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华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3: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

2011年12月15日

来源:凤凰网

12月14日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中华文化促进人物”颁授典礼在深圳东部华侨城举行。苏叔阳、樊锦诗、九把刀等11位活跃在华人圈内的文化精英获颁“2011中华文化人物”殊荣。

“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一致的文化称谓、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文化主张。

作为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年度人物表彰活动,“中华文化人物”自2009年12月启动,作为面向全球华人的高端文化品牌,每年举办一次。

“中华文化人物”以专家委员会推选的方式向华人圈内的文化精英致敬,体现中国社会的文化关注。继前两届颁授典礼在南京成功举办之后,今年此项活动首度携手深圳,与鹏城人民一起向本年度华人文化圈翘楚致敬。

今年,组委会继续推选出11位文化人物,颁授“2011中华文化人物”称号。他们是——

1、以新作《中国读本》、《西藏读本》向中外读者讲述中华文明,并获巨大成功的作家苏叔阳;

2、被誉为“敦煌女儿”,在大漠深处坚守半个世纪的敦煌学者樊锦诗;

3、跑遍山乡,投身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土家族民间文艺家田发刚;

4、历时十九年,每月走破一双鞋,忠诚守护西藏古格王朝遗址十九年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普布曲桑;

5、为澳门电影和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电影人、澳门蔡氏兄弟影业公司董事总经理、澳门电影协会会长、戏剧家蔡安安;

6、捉刀有力道,被誉为“网络文学经典制造机”,并以“三无”电影创造年度奇迹的台湾作家、电影导演九把刀;

7、被百姓称为“拼命三郎”,大手笔创造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全面发展“大同模式”的国家公务员耿彦波;

8、以“出人、出戏、出效益”创造“杭越现象”的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

9、以《天下第一楼》誉满天下,成功实践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香港女剧作家何冀平;

10、深受听众喜爱,在唱法上大胆探索,兼容并蓄,融美声、民族和通俗三家之美,被外媒赞为“东方布莱曼”的歌唱家谭晶;

11、以大唐西市,开创我国首个民办遗址类博物馆的企业家吕建中。

再有一个月,去年曾获得“中华文化人物”称号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即将107岁。当获悉今年即将评颁“2011中华文化人物”时,周老挥笔写下祝词:人类文化的发展道路,就是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科学道路。

“智慧东方——2010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15日南京落幕

2010年12月16日 09:56 凤凰网专稿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2条 中华文化五千年,人文智慧耀东方。12月15日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凤凰卫视主办,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雨润集团协办的“智慧东方——2010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凤凰卫视沈星、尉迟琳嘉主持。

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许嘉璐,原统战部副部长万绍芬、中华文化促进会顾问,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等出席颁授典礼,并向获颁人士颁发了荣誉状及纪念品“人文杯”。

官方网站凤凰网、龙虎网、南京电视台在现场进行直播,凤凰卫视中文台将于12月18日(周六)《皇牌大放送》中播出颁授典礼盛况。

华人文化翘楚再聚金陵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化”,是全球华人一致的文化称谓、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而海内外中华儿女也用自己的才智敏思为“中华文化”赋予了更加深厚和瑰丽的内涵。

作为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界领域的年度人物进行表彰的活动,“中华文化人物”自2009年12月启动,以专家委员会推选的方式向华人圈内的文化精英致敬,体现中国社会的文化关注。“中华文化人物”的评选对象包括中国内地公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也包括热忱弘扬中华文化的外国人;评选的范围着重于精神文明领域,如社会科学各部门之研究与著述方面,文化艺术各门类之创作与评论方面,传统的与新兴的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方面;以及不同民族、地域之间,海内外的文化交流方面;在人物评选标准上除总体表现外,还侧重于本年度的杰出贡献与影响,侧重于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产生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继上届颁授典礼在南京成功举办之后,今年此项活动再次在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拉开帷幕。

周有光、余隆、朱哲琴等获年度提名

作为面向全球华人的高端文化品牌,“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每年举办一次。在2009年首届颁授典礼的现场,星云大师、宋祖英、冯骥才、海岩、裴艳玲、段先念、王中军、*、孙立军、热合曼·阿木提、无锡灵山梵宫设计团队曾登上舞台。93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虽未能亲临,也与前述各位一起被授予该年度“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今年,组委会推选出11位文化人物,颁授“2010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1.周有光:世纪老人最受瞩目

有“汉语拼音之父”之称,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以及文字改革等诸多领域均有杰出贡献的著名经济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无疑是全场最受瞩目的重量级“文化人物”。2010年,周有光先生集结晚年作品出版《朝闻道集》,受到读者热烈追捧。

周有光先生已105岁,因年事已高不能亲临现场,风趣的周老通过电视短片发表了感言:“我没做什么重要的事情,获奖是鼓励我做更多的事情,我今年105岁,我想我活到106岁还是有可能的,我还会继续工作、继续写大家喜欢的文章!”《朝闻道集》策划人张森根教授代周老受领荣誉状,并透露还有二十多天周老即将迎来106岁生日,现场2000余位观众用最热烈的掌声为这位世纪老人送上生日祝福。

