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鄂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9: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鄂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读书郎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一唱 读书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2、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考大学。

生:为了孝敬爸爸妈妈。„„

3.师: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4.师: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 师:看了旧社会的孩子们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吗? 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5.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生欣赏mtv《读书郎》。

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 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

三、学唱歌曲。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 2、师:你对歌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歌谱中有向下的箭头,有小小的音符。 3、出示课件:下滑音和前倚音的知识和示范唱。 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4、.师范唱第一段歌词。

5、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师:歌曲末的朗里格朗里呀朗格里格朗是什么? 生:是衬词。

师:这些衬词在歌曲可以让歌曲情绪怎样? 生:情绪开朗活跃些。

6.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

7.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四、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3.师:现在我们这些读书郎可真幸福哦,我们读书郎的歌声也更欢了,听!。 2.学生欣赏合唱版的《读书郎》。

3.师总结:让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为了自己的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一听 少先队迎宾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三、各种形式唱读书郎这首歌。

四、听一听少先队迎宾曲。 1.播放音乐学生听。

2.模仿《少先队迎宾曲》旋律,创造后两小节旋律,完成自己的迎宾曲。 3.仔细欣赏音乐,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小结。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玩一玩 上学歌 我们的学校多么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三、唱一唱 1.唱上学歌

2、读一读歌词,说一说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 3.唱我们的学校多么好,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四、玩一玩 对比唱唱下面两条练习曲,指出在它们之间出现较稳定是哪个音。

五、演奏看谱唱一唱,在奏一奏。

六、小结

第二单元 万能的手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摘草莓》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跳跃的情绪演唱《摘草莓》,颂扬小姑娘拥军敬老的高尚品格。

2、认识力度记号f、mf ,感受力度记号在歌唱时的表现作用。

一、组织教学:

播放欢快的音乐,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背景音乐《摘草莓》伴奏乐)

二、导入新课:

(草莓)想不想吃,(想)如果,我送给你一篮草莓,你会怎么处理呢? 可是就有这样一位小姑娘,有一竹篮草莓,她却没有吃,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段动画.

三、讲授新课:

1、播放《摘草莓》

大家知道答案了吗?(小姑娘把自己摘到的草莓送给了军属老奶奶) 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唱得吗?是清怡小学的小歌星赵一欣和庞雅婷演唱的。好听吗?相信我们学会后,会比他们唱得还要好!大家有没有信心?

2、复听:看歌谱

3、下面,我来朗读一下歌词,请同学们认真的听一听。第一段故意读得缺乏感情,第二段加入感情,让学生进行比较,相信你们读得一定比我读得好,谁来挑战我?

4、她读得真棒,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我来唱一唱?要求同学们听的时候,概括一下这2段歌词分别说了些什么?学生概括:草莓的样子美、小姑娘的心灵美。(教师范唱),掌声鼓励一下吧!。

四、小结

相信大家都是有爱心、有孝心的好学生!非常高兴与同学们度过了一堂愉快的音乐课,就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当中结束这节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采蘑菇的小姑娘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学习小姑娘勤劳善良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小姑娘的勤劳善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 学习第一段

1 指名读文,其余学生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到小姑娘的勤劳。 2再读第一段课文从哪看出小姑娘的勤劳?

学生交流讨论,找出“大竹筐”、“清早”、“走遍”、“多”、“大”这些词语。

3从哪看出小姑娘采的蘑菇多?

从“多的象那星星数不清”看出蘑菇多。

4仿照“她采的蘑菇最多,多的象那星星数不清”。说话。 教师指导学生说话。

5小姑娘采的蘑菇不但多,还怎么样? 学生回答:还大。 6你是从哪知道蘑菇大的? 学生回答:大的象哪小伞装满筐。 7学生质疑,教师相机指导。 8指导朗读,要体现小姑娘的勤劳。 (二) 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小姑娘采蘑菇要干什么呢? 学生交流讨论。换小镰刀和棒棒糖。 2小姑娘换小镰刀和棒棒糖干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3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小姑娘非常勤劳有爱心。 4理解“幸福”、“分享”的意思。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5理解“劳动的幸福”的意思。 6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7指导朗读,体会小姑娘的勤劳和善良。 (三) 朗读全文,体会小姑娘的勤劳和善良。 三 放录音听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学生跟唱。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玩一玩 小小木匠 剪羊毛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了解歌曲中重复、副歌等表现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开展一次“音乐之旅”,让音乐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穿越国界,到澳大利亚去认识那里勤劳的人们、感受那里的音乐。

