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校教育科研要树立五种意识注重五个结合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1: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校教育科研要树立五种意识注重五个结合

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还存在一些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还显现出一些管理盲点。这已成为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水平的制约因素,应该引起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怎样进行教育科研和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呢?笔者认为要树立五种意识,注重五个结合。

一、树立五种意识

1、“先导”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育教学而言,教育科研就是那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但许多教师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每天忙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之中,穿梭于教室、寝室、卫生包干区、办公室之间,“勤”字当头,却很少这样思考过:我是不是可以用更好的办法,更轻松的方式,采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是科研“先导”意识不强,科研意识淡薄的表现。实际上,不展开教育科研,根本不可能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树立“科研先导”意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2、“主动”意识 没有教育科研的现代意识,视教育研究为不切实际又没有多少实在意义的份外追求,也就没有自觉的科研意识与行动。迫于职称评定对教育科研的硬性规定,或迫于学校的硬性科研规定,临时抱佛脚,突击赶写一两篇论文,填补空白,应付差事,“科研一阵风”,质量必然打折扣。注重“主动教研”意识,就是要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长期不间断性的教研活动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与提高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每位教师都应主动地、能动地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

3、“服务”意识 教科室的工作要贴近学校,贴近教育工作,贴近教师。一句话,就是要为学校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师报。教师的教育科研要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工作实际,也就是为教学服务。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教研只有为教育教学服务,方是“正业”。也只有在教学中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才能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持久的生命力。理论与实践要结合、工作与研究要殊途同归。

4、“过程”意识 很多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非常深奥,只有那些高级教育专家才能出成果;不少教师认为搞科研就是苦思冥想、闭门造车;也有的老师认为搞教研就是要创一家之言,自成一说。这些都是误解。教育科研其实一点也不玄乎,它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论文只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教育科研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实践经验总结与升华的过程。树立“过程”意识,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对教育科研的正确认识。另外,校教科室要加强科研过程管理,特别是课程的过程管理。

5、“创新”意识 开拓创新能力,是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到成熟阶段后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有志于科研的教师仅仅满足于教育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是不够的,陶醉于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剪裁、仿制,更是要不得。首先,一个教师要勇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揭开纷纭的教育教学现象,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重大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其次,要敢于冲破原有的旧模式,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梁启超说:“变则通,通则久。”变,就是要创新。我们广大青年教师应该成为科研创新的急先锋、主力军。

二、注重五个结合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要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升华、提炼,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真谛,改变教育理论抽象化程度不高,成熟度不高的现象,使自己总结出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居高临下的指导意义:二是理论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抽象、思辩的层次上,要把理论层次化、具体化,转变为可操作的程序、方法、手段和实施细则等环节,加强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作

为管理者,要优化环境,创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契机,加强理论的学习与交流,实践者学习和掌握理论,尤其是前沿性的理论成果。

2、工作与研究相结合 记得有位教研专家说过:“只有工作忙的人才去搞科研;越是工作忙的人越要搞科研”工作与研究怎么结合呢?这只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先看它们的关系示意图:

可见,工作与研究并不矛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改变的就是观念:变无意识劳动为有意识的行为。

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工作为研究提供实践资料,研究推动工作效率的稳定提高。记住:最困难的教学环境最容易出研究成果。

3、研究成果与成果推广应用相结合 学校与教师一般比较重视课题的成果,关注的是课题能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呀,在哪一级的科研评比中获得几等奖等等,这无可非议,也是推动科研发展的动力之一。但是只重视课题成果而不重视成果推广应用则是本末倒置,是与科研的先导功能、服务功能相违背的。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教育科研效益的直接体现。科研成果只有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应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减少和避免在教改中的盲目性,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显示教育科研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4、长与短相结合 一是对教师的培养要长短结合。既对有培养前途的教师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计划——“名师计划”,要设法提高教师在外的知名度,指派教师参加一些高层次的教育科研研讨会,只有一大批教师上了档次,科研才会形成气候;又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在“写”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二是要注重长时效益与短时效益的结合。科研课题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长远性规律性的问题;具有工作连续性强,工作见效慢的特点。而常规教学的效果在短期内就可以用及格率、升学率来衡量,工作见效快。长时效益与短时效益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要解决这对矛盾,就要注重他们之间的结合:第一,在思想观念上,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般的教师都要从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科研工作;第二,学校要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改变原来单纯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主要标准的做法,完善教育科研的评价机制;第三,适度减轻骨干教师的教学负担,把他们抽出来,带领全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通过科研活动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

5、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分散是指由教师各自开展教育科研,自己写文章。这些活动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统一的目标。这种科研方式,应该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必要补充,是必不可少的。但教研不应只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更应是一种群体行为。学校科研的主战场,应是由学校组织力量开展一些高层次的课题研究。现在不少学校开展“课题带动战略”,以备课组、教研组和年级组为核心开展课题攻坚,搞规模科研,以群体带动个体,以集中拉动分散,既利用了整体优势,又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

树立五种意识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组工干部要树立五种意识

办公室系统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树立五种意识 当好五个标兵 扎实做好税政管理工作

树立“五种理念” 当好“五个表率”

高考作文要强化五种意识

基层检察院: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结合

强化五种意识实现五个突破

落实“四个注重” 坚持“五个结合”

学校教育科研要树立五种意识注重五个结合
《学校教育科研要树立五种意识注重五个结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