2.余隆:把少数民族音乐带向世界

用十年时间将中国爱乐乐团打造成国际“十大最具影响力乐团”,推广中国音乐文化作出卓著成绩的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余隆。

十年前余隆带领中国交响乐队走向世界,十年后的2010年,余隆又促成中国爱乐乐团与五彩呼伦贝尔儿童乐团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完美演出,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带向世界。正在澳门演出的余隆未能出席颁授典礼,中国爱乐乐团副团长李南和五彩呼伦贝尔儿童乐团的小歌手为他代领。

3.张丽玲:大奖永远不会蒙尘

拍摄了《含泪活着》、《大爱无声》等电视作品,积极促动中日文化交流的电视艺术家、日本大富电视台社长张丽玲。

张丽玲表示:“我愿意代表在海外默默无闻守护、继承、传播中华文明的人们领这个奖。我在日本20多年,能够深刻感受到海外华人与当地文化碰撞交流的同时,为传播中华文化所做出的贡献。我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个奖在我们手里永远不会蒙上灰尘,它一定会在我们手里发扬光大。”

4.金一南:文化越来越坚强

历时十五年潜心研究和深度挖掘、写下200多万字读书笔记创作长篇巨著《苦难辉煌》,第一次用战略思维在国际背景下解读中共早期历史震撼了无数读者的作家金一南少将。

金一南少将表示:“一个民族的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尽苦难,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次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的长城。只要从事文化促进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文化才能越来越坚强。”

5.郑云峰:感恩母亲河与三峡移民

二十余年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拍摄20多万幅历史图像资料、八载春秋踏遍峡江两岸抢救性拍摄三峡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摄影家郑云峰。

郑云峰从书法家尉天池手中接过荣誉状,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母亲河与三峡移民。已经年近七十岁的郑云峰一度热泪盈眶:“感谢母亲河长江和黄河,感恩三峡移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这就是三峡人。”

6.孙玉龙:敦煌文化博大精深

悉心保护敦煌艺术,倾力打造敦煌名城,推动敦煌本土演艺及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并在2010年筹备创立了“敦煌文化促进会”的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

孙玉龙表示:“敦煌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季羡林先生认为世界四大文明完美交汇的地方就是敦煌。这个奖属于敦煌,也属于勤劳、质朴、可爱的敦煌人民。敦煌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市委书记,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希望关注敦煌的人越来越多。”

7.何镜堂:中国馆之父感言“这一生值得”

带领设计团队孕育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被亲切称呼为“中国馆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何镜堂院士将荣誉归功于好的时代和好的团队,“很多不认识我的人都和我说起对中国馆的喜爱,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自信,这一生值得了!我会带领我的团队创作更多带有中国文化和时代特色的建筑。”

8.魏海敏:台湾京剧天后立志“演到不能演”

以演绎京剧梅派经典唱段闻名,又凭《欧兰朵》、《金锁记》、《孟小冬》等新剧目为传统戏曲带来锐意创新的台湾优秀表演艺术家魏海敏。

忙于备战跨年演出的魏海敏,15日一早才从台北赶到南京:“我从10岁进艺校,直到1991年成为梅葆玖老师的第一位入室弟子。在台湾不及大陆(的氛围),我们必须有新的剧目才

能吸引年轻人来了解京剧。中华文化在戏曲中传承得最多,我们应该把京剧和中华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我也希望自己能像梅兰芳大师一样演到不能演。”

9.朱哲琴:期待中国创造远播四方

因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演绎而享誉国际,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亲善大使”身份,发起“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系列行动的音乐人朱哲琴。

站在颁授典礼舞台上,朱哲琴依然不忘履行“亲善大使”的职责:“作为„世界看见‟项目发起人,我很希望未来更多人参与到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事业中。希望在未来跟大家一起缔造我们中国的崛起,也期待中国创造在未来远播四方。”颁授典礼上,朱哲琴现场演唱了她最新的歌曲《月出》。

10.陈维亚:荣誉归功团队

在舞蹈教育、舞剧创作和重大仪式编导方面具有突出成就,2010年又以“珠江为舞台,城市做背景”为第16届亚运会缔造了梦幻开闭幕式的编导家陈维亚。

陈维亚刚刚结束了亚运会开闭幕式工作,就转战国家大剧院排演全新舞剧,他通过电视连线受领了“2010中华文化人物”称号。在舞蹈团队成员们的簇拥下,陈维亚从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和表演艺术家田华手中接过荣誉状:“感谢长期以来支持关心我的朋友们,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此刻我想的更多的是我的任何成绩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团队,我一定会做出更大的努力报答关爱我的人们。”

