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开学了,你适应吗?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1: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学了,你适应吗?

深圳中学 王秋英

“到新学校上学两周了,我好象踩在棉花上过日子,迷迷糊糊的。老师不熟悉,同学不熟悉,课程一下子难了很多。上课听老师讲,好象都明白了,但一回家做作业,却一个也做不出来,也找不到人问。想起未来,想起自己,觉得很茫然。这样的适应期不知要持续多久?希望快点过去吧。”(摘自一个学生的日记)

“我是住校生。每天最难过的就是放学后。吃晚餐的时候,会想如果在家里,妈妈会做什么好吃的;晚上排队冲凉的时候,会想到如果在家多好;晚上睡不着,因为宿舍里聊天的人太多了。每天我都想回家,但家在关外。只能一遍一遍地给妈妈打电话。想象中很美好的住校生活原来是这样的,一点也不美好。“(摘自一个学生的日记)

开学了,对每个学生来说,意味着新的开始——抛弃过往,从零开始。对于初

一、高一新生而言,即刻来临的学校生活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憧憬与惶恐,梦想与担忧,个中滋味恐怕更复杂些。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人际关系,在感受新鲜与刺激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种种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是挑战,也是成长的机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适应期如果过渡得比较顺利,学生就会很快地投入学校生活,玩得愉快,学有所获。反之,初

三、高中三年则是一个漫长痛苦的里程。因此,了解新生的种种心态,对新生施以多形式多层次、共性与个性兼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入学适应教育,是初

一、高一新生入学后的非常重要的第一课。

新生有哪些不适应?

失意型:对于那些没有考上自己预期的学校,或者虽然考上了中意的学校,却没有如愿地进入重点班的学生来说,新的生活并没有使他们从挫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沮丧、怀疑、动摇,整天想着转班、转校,对过去既怀念又备感失落,对新生活既冷漠又焦躁。他们对新学校有着本能的抗拒。这样的心态显然是无法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和学校教师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疏导与教育,多鼓励,帮助新生建立“活在当下、着眼将来”的心态,以昂扬的斗志去主动适应新生活。

松懈型:有的同学经过初三一年的漫长而艰难的备考,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难免会长出一口气,松懈下来。有的同学在初中被老师亦步亦趋地管惯了,上了高中后发现高中老师不象初中老师那样管自己了,于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听课漫不经心,作业稀稀拉拉,稀里糊涂地过日子。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自己面临太多的困难,比如功课跟不上,与同学难以相处等,这些困难是他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于是他们就会寻求其他途径的解脱,沉溺于一些不良嗜好中。而相当多的家长也没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总以为孩子长大了,住校了,可以少管一些了,放松了对孩子的关注。这些孩子,还没有起跑,就已经掉了队。在笔者的工作经验中,有相当多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就属于这种情况。对这些孩子,家长和教师要向他们讲解高中学习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在高中会遭遇的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新的学习生活。

担忧型:对更多的高一新生来说,他们对新学校充满了憧憬,也有着不少担忧。担忧是否能适应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能保持原先的优势,是否能与新同学和睦相处„„而那些离开家庭,开始住校的孩子,担心的就更多更复杂了。这些太多的不确定让他们害怕,他们怀念过去的学校过去的同学,不知道该怎样规划自己的新生活,所以在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新生们会与过去的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面对不确定,担忧、害怕是必经的心理历程,但如果不施以相应的辅导,极可能影响新生对新学校的投入与适应。

惶恐型: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这次改革力度之大,变化之剧烈,是中国教育史上少有的。那么,对于很多高一新生来说,在担忧之中又有了一些惶恐:高中新课程究竟是什么?与传统课程有什么不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哪些变化?新课改对他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对高考有什么样的影响?当这一切都不明晰的时候,他们就会惶恐、茫然。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应该放在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应该包括这方面的内容。

新生需要哪些入学适应教育?

生涯规划的指导。过去,所有学生的目标都是整齐划一的:考大学,成绩好点的想上名牌大学,成绩一般的朝重点大学努力,成绩稍差的就盯着本科使劲儿。除此之外,对于未来一脸茫然,更谈不上规划。很多学生都上高三了,还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朝哪个方向发展,甚至还有不少学生到报志愿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选的X科与自己想报的专业不匹配。

而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给改变提供了要求和可能,高中新课程的核心在于给学生提供了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从而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可以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来发展自我。每一个高中生从一入校开始,就应该规划自己的三年高中生活,为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他就可以有意识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主动地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选择地参加学校的活动,使高中三年真正成为一生发展的坚实基础。“理性地规划,主动地发展”是高中新课程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生涯规划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在美国加州,法律要求所有高一学生(9年级)一入校必须与辅导员进行个人生涯规划的谈话,学校对每个学生在校4年(9---12年级)的教育督导就以这个生涯规划报告为依据来进行,真正做到了教育的个性化。

高中学校生活特点的指导。很多习惯依赖老师的学生到了高中往往不适应,还等着老师手把手地教,亦步亦趋地管。其实,无论从学习方式到管理方式,初中与高中都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小学办得象幼儿园,高中办得象大学,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正是在这种看似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凸显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也是高中新课程重要的价值取向。因此,使学生了解高中新课程下的校园环境和学生管理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意识到主动发展与自律自制之间的辨证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方面,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能忽视。那些来自学长的经验与建议更能打动新生,也更贴近新生的心理需要。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和学长的作用,促进他们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互动交流,使新生之间尽快互相了解,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方法指导是每年入学教育的必做项目。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学习方法指导还应该让学生了解新课改的一些知识,比如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比如学分制,尤其是高中新课程实施后,更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个案分析比笼统讲授更有效。此外,还有人际关系、住校生活指导等。

人际关系适应指导。当学生进入一个新环境,旧的人际关系格局已经被打破,新的人际网络尚未建立,学生在孤独茫然中去接受一系列的适应挑战,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尽快地认识新同学新老师,建立良性健康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新生入学适应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学生自己来说,则要做一个“有心人”,花点时间花点心思去结交新朋友,千万不要用被动“等“的心态——等着别人来认识你,等着别人来跟你打招呼——结果,一学期过去了,自己还陷在孤独寂寞中。

大学开学了 你适应吗

开学了!

开学了

开学了

开学了

开学了

开学了

开学了

开学了

开学了!

开学了,你适应吗?
《开学了,你适应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