(二)感受歌曲

1.澳大利亚非常美丽,有辽阔的草原,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又叫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因此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剪羊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疼,为了减轻疲劳,人们就一边哼唱歌曲,一边剪羊毛。

2.下面让我们再来仔细聆听歌曲,听听歌曲主要唱了什么内容?(关键词:白云、雪堆、皮袄、发抖、劳动、幸福)然后教师教读歌词。

3.人们在劳动中,有轻松愉快的歌曲作伴,忘记了疲劳,也提高了劳动的效率。现在再听这首歌,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找找歌谱都有些什么特点?

(三)教唱歌曲

(四)练唱歌词

小结: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这首歌不仅表现了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同学们,幸福靠什么来创造?(劳动)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唱一遍,好不好?

第三单元 欢乐曲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一唱《快乐的小队》

教学要求:能用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的小队》。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前苏联的歌曲《快乐的小队》

2、听范唱《快乐的小队》

3、学唱歌曲的前四个乐句 (1)、朗读第一乐句,“看我们快乐小队,从大街上走过” (2)、按节奏朗读这一乐句 (3)、分小组朗读一次

(4)、听老师范唱“看我们快乐小队,从大街上走过” (5)、轻生跟琴演唱一次看我们快乐小队,从大街上走过” (6)、第二乐句学生自己学唱“谁也不知道我们去做些什么” (7)、老师教唱第三乐句“朋友们步伐整齐一个也不落后”

(8)、第四乐句,“一路是有说有笑,一边唱歌一边走”让学生多朗读几遍,让他们读出句子的语感。

(9)、将前四个乐句完整的唱一次

4、后六个乐句的学习(1)、听老师范唱一次 (2)、轻生的学唱

(3)、老师指正学生唱得不正确的地方 (4)、完整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祝你快乐 教学目标:

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的感悟中,通过听、唱、编词、奏、舞来表现乐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师:“快乐的音乐时间到了,让我们来相互问个好吧”

师生自然、亲切地用歌声问好,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友好交流,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发自内心的喜悦,声音提起来唱)

二、欣赏乐曲

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语:“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听完后说一说你的感受,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2、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师:“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感受?”

生: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以轻松快乐的感觉。 让学生听后说说乐曲的感受。

3、再听乐曲(二遍)

让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变化,给乐曲划分段落,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器。

三、小结

师:这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生:快乐„„„

师:拥有一种快乐的心境,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有色彩,也会使我们的学习更轻松,更有效率,我希望每个同学有能够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好让我们唱起快乐的歌。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小鼓手进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通过“学做小鼓手”这个音乐游戏,学生能准确地感受音乐中的强弱的变化。 一 趣味游戏,激发兴趣

1、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以为神秘的朋友! (师出示: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

师:这些小米粒不光漂亮,而且很神奇,还会跳舞呢!不信,你们瞧!

2、师演示:把小米粒防在小鼓鼓面上,以不同的力度击鼓,小鼓敲得响,米粒就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就跳得低。

3、师:小朋友看到鼓面上的这些小米粒是怎样跳舞的呢?

4、生:老师的小鼓敲得响,米粒就跳得高;小鼓敲得轻,米粒就跳得低。 师:这些小米粒真不愧是老师的好朋友,他们和老师配合得多默契啊!小朋友们想不想试试?

请学生表演的同时,又可以重复听到《小鼓手进行曲》,从而给学生留下颇深刻的音乐印象,为下一环节学唱歌曲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唱歌曲

导语;小朋友们敲得真不错奖励一下吧,老师把一首《小鼓手进行曲》送给你们。 具体方法:〈1〉放录音,听范唱

〈2〉跟录音,唱歌词(因前面作了大量的铺垫工作,相信这个环节比较容易完成。

〈3〉歌曲处理,同时附带讲关于进行曲的小知识,让学生很好地对进行曲有所了解,并能初步地掌握。

三、音乐游戏

大鼓:X X | X X | XX 0 | X 0 | 小鼓:X XX X XX |X XX X XX | XX XXXX |X 0 XXXX | 四 听一听 欢乐进行曲,说一说你所听到的进行曲中,比较多见的是下面哪两种拍号。

第四单元 健康之歌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早操歌》 教学过程:

——同学们前段时间学校刚举行了广播体操的比赛,你们知道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比赛吗?

