描写式导语 D.述评式导语

B.典型性 D.独家性

30.述评兼具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特点,在写作上有它自身的一些独特性() A.论题新颖,选材精当 C.夹叙夹议,事理交融 E.迅速即时,轻便灵活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1.新闻敏感 32.临时准备 33.音响资料 34.读者参与式报道 35.平衡性选择 36.蒙太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7.简述电视专题片的特点。

38.简述新闻“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39.电视新闻的串联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40.新闻照片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1.结合新闻实践,阐述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

六、案例题(本大题12分)

42.根据所给的新闻素材,改写成一则消息。

要求:①准确概括事实;②主题集中,角度得当;③设计有特点的导语;④制作符合消息规范的标题;⑤文句通顺,无错别字;⑥限制500字。

2008年9月1日,新学期开始。在上海,开学短短两天时间,就有4名学生相继选择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年龄都在12至15周岁之间。

昨天,记者对杭州6所中小学的学生,做了300份的‚生命意识‛调查问卷后发现,小学生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而初、高中生对死亡、生命的认识稍清晰,但仍有个别学生,将死亡看作‚补补血就可以了‛。

仅是这个‚个别‛也让人惶恐,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它可能就是整个世界。更令人忧心的是,常年工作在心理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普遍认为,目前的生命教育多数为安全教育,而多数家长忽视甚至拒绝向孩子灌输关于‚生、死‛的概念。

什么是死亡?问卷显示,66%的小学生认为‚人死了,生命就结束了,不会再活过来‛,而34%的小学生对死亡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有7位小学生认为,人死了就是‚睡觉、做梦‛,而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有一位学生选择竟然是:‚死了就是没有血了,补补血就行了。‛

什么是‚有生命的事物‛?这是调查问卷中最后一道题,在小学生的回答中,没有看到

B.即事明理,注重分析 D.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任何异常,学生回答得最多的是:花、草、虫、鸟。

但在中学组,这个答案则显得有点‚另类‛,有初中生表示,电脑是有生命的东西,更有一位高中的同学认为‚电脑游戏是有生命的事物‛。

为什么小学生不会对生命认识有偏差,而中学生竟然会产生这样的误解?杭州紫阳小学教《品德与社会》的宋宵老师认为:‚这是不是表明我们的生命教育在退步?‛

在小学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浙江教育出版社)课本上,第一单元就是‚珍爱生命,崇尚科学‛。内容有培养良好的生命习惯,让学生远离烟、酒,还有认清毒品、认识邪教等等。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样的内容不在少数。在课文中,偶尔也会提到违反交通规则,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接触毒品,会伤害自己,但是,这些就是生命教育吗?

‚生命教育不能等同于安全教育,‛紫阳小学赵海娟老师表示。赵老师目前是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老师,同时,她也是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母亲,双重身份让她对生命教育有更深的体会。

赵老师说:‚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从小学课本来看,不单是我这门的课本上,包括语文书上,都有许多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由于常年的灌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非常清晰的安全观念。安全教育是教导孩子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教他们过马路时注意安全、不要接触毒品等等,而生命教育更体现在内在层面,它教育孩子从内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这些内容在我们的课本中没有系统地体现,它却散落在各种科目的文字中。‛

什么是生命教育?在朝晖中学翁艳燕老师眼中,生命教育应该包括三块:青春、健康、安全。‚人应该对生命有敬畏感,‛这是朝晖中学校长提倡的一句话。怎么有敬畏感?翁老师建议:从拒绝‚温情‛教育开始。

翁老师说:‚今年上半年,河南有个小女孩,因为上课看小说被老师批评,选择了自杀,其实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许正是家长从小的‘温情’教育害了孩子,总是告诉他们:死是一件很朦胧的事,死了就是去一个很美好的地方。以至于孩子碰到了困难,想不通就想去那个没有负担的美好的地方。其实这都是不对的,应该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让学生认清楚死亡是什么,如果把这件事再拖到初中,就有点晚了。‛

到底要怎么跟孩子解释死亡,才不会让他受到伤害,又能告诉他事实呢?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孙老师提了个建议:从小动物、生活入手。

孙老师说:‚生命、死亡对于小学生来说实在是个太复杂的概念,说得太科学了,他们不会明白,倒是可以从小动物入手,告诉孩子要爱小动物,告诉他们小动物的生长状况。同时告诉他们热爱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生命教育。从这些角度来说,我想孩子比较能接受,他也能从中得到正确的生命教育。‛

而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杭州高级中学梅青老师表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说。梅老师说:‚从心理学上来说,直接谈话会降低群体的自杀率。学生有时候可能会产生厌世的情绪,这时候家长如果已经察觉了,但因为担心害怕而没有跟孩子及时地进行沟通,可能反而会助

长这种情绪,这时候诚恳地坐下来和孩子直面这个问题,比憋着不说好得多。‛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3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4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2

新闻采编

新闻采编工作总结

新闻采编个人简历

新闻采编(定稿)

新闻英语 新闻采编

新闻采编简历

新闻采编教学大纲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1
《新闻采编业务试题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