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老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3: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老子》有感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教三班蔡东

终于读完了《老子》了,当初选择读《老子》是因为我见它厚度比较薄,读起来应该比较快读完。但事实证明我错了。虽然《老子》书本厚度比较薄,但是思想厚度确实非常厚。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建构产生重大影响,他的“道”、他的辩证法、他的“无为而治”一直在无形中影响我们当今的生活。据《史记•老子列传》等书载,当老子看到周朝的衰落之势无可挽回时,便出函谷关一直往西,打算辞官归隐,在函谷关遇上了看守关口的官员尹喜。当他听说老子就要不问世事而隐居起来时,便一再要求老子住下来为他写点文章,以便为世人留下点精神文化财富。老子被关令尹喜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就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加以总结写了出来,书名《道德经》,也被称为《老子》。我们应该感谢尹喜,如果没有他,我们也许就看不到《老子》这本巨著了。

《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下面,我将老子的思想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老子的“道”。老子的“道”最为人耳熟能详,老子的“道”是老子对万事万物本源的一种探索。

在书中,开篇第一句便可以看到老子对“道”的描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幽昧深远的,是无法用具体的言辞去表达的,如果我们费劲心思来描写“道”,损失的远远比说出来的多。

在第四章中,老子写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是虚空的,但是用之不尽,它能包含万物,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而在第二十五章,老子对“道”有了进一步深入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心中的“道”是浑朴的状态,是浑然自足的统一体,先天地而生,而且天地万物也是由它产生,它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接着,第三十二章:“道恒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难以名状,总是处于质朴状态。它是至大的,因为它先天地生,为万物母。它又是至小的,因为它小得几乎难以察见,不过,却没有什么东西可

1 以令它臣服。

“道”并不比其他事物吸引人,因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因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其中,便可以看到“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论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来源于“道”,如果失去了道,则天地万物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若把“道”比作一件东西,老子选择了水。正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老子看来,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又不避污秽,谦退守中,所以最接近于“道”。

简言之,“道”是老子对世界本源的一种探索,它精妙不可言,难以捉摸,它朴实无华,却为万物之母。

第二,老子的辩证思想。在《老子》中,处处可以看到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当今,我们已经熟悉了辩证法的原理,对矛盾对立转化的道理也已成为常识,但当我们读到几千年前老子那朴素的辩证法时,也不禁充满敬意。

第二章中,老子写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色相和,前后相随。”世间万物都是相对存在的,并且相互依赖,彼此转化。

接着,老子在二十二章中如是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相对相反的关系,但是很少人能理解到事物的性质往往在这种相反,对立的关系中,才得以更清晰的体现。老子的辩证思想认为人应该善于从负面来观察正面,老子这种“负”的思考方式,对后世可谓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老子对辩证法的经典描述是在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识到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矛盾性,在它们的内部各有其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这就形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比如老子在四十五章写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在五十八章提出一句著名的辩证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弱者道之用”也是老子哲学的重要命题。他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消极,它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其积极意义,老子崇尚虚静、无为,讲究以柔弱胜刚强。比如在四十三章写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所以老子说:人身上最坚硬的是牙齿,但是它们最先脱落。舌头最柔弱,但直到人生的最后一息,它也完好无

2 损。

第三,老子的无为思想。何为“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这是老子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老子对统治者的建议是:“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这是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它要求统治者要尽量少发号命令,尽量少的骚扰百姓生活,让人民有宽松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如果统治者仅仅依靠暴政,以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来使百姓驯服,那么他们的统治者的统治维持不了多久时间。这对于当今的社会也有一些借鉴作用。在当今民主法治不断健全的背景下,执政党和政府部门更应该切实维护好百姓的权益,认真倾听百姓呼声,解决好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样,社会才会稳定,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较好诠释。老子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和自然界一样,也应该任之以无为,使其各自顺乎自然赋予的本性,得到自由发展。现如今,我们却很少做到这点,很多事只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去无奈接受。比如,现在,很多家长送他们的孩子们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本应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成长,可如今,他们只能作为高速发展的社会下,家长为提高孩子未来竞争力的可怜的无辜牺牲品,这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去反思。

“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第四,以前对老子的误读。以前,对老子知之甚少,读完老子,发现以前对老子有一些误解,现在总结一下。

第三章中写道:“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以前认为,“无知”是实行愚民政策,“无欲”是强行消解人民的自然本能。现在才知道老子的“无知”,乃是消解机伪巧诈的小聪明,“无欲”乃是要消解贪欲的无限膨胀。

第五章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仁”中的“仁”不是儒家所谓的“仁”,不过还是很多人认为“不仁”就是“不仁义”的意思。其实,它是指天地无所偏袒、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无所偏私,取法于天地,纯任自然。

第六十五章写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又让我联想到了愚民政策,实际上,“明”是指明了智巧欺诈的事。“愚”是纯真质朴的意思。人只有各自保持自己天生的纯真质朴,不运用技巧阴谋,人和人之间不再勾心斗角,整个社会才会安定。现如今,我们也许便是缺乏这种“愚”了,而过度“明”

3 的却越来越多了。想一想,什么三聚氰胺,什么地沟油,什么贪官腐败,什么以权谋私等等。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改善,但是,人们越来越多的是将自己的眼睛放在了物质利益的获得和享受上,而内心世界的充实和人格的完善与提高却不断被人忽略。不禁地想问一声:人内心的纯真质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到底去了哪里了?

接着,就是老子对他那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的描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能我们都听过这句话,很多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在老子倡导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民众是不互相“往来”,不会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每次,我们都会把“小国寡民”当做老子思想的局限性。但是,实际上,此处的“往来”是指春秋时期百姓常年遭受的征召徭役之苦,而非指邻友亲朋之间的自由往来。这样我们便可以将最后的那句话翻译人民从生到死,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实际上,这是老子在社会混乱的春秋时代对“理想国”的向往,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老子对人生与民生的关心。

诚然,老子思想也具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无为思想过度强调了顺应自然,却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小国寡民”要求人们回到结绳记事的状态,实际上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还有老子的“清静寡欲,知足常乐”的思想,在当时是对非正义战争的一种抗争,但是到现在,却可能成为中国人思想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变成人们不思进取的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还有老子对工艺技巧持反对态度:“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从中也可以看到老子的思想在经济方面的局限性。

老子思想是老子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建构做出的重大贡献,虽然其中也具有一些局限性,但对当今的社会仍然具有实际意义。

读《老子》,在这个炎炎夏日里,如同一股清风,沁人心脾,令人感到凉爽和畅快。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