——认真做好广播体操同学们的身体就能练得棒棒的,就能提起万分精神来好好学习对吗?那么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欣赏一首歌曲《早操歌》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等一会你们说说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初听范唱)

——我们先来说说你们听到了什么?

——积极参加运动会得到那些回报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我们再来完整得欣赏歌曲,小朋友们请随着音乐做一些你们平时喜欢做的运动的动作。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那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得唱一唱吧! ——随着音乐我们来到了操场上,你们看课本这些小朋友他们都在做什么呀? ——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形在集体做运动呢,你们也想像他们一样做一做吗? ——最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运动吧!

——锻炼身体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从今天起,小朋友们一定要坚持锻炼,希望周围所有的人都能健健康康的!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听一听《生命之杯》 玩一玩 清晨,我们开始奔跑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热情、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飞吧,足球》

二、通过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足球音乐,感受体育和音乐综合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乐片段欣赏——《生命之杯》

2、请学生谈谈听后感

此音乐片段选自1998年世界杯主题曲《生命之杯》由“拉丁小子”瑞奇·马丁演唱。这首曲子运用了拉丁音乐风格,非常具有动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运动员的气质不谋而合,简单的旋律更是深入人心,把听众一下子带到了激情飞扬的绿茵赛场。

二、赏析足球音乐

1、分别播放1990——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曲

2、请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赏析1990、199

4、1998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音乐,比一比哪个小组分析得最好。

3、教师小结

① 199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曲《意大利之夏》或许是最成功的世界杯主题曲。至今仍被球迷和歌迷所津津乐道。这是首悠扬动听又振奋人心的歌曲。意大利人将亚半宁半岛上的海风和足球王国的足球运动的理解揉和成迷人的音乐。 ②1994年美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曲《荣耀之地》在音乐风格上更接近于民谣与流行摇滚乐相结合,很有些美国西部荒原的苍茫,由于作品缺乏对足球运动的共鸣,很棵便淹没在人们的记忆中。

③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曲《我踢球,你介意吗》是首轻快的歌曲,带有浓烈的热带情调和欢快的吟唱风格,歌曲没有明显的法国特点,可能这也正应和了世界杯融合交流的主题。并符合法国人喜好出人意料的性格。

④《风暴》是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曲。其曲调简洁,节奏强劲,流行的曲风给人异域感受。和《生命之杯》相比它少了些火般的热情,多了份紧迫感。

三、课堂讨论——体育与音乐 请学生谈谈体育与音乐结合的魅力。 .四、玩一玩 清晨,我们开始奔跑

第五单元 小小音乐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一唱 童年的小竹笛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歌唱、表演、模仿、朗诵等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回忆并感受朋友之间纯真友情的可贵,懂得与人交往的意义,体会朋友给你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导

师导入语:弯弯的月亮是娃娃的小床,天上的星星是娃娃的被子,天边的月儿奏出美妙的乐曲,静静地水面仿佛在听你诉说。

提问:说起你小的时候,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呢?

二、听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2、再次欣赏歌曲,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旋律,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快慢、强弱的变化。

3、听音乐轻声歌唱,引导学生能用准确的情绪来表达歌曲的情景寓意。

三、小结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一唱 小斑鸠 听一听街头少年合唱 唱一唱 小斑鸠 1 示范唱,学生跟着唱。

2一部分同学视唱曲调,一部分同学视奏曲调 3比一比,看谁唱得好。 二听一听 街头少年合唱 1 学生听音乐 2再听音乐填空

在《街头少年合唱》这首歌曲中,用嘹亮的童声,欢快的( )唱和色彩丰富的 ( )唱等形式,表达了( )的情绪。 三 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玩一玩 吹草哨儿 我是一个小小歌手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吹草哨儿》,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抒发的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劳动乐趣,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吹草哨儿》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词意。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里唱的都是些什么情景?