11.王征:敦煌文化保护者再次获颁

面壁九年临摹数百幅龟兹石窟壁画、被誉为“继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之后古代佛教壁画继承者”,2010年在五台山文殊殿绘制《文殊菩萨》令龟兹壁画时隔千年后再度复活的美术家王征。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自创办以来的最大的赢家。在“2009年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上,只身守护克孜尔尕哈石窟的热合曼·阿木提,用质朴的语言感动了全球观众。今年,除了大力促进敦煌文化的孙玉龙,矢志不渝保护和传承龟兹文化的美术家王征也获颁文化人物称号。

39岁的王征在异常严酷的条件下埋头壁画研究十数年,他在感谢社会对龟兹文化日益关注的同时,也希望龟兹文化早日得到更多人的了解。

缅怀文化大家陨落

在每一年度颁授年度文化人物的同时,典礼都特意安排专门环节缅怀本年度辞世的文化大家。在去年的文化人物舞台上,追思哲学大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和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即将过去的2010年,美术设计家张仃、漫画家华君武、画家吴冠中和戏剧家黄宗江也相继陨落。在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的讲述中,观众以热烈掌声表达了对四位文化大家的敬意与缅怀。

手捧“人文杯”声言大文化

首届颁奖典礼上,雕塑家李向群创作纪念品“孔子杯”引发热议。今年,组委会邀请台湾著名创意设计师石大宇为“2010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设计了“人文杯”。

“人文杯”采用《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理念,其物状如行走之“人”,以篆书“文”字为造型元素。中华文化人物评颁活动以倡发人文精神为己任,因此今年选择以“人文杯”作为颁赠给本年度卓越文化人物的纪念品。

13人获称“2009中华文化人物”

2010年01月15日04:58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字号:T|T

“智慧东方——2009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13日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凤凰卫视主办。“中华文化人物”自2009年12月启动,以专家委员会推选的方式向华人圈内的文化精英致敬。

13人出自四大领域

“2009中华文化人物”称号旨在表彰本年度对弘扬中华文化和推动世界文化进步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与影响的优秀人物,主要瞄准社会科学各门类的研究、文化艺术创作与评论,传统新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不同民族、地区、海内外和国内外文化交流等四大领域。

经过组委会一致推选,13位卓越的中国文化人物获颁“2009中华文化人物”称号(见文后列表)。

向季羡林、任继愈致敬

2009年7月11日,中国文化学术界两颗巨星陨落,哲学大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和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相继辞世。为了缅怀两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家,当晚的颁授典礼精心设置特别环节,通过视频回顾了两位大家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两位学界大师的追思及敬意,并鼓励后人在大师智慧的照耀下勇敢前行。

文促会常务副主席王石将季老生前的一封书信带到现场,书信的内容让观众再次聆听到季老谆谆教诲:“五四新文化运动距今已经多年,现在世界变了,中国变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成熟。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向国人表达自己的主张。”

饶宗颐致谢,星云到场

星云大师是台湾著名的佛学家。2009年3月,第二届佛教论坛在无锡开幕、台北落幕,实现了两岸首次以民间形式跨海联合举办国际性宗教论坛,为两岸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星云大师亲自莅临当晚的颁授典礼,他说:“80年前,我出生在江苏扬州;72年前,我在南京出家;60年前,我以救护队的名义到台湾;60年后,我84岁,回到这里与各位见面,我感到这是一种缘。我要感谢中国文化孕育我成为一个中国人,感谢扬州的兄弟姐妹,感谢父母的养育,也感谢佛教和世界上所有的有缘人。”

由于年事已高,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未能亲自到场,但他也通过大屏幕向观众问候,感谢授予他这样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

13位“2009中华文化人物”

年届93岁高龄,与钱锺书并称“北钱南饶”的当代国学大师饶宗颐(香港)

倡行人间佛教,对和平事业和两岸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佛教大师星云(台湾)

对保护中华文化遗产贡献卓越的作家、人文学家冯骥才

以京剧《响九霄》再次赢得观众由衷喝彩的表演艺术家裴艳玲

以小说与电视剧创作著称,并热忱弘扬中华木作文化的作家、收藏家海岩

以“曲江”模式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政府公务员段先念

投资、制作大量深受观众喜爱的国产影视作品,推动企业成为2009年首家上市民营影视企业的出品人王中军

以可贵的社会使命感,关注现实题材创作,并做出特殊贡献的摄影艺术家*

致力于动漫教育、创作和产业发展,并被誉为行业领军人物的动漫艺术家孙立军

矢志发展中华民族歌唱艺术,并在救灾、扶贫、教育等社会公益方面表现优异的歌唱家宋祖英

在荒远、艰困的环境中,忠诚守护国家重要文化遗产的文物安全员热合曼·阿木提

在无锡灵山梵宫的建筑与室内设计中成功体现中华文化传承和中外文化融通的田文之、室内设计师陆嵘及其团队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心得体会

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魅力

中华文化故事

中华文化主持词

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概论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