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原因(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2:03: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城楼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标志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至此,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历尽千辛万苦,为中国人民争取来了幸福的生活。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必定会有其中的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同样,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倘若没有这些因素作为条件,革命胜利的结果或许便会被改变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政策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完全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原则,放弃了革命武装斗争的领导权,看不起工农群众的革命力量,妄图依靠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其结果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失败,大批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屠杀。惨痛教训让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独立自主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是独立自主的。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而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独立自主思想的丰硕成果。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各地的武装起义纷纷发动,此起彼伏。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是先占领中心城市,以突击方式,迅速摧毁反动统治的首脑机关,然后再进攻农村。党内“左”倾错误的领导者及共产国际的代表对准备中的武装起义,也是以夺取中心城市为主,达到“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他们曾经一再命令中心城市的少数革命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命令农村的红军进攻大城市,致使红军遭到严重的损失。

(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独立自主的。鉴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领导敌后人民建立了从东北到海南岛的十九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将党的工作中心转入敌人后方的广大农村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广泛地开展了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四)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是独立自主的。面对着来自国际上的压力和迫在眉捷的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拆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用革命的两手同蒋介石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仅用三年半的时间,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就歼灭国民党反动军队807万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才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

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三、建立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中国共产党具有较强的纠正自身错误的能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使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博古等领导人在军事上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使红军蒙受重大损失。在革命的紧急关头,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放弃向湘西进军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1935年1月,到达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会议在柏辉章的私宅二楼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室东壁墙上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橱,西壁是一排玻璃窗,中间放一张赭色长方桌,桌下放一火盆,四周围着一圈木架藤边靠背椅。会议揭发批评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了决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根据会议精神,常委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她是一个立足于经济基础平等的工人阶级和广大的贫苦农民之中。我们应当深入了解由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历史,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党的的深入了解,还会增强我们对事物的多方面的思考能力。由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珍惜了解历史,并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中国革命胜利原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经验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文

中国共产党取胜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

论中国共产党与反腐倡廉

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论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原因(定稿)
《论中国共产党革命胜利原因(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