(3)歌曲的演唱有什么特点?(齐唱、合唱) (4)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5)在演唱过程中力度有变化吗?

3、带着讨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再次聆听歌曲。这一次由教师亲自范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和演唱情绪,同时,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也有了更深的印象和记忆。

4、学生听录音学唱歌曲。注:轻声哼唱。

5、反复播放歌曲B段的录音,请同学们聆听两个声部的旋律,培养和声的听觉。试着跟着录音低声的哼唱第二声部。待唱熟后再进行合唱练习。开始时,两个声部都要减小音量,相互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部。逐渐唱准之后再按力度要求将音量放开。

6、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7、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吹草哨儿》。 8、唱会歌曲《我是一个小小歌手》,看图创编集体舞。

第六单元

新疆亚克西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一唱 阿凡提大叔亚克西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声祝福 教学过程

一、教唱歌曲阿凡提大叔亚克西

二、想一想,下面两首曲子中的词分别表现了哪两个民族的民歌风格

三、教唱歌曲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声祝福 1领唱 2学生唱 3多种形式唱 4歌曲中有两句旋律是完全一样的,找出来唱一唱。

四、小结。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听一听 《新疆舞曲》玩一玩《新疆是个好地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新疆舞曲》,感受音乐奔放跳跃的情绪,激发“走进新疆”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唱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 教学过程:

一、欣赏新疆音乐。

1、聆听一段《新疆舞曲》。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到了什么地方?你是怎样从音乐中知道的?

2、学生自由回答,揭示地名和节奏型。

二、节奏舞蹈律动。

1、学拍节奏型

(1)学生感知、认识节奏后进行视拍。

(2)在乐曲伴奏下,学生富有动感地拍击节奏,教师则用铃鼓的敲击来带动情绪。

2、学跳新疆舞。

全体学生自由结队、自由组合跟着音乐尽情舞蹈。

3、学生用一句话赞美新疆。

三、学唱新疆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

1、师范唱。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我想用歌声唱出新疆的好。 师:你听出来新疆好在哪里?

2、出示地形图及分布的特产,学生跟着录音范唱轻轻哼唱以熟悉歌词。

3、出示乐谱第一段,学生在钢琴伴奏下填词唱一唱。

4、相互间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 请学生自己尝试处理歌曲。

5、获取完整的音乐形象,跟录音范唱初步演唱三段歌词。

第七单元 山林之歌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一唱《大树桩你有几岁》玩一玩森林联欢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进一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并用优美、热情的声音唱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学习附点四分音符,认识“f”和“p”这两个力度记号,初步懂得力度在音乐中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⑴轮唱 1=C-G4/4

3 3 4 5 ∣5 4 3 2 ∣ 1 1 2 3 ∣3 .2 2―∣ mi ma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2 .1 1―‖

二、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难点)质疑探究

教师在钢琴上一首三拍子的曲子,《大树桩你有几岁》让学生听完后,小组讨论这首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强弱弱,咚哒哒,。”教师继续提问:“既然大家能听出它的节奏规律,你能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表示出来吗?怎么做都行,但节奏规律别变。”同学们做各种动作来打节奏,教师做以总结后,选出两个较好的动作,学生边听音乐边击拍子。拍击完后,教师说:“刚才这首曲子是一个典型的三拍子,节奏性很强,你们觉得三拍子的曲子美吗?学生答“美”,教师说:既然美,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叫什么呢?请看图片。

三、导入新歌

看投影片,让学生看看图片上画了什么?(看投影片)一个大树桩爷爷正微笑地看着你们,在看看它有多大年龄呢,用什么方法判定它的年龄?学生答:“看身上的年轮。”教师总结说:“聪明,可是树桩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答:“伐木后留下的。”教师说:“对,伐木后才留下一个个树桩,所以在伐木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植树造林。”

1、出示大歌单(总结梳理)

a、看节奏,让学生小组讨论,找难点,视读节奏。(Ⅹ.Ⅹ ⅩⅩ∣Ⅹ――‖) b、学生接龙式读节奏。(找出不足,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点)

2、视唱歌谱:小组讨论,找出歌谱中的各种符号。(教师讲解符号的作用) ▼顿音记号(短促有力) f(强) P(弱)

3、律动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形体动作模仿大树桩、小树,感受歌曲。

四、玩一玩 森林联欢会

五、结束课业教师小结,准备小结。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听一听山林的春天 唱一唱《绿色的祖国》 教学目标:

1、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植树造林让祖国更加美丽,天空变甜,天地变大。

2、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绿色的祖国》。 教材分析:

《绿色的祖国》是一首优美活泼的少年儿童歌曲,全曲中速,四二拍子,歌曲表达了植树造林给人们带来美丽的景色,我们在祖国这绿色的怀抱中自由的歌唱。 教学过程:

1、听乐曲《山林的春天》清晨的空气多么清新,让我们一起来深深的呼吸感受大自然的美吧。呼吸练习。

2、听曲模唱。

3、视唱练习。

4、学习《绿色的祖国》 导入:3月12日是什么节? 学生:植树节。

老师:植树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 学生:〈略〉

范唱:《绿色的祖国》

朗诵歌词——随琴模唱——随琴唱词——分段唱

巩固练习:看谁能唱那一句,鼓励学生大胆的唱。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5、感情提示:这首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情景。人们在荒山野岭中种植松杉果树,在河边栽下垂柳白扬,黄莺叫嘎咕嘎咕,布谷鸟布谷布谷,在这绿色的怀抱中自由的歌唱。

6、分组唱:单独唱、全班唱、领唱加齐唱。

7、回家作业:为歌曲配画。要求有创造性。

第八单元 新春乐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唱一唱《锣鼓咚咚锵 》 听一听《贺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营造春节喜悦气氛。让学生感受过年的热闹景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会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贺新年》,并教育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2、通过为歌曲伴奏、表演,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今天,就让我们在课堂上也感受一下过年的热闹气氛吧!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二、新课部分

1、次聆听音乐,教师表演。

2、体会歌词(1)师生合作念(2)学生自主念(3)设问:你觉得歌里的小朋友年过得怎么样?你是怎样过年的?你觉得自己生活得幸福吗?

3、演唱歌曲:师生合作演唱;学生自主唱;提示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三、拓展部分1

1、为亲朋好友送上新年的祝福。

2、体验过新年:

将学生分成演唱组、表演组、演奏组分工合作表现歌曲《贺新年》。

四、唱一唱《锣鼓咚咚锵

五、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新春乐》 教学目标

欣赏小提琴齐奏《新春乐》,感受乐曲明朗质朴的民间音调以及它所描绘的人们欢度新春佳节时的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 教具准备: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新春乐》音乐进教室。

2、新学期谈话:希望小朋友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上好每一堂音乐课。首先挑选唱歌优秀的同学参加合唱队。

二、欣赏《新春乐》

1、导入: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过年的?

2、你们知道在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是什么吗?

3、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描绘中国人过年习俗的小提琴独奏曲《新春乐》,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4、初听之后问:这首乐曲表现了几种情绪。

5、唱一唱两个主题的主旋律。

6、复听,感受两种不同的情绪。

师:乐曲《新春乐》中欢乐喜悦和委婉抒情两个鲜明主题的情绪区别,乐曲以它那明朗、朴素的民间音调,描绘了人们在欢度新春佳节时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7、完整欣赏,说说演奏形式。

三、拓展活动。

1、西方的“新年音乐会”上庆祝新年的音乐多用谁的作品?用什么乐器、乐队表现?(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波尔卡”,管弦乐队演奏)

2、中国民间(尤其是北方)庆祝新年的音乐大多数用什么样的乐器?

四、总结: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过年总是非常喜悦的,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多了解一下中西放不同的过年习俗。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

(2) 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喜欢。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

(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听音乐。

(4) 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二〉重点练习

(5) 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

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6) 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

×××∣×××∣××××∣×××∣ 咚 咚呛 咚咚呛 咚咚呛呛 咚咚呛 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三〉学唱歌曲

(1)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

学生回答:能。

(2)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 学生跟音乐学唱歌曲。

(3)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学生练习唱

(4)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 学生随音乐唱。

(5)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 部分同学唱。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唱的《小拜年》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过年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外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

(2)听唱了这两首有关过年的歌曲,你发现 了什么? 学生回答:节奏不同、歌词不同、演唱速度不同、、、、、

三、总结

鄂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